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413部分

毒清-第413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方的民团可不似清军,他们守护的是家园,战斗力比清军强悍,别看只是千把人,但拖住万余人三两天也很有可能,一旦被拖住,万一身后有清军,那结果就难料了。

    除了地方民团的牵制,邹鹤鸣在听闻六塘陷落之后,派出的援兵,也阻碍了一下太平军,但这支七拼八凑的援兵,还不如不派,援兵到了六塘,一触即溃,败逃而回的溃兵。极大的增加了桂林城中的恐慌情绪。

    向荣急火火的赶回桂林之后。就第一时间布防。这时在六塘新败的巡抚邹鹤鸣也听向荣的,按着向荣的意思打点好了一切,只等太平军到来了。

    虽说桂林城中的兵力太少,但向荣知道,除了在整军的乌兰泰,这偌大的桂林城垣,怕是没有别的援兵了。

    迟了一天赶来的太平军,第一计就是赚城。依旧作为先锋的罗大纲,带人穿上了清军的号衣,谎称是向荣部下的溃军,妄图诈开桂林的城门,这一旦城门开了,佯攻也会变成真打的。

    可惜的是,向荣早一天进了桂林的城垣,自己的溃兵,除了手底下的两千人,自己哪来的溃兵?再仔细一瞧罗大纲等人的发鬓。好嘛!这太平军倒是狡诈,若是自己没回来的话。这省府桂林必然要保不住啊!

    想到这里,向荣也觉得万分的得意,这次若不是紧赶慢赶,自己的罪责就大了。

    “呔!底下的长毛挺好,你家向老子在此,诈城你们还嫩着呢!”

    见赚城之计被识破,罗大纲也不犹豫,带着自己的人转身就跑了。

    城楼上发生的一切,不大的功夫就到了杨猛的手里,依旧是飞鸽传书,瞧了瞧这颇具戏剧性的一幕,杨猛是深感无奈啊!

    “操!这太平军和清军的兵法,都是说书先生教的吗?换衣赚城、城墙骂战,三国看多了吧?

    向荣这厮也是个傻帽,弄几个火。药桶一半火。药,一半铜钱,说不定这一下就得抓好几条大死鱼。

    再不成放几箭、打几枪,最最不济泼些热水、热油也成呐!这位倒好,‘嗷’的一嗓子就把战功给吓跑了。”

    说笑的时间,也是学习的时间,城池攻防战,既要擅攻又要擅守,向荣这老行伍,也不是快好材料,太僵硬了,一点也不知道活学活用。

    赚城之计无果,太平军就在桂林城外,摆出了围城的架势,这桂林城好守是不假,但也好围,两面环水、一面环山,太平军只需在桂林城的西南布防,就算是围住了省城。

    别看太平军的声势浩大,但杨猛大体估摸了一下,他们摆在战阵前方的人马,也就六七千人,余下的都是些老弱妇孺而已。

    随着望远镜角度的变换,杨猛在太平军的军阵之中,发现了一批让他惊讶的物件。

    “太平军哪来的火炮?这几十门炮,是怎么回事儿?”

    由不得杨猛不怒,几十门黑漆漆的火炮,就摆在军阵的后方,有了这些东西,桂林城就不再是坚城了,只要火炮一响,恐怕过不了几天,桂林的人心,就会乱成一团麻,弄不好就会有开城乞降的人。

    刚刚回到军营的于彪,连看了三次之后,才转头望向杨猛,这事儿他真不知情啊!太平军是从哪搞来的火炮,一路跟随的于彪,真是一丝一毫也没发觉。

    “三爷,是属下的疏忽!”

    “这不是疏忽能够解决的问题,瞧这火炮的制式,都是清军用的两千斤铁炮,莫不是永安前线的物件?”

    “不是,永安前线那几十门火炮,还在山上呢!向荣走得急,乌兰泰也没心思管那些东西,不可能是永安的火炮。”

    于彪果断的否定了杨猛的这一猜测,临回来的时候,他还特意让人关注了一下永安的情形,永安周边,至少还有三万多清军,太平军想夺炮,不打散他们是不可能的。

    “刚刚是谁在观察敌情,叫过来,问问是怎么回事儿?”

    几十门两千斤铁炮,对桂林的威胁,那是毁灭性的,只要压住了城墙上的清军,太平军就可以从容登城,近战,恐怕清军还不是太平军的对手。

    “三爷!”

    命令传下去之后,刚刚观测敌情的睚眦军官,就上了高台。

    “说,那些火炮是怎么回事儿?如此重要的军情,为何不早作汇报?”

    好在还没开始攻城,一旦攻城开始的话,这些火炮一个齐射,恐怕就能吓散城墙上的清军。

    “三爷,那是假炮,三个人就能抬得动,绝对不是真炮,那些炮云南也有。是绿营用的两千斤铁炮。这样的铁炮。装上炮车,三个人勉强能拖走,但抬着走就不可能了。”

    睚眦的人,是杨猛精心训练的,无论是军事素质,还是军事技能,这些人都是优中选优的,这样的疏忽出现在睚眦身上是不可原谅了。听了这个军官的解释,杨猛紧皱的眉头,也慢慢的舒展开来。

    “这样的事情,不管真假都要上报,你以为是小事儿,万一耽误了大事儿,老子要你的脑袋,记住了!下去吧!”

    这还没开始攻城呢!就打起了心理战,太平军的手段越来越有章法了,这对杨猛来说真不是什么好事儿。

    与三点教拙劣的教义相比。太平军的几个首脑的军事素质,绝对是一等一的。这样的人再配上邪教,麻烦!

    太平军的军阵也是可圈可点的,以桂林城的丽泽门、南门、文昌门为第一线,以桂林城外的将军桥为后卫大营,这么一来,想要冲撞太平军的营地,除了水军,就只有将军桥一条通路了。

    第一天赚城不成,太平军就在忙着布置军阵、安营扎寨,尚算整齐的军营,密不透风的防御,以清军相比,太平军多过像正规军。

    太平军在六塘劫来的几十艘民船,也被用作封锁桂林,这水陆战阵,倒是颇有一副国战的威势。

    省府争夺战开打,不是从攻城开始的,而是由紧追而来的乌兰泰引起的,乌兰泰在永安前线花了两天的时间,好歹凑成了一支尚算精锐的两千人大军,对于驻扎在永安的那些绿营杂碎,乌兰泰倒是有心裹挟着他们去桂林防守,可毕竟从属不同,没了向荣坐镇,绿营的兵将也不怎么搭理乌兰泰。

    现在是什么时候,保卫省城,那是要与长毛死磕的,对于战场局势的嗅觉,绿营的将官一个比一个敏锐,桂林去不得,这是永安绿营将官一致的意见。

    刚刚擒了天德王洪大全的乌兰泰,也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当日战局如此惨烈,他都能在乱军之中生擒天德王,这次他要把那个德字去掉,生擒天王洪秀全。

    既然永安的杂碎们不识时务,那这偌大的军功,他也只好一人独吞了。

    到了桂林城外,见了太平军的营寨之后,乌兰泰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前有桂林城,后有将军桥,只要自己沿着将军桥一路冲进去,两千人怎么了?依旧能击散太平军的大队人马,只要到时候,向荣出城来个内外夹击,一战歼灭太平军,也是手拿把攥的事儿。

    带兵之将,最忌如乌兰泰这般眼高于顶,他这计策是不错,但也要看看兵员的素质如何,若他那两千多人,人人都是乌兰泰,这仗有的打,可惜他的手下多是怂包软蛋,这战法路子就不对,不败对不起人啊!

    乌兰泰这边匆匆过了桥,立马就遭到了太平军的伏击,声声炮响之中,乌兰泰滚落马鞍,两千人的队伍,四散而逃,而太平军则是一通好杀,为了救出乌兰泰,千总李登朝死在了将军桥上。

    向荣在桂林城头,瞧见了乌兰泰的旗帜,也是大喜过望,他与乌兰泰算是共过生死的战友了,一内一外正好堵死太平军的退路,只要乌兰泰守住了将军桥,那太平军的营地,就是一片死地。

    想的好不如做的好,乌兰泰的行动,让城头的向荣不禁暗暗骂娘,闯营这事儿,你好歹再聚集些人手啊!几千人就硬捍防备周全的太平军,这乌兰泰的忘性太大,他就忘了两人在龙寮岭是怎么败得!

    乌兰泰的残军,先是退守六塘,可六塘早被太平军给刮了个干净,乌兰泰的伤势还不算太重,指挥这残军就奔赛尚阿在阳朔的大营而去。

    广州副都统乌兰泰,显然没有太平军的西王萧朝贵那么幸运,虽说是轻伤,可乌兰泰很不幸,他赶上的季节不好,春夏之交正是潮热的时候,半路上乌兰泰的伤势就感染了,进了阳朔没多久,这位敢硬捍太平军的满人将军就翘了辫子。

    折了乌兰泰,赛尚阿更不敢深入桂林了,乌兰泰这一败,也把桂林城唯一的援军,给打没了。

    求人不如求自己,老天爷和乌兰泰合伙给向荣上了一课,为了保住自己的老命,为了保住桂林城垣不失,向荣也拿出了全部的本事。

    整顿城防招募壮丁,加上江忠源的五百湘勇,一时三刻之间,卖了老力的向荣,也把桂林的城防整理的妥妥帖帖。

    有了安稳的城防,广西巡抚邹鹤鸣的心里也有了底气,岂不知这货的一道折子,却把与向荣之间,刚刚培养起来的良好关系败了个一干二净。

    邹鹤鸣是广西的主官,奏折之中少不了邀功请赏的言语,而出了大力的向荣,只是被四个字‘向荣亦至’一笔带过,这可恼了出了死力的向荣。

    “你这厮,也只会掉笔头杀贼而已!”

    这话是向荣指着邹鹤鸣的鼻子骂的,就因为这四个字,向荣也开始处处与邹鹤鸣作对,只要是邹鹤鸣的话,到了城头一律不好使,而向荣的话,也仅在城头好使,下了城墙,桂林城还是邹鹤鸣的天下。(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三章 天生桂林府(下)

    将军桥畔,打死了屠戮两千多太平军老弱的乌兰泰,报了永安破围时的血仇,太平军上下军心高涨,诸王下令,大军歇息一日,翌日大举攻城。

    说攻城就攻城,太平军毫不含糊,第二天就对桂林的南门和文昌门,发起了进攻,攻城战说的惨烈,不过是几百人扛着梯子冲城而已。

    身在军营的杨猛,瞧着一队队前冲的太平军,还有在他们身后摇旗呐喊的妇孺,不禁有些迷惘了,这是实实在在的攻城呐!那是佯攻那一套的玩意儿,虽说这么个打法,一天也死不了几百人,但太平军的数量终是有限的,在桂林打消耗战,与找死无疑。

    攻城战打的很激烈,一队队的太平军,顶着桌椅不间断的攻城,而清军第一时间也派出了精锐,第一天的攻城战,打的虽说激烈,可太平军的将士,没有一个能攻上城头。

    第二天一早,几声沉闷的炮响惊动了杨猛,这炮声不是来自桂林城,而是来自附近象鼻山,这炮声也不是清军管用的两千斤铁炮的声音,沉闷的炮声,只有臼炮才有这样的声音。

    快速的冲出自己的竹楼,登上了营地之中的瞭望台,透过山上若有若无的雾气,杨猛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个裹着红巾的太平军将士,瞧了瞧炮的样式,却是臼炮无疑,虽说数量只有区区几门,但臼炮可以轻松的打进桂林城中,这一仗难打了。

    臼炮轻便,这些东西不是永安城中的。就是在六塘缴获的。看着城墙前依旧猛冲的太平军。杨猛也明白了,太平军高层的决策。

    或许太平军起初是打算佯攻,也或许是打算真打,但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清军的配合,桂林城墙上稀疏的清兵,无疑是给了太平军真打的勇气,若是此役攻下了桂林。即使伤亡过半,这个代价都值得。

    只要拿下了桂林,这广西就是太平军的囊中之物,即使拿不下桂林,他们到时候也可以随意的撤走,只要外围的清军没有形成包围圈,桂林周边处处都是生路。

    只可惜,他们的谋划与杨猛的谋划有了冲突,让太平军呆在桂林,那是不可能的。这种种的谋算,只有跑出桂林。才是太平军该选的。

    “于彪,带上三队睚眦带上那几门臼炮,悄悄去端了太平军在象鼻山的炮阵。”

    太平军的几门臼炮,虽说威力有限,但震慑力太大,臼炮不易炸膛,若是让他们天天这么轰的话,桂林城早晚得完蛋。

    第一场攻防战,打了七天,虽说守城的清军破绽百出,攻城的太平军生死不怕,但坚固的城墙,是太平军无法跨越的天堑,清军的许多弱点,都被高大厚重的城墙给屏蔽了。

    攻城战,不能长时间的打,七天的高强度攻城,太平军不仅付出了不小的损伤,而且也教会了清军如何守城,城墙上的清军越打越顺手,而太平军的攻城难度,却越来越高。

    没有像样的军械也是太平军的一大弱点,仓促自造弓箭,射到城头杀伤力不大,火器什么的,更不用说了,虽说那几十门假炮,也打了一次,但也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