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近代国造舰船志 >

第4部分

近代国造舰船志-第4部分

小说: 近代国造舰船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万年清”舰配用立式蒸汽机可谓兼有优弊,优点是,立式蒸汽机较为节省平面空间,对于需要在舰内留出大量空间布置货舱的商用目的较有价值;缺点是立式蒸汽机当时主要是商船使用,安装在舰体内对安装位置的高度要求大,势必造成军舰干舷加高,随之而来的就是舷侧战时被弹面积大,中弹概率也高,在炮舰这一用途上存在不小的弊端。左宗棠创想的兵商两立思想不能不说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也终究只是个愿望,落实到军舰设计上,是必然要有所侧重的,从舰体加大、采用立式蒸汽机这些特征来看,商船在“万年清”的设计中所占的比重显得较大。
    19世纪80年代法国舰船使用的一型立式二汽缸蒸汽机的图纸。
    与蒸汽机配套的两台锅炉同样是购自海外,属于方形燃煤锅炉(Rectangular Boiler),俗称箱形锅炉。(20)这种锅炉在19世纪中期左右的蒸汽舰船上广泛使用,英国海军早期的“勇士”号等著名蒸汽军舰都是使用的这种样式的锅炉。方形锅炉实际上是一种低压锅炉,旧称小抵力锅炉,“万年清”的两台方形锅炉工作压力2。75个大气压。(21)因为军舰宽度较窄,两台锅炉锅炉采取的是炉门分别朝向军舰首尾的背靠背安装样式,而非大型军舰上炉门分别朝向军舰左右舷的布置。朝向军舰前方的锅炉高3。39米,宽5米,纵深3。16米,有五个炉门,朝向军舰后的锅炉只有四个炉门,高、纵深和前方的锅炉一样,宽度则只有4米,(22)两台背靠在一起的锅炉共用一个大燃膛。为方便燃煤就近补给,又在两座锅炉的炉门前方各安排了一处煤舱。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陈列展出的“万年清”军舰模型,由笔者考证监制,李民先生制作。
    根据后来航试时测得的数据,“万年清”在全速时螺旋桨每小时转动约4680转,逆风逆潮时航速10节左右,乘风乘潮时航速14节左右,取风平浪静时的速度,“万年清”的航速为12节,西方资料上出现的10节航速记载,可能属于设计航速。(23)由此可以看到,“万年清”的航速大大超过母型La Motte…Picquet级的7。9节。
    “万年清”军舰从外观上看很大程度还保留着风帆军舰的特点,船首装有斜桅,主甲板上分布着三根略微向后倾斜的主桅(其中前桅带有横桁,中、后桅只有斜桁),必要时可以挂起风帆航行。“万年清”的露天甲板上建筑非常简单,中桅前方是机舱棚和烟囱、风筒,对应的锅炉、蒸汽机就在其下方的舰体内,烟囱之前不远是全舰的指挥中心——横跨两舷飞桥,上面装有标准罗经,两翼安装航行灯,飞桥之下是一间木制的操舵室,并没有后来军舰上必备的装甲司令塔。作为那个时代军舰的通例,除了操舵室里的主液压舵轮外,“万年清”后桅之前还有一套备用的人力舵轮,因为军舰吨位较小,推测配备的是双联舵轮。在烟囱、飞桥建筑的前后,甲板上可以看到分布着两组巨大的货舱盖,货舱容量为260吨。(24)机舱、货舱几乎占据了“万年清”舰内三分之二的空间,在剩余的舰首甲板下是锚链舱、厕所、水兵舱等舱室,舰尾剩余的空间则全部是军官生活区。
    日本第一艘自造近代化军舰“清辉”号的模型,可以看到外形与“万年清”十分相似。
    作为一艘炮舰,“万年清”自然装备了武力。从侧舷看,“万年清”军舰每舷开有五个炮门,理论上最多可以安装十门火炮,根据后来的记述,“万年清”下水初期只布置了六门火炮。关于火炮的型号记载比较混乱,有前膛、后膛以及六门炮并非同一型号等多种说法。(25)由于炮门非常狭窄,火炮的射界调整余地很小。
    “万年清”外观的重要特征还包括它的涂装。从现存的舆图分析,当时使用的是非常漂亮的法式涂装。舰体全部涂刷成天蓝色,由于船体是木制,为了让水下部分耐腐蚀,水线下的船体用铜皮包裹,因而水线下的颜色是铜色。这种优美的涂装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犹如突然而降的天马一般,令人不禁赞叹。虽然“万年清”是一艘军舰,但是修长的舰体、华丽的涂装,使这条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十分美观。
    与中国的福建船政类似,当时东瀛岛国日本发展自己的舰船建造工业同样也是在法国技术的支持下。在“万年清”问世多年之后,1876年6月21日,日本横须贺造船所下水了一艘与“万年清”非常相像的军舰——炮舰“清辉”。这艘也是在法国工程师指导下完成的军舰,排水量897吨、长63。1米、宽9。1米、吃水3。9米,装备一台蒸汽机,单轴推进,功率443马力,航速9。6节。(26)可以看到“清辉”舰长不及“万年清”,宽度却大于“万年清”,长宽比上显然不如“万年清”更适宜快速航行。此外,“清辉”的主机功率不及“万年清”,航速也低。与这艘比“万年清”迟到了几乎六年的军舰相比,就能看到船政建船最初的技术起点,在这一刻,中日两国的近代蒸汽舰船建造水平处在同一道起跑线上。
    北调南差
    “万年清”舰下水后停泊在船政附近的江边,进行舾装工作。船政大臣沈葆桢考虑到“新船如生马,非衔辔均调不相习”,非常有远见地决定预先为“万年清”选配官兵,在舾装阶段就上舰训练,熟悉军舰,而后由近渐远,逐渐练习驶出大洋。(27)
    38岁的副将衔补用游击题补澎湖右营都司贝锦泉受命出任“万年清”轮船管驾。贝锦泉,字敏修,浙江宁波人,是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早年家境贫寒,经乡人介绍上葡萄牙商船当水手,由此迈入了近代航海知识的门槛,后因病返乡,靠摆渡为生。当时,中国沿海海盗横行,宁波地方政府和士绅花钱购买了一艘改装的蒸汽明轮炮舰“宝顺”号,聘贝锦泉为管带,北上南下击灭了大量海盗船,由此声名赫赫。左宗棠督抚闽浙后,受左的亲信幕僚胡雪岩推荐,贝锦泉进入闽浙总督帐下,出任福建购买的“华福宝”小轮船管带,是当时闽浙乃至中国难得的军舰指挥人才。左宗棠将他留用给沈葆桢,沈葆桢将其委任为“万年清”管带,可谓知人善任。
    极有特色的是,“万年清”舰的第一批官弁水手,除了3名军乐队的成员是江苏人之外,其余包括大副沈仁发、二副孙晓云、三副屠才友在内的94人无一例外都是浙江宁波人。(28)宁波是二次鸦片战争中常捷军的诞生地,同时宁波沿海渔户众多,“宝顺”轮船击灭海盗,以及宁波官商招安的中国海盗舰队击败盘踞宁波的葡萄牙海盗,都是闻名一时的例子,(29)宁波出好水手,也就成了时人的共识。如同北洋海军的船配用荣成、蓬莱水手一般,船政的军舰上配用宁波籍的水手,几乎成了一种传统。
    美术作品,在马江上航行的“万年清”。创作:海军史研究会顾伟欣。
    1869年9月初,“万年清”的舾装工作完成,日意格与达士博等带领西方技术人员对蒸汽机进行试机、调校,一切情况良好。9月18日,在船政官员黄维煊会同下,贝锦泉指挥他的老乡们升火起锚,“万年清”驶离船政江边,沿闽安、琯头、壶江一线,在马江中进行首次试航。9月25日傍晚,沈葆桢由日意格等陪同亲自登上“万年清”,船政大臣首次体验乘坐国造蒸汽军舰的感受。26日凌晨,“万年清”顶风逆潮驶出马江,进入了浩瀚的大海洋面。当时东北风大作,浪潮极大,沈葆桢异常激动地记下这从未见过的壮丽景观,“星月在天,一望无际,银涛万迭,起落如山”。船政大臣在海浪颠簸中逐渐感到有些眩晕,体力不支,但是欣喜地看到“万年清”上的水手“皆动合自然”。经过航海、测速、试炮等多项检验,“万年清”试航成功。(30)
    如同船政初创时的缔造艰难一样,试航期间曾出现过一丝不和谐的插曲。日意格在聘用船政总工程师达士博时,对其到中国后的职务多加许诺,称监督中若有一人离开,就由他接替职位。随着船政副监督德克碑离职,达士博满心以为自己将接替副监督的职位,然而愿望落空,使得达士博与日意格的关系发生问题。9月18日“万年清”第一次航试时,达士博出于慎重,建议用洋员领航,沈葆桢为了历练中国自己的航海人才,则坚持必须完全用中国人,为此达士博拒绝参加试航。当决定“万年清”展轮北上接受国家检阅时,达士博仍然拒绝合作。沈葆桢于是快刀斩乱麻,将这一不受自己节制的高级洋员开除。达士博依据和日意格签订的合同,认为这样解雇他违反了合同条款,向福州的法国领事提起诉讼,状告签约人日意格。日意格败诉,赔偿达士博损失22000两(183663法郎),赔款后来由船政经费中支出。(31)德克碑、达士博等高级洋员,接连与日意格发生矛盾,从某个侧面也反映了日意格本人当时在洋员中的人缘关系可能不佳。
    “万年清”北上受阅未受这一事件干扰,10月1日,沈葆桢上奏清廷,称已派船政提调(提调即提举调度,清代新设机构中处理具体事务的高级官员)吴大廷督率“万年清”于当天启航北上天津作成果汇报,请清廷派大员检验。随这份奏折,沈葆桢还附带了一套船政绘制的“万年清”船体、蒸汽机、锅炉图纸。奏折中沈葆桢始终没有用自己拟定的“万年清”舰名,而是使用“第一号轮船”的称谓,并请清廷“宠赐嘉名”,足以体现其为官任事的谨慎风格。(32)
    1869年10月25日,商船云集的天津大沽口驶进了一艘特殊的轮船,引起在此停泊的各国船只的注目,天蓝色的船身,飘扬着红底金龙三角牙旗,犹如一匹横空出世的天马,中国自己的蒸汽军舰“万年清”在这一片惊叹声中缓缓进入海口,驻泊在紫竹林津海关前。“华夷观者如堵,诧为未有之奇”。
    清政府随后选派三口通商大臣(这一职务后来演变为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崇厚检验第一号轮船,同时对于军舰的命名加以认可,正式谕令使用“万年清”之名。而沈葆桢奏折附件呈送的军舰图纸,引起了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兴趣,“留中备览”(33)。
    沈葆桢向清廷奏报时附呈的“万年清”舆图,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崇厚,完颜氏,字地山,满洲镶黄旗人,与那些依靠血缘、家世迈入官场的八旗子弟不同,崇厚经历十年寒窗考中举人,而且思想开放,是当时官场上著名的洋务人物,在天津创办了著名的天津机器局,1870年出使法国时还亲身经历了巴黎公社起义。清廷选择这样一位开明人物验收“万年清”,无疑是船政能够期待的最好境遇。
    11月5日,崇厚带同天津镇总兵陈济清以及直隶的洋务官员和外国工程技术人员一并登上“万年清”,准备乘坐出海试航。但是由于连日西北风大作,天津内河水浅,吃水较深的“万年清”行驶极为艰难,“节节阻滞”,直到11月7日大潮,“万年清”乘潮而行,于傍晚时分抵达大沽,第二天清晨驶出大沽口。虽然在天津内河这段航程异常艰难,但是进入大海的“万年清”如鱼得水,据崇厚奏报,“该船在大海之中冲风破浪,船身牢固,轮机坚稳,舵工、炮手在事人等驾驶、演放均极操纵合宜,动作娴熟”,“今闽省沈葆桢悉心讲求一切轮机器具,教习驾驶,实能集外国之所长,得其窍妙,从此精益求精,续造大小各号轮船,自必更臻妥善,以之靖宇宙而宏远模,洵属无疆之利。”(34)崇厚显然对自造轮船动了感情,一面自赠了小刀、丝绸等物品奖励贝锦泉等管带官员,一面要求他们返航时将海上所见所闻记录成书,刊印发放给南北洋各处,以资学习。(35)
    清代表现福建沿海情势的绘图,图中标注为“万年清”的军舰外观上与真正的“万年清”毫无相似之处,显然是绘者根据臆测的创作。
    得到清政府大加赞赏肯定的“万年清”于1869年12月2日离天津返航,1870年1月8日抵达马尾,这次全由中国官兵驾驶的北上活动圆满结束。看到“万年清”漂亮的身影顺利回到马江之畔,船政“人人额庆”(36)。此后不久,“万年清”首次执行了与其军舰身份相符的使命,率领拨入船政的闽省外购军舰“长胜”、“华福宝”开赴浙江洋面,痛剿海盗,颇为奏效。率领小舰队在宁波、温州一带洋面航行的“万年清”,炮击海盗,绥靖海面,八面威风。(37)
    根据当初左宗棠的设计,船政造出的舰船并没有专项的维持经费,船舶的维护、舰上人员薪饷都要依靠去装载商货来赚钱维持。当“万年清”已经造成之刻,左宗棠这一创想被发现实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