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204部分

毒清-第204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你是不知道他们的厉害,林老虎也挡不住他们的。”

    爱婿有些想当然了,清流的势力,连皇帝都忌惮,一个林老虎,挡不住清流的口舌。

    “那就花银子陷害他们,造反、谋逆、贪污,咱们不成,还有旗人那些废物,您只要许下足够多的金银就是了。

    哪个说话最毒,哪个攻势最凶,就朝哪个下死手,他们自己、他们的家人,都是陷害的对象。

    官场征伐无善恶,别管他们的名声如何,就是个圣人也得把他说成卖花的兔爷儿!搞死几个看看这帮清流们嘴还利索不?

    您要是不成的话,就给我去封书信,老子搞不死他们。”

    清流在意的无非是个名声,话说的再好听也没用,只有做出了实事那才叫贡献,管你多好的名声,国难当前耍嘴皮子也不是不成,但是攻击做实事的人,杨猛可不在乎他们的生死,不管是谁,挡了他杨三的路,就不会有好下场的。

    “这……唉……成吧……”

    爱婿的路子太野蛮,这就不是官场用的法子,栽赃陷害、以势压人、投毒暗杀,凭着这样的路子走官场,走不长久的。但话又说回来了,杨家可能就没打算走官场,这事儿也只能如此了。

    “明日我就要返回云南了,今天您备好货物吧!船厂的那些铁壳船,让他们把蒸汽机拆了,那些易损的零件,都装到要启程的五艘船上,再让煤场备上足够的煤炭。

    会修理轮船的技工,也安排上十几个,这次解铜才是咱们的大事儿,解铜成功了,您广东巡抚的位子也就算到手了。”

    匆匆来去,杨猛也有自己的考量,现在的局势一日三变,杨家要表忠心,就要尽快,迟则有变啊!再者就是云南的发展,这段时间会很快,既然京师之行,不得不为,赶早不赶晚,万一云南的发展势头太好,朝廷真有心留下自己,这事儿找谁说理去?

    把二哥打发大理藩院,已经是杨家在表忠心了,理藩院的职司确实不错,自己接下来就要对川藏动手,说不定京师的二哥也是个助力呢?

    自己早去早回减少危险系数,二哥那里也要早些任职,熟悉一下理藩院的事务,这样准备充分了,做事的时候,才不慌张。

    “怎生走得这么快?可是云南有事儿?还有就是,你这趟进京是不是有些莽撞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现在正是清流们虎视眈眈的时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一听杨猛要急着走。潘仕成的脸色也变了。这才来了没两天。爱婿行事这么仓促,难道是云南有事儿?

    还有就是爱婿进京的事情,朝廷是出了名的狗脸,翻脸不认人,朝廷认第一,就没人敢认第二,莽莽撞撞的进京,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现在云南的局势一日三遍。林老虎又在带病任职,滇铜解京耗时漫长,早去早回才是正理,万一林则徐走了,朝廷再往云南派一干员,那边的事儿就不好办了。”

    “成!正事要紧,最近弄了一批上好的高丽参,你也带回去。莲儿那边……你也要抓紧一些”

    “嘿……这事儿啊!您就别跟着操心了,莲儿本就体弱,加上岁数不到。现在这个时候要子嗣还是有些早了。

    再说了,我今年才多大?过早的有了子嗣。只怕后宅也不安稳,等上个三年五载再说吧!”

    杨猛说的是实话,他在杨家的地位有些特殊,杨家的大事全部由他把持,子嗣之事,他也问过魏五,魏五也支持他拖延一下,云南本就事务杂乱,后宅再不安稳,那还怎么做事儿?

    莲儿、唐梅依、魏芷晴,现在都有靠山,别看现在能大被同眠,等有了子嗣之后,反目成仇也不是不能预见。

    “嗯……此事你考虑的比我深,延后一些也是不错,莲儿与你岁数一样,现在生养确实容易遇险,以后这事儿,我就不催促你了,你自己心里有本最好。”

    杨猛说的这些,潘仕成听了也是大感欣慰,爱婿这是为潘氏着想呢!莲儿就是杨潘两家的纽带,这妮子身子骨单薄,爱婿又太过强壮,现在要子嗣,不如养上个三五年,等莲儿的身子骨成了,这事儿也就水到渠成了。

    带着满心的欣慰潘仕成高高兴兴的走了,杨猛却坐了好久,才回到画舫之中。来去匆匆自然惹得莲儿大为不满,但有些话她也不敢当着杨猛的面说,只能将心里的不满,悄悄的压在自己心里。

    第二天下午,潘仕成才把船队准备好,此去长江,还要行驶好长一段近海,也不知这五艘轮船,能不能经受的住近海的风浪。

    虽说这五艘轮船,都经过了加固,可海上不比江河,风大浪高,万一天公不作美,这次航程,也是要命的航程,爱婿、女儿都在船上,这样的风险,不好承受啊!

    “帕特里克留在离岛的十几艘海船,已经分批了,有一艘船在珠江口等着,万一……”

    轮船之事,事关大局,这次冒着绝大风险的航程,带着希望,也带着担忧,接下来的话,潘仕成也说不出口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做尽了该做的,天公不开眼又能怎样呢?看船工们的技术了!”

    从广州到上海,从上海到盐津,这批轮船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果是按自己要求建造的那些船,杨猛不会担心,但这批明轮船,要想平安无事,真还得看老天的脸色。

    “爷,娘亲唤你呢!”

    莲儿的一声轻唤,打消了两翁婿之间的悲壮气氛,有海船照应,这次至多是损失些船只罢了!

    上了潘夫人的船,进了船舱,好嘛!里面还有几个丰腴的美女。

    “星斗,你怜惜莲儿,也不能亏了自己,这几个丫头你就带上吧!

    这世上没有女人受不了的苦,莲儿那边也不必过分的怜惜,去吧!”

    这事儿闹的,莲儿那妮子也是不长进,什么话都说,听了这番话之后,杨猛的面皮也有些挂不住了,带着潘夫人给的几个丫头,就上了打头的轮船。

    “一路顺风!”

    “开船!”

    伴着潘仕成的祝福,伴着隆隆的机器声,杨猛亲自押着五艘轮船,踏上了征程。

    这次航行,对云南来说确实是一次征程,万一五艘轮船尽数沉没,那潘氏船厂的未来,就有些难办了。潘仕成安排的不错,十几艘海船,早在自己到达广州的时候,已经,沿路寻找合适的码头了。

    从珠江口的海船上接过了海图,五条轮船组成的船队,就开始中速航行,全速航行杨猛虽然想试试,但是不敢,海上的浪大,就怕船只受不了。

    停停靠靠躲避风浪,五艘轮船沿着大清的海岸线,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才跌跌撞撞的到了上海。邀天之幸,海上的风浪,杨猛一行人都避了过去,但轮船不时发出的‘嘎吱’声,还是让杨猛受了近二十天的折磨。

    在上海的口岸,弄好了通关文牒,检修了一下船只,壬雷斯买的二十艘轮船,蒸汽机都是用的最好的货色,虽说路上出了点小毛病,但性能还算可靠。

    “全速行进!”

    中速航行的轮船,比杨家的货船快,到了长江河道,也该试试全速航行了。

    半程全速、半程中速、昼夜不停,杨猛他们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到达了盐津渡口。(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筹谋(上)

    五艘轮船到了盐津古渡,洋务的事情就成了一半,一个多月的航程,洋技工们也带出了一批合格的学徒。

    这五艘轮船也算是考验完毕,性能还算不错,当然这个性能是与杨家原来的货船相比,这样的性能与杨猛理想中的性能,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行船过程之中,虽说出了不少的问题,但因为杨猛拆卸的另外几艘船上的零件,航程之中,因为修理船只,只耽误了三天的时间。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杨猛也没闲着,航行太过无聊,除了玩女人,就是跟着洋技工们,学习船舶的知识,这一路的航程,杨猛积累了许多船舶知识。

    有了这些东西垫底,杨猛对于广州造船业的前途,也越发的看好了。

    将船只留在渡口检修,杨猛马不停蹄的直奔宜良而去,这次赴粤,自己应下了好多的差事,云烟的产能有些跟不上需求了,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扩大云烟的产能。

    一趟广州之行,又收了九个女人,这些都是杨猛上过手的,不能送人,就只能养在宜良的庄园了,无非莲儿之前缺人手,现在正好给她补足了,安置好了后宅,杨猛就直接找来了丁泰辰。

    “泰辰,通知丁叔,让他在滇西选出一万新军,近期就赴广州驻扎,这些人要是愿意带上家口的话也可以,这次驻扎的时间会很长,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滇西各处田庄的管事。也选出一批精干的出来,让他们跟着新军赴广州,在云南做的事情。也要在两广做。现在的重点是广东,广西暂不发展咱们家的田庄。

    再选一批家口多的壮劳力,这些人不能带着家人,让他们到广州学习造船。明湖书院和云南各地的私塾,也选一批十二三岁以上,二十五六岁以下的读书人,前次不是让你选过一批吗?

    这批人。不必选太出众的,一般化就成,这次主要是学习造船。还有学习一些海战的东西,这些人也不能拖家带口。

    上次选的那批人要抓紧学习鹰语,最近几个月,他们就要远渡重洋去米利坚求学了。安置好他们的家人。每百人给他们配上五个新军,军事训练上,他们也不能落下。

    这些人的花销,你不用操心,都由广州的潘老爷负责,记着安插上几个合用的人手。”

    看着丁泰辰,将自己说的都记录了下来,杨猛又继续说道:

    “刚刚这些。等我走了之后再安排,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扩大云烟的产能。厂子的规模,至少要扩大十倍,各村寨闲着的妇女,都给我召集起来,让她们挣些油水也好。

    机械方面,我今天就安排西山那边给你准备,记着!厂子的规模大了,这规矩也不能乱,谁敢在厂子里吸食云烟,直接宰掉!让精炼鸦片的那批人,一个人带上二十个学徒,记住!必须是可靠地人,不可靠也直接宰掉!

    广州那边的轮船到了吗?”

    杨猛走得是长江水道,剩下的那四艘能用的轮船,走得是珠江水道,这四艘船应该早就到了云南。

    “嗯……船已经到了,但泊在了广西境内,云南境内有几段河道,水浅河窄,那些轮船太大,通过的时候有些麻烦,现在正是丰水期,到了冬天,这些船就不能走了。”

    丁泰辰记录完了杨猛刚刚说的,才将轮船的事情说了出来。

    “依着最浅的河道,给广州那边去信,让他们造几艘合适的轮船。那几段河道,若是能改造的话,也趁冬天枯水期的时候改造一下。

    广西那边,先临时建造一个码头,驻上兵马装上火炮,等以后通开了云南的河道,再废弃吧!

    疏浚河道的事情,不着急,云烟的事情才着急,实在不行的话,你就把厂子往广西那边挪一挪,在保证云烟产能的前提下,也要减少转运的麻烦。

    这些就是你最近要做的事情,这三五个月,我可能不在云南,云烟的产量,一定要给我保证好,珠江河道如果出了问题,就让韦驼子出手,无论杀多少人,也要保证云烟运输的畅通,近期我会把他的人马调回来的。

    除了广州的潘老爷,云烟绝对不能落在旁人的手里!”

    这些东西,都是杨猛在路上想到的,趁着思路清晰,他要先把这些事安定下来。下一站是西山,那边最近也要忙活起来了。

    “三爷,最近宜良的庄农佃户们,也纷纷上来要求依着新军家属的法子分配粮食,这个怎么办?”

    杨猛刚要抬脚离开,却被丁泰辰的一句话给拦住了。

    “准!但有一条,新军家属给五两银子,普通的庄农佃户最多只能给二两,其他的照一两发,告诉他们,一人当兵全家沾光,家里没有丘八,就这么个待遇。

    让宜良县那边,控制一下银钱兑换的比列,给我狠狠的打压一下铜钱,各处的粮栈,收粮只发铜钱,裹挟着云南的百姓,加入咱们家以银代粮的计划中来。

    做这事儿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粮价,不要怕赔钱,记住!只要好好干活的,就得保证他们吃穿不愁,那些不愿意出力的,也不要给他们舍粥了,饿死算完!云南不养闲人!”

    云南的铜厂、银矿即将大规模的开采,广州那边的船厂也在默默的准备崛起,往后人手就是个大问题,借着朝廷的银荒,增加庄农佃户们的压力,让他们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