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张辽新传 >

第706部分

张辽新传-第706部分

小说: 张辽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宁不过是过来和张辽联络一下感情,顺带着给自家和巴郡世家传个话。可是甘宁这一趟让张辽也感到自己之前和中原世家的联络有些失策之处,远交近攻,这个原则不但在国家之间有效,在各势力之间同样有效。北疆和中原世家还是距离太近,天然的盟友就应该是西南、东南、正南以及中南地区。

    而且张辽此时也想到了他的另一个岳家。孙权主动拆散了孙家和孙吴的势力,换来了孙权与孙家众人的生命安全。然而孙家看似分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未尝不是孙家的触须深入到了江东各处。虽然孙权和张辽关系不佳,但是孙家和张辽却不能说有仇。这也是一个天然的盟友,至少没有孙权的孙家比较曹家对张家更为安全。

    想到就要做到,张辽立刻准备回马邑一次。反正曹德正在往马邑赶,张辽如此做,也有给足曹家河曹德面子的意图。顺带着回家让孙尚香联络一下雒阳,孙翊、孙权分府而居,吴太夫人与孙权同住,大乔则带着三女一子回到马邑,孙尚香让人在张家附近修了一座小院子,供母子五人居住。孙绍的教育便与张家子女同步,也算是孙尚香对自己的兄嫂有个交待,张辽也算对得住朋友了。

    孙家其他人则分散在乌程、柴桑、宛陵等地,孙静甚至将三子孙皎安排到了长沙。这样的势力布局,只要孙家子弟争气,不说控制江南半壁,也能在荆扬之地拥有足够的威望。

    张辽对孙权如此识时务确实由衷的称赞,孙权对孙家的安排也让张辽称道。看似分散而使得势力大减,但是孙家旧部尚在,尤其是周瑜、周泰、吕蒙这些忠义之辈,即便可以将昔日孙权麾下文武大范围调动,可是你却架不住人家不愿做官。至少程普、黄盖、韩当这三名老将便做出了隐退的决定,吕蒙弃官而走,周泰不愿离开孙权,如今还在孙权府中担任护卫。倒是众多文官纷纷接受中央任命,在豫州、扬州、徐州、荆州等地就任。

    此时张辽又想到了刘备。幸好刘备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而死亡,桃园三兄弟就剩下一个关羽硕果仅存。不过曹操对人才一项重视,面对着被包围的关羽,虽然没有了张辽与其约三事的事件,但也发生了夏侯惇从广陵过江,与被围的关羽约二事的事情。

    一是放过刘备妻儿,甘夫人诞下二女一子,虽然与历史上的刘禅出生时间不一,可是刘备依然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叫刘禅。

    二是关羽一心求隐,只愿照顾寡嫂孤侄,将他们养老的养老,养大的养大。

    但是曹操不想让关羽这样的猛将就此隐退,如今正效仿昔日赵云故事,意图用时间软化关羽的态度。为此,曹操甚至不惜给刘备追加一个死后的哀荣,并给刘备的幼子刘禅铺好了日后的道路。

    曹操的这种态度对他自己十分有用,至少益州、交州看到关羽投降后还能得到如此厚待,自然对自己归附后的日子有了期盼。

    不过这件事却给张辽提了个醒,刘备的后人没完,关羽也还活着。如今张辽、郭嘉当初算计刘备,将刘备挤兑到江东的事情也不知何时悄悄的流传出来,加上琅邪那一战,关羽对张辽的态度就无需多说。留下孙家在江东,也是对刘备后人的牵制。

    想到这里,张辽也对泄密事件有些咬牙。当初制定参与计划制定的人并不多,而且那时候也没有资料档案的保存,能够得到这种消息的都是当事人及其亲信手下。张辽当然知道泄密的是谁,可是对曹操,张辽如今还根本就没有连根拔起的能力。

    “忍着吧!”张辽无奈的摇摇头,“反正大家相互算计,就算此次曹德北上有和好之意,可是这关系怎么也不会回到最初那种融洽的状态。有斗争,有联合,这就是未来张、曹两家的状态。”

    不过张辽想到这里又发现一个问题,他竟然忽略了诸葛亮的下落。张飞阵亡,太史慈被俘,刘备重伤不治,关羽有条件投降。张昭闭门不出,简雍死于破城之际,其余文官则接受了易主的现实,在新的统治者麾下效力。然而诸葛亮的下落却被人忽略过去,生死不明。

    张辽不相信诸葛亮已死,至少从诸葛瑾那边得到的消息中并没有诸葛瑾忧容满面的消息。对于诸葛亮,张辽还是觉得要确定其消息才行。只不过如今正在路上,要想找人询问,也要等到了马邑再说。同时还可以通过庞统再一次强调一下相互间的默契。

    “夫君,莫要苦恼了。”如今偎依在张辽身边的只有孙尚香。

    张辽回到马邑后便直接让孙尚香试探孙家的态度,若是孙家愿意暂时结盟,张辽也算是可以减少一部分压力,若是孙家不愿结盟,张辽说不得又要联合真正的盟友糜家以及陈家和荆州的黄家、庞家等家族打压孙家。

    “妾身已经将消息送了出去,而且不是送到雒阳,而是送到乌程。那里是小叔在主持大局。以小叔的睿智,怎么会看不出张、孙两家联手的好处?至于二哥……让他老实的待在雒阳就是,免得忍耐不住,又生出事端来祸害孙家。”孙尚香皱起鼻子对着张辽做鬼脸。

    张辽对于妻子的娇憨之态本就十分迷恋,见道妻子如此,心情也顿时放松下来。“好啊,咱们香儿如今可是拥有孙家的话语权哦!孙家的姑奶奶那可不是吹牛的!”

    “那当然!”孙尚香此时免不了要再自得一番。

    “启禀主公,张成大管事求见主公!”孙尚香身边的婢女带来了张成的消息。

    “好!我那位曹家二舅哥就要到马邑了。”张辽猛的从床上翻身坐起,“且看看这位二舅哥能给我和张家带来什么好处?只不过,平衡还是要维持,我不去打破平衡,别人也休想破坏我的心血!”

 第715章 曹、张平等,曹家趣闻!

    曹德赶到马邑时得到了张家的盛情款待,不但张家三位夫人与几位公子、小姐同时在大门相迎,远在蓟县的张辽提前赶回,带着长子张震在城门口相迎。

    曹德一见这等情景,心中顿时松了口气。如此态度的张辽必然不会为难曹德,更不会有难为曹家的意图。

    曹德此次是秉承了曹操的意思而来,同时也是对于张辽“自立门户”的认可。虽然这个时候人们对于春秋战国时的封建臣子那一套已经不再注重,“封臣之封臣非吾之封臣”已经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张辽虽然作为曹操的部下,称呼曹操为主公,但是他真要自立门户,压根就没有阻力,只要他的实力足够就行。然而张辽并没有过分,一直到议会正式组建,在公开场合,北疆和张辽依旧对曹操及中央的命令十分恭敬。直到议会封爵时让曹操、张辽都晋封一等公,这才逼得曹操不得不主动认可曹、张两家平起平坐的事实。

    如此一来,对于张辽、曹操的名声也丝毫无损,反倒有人称赞二人“颇有古人之风”。也算是坏事变好事了。

    “文远,曹、张两家可是至亲,万不可因些许误会而生出嫌隙。大兄素来信重文远,父亲也一向关爱你们夫妻,你我两家还当继续同心协力,通力合作才是!”曹德说的十分恳切。

    “二哥且放宽心。辽能有今日,亦是的得了大兄的照拂。又承蒙岳父不弃,将清儿许配与辽。加上子廉与二哥在商业上对张家的提携,方才有了张家的今日。俗话说:滴水之恩甘当涌泉相报。大兄与曹家的情意,辽时刻不会忘记。”张辽脸上略微流露出些许感激之色。

    张辽此时所言虽然有点过头,可是站在张辽的角度,对曹操和曹家的帮助适当的夸张一些也没关系。反正无论是当事人曹德、张辽,还是未到场的曹操与其他人,都不会将张辽这番话真的当成真话。

    “如此最好!如此就最好啊!哈哈哈!!!”曹德没想到张辽这样好说话,不但没有计较他那年对张辽刻意的冷淡态度,还能够让他轻松达成曹操的目的。原本曹德是做好了忍受一些张辽难听的抱怨之言的,结果如此顺利,曹德可是心中无比的欣慰了。

    “二哥。从辽一贯以来的主张,二哥当知道辽最重视的就是平衡与稳定。大兄既然已经为曹家做出了选择,那么维护大兄的决定就是辽应当之事。若是议会决议过分,辽也会提请并州省议会向国家议会发起动议审核,要求全部议员到场投票嘛!”

    张辽这是给曹德一个定心丸。议会上下两院毕竟有近四百号人,也不可能时刻召开四百人大会。所以很多决议都是大家私下里通气,上院甚至部分上院议员和手眼通天的下院议员商议后作出决议,在上院会议中通过。分化张辽和北疆势力的隐蔽的手段就是这样诞生的。

    张辽的调查结果很快捷的就送回了北疆,其中涉及了两名北疆议员,而其他议员则是因为“未加重视”而忽视过去了。真正未加注意的倒是军方代表,那家伙每日都被雒阳的友人灌得酩酊大醉,哪里还有心思顾及议案?

    此事同时引得太原王家、渔阳田家等北疆世家出面向张辽解释。

    这里又要说到北疆派往雒阳的议员结构。其他地区派往中央的议员是唯恐身份不够高,全都是顶级世家的代表,甚至还有家主亲至的。可是北疆五省派往雒阳的议员却完全是小型家族,甚至是附庸家族作为代表,寒门士子也全都是北疆名声最响的那些人。真正北疆实力雄厚的大家族全部都隐身在地方议会中,掌控着地方的实权。

    这种举动并非北疆世家的自觉,而是张辽的劝说。与其在雒阳声势浩荡,显得张牙舞爪,倒不如派出身份稍低一些的人,做的低调一点。这纯属张辽个人的风格,但是却得到了王家、田家等各大家族的赞同。所以国家议会中的北疆五省议员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权力,他们得到的是无限的风光,可是却还要受到北疆世家的操纵。

    如此虽然让北疆看上去没有那样嚣张,没有那样的咄咄逼人,但是却也使得有心人有了可趁之机。小家族虽然附庸大家族,但是野心勃勃的小家族并不少见。雒阳发生的意外就是北疆议员中的大部分小家族代表被收买后做出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选择。

    虽然他们仅仅是“忽视”了一下,可是查探的实情的张辽以及太原王家、渔阳田家、辽西公孙家等北疆大家族纷纷对这些小家族的根基发动了严厉的打压。张辽是为了报复,其他人则是要撇清自己。在军中拥有着崇高威望的张辽不是可以随意招惹的。

    虽然那些议员暂时还没有被更换,但是无论是谁,包括这些议员本人,在得知了北方的消息后,全都明白这些人的结局。一时间,在雒阳的北疆议员真的成了霉星,无人敢上前招惹。

    而那位被友人灌醉而导致自己忽视了许多事情的军方代表则被北疆军方一纸命令召回,并以病退为由,打发到了地方守备军系统。北疆军方代表重新换人。同时北疆五省议会还联合行文雒阳,对此事做出了正式的解释。这一手算是硬生生的在雒阳那些别有用心的议员脸上恨恨的抽了一记耳光,让那些对北疆有些别样心思的人立刻收敛起来,老实了不少。

    此事就发生在曹德北上的路上,也算是张辽提前对曹操作出的表示。

    而张辽在与曹德会面时所说的全体议员公投也是针对少数势力强大的议员意图染指某些不该伸手的地方而作出的反击。虽说议会上院的等级高于下院,但是真正通过决议的规定中可是明确表明上下两院的全体议员大会才是最高决策机构。一旦事情发展到全体议员的公投,那就是除了起兵之外最大的事件了,也就是比拼各家势力连横合纵的能力的时候。

    这也是张辽为何重视益州的稳定以及孙家的缘故。

    “文远果然多智!大兄说‘文远素来是谋定而后动’,此计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文远好计谋!”张辽能够想到的问题,曹德同样能够想到。听张辽这样一说,立刻喜笑颜开。

    曹家因为曹操的缘故,如今四征将军各据一方,对于地方上的影响力绝不容忽视。也正是如此,才会有议会中部分人悄悄串联,妄图以上院决议形成既成事实的事情。若是曹、张两家发动全体议员的大会,那么绝对可以在议会中占据绝对多数。只不过这种事情已经算是撕破脸皮对着干了,所以也只是一种作为威慑的储备手段。但关键是没人敢将这种手段当做儿戏,毕竟军队尚未离开曹操的掌控,曹操也因此在地方上能够得到大量的支持。

    也正是因为这种手段和尚未被消除曹操烙印的军队的存在,使得这种威慑手段具备了真正的威慑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说法倒也算是合情合理。

    张辽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