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路隋行 >

第165部分

一路隋行-第165部分

小说: 一路隋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会不会是千金公主出嫁突厥后,传授给了突厥人这些攻城重器的制造、使用方法呢?”李浑幼时曾听其父李穆多次提到过,称前朝千金公主宇文般若是一位不世出的文武双全的奇女子,遂灵机一动,开口提醒杨广道。

    “咱们还是先到城中衙署议事厅会议此事吧。”杨广心中实则与李浑所说不谋而合,几乎同时猜想到:“火油冲车”和能往复收发的发石机极有可能是宇文般若巧思设计来装备突厥军队的。只是此时当着一干军士的面儿,不便与诸将详细讨论突厥战法,遂向李雄等人吩咐道。

    雁门关衙署位于偏城南的位置,虽在“火油冲车”直接攻击范围之外,但紧邻大门的两间门房也被同街相连的房屋给引着了,一夜下来,只剩了些残垣断瓦。所幸的是,衙署内的议事厅尚未过火,依然保存完整。

    杨广率领诸将进入议事厅落了座,这才回应李浑道:“金才方才所言确有道理。除宇文般若一人之外,我还确未听长孙先生提说过,突厥部族当中有如此巧思、长于机械之人。然我心中至今尚不甚了了,突厥人既于不久前还当面向本王央求引水出关,并和本王签订了互不侵犯之和约,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悍然撕毁和约,夜袭我雁门关呢?诸位将军对此有何见解?”

    李雄位居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且是率军镇守雁门关的主将,听得杨广问话,率先起身抱拳答道:“突厥虎狼之邦,反复无常,据末将看来,之前与殿下签订互不侵犯和约,只不过是他们有意采用的缓兵之计罢了。昨夜骤然强袭雁门关,正暴露了他们的真正用意。”

    段达曾于一月前跟随杨广出关前往白道州会晤突厥王子雍虞闾,听罢李雄的回答,微微摇头道:“突厥沙钵略可汗率部族主力西进后,留守白道州之突利可汗所领不过一万余兵马,加上沙钵略长子雍虞闾麾下五千兵马,总计不过一万五千兵马。而我军即便是此次招募新军之前,并州、雁门关驻守之军力也与其旗鼓相当,不分上下,若仅以区区一万多兵马想要对雁门关实施强袭,进而攻占并州城,我以为决非明智之举。”
………………………………

第335章 转守为攻

    杨广深感段达所说合乎常理,点头道:“据昔时在长安长孙先生所言,突厥当世五位可汗中,唯有突利可汗处罗喉势力最弱,对我大隋怀有亲善之意,如今留守白道州一部大半是处罗喉部族军队,遵循常理,即便突厥要南下来犯,也不应由处罗喉这一部充任先锋。且本王今早入城前,就曾听李尚书提到过,此次突厥虽携攻城重器强袭雁门关,出动的人马总计不过五六千人,且选择于大年夜趁夜偷袭,天明即退,其中必另有不可告人之隐情。”

    鱼俱罗闻言,挺身而起,抱拳请缨道:“今天是大年初一,王爷昨夜未得安眠,即请暂且歇息一时,待末将率领骁勇之士出城捉得两个活口回来,一问便知突厥人的虚实底细,岂不便捷?”

    杨广眼前一亮,面露笑容,冲李雄、段达二人说道:“鱼俱罗所说,倒不失为良策。”继而转向鱼俱罗叮嘱道:“此次出关,人数不宜过多,待捉到一两名突厥军士后,须当速返雁门关,迟则生变,切记,切记。”

    鱼俱罗既得杨广采纳了他的建言,心中高兴,当下朗声说道:“请王爷放心,老儿只带两名儿郎出关,今晚定更前必当返回雁门复命。”

    鱼俱罗领命走后,李雄、段达诸将仍担心突厥人会骤然复返,对雁门关重新展开攻势,力劝杨广到南门外的军营安歇。杨广拗他们不过,只得在李浑率领的一百多名骠骑将士的护从下出了雁门前南门,回军营安歇。

    他昨夜赶了几乎一整夜的路,回至城外军营,困意渐浓,入得寝帐,正欲倒头睡上一觉,待晚些时鱼俱罗率人捉回两名活口来再查问突厥人的动向、意向,却被扮做骠骑营军士模样,随他一同进账来的安若溪给拦住了。

    “王爷,对昨夜突厥夜袭雁门关的真正用意,我倒有个想法,不知王爷想听与否?”安若溪一边帮着杨广更衣,一边说道。

    “哦?不妨说来听听。”杨广最为关心的正是此事,听了安若溪的话,睡意顿消,转身拉起安若溪至帐内坐榻上并肩坐下,盯着她催促道。

    “王爷方才在城中和诸将会议此事的前后经过,我在一旁都听见了。虽然昔日我在公主身边服侍时,未曾亲眼见过她绘制过‘火油车’、发石机的图样,但确信公主有此之能为。”安若溪有条不紊地说道,“倘若认定昨夜强袭雁门关是公主于背后主使其事的话,依我料想,多半是率突厥主力西进之沙钵略可汗有了新的动向,公主为配合其夫才会置与王爷不久前签订之和约于不顾,悍然出兵强袭雁门关的。不知王爷以为然否?”

    杨广听得两眼放出光来,旋即又带着一分不解问安若溪道:“若不是你当面提醒,我尚未虑及至此。但果如你所说,沙钵略自西面举兵南犯,为何不见长安有消息传来呢?”

    “或许是朝廷派来并州传信之人尚未赶到,而留守白道州之突厥一部已率先得到了讯息,所以才会配合突厥主力,悍然来袭吧。王爷不如即命人从速南下,循驿路迎接朝廷来人,说不准一两日内便会有结果。”安若溪若有所思地答道。

    杨广低头想了想,越想越觉得安若溪所言有理,当即传命段达,接连派出多名斥候骑快马南下,循驿路迎寻长安派往并州传信之人。

    一经安若溪提醒,杨广意识到突厥很可能已大举兴兵南犯,便再顾不得休息了,遂立马于营中召集众将,会商应对之策。

    安若溪见杨广自昨夜在并州吃了一半的年夜饭后,直至现在粒米未进,担心杨广年纪尚幼,身子承受不住连轴转地处置军务,于杨广召集众将紧急会商军情的同时,悄悄招呼鲜于罗抽调了几名骠骑营的军士和面、盘馅儿,为杨广及营中诸将包起了饺子。

    于营中再次聚将的结果,令杨广颇为不满。

    包括李雄、段达等主要将领在内,诸将虽对安若溪所料想的西北战事已起,留守白道州突厥一部是为了配合主力大举南犯,才突然夜袭雁门关的可能性未提出过多的异议,但皆主张以保守疆土为重,一面谨防突厥再次派兵来袭,一面静候朝廷派人传信,及鱼俱罗率人出关捉拿回活口,待消息确切后再情形采取不同的行动。

    “列位将军,你们就没设想过要转守为攻,利用兵力上的优势攻袭白道州吗?”杨广按捺着性子听罢诸将各自陈述完自己的主张,冷冷地问了一句。

    李雄立马起身劝阻道:“殿下,尔今形势未明,切不可轻举妄动,冒险激进哪。倘若突厥趁我大军出关之际,去而复返,袭取雁门关,则并州危矣,并州有失,则河北危矣。依末将之见,还是稍待两日,将西北军情打探明白后再做定夺,方为万全之策。”

    “李尚书,本王虽未曾统率大军与突厥正面交锋过,但也知战机倏忽即逝的道理。突厥人违背常理,以极为有限之兵力对雁门关发起强袭,我军若只知据守关隘不出,一旦果如所料,突厥主力自西北南下入侵,关中告急,河北做为对阵突厥的主要战场,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杨广环视营中诸将,向李雄反问道。

    诸将皆默然不语,他们虽觉杨广主张的转守为攻在兵法上确不失为变被动为主动的大胆之举,一旦袭取白道州成功,不仅可以大大地提振士气,而且能够起到牵制西北突厥主力南侵的作用,但同也碍于杨广年纪太小,且执掌河北道军权的卫王杨爽远在辽东,都不敢明确表态支持杨广转守为攻的提议。

    “王爷,即如需出关袭取白道州,仅凭现在雁门关的这一万多兵马也是不够的。依末将之见,莫若先请留守并州的张、王两位仆射和齐安公向雁门增派援军,待鱼俱罗将军捉得一二突厥军士,审清问明白道州突厥守军的详情后,再决定是否出关不迟。”段达加着小心向杨广建议道。
………………………………

第336章 料事如神

    杨广听得段达的进言,在心中又将敌我双方的军力做了一番估算,正要开口说话,忽见张须陀大踏步走进帐来,抱拳禀道:“启禀王爷,现在王韶仆射和李彻将军率领二万兵马前来增援雁门关,王仆射和李将军现在辕门外求见。”

    自己才率军抵达雁门关大半天的时间,王韶和李彻居然接踵而至,又带来了两万兵马!

    杨广闻讯,心中一喜,盯了段达一眼,站起身亲自迎出了帐外。

    稍顷,果然见王韶、李彻二人并肩而入。杨广率领诸将将二人迎入帐中落座,单向李彻问道:“可是长安传来了消息,突厥大军前来犯境?”

    李彻惊讶地答道:“王爷如何知道?原是今日一早,潼关守将杨尚希派人来行台衙署传信,声称虞孝仁将军奉旨返回并州,刚出长安就病倒于驿站之中,与返京接任度支尚书的杨尚然邂逅,便托杨尚希改派他人驰往并州,带来了突厥四十万大军自西北木夹、石门两道大举南侵的消息。张、王两位仆射得知王爷亲率大军,星夜驰援雁门关,放心不下,经与末将商议,留下张仆射率领原并州府军镇守并州,王仆射与末将调集新近招募得的两万人马紧随其后,前来雁门关增援。”

    “突厥主力果然自西北方向大举入侵了。孝仁可有书信带来?”杨广意味深长地扫视了李雄、段达诸将一眼,转向王韶继续问道。

    “李将军方才所言无差。”王韶捻须微笑着答道,“下官和张仆射、李将军会商,牵挂王爷的安危,同时也设想着雁门关地处敌我两邦交界,一旦王爷决意出关与突厥对战,所领一万兵马可能不敷调用,便索性将新招募的其余两万兵马尽数带了来,以供王爷差遣。”

    “你们在从并州动身之前,就先预料到了我会转守为攻,主动出关与突厥对战?”杨广惊奇地望着王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都是真的。

    王韶笑而不答,转头向帐外吩咐道:“叫前来传信之人进帐,面见王爷回话。”

    过不多时,从帐外昂首阔步走进一人,入得帐中也不知向杨广下跪施礼,就站在当地向杨广伸双手呈上两封书信,大声说道:“赵才奉杨尚书之命,前来求见晋王殿下传书。”

    杨广听得赵才这个名字,颇觉有些耳熟,待来人抬起头来看清他的长相,不禁暗暗吃了一惊: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华山“杀胡寨”的那位罗汉寨主赵才。

    “你且退在一旁,待本王看罢书信,再向你问话。”杨广向赵才吩咐一声,命人从赵才手中接过书信,呈上观瞧。

    杨广首先拆阅的是虞孝仁写来的书信。果如王韶方才所说,虞孝仁信中首先就向杨广禀明了自己因病困于驿站,改托杨尚希派人赶回并州报信的因由,继而着重向杨广禀报了沙钵略可汗亲率突厥主力大举南下,进犯弘化等州城的军情。在信的末尾,虞孝仁特别申明,杨广命他带给太子杨勇的书信业已带到,太子做出了严密部署,谨防奸人造乱,腊月初八当天长安城中并无异动,自己的病势一有好转,即从速赶回并州面见杨广禀明详情。

    杨广看到腊月初八长安城中并无异动一行字,暗自长舒了一口气,接着展开第二封书信注目观瞧。这封信是新任度支尚书杨尚希亲笔写给自己的,信很简短,但表达出的意思却很重要。

    杨尚希在信中建议杨广在河北主动出击,集中精兵强将给留守东线之突厥军队以最严厉的打击,尽最大可能逼迫西北沙钵略调兵东援,从而减轻朝廷在西北面临的压力。同时,杨尚希也申明了由于时间紧迫,他和虞孝仁又是于长安城外驿站中邂逅,才获知突厥主力大举进攻西北的,未及向朝廷禀奏,即先行致信于杨广,所说当否,还应以朝廷正式诏命为准。

    对指派赵才前来传信,杨尚希只在信的末尾写了一句话:杀胡罗汉自愿北上杀胡,望王爷接纳。

    杨尚希是当年三总管叛乱之时,父皇杨坚委以重任,亲率宗骑骠团镇守潼关的杨氏栋梁,其文韬武略堪与清河郡公杨素相比肩,向为世人所推重,怪不得王韶、李彻等人会迅速做出增兵雁门关的决定,原来根源出自杨尚希的这封书信呀。

    事已至此,留守白道州之突厥一部捍然毁约,于大年夜强袭雁门关的真实意图已昭然若揭了:即如安若溪所料想的那样,是欲配合沙钵略西进主力,以强袭雁门关来吸引和牵制驻守河北的隋军主力,令其不至被抽调往西北抵挡突厥主力。

    更加令杨广心中平添了一份底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