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728部分

毒清-第728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滚过去做事儿!”

    迷惑四色棍只是小事儿,这几个道士不务正业,却是坏了杨猛的大事儿,对四色棍杨猛还能和颜悦色的说话,对这几个在自己掌控之中的道士,杨猛就没有那么客气了,这几个全他妈是江湖骗子而已。

    “爷,咱们这就滚去做事儿,昨夜得了消息之后,正值皇帝的闭关之期,爷的话,咱们还没递上去呢!”

    “赶紧滚去做事儿!再他妈出篓子,一个也别想活!”

    蛊惑圣听,这几个道士,还没有这样的本事,传法之初,就设定了道教的力士护法,而那几个道教的力士,正是睚眦所属,这几个道士要是敢说悄悄话,回头睚眦就能活剥了他们。

    有了几个道士的进言,四色棍欢天喜地的找来了杨猛,见面之后第一句话就是埋怨。

    “三哥,你这事儿做的,既然对朕的修行有利,你就直说好了,害的朕对三哥疾言厉色,这不是误会嘛!”

    “嗨!这事儿不好明着说的,臣不是怕朝野的非议吗?”

    “三哥,你做事儿不必如此谨小慎微的,朕给你道折子,哪个敢对三哥不敬,直接下狱就是了!”

    听了这话,杨猛也觉得胯下一阵发凉,四色棍说的这不是前明的那些个大太监吗?虽说自己做的事情,与那些个八千岁、九千岁差不多的,但自己的子嗣,如今已经快过三十了,布种天下的任务,自己都能完成,与前明那些个玩意儿,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不是?

    四色棍越来越上道了,若不是他的命没有几个月了,杨猛还真不想用替身来代替这个上道的皇帝。

    “陛下,那北征之事……”

    “事关国运,也关乎朕的修行,自然是越快越好!”

    也不知那几个道士说了什么,四色棍的态度倒是杨猛所需要的,但热河与东三省的事情,还是需要他来安排的,四色棍这个皇帝,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那详细的计划,就由臣来说给蒙古诸王和东三省的将领吧!”

    有些事儿,四色棍这个皇帝是不能在场的,不然蒙古诸王,还有那些东三省的将领,也就有了撑腰的,这些事儿,杨猛必须想在前面。

    “这个自然,几个国师也说了,这段时间,朕还是要以修行为重的,满蒙之事,朕只走一个过场,具体怎么做,国师早已说过,用谁也不如用三哥这个武曲星君呐!”

    这几个道士,还是会说话的,只可惜,他们参与了不该参与的事情,留不得了!

    “此次入东三省,还是要带上恭王福晋的,恭王在东三省练兵,劳苦功高,带上福晋,也好给恭王爷些士气啊!”

    恭王福晋有孕在身,但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出去走一走了,鬼子六那边是需要安抚的,不然他不配合,那边的事情也不好做。

    “这些事儿还是三哥的,就不要劳烦朕了,宫里宫外需要随行的人员,三哥自去安排就好,朕要修炼了!”

    在云烟的侵蚀之下,控制四色棍再容易不过了,断几次云烟,让那些道士献上仙药,四色棍也不疑有他,只道是自己缺乏修行,造了天谴而已,全不知那是犯瘾了。

    “好!臣这就去办!”

    走出养心殿,杨猛直接去了钮钴禄氏的居所,懿妃那厮出身平庸,皇后的钮钴禄氏在东三省还是有相当影响的,带上皇后与恭王福晋,也算是对蒙古诸王与东三省旗人的优待了。

    “爷,您回来了!”

    虽说带着身孕,但皇后对杨猛依旧恭敬,不恭敬不成啊!醉浮楼,是任何一个正常女人,都不想去的地方。

    “嗯!恭顺了许多,一起坐吧!这次准备带你去趟热河,之后就是东三省,沿途虽说有些奔波,但行程我已经安排妥当了,不会有什么大碍的,再者御医随行,这路上也不会出什么差池的,最近的身子骨如何?若是不好,就不要奔波了。”

    虽说是个二手货,但皇后的身份不同,玩一玩也是乐事,而且他肚子里的孩子,以后也有很大作用的,示好也是杨猛该做的事情。

    “唉……不跟着爷,不知道什么是女人,奴真是羡慕府中的几位姐姐啊!身子有了御医的调养,很是不错,有爷照料,自然是不会出现差池的。

    这是奴第一次跟着爷出去,这样的机会,奴也不想放过啊!”

    皇后的风情,也是令人惊艳的,呆了一会儿说了几句话之后,杨猛就安排车驾带着皇后,一道去了恭王府。

    皇后驾到,恭王福晋自然是要出迎的,进入府中,见了皇后与杨老三亲昵的动作,许多事儿,恭王福晋也知晓了。

    “这次爷要带着你去一趟东三省,你的事情,哀家已经知道了,找个好男人不容易,不要轻易的错过了。

    再者说了,肃顺作乱之时,你经历过什么,爷跟哀家一清二楚,跟着爷,舒舒服服的度余生,不人命,醉浮楼是干什么的,想必你也清楚。

    妹妹呐!这女人靠的就是男人,你肚子里的孩子,可不是老六的,该怎么做事儿,你清楚了?”

    不愧是皇后呐!几句话连消带打,一下就把多少还有些桀骜的恭王福晋给说服了,有些事儿,总是那么的无奈。

    “爷,奴家知道了!”

    “嗯!收拾一下贴身的衣物,一起进宫吧!”

    杨府,杨猛是不会带着两人去的,徒增不快而已,有些事儿,后宅的女人们无须知道,这只是以后杨家子嗣应该知道的秘密而已。

    除了皇后与恭王福晋,杨猛还带了几个没有身孕的蒙女,她们都是蒙古诸王送给杨猛的女人,那些有了身孕的却是不便带着的。

    让宫里的人先行一步,去热河安排迎驾的事情,杨猛这些天也就歇在了皇宫之中,感情这东西,威胁只是一时的,有些事儿还是需要杨猛亲力亲为去维系的,生母,对孩子的影响,总是很直接的,杨猛可不希望,将来自己的子嗣们互掐。

    启程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四色棍依旧是一身明黄道袍,虽说道士们劝诫了一下,但一心修道的四色棍,还是决定到了热河,再换上龙袍。

    皇家专列,几经修造,乘坐起来已经不觉得太过颠簸了,加了无数的大弹簧,坐着这奢华的专列,几乎是觉不出颠簸的。

    一行人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到了热河,途中,四色棍一心修道,而杨猛则是与皇后和恭王福晋,悠然的看着沿途的景色,闲话家常,这感情也慢慢的培养了起来,即使是皇后与福晋这样的,也很难与皇帝或是亲王朝夕相处的,撬皇帝与王爷的墙角,不要太容易啊!

    热河行宫的迎驾队伍,很是庞大,这段时间几乎有名有姓的,蒙古贵族都到了热河,看来以后出草原的蒙古马队,也是规模空前的。(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二章 先祖荣光(二)

    如今的四色棍一心修道,对于仪式的要求不高,热河行宫的迎驾仪式,草草的就结束了,结束之后,四色棍也不怠慢,换上了一身龙袍,就在大殿之中,接见了蒙古诸王。

    “朕这次来,说的不多,一是,你们蒙古诸王要再现先祖荣光,在北方为朕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二是,论功行赏,若是能并吞沙俄的北方土地,朕许诺,在沙俄水草丰美的地方,建一个以蒙古人为主的大蒙古国!

    此国与大清,既非从属,也非傀儡,而是实实在在的蒙古人的蒙古国,国有战事,大清援助!国有危难,大清扶持!咱们只是兄弟友邦!”

    这些话,都是杨猛教着四色棍说的,虽说有些分家的意思,但占得总是沙俄的土地,对此四色棍也没什么异议,最主要的还是大清能够彻底控制外蒙这一诱饵的作用,不然即使四色棍再为昏聩,也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

    “陛下,将来的大蒙古国,何人为主呢?”

    四色棍这一席话,果然引起了蒙古诸王的兴趣,沙俄也是个富足的国家,若是真能在大清的支持下建立一国,或许蒙古的情况就要变了。

    “这事儿与杨国公商议,北征之事,朕只是挑头之人,一切事务由杨国公做主!”

    说完了这些,四色棍转身就走,杨猛知道他这是急着去修行,但在不知就里的蒙古诸王眼中,这就是圣君的威仪呐!

    众人看了一眼。站在首位的杨猛。之前送过女人的蒙古王。不由的在心里长出了一口气,这事儿做的不差啊!早知道是这个样,不如把送给皇帝的女人,送给这个杨国公了。

    “诸位,想要建国,是需要战功的,依陛下所言,你们打不下一块大大的疆土。建国之事,只是空谈而已!

    这是沙俄北方的舆图,不是很详细,这片区域的水草是极为丰美的,往西是东欧平原,以东遍布草甸,极为适合放牧,若是蒙古的军队,打到了这里,这片区域就是你们建国的地方!

    打不到这里。建国之事,休要再提!”

    杨猛这一巴掌拍的地方。若是沙皇见了,肯定是要吐血的,大半的土地没了,这所谓的大蒙古国,几乎就是建在沙俄的中心地带啊!

    而杨猛手掌之后的地方,正是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以江河为界,以西为将来蒙古诸王建国的所在,以东就是大清要开拓的疆域了。

    虽说将来的这个国家,有一定的必要性,但蒙古诸王不付出一定的代价,建国之说只是空谈而已,若是北方的这部分疆土,蒙古兵拿不下来,那他们就只能作为炮灰和附庸了,若是拿的下来,杨猛的许诺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公爷,沙俄的国力不弱,这片地方,堪比大清的中原一带,东欧平原以西就是沙俄的江南,强取怕是很难吧?”

    说话的是外蒙五汗王之一的土尔扈特汗,这一部族,算是了解沙俄的蒙古部族了,毕竟他们当初是从沙俄迁回大清的,虽说回迁已有百年之久,但对于沙俄,土尔扈特汗还是敬畏的。

    当年东归,已是困难重重,如今西进,恐怕难度更大,虽说蒙古诸王的含金量少的可怜,但并不妨碍他们之中出一些战略人才的,貌似这土尔扈特汗的眼光,就比较长远。

    西进建国,吸引力虽说不小,但风险也是极大的,偷鸡不成蚀把米,未尝不是蒙古之后的境遇。有了质疑之声,大殿之中的蒙古诸王,也开始交流了起来,这段时间,蒙古诸王着重了解了一下沙俄的国情。

    若是小打小闹,出去占一些地盘,无论是对大清还是对蒙古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杨猛的这一巴掌,直接拍在了沙俄的腹心之地,这是要与沙俄死磕啊!

    这么大的阵仗,怕是蒙古做不了了,利益虽说让人眼红,但风险也让人敬畏呐!

    “不难?用得着你们吗?若是伸伸手就能办的事情,大清朝廷会许出域外建国的好处?

    说实话,蒙古尤其是外蒙,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先帝时的张格尔,康熙、乾隆年间的准格尔,西北和蒙古的隐患一直都在。

    当今陛下,想要做圣君,你们蒙古,尤其是外蒙,就是皇帝成为圣君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今的大清军力很是强大,海外列强英吉利、法兰西相继低头,国内的乱贼洪杨,接连授首,如今到了朝廷要收拾蒙古的时候了。”

    望着土尔扈特汗,杨猛轻蔑的笑了一下,有眼光又能如何?大势之下,挡者披靡呐!

    没有说域外建国的好处,杨猛开口就把矛头对准了蒙古,尤其是外蒙。大清与蒙古,虽说嘴上说的是满蒙一家,但家天下呐!若不是无奈,何来的满蒙一家之说,恐怕这大清只是满人的天下吧?

    蒙古对于大清,同样也是忌惮的,杨猛说的不错,自康熙帝开始,蒙古一直屈服在大清的脚下,这是许多蒙古王公所不甘的,但军力比不上大清,蒙古也只能低头了。

    听着这位镇国公,说出的蒙古威胁,大殿之上的许多人都变了脸色,洋枪、洋炮这物件,很是犀利,只怕如今的朝廷若是想对蒙古用兵的话,蒙古也很难做出有效的抵挡吧?

    “有些事儿,没必要藏着掖着,那本公就明着说了。

    康熙年间,有削藩之说,如今到了削蒙古诸王的时候了,你们的选择不多,一是放下王爵,做大清朝廷的顺民,二是带着蒙古铁骑,踏平沙俄北方的土地,在本公所划的这片区域建国。

    出兵,你们依旧是蒙古王公,隐忍,你们只能做草原上的牧民了!

    此次北征,西北作为牵制,如今的西北已有军马六十余万,明后年,就要破百万之数,沙俄的军队,由西北顶着,你们蒙古要做的就是配合东三省的六十万八旗兵,将沙俄的北方变成无主之地。

    西北百余万,东三省六十万,你们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