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蒙山军 >

第67部分

蒙山军-第67部分

小说: 蒙山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谦摆摆手,制止了其他人的议论,“地还是要分。这个事关咱们蒙山军最基本的制度,那就是官兵的待遇问题,这是个绝大的题目,理想要有,现实也不能不顾及。弟兄们流血流汗,总要获得该要的东西。何况,还有伤残的兄弟要安置。等咱们获得一块可以长久拥有的根据地,我会建几个大的农场,雇人耕种,让那些失去健康躯体的兄弟安享晚年。所以,土地分给大家是完全必要的,谁名下有多少亩地,后勤方面要记清楚,丢失这儿,我们会在别的地方补偿。等我们永远占有土地,那就是你的啦,谁也抢不走了。但是现在,你们不要理会名下有多少地,在哪儿,都交给老宋他们cāo心去!好好带好你们的兵,好好cāo练,维持好军纪。我觉得这段时间训练强度放松了,这不行!”
  “那,那份方案你同意了?”周毅问道。
  “同意了。就那样办。等给百姓的地分掉好就分吧。老宋你的事多了许多,要加把劲呢。”龙谦微笑着对愁眉苦脸的宋晋国说。
  “人手不够呀。”
  “伤愈后不适合回战斗连队的人都给你,不要发愁。”龙谦依旧微笑着。
  
  第二十一节分地和济贫
  
  在建立军饷制度之后,蒙山军再次推出了一项令全军欢欣鼓舞的政策,那就是将郑经名下的一大半的土地分给了全军官兵,连刚加入蒙山军的前陆三麻子的手下也分到了土地。
  郑经名下已经查明并核对了地契的土地共8400余亩,很惊人的数字。龙谦将其中的一半拿出来分给了蒙山军将士们。还是按照老办法,确定一个基数——每人五亩,然后根据职务、军龄和战功,再将余下的土地做二次分配。
  这不过是个原则。具体的细则制定还是交给周毅领衔,看来龙谦是决定让他这个副手做后勤副司令了。
  “司令,干嘛留下一半?”不等龙谦回答,周毅恍然大悟,“啊,你是准备将那一半分给郑家庄的村民?”
  龙谦含笑点头。
  “嘿,这一招下去,我敢保证就是官军打来,郑家庄的村民都会铁了心跟咱走了。”
  “但愿如此,我还准备拿出粮食和银两来济贫呢。”
  “粮食和银子可是宝贝,其实咱们也不宽裕。算算也就支撑一年吧。”
  “嘿嘿,如果一年我们还混不出个名堂,我这个司令就是对不起大伙儿啦。放心,我心里有数呢。这次分地给官兵,有利有弊,你们要仔细搞出个章程来,将方方面面的利弊关系全琢磨清楚。”
  “嗯,你放心吧。”
  “这个,还是那天你跟我说的,地呢,名义在大家手里,实际上交给郑家庄的村民去耕种,咱收租子就是了,这样一来,军粮也解决了一部分。咱可不学郑经那个吸血鬼,地租就按百分之十定。四千来亩地,如果种高梁或玉米,每亩按350斤计,差不多可以收14万斤粮食。”
  “全山东也没有比这更便宜的地租了。哈哈,司令你的招数就是绝。”
  “关键是咱可不能当地主,如果大家都醉心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咱这队伍可就散了。不用等袁世凯派兵来攻,自己就将自己消灭了!所以,分地时,旱地留给咱们,水地留给村民,明白吧?”
  “明白,”周毅痛快地答应。
  将给蒙山军将士分地的工作交给周毅,龙谦自己去抓另一半——将郑经的四千余亩好田分给郑家庄的村民。如何给分地,龙谦又别出心裁。他组织了一个七人组成的“委员会”,除掉蒙山军的程二虎,吴念,其余五人都是郑家庄的村民,当然是这半个月来与蒙山军建立良好互动的村民,包括伤愈的程大牛和秀才罗同秀。龙谦指定程二虎为这个“委员会”的负责人。
  之所以选择程二虎做这件事,是因为他具备别人没有的两个有利条件,其一是他熟悉郑家庄,其二是他在郑家庄已无亲人,连近亲也没有了。
  龙谦用半个时辰向二虎面授机宜,“二虎,前两日的会议你自始至终参加了,我建设以郑家庄为核心的根据地的思路想必你已经知晓。这次给郑家庄的穷哥儿们分地也是贯彻这一思想的具体措施。土地对于农民意味着什么,你比我更清楚。所以,这件事看似简单,却难。搞好了,百姓就站到我们这边了,搞不好,就事与愿违,懂这四个字的意思吧?”
  二虎一直努力学习,蒙山军的文化课他从不缺席,现在认识的字早已超过了五百个,据宁时俊反映,程二虎是学习效果最好的几个之一。那四个字的意思,他基本是懂的,“司令,你放,放心,俺一定将好,好事办好。”
  “对,就是这个意思。”龙谦哈哈一笑,“准备怎么办?”
  这个二虎却没有想清楚。
  “我给你一个大的原则,第一,不可将你的私仇带入公务中。你生在此,长在此,自然有恩有仇,无论恩仇,都是你的私事。而分地给贫户,是蒙山军的公务,切不可公私混淆。”
  “不会。”
  “第二,乐于接受咱蒙山军者,多分,仇视者少分或不分;第三,贫户之贫,原因不同,对那些勤于耕作者多分,而好吃懒做,甚至因吸大烟膏败家者,少分;最后一条,人口多,特别是男丁多的人家多分。明白了?”
  “俺懂了。”程二虎信心满满的去了。
  “还有,郑经的土地,绝大部分是交给了佃户耕种的,如今大秋作物收获在即,你们分地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总的原则,谁耕种的地,最好就分给谁,调整的越少越好!即使调整,也要有个补偿方案。另外,告诉佃户们,今年的租子是不用交了。”
  程二虎的动作很快,只用了四天,便拿出了一份经“分田委员会”讨论确定的分田方案,摆上了龙谦案头。现在他算是有了像样的书案了,郑经的红木书桌搬进了龙谦的卧室。龙谦仔细看过后,吩咐李三才将周毅和在驻守于郑家庄的叶延冰、封国柱、宋晋国、宁时俊以及伤愈的石大寿叫来,又叫来了程二虎、吴念、程大牛和罗同秀等人。详细听吴念汇报了方案制定的原则,大家表示同意,龙谦却没有表态。
  这份分田方案,涉及郑家庄三百四十四户村民,平均每户分得十二亩良田,这些土地的亩产如果种高粱,可得三百至四百斤,如果种小麦,也不少于二百斤,对于这些庄户,十来亩的收成,那就是一年的口粮了,所以,程大牛激动的两眼放光,语无伦次,面对龙谦的询问,程大牛结结巴巴地说,“真的给俺们分地?”
  “哈哈,大牛兄,你看我们这些人像是逗你玩的?”龙谦哈哈一笑,“这份方案,我有些意见。为什么呢?感觉分到地的农户有些少了。郑家庄计有户数一千零九户,差不多只有三分之一分到地。这不行,老程,二虎,咱蒙山军是真正为百姓的军队,你们将三分之二的庄户排除在外,不合适。”
  “司令,俺就是依,依你的要求做的﹍﹍”程二虎辩解道。
  “我知道。这三百来户是支持蒙山军的人家,但是你要做的是争取大多数人对咱蒙山军的支持,所以就很不够。那些现在不愿意跟咱们来往的,不等于要跟咱们作对,对不对?这份名单太少了,至少要翻一倍。明白吧?”
  “那他们要是不愿意要呢?”吴念眨着眼,“这两天,俺就遇到不愿意分地的人家。”
  “这很正常。他们担心郑经打回来报复嘛。大牛兄,你不怕郑经报复?”
  “怕球!”程大牛是铁了心跟蒙山军走的人,“我早就想加入蒙山军了,就怕你们嫌俺年龄大,不过,俺身体好,百十斤的石锁,俺玩的滴溜溜转,有的是力气。不仅俺要加入,俺那两个儿子,也要加入﹍﹍”
  “欢迎之至。”龙谦笑道,“不过你的小儿子年方十五,太小了些,过两年再说。不瞒大牛兄,这件事办完,蒙山军是要招兵的。只有咱的军队扩大了,才不怕郑经带官军回来啊,是不是?说远了,二虎,大牛,你们回去再合计合计,将那些家里缺地的穷哥儿们再加进来二百户!最少!人多,力量才大嘛。”
  “成,就按司令说的办。”程大牛站起来,“俺去给大家伙儿讲,俺活了四十岁,还没听说过有这样仁义的军队,俺是跟定你了,你可不能不要俺。”
  “放心,就是我不要,二虎兄弟也不答应嘛。你们就照这个原则去做。下次我们就不开会研究了,我看过后你们就去办。分地之前,当着大伙儿将原来的地契都烧了!还要领一份蒙山军发的地契!让大家将心放在肚子里,只要咱蒙山军在,那些地,就是你们的了,而且不用交租,打多少粮食,都是自己的!另外,将郑宅搜出来的那些借据一并烧了!甭管借郑经的是谁,统统烧了!”
  “嘿,嘿,”程大牛激动的说不出话。
  “罗秀才,你没吭气,这次,你分到多少?”宁时俊问罗同秀。
  “俺没要﹍﹍”罗同秀嚅嗫道。
  “罗先生,你的顾虑我清楚。不要,不勉强。但你要后悔的!明确告诉你,郑经,他回不来了!”
  又过了三天,蒙山军召开村民大会,当众将郑经名下土地的地契一把火烧光,并且宣布了分给土地的名单和数目,同时发给了有龙谦签字的“地契”。计有551户村民分得了土地。同时,蒙山军还拿出了两万余斤粮食和三千两白银,当众分给了最困难的百十户村民。
  会上,龙谦让程二虎代表他发表了讲话,明确告诉郑家庄的村民,蒙山军就呆在这儿不走了!郑经敢回来,正好,蒙山军还等着要他的狗头呢。
  这是郑家庄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一天,郑家庄的村民们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境界,那些分得土地、粮食、银两的村民欢喜超过过年,尤其是分得土地的人家,看着蒙山军士兵将写着自己名字的划界木桩钉入地头,很多人竟然激动的呜咽失声!
  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只有种田人清楚。特别是终年劳作却食不果腹的雇农,在这个贫困如坠崖的石子直落而下的时代,他们是生活于最底层的人群。望着分到自己名下的土地里黑压压的庄稼,回想着不用交租全部归己的承诺,不免生出对生活美好一面的幻想。若真的如此,至少明年开春,全家人再不用饿肚子了!他们很多人已经分到了粮食和银子,所以便蹲在低头盘算起赶集时为老婆孩子扯上几尺土布,做上一两件衣衫。实惠就在那里,实实在在。看上去都是黑不溜秋麻木不仁的农夫们的眼神中一下子有了生气,特别是当蒙山军的士兵们走过身边时,他们瞅向这些土匪们的眼神更是热烈起来。
  很多人直到太阳落山,都守在地头不肯回家,有几户男主人就抱着木桩睡在了地头,生怕是做了白白一场梦!
  消息传到了白魏及陈家崖,萧观鱼名下的土地也不算少,这不免让他感到惊慌。而陈超则叹息,这伙人真是造反了呀,这哪里还是响马,已经是反贼了嘛。自破庄后,他第一次想主动见见龙谦,但这段时间,龙谦一直没有来陈家崖。陈超板着脸找到鲁山,提出了他的要求,鲁山笑着说,“陈庄主,你是俺们司令的朋友,你想去哪里,俺们是不敢拦阻的。司令就在郑家庄,抬腿就到,你就过去找他嘛。”
  
  第二十二节扩军
  
  穿着军服的响马占据陈家崖已经有二十天了,表面上的陈家崖是平静的,在这场突忽其来的“劫难”中,陈家崖无伤亡,无财产损失,更没有发生如郑家庄一般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都依旧,便是驻扎于陈家崖的二十几号响马,仅仅成为了生活平淡绝少谈资的村人们平添的一道风景。娃娃们总是在响马们在南寨门外的出cāo时围了观看,后来便增加了闲汉们,甚至连一些年纪大的女人也成为了观众。
  陈超是看过两次响马的出cāo的,虽然他们只有二十几号人,但表现出来的气势直如千军万马!陈超心中感叹,难怪郑经的乡兵抵挡不住,这兵与兵间的差别还真是不比不知道。
  响马并无侵犯村民之举。但带来的变化却是村民们日益不安分了。陈狗剩等几人是最早“投奔”响马的家伙,他们将响马带至家中,帮响马做事。陈狗剩便在响马的什么军械组谋到了差事,据说响马给的钱不少。后来连老实巴交的陈铁匠也被陈狗剩勾去了,每日里都不见面,听他的家人说陈铁匠就住在了郑家庄,手里的活计多着呢。当然,挣的钱也多。
  再后来,便传来了郑家庄分田土,分粮食,分金银的消息。这个消息,让陈超坐不住了。总觉得原来对他恭顺有加的村人们开始用另一种眼光看自己了。陈超当然晓得这都是郑家庄的变迁惹来的祸事。
  侄女陈淑感到焦虑。劝叔父赶紧找龙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