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382部分

毒清-第382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时喝汤药,一月之后,保三爷生龙活虎一般,一夜两三个不成问题,不过这事儿最好节制一下,一夜一女,阴阳调和长命百岁!

    嘿嘿……我去弄汤药了。”

    刘一贴嘿嘿一笑,走了!留下心有余悸的杨猛,独自站在院子里发呆。

    “操!一天一个也能长命百岁?真的假的?”

    虽说嘴硬,可杨猛心里却加起了小心,这个月谁也不碰,牢牢的印在了他的心底。

    喝了刘一贴端来的苦汤药,杨猛狐疑的瞅了瞅刘一贴,见这老小子,一脸苦笑,也就没再挖苦他。

    回屋穿好了护甲,配上了刀枪,杨猛打算去后宅看看,可到了后院的门口,却被老爷子身边的几个刀手给挡住了。

    “三爷,老爷子发话了,男丁不让进后宅,您多担待!”

    望着威武的三爷,守门的刀手,说完这一句之后,也是眼光闪烁,在宅子里堵着三爷,不让他见夫人,这事儿也就是老爷子开了口,换做旁人说这个,杨家的刀手能上去跟他玩命。

    “这老头子,至于吗?俩老头子宿在哪里?”

    嘟囔了一句,杨猛也很无奈,自己总不能和刀手们开打吧!这事儿只能去找老爷子了。

    “外院第一个门!”

    抹了一把冷汗送走了三爷,这位杨家的老刀手,也在心里抱怨了起来,自己招谁惹谁了,摊上这么个烂活儿,不仅要受夫人们的白眼儿,还要堵着三爷,这事儿要是让睚眦那帮狠犊子知道了,自己非挨顿暴揍不可。

    杨猛慢慢悠悠到了二老的院子里,这二位起的也挺早,打拳打的都额头冒汗了。

    “我说老爷子,这不让进后宅,是您出的幺蛾子?”

    “混账!等着!正打拳呢!岔了气怎么办?”

    斥了一脸丧气的老三一句,杨家老爷子悠哉哉的走了五趟拳脚,才拿起汗巾擦拭了起来。

    “老爷子,过了吧?”

    “找刘一贴去,这是他说的,你小子憋得久了,怕你撑不住,我给她们说了,忍一个月吧!”

    “这叫什么事儿,我咋就撑不住了呢?”

    “甭搁我这废话,这叫医嘱,必须听!瞅瞅你前两天那鬼样子,合着这身子骨,和老婆孩子都不是你自己的啊?”

    “错了!这不是心急嘛!”

    “心急?心急就能这么玩?你要是到了,杨家哪个能撑得起来?

    别说这个了,朝廷上个月就来了旨意。说是想调三年的滇铜做军饷。这事儿你得拿主意。

    不过这次朝廷的旨意。倒是做足了孙子样儿,完完全全实在商量事儿,我看施舍给他几个大子儿,也不是不成。”

    与儿子玩笑了几句之后,杨士勤把话转到了正题之上,虽说他是杨家老爷子,但既然把家当交给了老三,这大事儿。就得老三来拿主意。

    “军饷?这夜壶又有用处了,这事儿老泰山您怎么看?”

    朝廷的事情,这一年多来,杨猛没怎么上心,大多都是魏五和岑毓英在照应着,瞧魏五那拳脚打的实在是难看,杨猛一下就把话头递给了老泰山。

    “星斗说的不错,咱们是云南杨家,可不是塞在旮旯里的夜壶,朝廷拿咱们当夜壶。咱们自己可不能把自己当成了夜壶,这事儿一个大子儿也没有。拖着!”

    魏五习练的不过是些五禽戏、八段锦之类的强身拳脚,内家拳,虽说跟着亲家杨士勤学了一路,可打的实在是难看,一听杨老三递来了话,他也就听了下来,悠悠哉哉的就说了一个拖字儿。

    “你们俩说说嘴就完事儿了,吴文镕可是天天跟在身后催我,已经拖了一个月了,再拖,只怕这位吴部堂翻脸呐!”

    杨猛和魏五几句话就想打发杨士勤,显然是不可能的,一听两人撇的干净,杨家老爷子可就不干了。

    “吴文镕是哪一个?这总督不是程瞀采的吗?”

    “程瞀采已经是老黄历了,那位右迁湖广总督了,现在在云贵唱戏的是吴文镕,云南是咱们家的地盘,这云贵总督换了你都不知道,这心着实不小啊!”

    揶揄了杨猛一句,杨士勤也照实说了吴文镕的底细。

    “哦……这个总督乖巧吗?若是……”

    “这还是小事儿,滇西的绿营才是大事儿,都说云南的绿营能打,可调不动啊!

    调云南绿营去广西的谕令,去年就下了,督标全跑了,滇西三镇,走了小半年了,还在驻扎的那一亩三分地转悠。

    吴文镕一月三四份折子向朝廷诉苦,这才是大事儿。”

    说起了滇铜之事,魏五也顺带着提了一句云南绿营,云南的绿营能打,这是林老虎弄出来的,到了用的时候,朝廷自然忘不了,可调令到了督标,一夜之间督标上下,从杜伏虎到火头军,全他妈跑了。

    刚到任的云贵总督吴文镕,差点因此把官帽子给丢了,滇西三镇的绿营更好,小半年的时间,愣是没走上一百里路。

    吴文镕的调令不断,前来督军的官员,若是杨家一系的,知道装病避开,傻呆呆的那些,都被从滇西打了回来,虽说这事儿都是魏五和岑毓英安排的,但也要告诉杨猛一声的。

    “跑了好!走得慢也不错!这洪秀全起事,哪个不怕?广西巡抚郑祖琛都怂了,更别说已经废弛许久的绿营兵了。

    就这么拖着吧!至于滇铜,只说云南矿丁想变乱,咱们停了铜矿的开采,云南无铜可解,朝廷若是允许,咱们可以聚集矿丁,重新开矿!”

    朝廷的态度婉约的有些过度了,显然朝廷有害怕的事情,杨猛通过二老的话语,很容易就抓住了朝廷的软肋,无论是逼反了绿营还是逼反了矿丁,现在都是朝廷极为惧怕的事情,有了这样的借口,朝廷就好打发了。

    “嗯!这由头不错,亲家,就按这个来吧!万事儿只要涉及到朝廷,只要是对朝廷有利的,咱们就要拖着,管他什么烂由头,只要咱们有句来回话就好,吴文镕自己会琢磨着回禀的。

    这吴文镕是个有眼色的,他现在还不敢得罪咱们,咱们即使没理由,他自己也会编造理由的。”

    自打昨晚开始,杨猛觉得魏五好像变了,变得有些热心肠了,这样的话,换做以前,是不会从魏五的嘴里说出来的,看来对于大清,这位是彻底的死心了。

    “嗯!就按亲家说的来,既然老三回来了,我也该回昆明瞧瞧了,记着刘一贴的提醒,一个月!”

    说完了这个,杨士勤就离开了院子,去巡视庄子了。

    “老泰山,您这是……”

    “老了,也该为家里谋划一下了,记着你昨夜给小囡说的,老头子的子孙不成器,外孙怎么也要好好教导,你的话可不能不作数啊!”

    魏芷晴的第一胎是个女儿,倒是让魏五有些不安稳了,母凭子贵就没有母凭女贵一说,儿子不仅对杨家重要,对魏家小囡一样重要。

    “呵呵……这个没问题,您老只要尽尽心力,别说一个,八个也成呐!”

    生孩子这事儿,对女人来说那是遭罪,对杨猛来说那是享受,一听魏五的转变,是因为这个原因,杨猛就笑了。

    “那就八个!”

    “您老胃口真是不小,替芷晴想想吧!我这里倒是简单,她那边就要遭八年的罪了,一两个就差不多了,我还想着让芷晴出来给我搭把手呢!”

    “那就两个,可不能再少了,八个变两个,亏大发了!”

    玩笑了一句,魏五整了整神情,又接着说了一句。

    “星斗,这三点教有些邪异啊!”

    “邪异?”(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章 邪太平(上)

    “对!就是邪异,这洪秀全虽说完全是骗子神棍,可我觉得,这洪秀全的太平军,分去了大清的国势与气运。”

    魏五一说国势与气运,杨猛不由的挠头了,一大清早就跟刘一贴说神啊、气啊的,到了魏五这边,又说起国势与气运来了,这神叨叨的事情,杨猛最是头疼了。

    信,那玩意儿多是扯犊子的;不信,自己咋来的大清呢?许多时候,杨猛对于神叨叨的东西,都是避而不谈的,现在轮到了洪秀全的太平军,有些话,就不得不说了。

    “老泰山,这气运与国势,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即使是有,也不是咱们能摆弄的玩意儿,您看,咱们是不是要务实一些,把防备太平军的事情,先做完呢!”

    就是不得不说,杨猛也不想过多的提及这些神叨叨的事情,他一开口,就想把话头转到能做的正事儿上来。

    “洪逆起事之初,朝廷就启用了林元抚和张必禄,可朝廷的旨意到了林元抚老家的时候,这林元抚早已死去五日了。

    朝廷骁将张必禄,接了旨意到了广西,也在林元抚死后一月,病死在了广西。

    朝廷折了这两员大将,朝廷又用了两江总督李星沅这个干臣,可今年开春,这李星沅也病死在了军中。

    有李星沅压制,这大军还好节制,李星沅一死,督师周天爵与向荣不和,周天爵趁李星沅亡故弹劾向荣,却被新帝咸丰给罢免了!

    现在在广西督师的是赛尚阿、邹鸣鹤之流无才无德的玩意儿。若是林、张、李。三人一人得活。广西的局势,也不会如此糜烂,洪秀全怕是也没机会建这个太平国。

    林元抚、张必禄二人毕竟老迈,可这李星沅正值盛年啊!三人俱亡,这事儿邪性!”

    邹鸣鹤、向荣,杨猛不认识,可林老虎、张必禄、李星沅、赛尚阿,这四人杨猛可都认得。并且唱过对手戏。

    赛尚阿,就是个只会阿谀奉承的狗才,带兵打仗,他连张必禄的一根鸟毛都比不上,让他带兵平乱,那就是让条癞皮狗带着狮虎打仗,对上兔子也得败!

    李星沅,可是个布局大师,眼力好的很,洪秀全那货若是和李星沅唱对台戏。有败无胜。

    林老虎更不消说,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林老虎带过几十万兵马,也打过不少仗,对于戡乱那是熟门熟路,正面对上洪秀全,凭着林老虎的声望与能力,洪秀全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可现实却真有些神叨叨的,三员悍将,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死了,这事儿绝对的邪异啊!

    “林老虎死了?张必禄也死了?李星沅,唉……都是故人啊!赛尚阿,呵呵……”

    杨猛虽说不相信国势、气运一说,但洪秀全这厮的运气也未免太好了,阎王爷帮忙啊!收走了林、张、李三人,留在广西的全是些废物点心,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也不知太平军的好运气能持续到什么时候。

    林、张、李三人死的太过蹊跷,前前后后死的全是大清朝廷的干员,除了运气一说,杨猛也害怕有人在背后挑事儿,万一有一批人呆在洪秀全的身后,就跟自己在东南半岛和印度一样,那事情就麻烦了,而且还是天大的麻烦。

    “这气运与国势,虽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历代造反的人,前期大多都会很顺利的,这事儿不容小觑呐!”

    魏五的书读的太多,许多事情都在他的脑子里,见杨老三有些不以为然,他又着重点了一句。

    “嗯!您老最近就忙活咱们昨夜说的事情,先在广西试点,若是成了,让颜卿给我一个详细的摺子,我再斟酌一下。”

    魏五的说法,杨猛心里有了解释,这不过是矛盾冲突突然爆发而已,不是造反的顺利,而是他们顺应了当时的民心,老百姓也是有承受能力的,一旦压迫与剥削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那百姓凶残的一面,就会肆无忌惮的以造反的形式展现出来。

    洪秀全之事,杨猛不会往神怪方面推测,毕竟这是将来的敌人,弄的太离谱了,只怕手下人不敢动手,这时代多数人都是迷信的,这样牵强附会的说法,杨猛是不会让它传播开来的。

    在心里说服了自己,杨猛也离开了小院,来到庄子的大堂之后,他第一个找的就是自己的大管家杨福泽。

    “福泽,让秦子祺、杜伏虎来见我。

    知会滇西的丁叔,让他选三万新军的老兵,归置好行装、家口,时刻准备往其余省份移民。

    知会广州的泰辰,让他加大对粮食的收购,云烟换粮食,可以折价五成,粮食有多少收多少。

    知会广西的武庄、田庄,收容太平军过境之后的难民,一旦太平军袭扰咱们的武庄、田庄,咱们死一个人,杀太平军一百青壮。”

    对于太平军,杨猛心里还是有些抵触,这玩意儿的杀伤力太大,弄不好就是暴民大潮,一道道命令,发给了杨福泽,杨猛的心里这才觉得有些安稳了。

    “三爷,秦子祺在广西,最快也得三天才能赶回来,杜伏虎,倒是在宜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