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410部分

毒清-第410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难!

    这几十门炮,只能给太平军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想造成大规模的杀伤。只能晚上睡觉的时候想想了。

    向荣这边一直不想与太平军为难。可太平军上下。早就把向荣当做了头一号的对手,向妖之名早已在太平军之中传遍了。

    这死仇是怎么结下的,向荣是一无所知,但洪秀全等太平军的六大首脑知道,只因永安城外水蓼一役,向荣的手下击伤了太平军的第三号人物,西王萧朝贵。

    这是太平军的六大王爵之一,也是之前最勇猛的王爷。永安就是萧朝贵带人拿下的,杨秀清精于机诈,萧朝贵战阵勇猛,这两人绝对是值得佩服的人物。

    太平军六大首脑也是分阵营和阶级的,天王洪秀全和南王冯云山是铁杆,也是文化人;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算是洪秀全的直系,出身是小地主,这两人现在游离在太平军的核心之外,一直没有施展本事的机会。

    而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都是平在山的烧炭佬,这两人也算是铁杆。杨秀清弄了天父降僮,稳压了天王一辈,而萧朝贵得了杨秀清的提点,弄了个天兄降僮稳压了天王一头。

    可别小看这天父、天兄,这二位下凡的时候,洪秀全也是要跪拜的,天父、天兄的搭档也算是互补,杨秀清出谋萧朝贵参战,太平军之前能纵横广西,洪秀全的一爹一哥也是出了老力的。

    但是还有一句俗话,瓦罐难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上亡,萧朝贵勇猛,难免要亲临战线,结果永安城外水蓼一役,这位太平军的西王,被向荣的手下用抬枪给伤了。

    抬枪这玩意儿,虽说没什么准头,但打得远杀伤力大,杨猛对于这个东西也是极为忌惮,他胸前的钢板,就是为这个准备的,萧朝贵挨了一下,没死已经算是走运了。

    但挨了抬枪,没死也活不好,一个重伤不起,已经是那劳什子天兄对萧朝贵的照顾了,向荣的手下放倒了西王,这债自然该由向荣来偿还。

    与向荣结下死仇,这只是小事儿,最关键的是太平军就此少了一员大将,洪秀全和杨秀清,总不能让人用门板抬着西王萧朝贵去打仗吧?

    没有勇将大将,这突围就是难题了,破不开清军的防御网,太平军上下只能困死在永安城中。

    之前太平军一直留在永安城里,一是为了建制,整顿大军,这第二就是畏惧清军,若太平军是一群光棍还好说,但拖家带口的太平军,就是面对清军松松垮垮的包围圈,也不敢突破啊!

    冲出去简单,保护家眷就难了,如今的永安城,被围得死死的,突围也就成了太平军六大首脑不得不做的抉择。

    太平军的六大首脑在挠头,向荣和乌兰泰却是豁出去了,炮击永安这事儿主要还是看向荣,乌兰泰兵少,除了有些悍勇之外也别无长处了,但乌兰泰的性子不错,他知道看着向荣来办事儿,向荣怎么玩他就依着葫芦画瓢。

    炮击永安成了定局,为了大军的粮草这事儿不得不做,几万人运送几十门火炮上山,还是轻而易举的,按着赛尚阿的部署,第二天正午时分,‘隆隆’的炮响,在东西两山响起,一枚枚弹丸,确实没给太平军造成多大的死伤,但太平军的军心,却被这阵阵炮响给打乱了。

    太平军的组成,大多是些苦哈哈,没怎么见过世面,要是见过世面他们也不会参加这三点教,组成这太平军,大将军炮这玩意儿,许多人都听过没见过,瞧着两山之上升腾的云雾,和不时落到城中的弹丸,这些人有些战栗了。

    天父、天兄、天王再厉害,也不如这‘隆隆’的炮声有威慑力,无奈的天父和天王,只能频频降僮来安定人心。

    至于天兄,就不能指望了,谁敢指望一个被门板抬着的神棍?所以这事儿,就是萧朝贵有心帮忙,洪杨二人也不会让他出来丢丑卖乖。

    瞧了炮击永安的宏大场面,赛尚阿是心满意足了,一篇锦绣文章的题目也出现在了他的脑海,至于文章,还得幕僚们操刀。

    “炮击永安、天塌地陷,大好!继续这么干!”

    留下这么一句话,赛尚阿头也不回,就离开了前线,这玩意儿你都炮轰永安,太平军还能缩得住?万一这太平军突围咋办?相对于永安,还是桂林安全一些。

    赛尚阿真的就甘愿退下去吗?那是不可能的,他还指望着肚子里那篇花团锦簇的文章,来回应朝廷呢!说不准新帝一高兴,就把他调回京师呢!

    打一炮是打打一万炮也是打,炮击永安开始之后,向荣也拿出了真本事,一是封锁永安,二是疯狂的往永安城中倾泻炮弹,无非要死磕了,打就打个畅快。

    没日没夜的炮声,越来越少的盐货,永安城守不住了,再守,这里就是太平军的死地,到了永安之后,天王洪秀全纳了好些大姑娘做妃子,这点享受才哪到哪,就这么死在永安,他老洪也不甘心呐!(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九章 破围(下)

    天王不肯死,当然其他诸王也不肯死,太平军上上下下,就没有想死的人,这样一来天父和天王,就有了好大的市场,天父、天王降僮将突围的消息转达给诸王,诸王再回去转播给手下的将领,这些将领再转播给底下的士卒,有了天父和天王的降僮,永安城中就是铁板一块了。

    西王倒下了,但太平军的仗不能不打,永安的死围不能不破,天王一声令下,东王杨秀清就挑起了突围的大任。

    西王虽说倒下了,但他手下的大将没倒下,罗大纲与秦日纲这两员悍将,就成了东王杨秀清的选择。

    选将也是有讲究的,一是要能打,二是要对自己的地位没有影响,首义六王,除了天王没打过仗,北王不怎么会打仗,还有一个精熟兵法武艺超群的翼王石达开。

    但翼王不能用,一是这个翼王太年轻,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让一个二十一岁的小伙子担当大任,总有些不能服众。

    二是这翼王的名声太响亮,贵县石相公,太平军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翼王石达开也是首义六王之中,唯一一个文武双全的。

    还有一点,就是这贵县石相公翼王石达开,是天王洪秀全和南王冯云山拉进太平军的,这位不是他杨秀清的菜,而且也为也不受东王的蛊惑,一直团结在天王的周围。

    若是洪秀全主导这次突破,或许会用年纪最小的这个翼王,但东王主政。这翼王就该好生的学学做人。不知道怎么站队哪成?也合着翼王没有发挥本事的舞台。

    自己的好兄弟。便宜儿子萧朝贵一时半会上不了战场,东王不会再为天王培养一个既忠心又能打的翼王,让西王的部属担当破围的大任,这也是在给躺在门板上的西王挣名声,强将手下无弱兵嘛!

    对于东王的决定,天王也赞成,虽说心里多少有些别扭,但突围是大事。出不了永安大家伙都得玩完,天王刚刚享受到该有的待遇,怎么能随便玩完呢?

    再者说了,天王在军事上不如东王,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东王还有个绝招,降天父,有些事儿天王洪秀全,也得让着这个能降爹的东王啊!

    不然当着面吵了起来,这货一下就降个爹下来。天王也得跪爹不是?天王也得听爹的话不是?要是天王和爹打了起来,这事儿好说不好听呐!

    定下了突围的大将。罗大纲做先锋,秦日纲殿后,这突围的方向也要商议一下的。

    永安城两面环山,只有南北是通道,那边守着的是乌兰泰,北边守着的是向老妖,硬打这两个清妖,不是东王的作风,再说了现在的太平军也没有硬打的底气,硬打一旦败了,这大好的局面就算是完了。

    南北不通只剩东西了,永安城西是茫茫无尽的十万大山,进山不难,但是想出去或是想出来,就难了!别说东王不想进山做野人,天王也断然不会允许东王带着大家进山的。

    现在正是享富贵的时候,进山作野人,那天王那些娇滴滴的妃子,不得变得臭不可闻啊?这样还算是享富贵吗?

    东路突破,符合东王一贯的诡诈作风,而太平军从东路突破,绝对是清军想不到的,东路本就难行,清军也没放弃对东路的包围,疏拉拉的三道防线,虽说不怎么起眼,但是想要强攻这三道天堑,只能说是做梦了。

    古苏冲,几十里的小路,被包围在崇山峻岭之中;玉龙关,被清军称作是铁打天下第一关;龙寮岭,也是险峻异常,想连破这三关,白天是没机会的,太平军想要走东路,夜战是唯一的选择。

    太平军的将士,虽说还不怎么擅长打夜战,但清军更差,现在唯一缺的就是一场大雨了,不是雨天,这夜战突围,也没什么可行性,一旦东路的清军点上把火,太平军的目的,只怕立马就会暴露在五万清军的眼皮子底下,到时候这东路突围,就成了出城找死了。

    盼星星盼月亮,太平军终于盼来了一个雨夜,瓢泼大雨的雨夜,为此太平军上下,足足等了半月有余,行礼早就弄好了,粮草也早就准备好了,暗夜之中落下了雨幕,太平军就借着雨幕,悄然在永安城中消失了。

    滚滚的人流,带着生的希望,也是所向披靡的,先锋大将罗大纲,不负众望一路打的很是机智,先打玉龙关的清军,而后扫荡其余两道关卡的清军,这个打法出人意料,加上瓢泼大雨,丝毫没有防备的清军被扫荡一空。

    北王韦昌辉率前卫巩固通道,东王、南王率中军守护天王和家属,秦日纲另率一军殿后,永安破围,有了一个好先锋,也有了东王的好谋略,前期突围顺利的很。

    但大军行进,尤其是几万家属大军的行进,是极为缓慢的,三关虽破,但要安全撤离还需要时间,这就该是殿后的秦日纲大展神威的时候了。

    送走了东王率领的中军,秦日纲在龙寮岭布防,此时天已大亮,缠绵了一夜的大雨也停歇了,被清军困了半年的永安城门慢慢的打开,走出了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

    在前线防守的清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这狗屁仗都打了半年了,天可怜见,谁他妈愿意守在荒郊野地里玩命?

    “太平长毛降了!永安城降了!”

    发自肺腑的呐喊,在清晨传的格外的远,一时之间整个清军的营地沸腾了,该是发财的时候了,该是抢掠的时候了。

    一队队的清军,扑进了永安城中,可现实总是很打击人的,除了拿不走的门板和房梁,被困了半年之久的永安城。穷的叮当响。太平军走的时候。啥值钱的玩意儿也没留下,百姓手里的财物,早让太平军用粮食给刮干净了。

    没有目的的杀人,没几个人愿意干,永安城中的百姓,也因此逃过了一劫。

    日已中天,当一身光鲜衣袍的向荣、乌兰泰来到永安城中的时候,也不由的被太平军气的跳脚大骂。

    “找!给老子找。发逆是怎么跑的,你们全他妈瞎了吗?”

    现实摆在面前,不由的向荣不怒,几万发逆,说没就没了,这他妈太扯犊子了,这事儿怎么给赛尚阿赛大钦差禀报?

    说是太平军被他们的天父接走了?这话要是说了,他向荣也不用活了!

    就在这个时候,东路溃兵逃了回来,一听太平军是拖家携口逃得。向荣和乌兰泰,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一个永安城的财富啊!几万没有战斗力的老弱,若是衔尾咬上一口,岂不是满嘴冒油?

    “追!”

    “追!”

    向军门、乌都统发出了同样的号令,大肥肉啊!只要咬下一段,就够活半辈子的了,一旦太平军的老弱溃散,冲散了军马,那就是天大的幸事了,一城的财富,如日中天的威名,这是两人抗拒不了的东西。

    点起精锐追击,就是现在该做的事儿,乌兰泰的兵,比向荣的绿营兵稍微精锐那么一丝,八旗加上潮勇,最精锐的三千人,成了乌兰泰发财的老本,这个时候马上的乌兰泰,想起了打下大清朝的那些先祖们,只要一战建功,那自己就该发达了,封个驻防将军应该没什么问题。

    瞧着渐行渐远的乌兰泰,向荣的心里也升起了莫名的懊恼,早知道自己就早些选精兵了,草草的选了五千尚算精锐的,向荣紧追着乌兰泰的脚步,也直奔东路而去。

    雨夜太平军刚刚离开没多久,永安城外的一处寨子,就飞起了十几只信鸽,大雨之中,为了妥帖一些,于彪直接将三成的信鸽给放了出去。

    杨猛得到太平军成功破围的消息,比向乌二人,稍稍早了那么几个时辰,拿着译出的情报,杨猛看了三四遍,也不得不承认,太平军这次突围战,打的极为干净漂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