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尤对华战争 >

第63部分

尤对华战争-第63部分

小说: 尤对华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就留下一个漏洞,于是印度就利用了这个漏洞,要求对方澄清——这是印度历来用以拖延时间的一种外交手段。印度接着提出了反建议:

      如果中国人自称的要和平和和平解决分歧的说法的确是真诚的,那么让他们至少后退到他们于一九六二年九月八日以前在边界全线所处的地位上去。然后印度将准备在双方同意的任何一级上举行会谈和讨论,以便达成为了和缓紧张局势和为了纠正片面用武力改变印中边界现状所造成的局势所应当采取的双方同意的措施。

      声明最后说,如果中国接受上述建议,印度就准备欢迎周恩来去新德里。

      如果说中国的立场是前后一贯的,印度的立场也是前后一贯的。事实上,这个反建议就是新德里在十月六日收回了它同意开始会谈时所提出来的建议。 
            ' 注:见本章第一节 ' 
            这个反建议是要中国人撤回到塔格拉山脊以北(九月八日是指中国部队最初围攻多拉哨所的日期),并放弃他们在西段所占领的哨所;印度人就可以重返上述各地以及多拉哨所、克节朗河附近另一些地方和兼则马尼的阵地。中国一旦接受并执行了这个建议,印度就准备会谈——但只谈中国部队撤出阿克赛钦的问题。十月二十七日尼赫鲁致函周恩来,并将印度政府的声明和建议附在信里。从当时正处于尼赫鲁所说的“中国入侵印度”的局面来看,这封信的语调显得格外温和。

      在印度,尼赫鲁致周恩来的信遭到批评,说是语调温和,反建议软弱无力。在中国部队进攻之后,印度的心情是把同意谈判与投降等同起来——一名议员说过,谁要是提出印度应该同意会谈,就必须按叛国罪论处。因此,中国的建议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拒绝,中国根据印度的要求所作的澄清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周恩来在十一月四日发出的另一封信里,不厌其烦地解释了中国政府的建议。他说,中国所指的“实际控制线”基本上是他在一九五九年十一月提出的作为双方后撤起点的那条线。“中国政府的这项建议以一九五九年的实际控制线为基础,而不是以目前双方武装部队的实际接触线为基础,这就充分说明,中国方面没有因为最近在自卫反击中所取得的进展,而把任何片面要求强加于印度方面。”(着重点是作者加的)印度的反建议中规定印度部队得恢复他们在克节朗河地区的进攻态势,并重返西段哨所;周恩来把这些比作是“强迫战败者”接受的条件。“中国政府怎么能够同意恢复这样的状况呢?”他呼吁尼赫鲁重新考虑中国的建议。

      尼赫鲁第二封信的语调有显著的改变。中国部队进攻后他所写的第一封信,调子是低沉而又彬彬有礼的;现在他态度粗暴了,他把中国部队进攻描绘成是“冷酷的……大规模的侵略”,并宣布如果印度接受中国的建议,那“便意味着向一个侵略的、骄横的、扩张主义的邻国乞怜苟活”。他重申印度部队一定要重返他们在九月八日沿边界全线占领过的阵地,并且说中国可将部队撤至他们在一九五九年十一月的阵地,以表示自己的诚意。这样一来,印度就将重新占有他们的一切前沿哨所,而中国人则将撤至为了对付印度前进政策而设立的阵地的后面很远的地方。

      印度立场的核心是坚持要中国部队撤到塔格拉山脊后面,印度部队则回到塔格拉山脚一带(多拉哨所和兼则马尼),并重新占领印度采取前进政策后在西段设立的各个哨所(当时这些哨所的大部分已被打掉)。这就是坚持恢复九月八日位置的含义。

      在中国人占领达旺后那一段沉寂时期里,双方的外交文件来往表明,新德里对于边界争端的态度改变得更加僵硬了。印度象以前一样坚决不肯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他们坚持要回到西段前沿哨所以及克节朗河地带。这就表明前进政策的计划和设想并没有变。北京粉碎了印度对塔格拉山下中国阵地的小小威胁,并打掉了西段印军前沿哨所的半数,而无所得。印度人觉得虽然自己打了一次败仗,但真正的战争还没有开始;他们比以往更为自信了。印度当时的政治气氛几乎一致是好战的。中印边界已经成为难以愈合的创伤,而印度人又不断扩大袭击的规模与决心。中国如果把部队留驻原地不动,那就会招来一场长期的消耗战。另一方面,如果中国撤到麦克马洪线以北,又会引起人们的讥笑,他们会说什么中国军队谨慎有余,威武不足,说什么中国军队如不是靠人多势众和突然袭击就不敢同印度交手。不但如此,采取这样的作法,边境争端还是得不到解决。假如北京当初盘算的就是这些,那么,把军事行动与外交手腕结合起来,以便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印边境争端的那种尝试,也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

      然而中国方面的意图并没有全部贯彻,当时只不过是实施的开端。在十月二十日中国进攻前,有人听到北京的一位高级的部长说过,中国将不得不向发生局部性争议的地点以南挺进,然后再撤回来。中国第一次的进攻很象拳击家向对方闪击一拳,表面看来只不过是冲击了对方一下,而实际上是摆好架势准备最后把对手打翻在地。

      如果说中国的作战行动在军事上是按照计划进行的,那末在政治上它也是按照计划进行的。由于印度在克节朗河地区遭到惨败,而且尼赫鲁认为印度正开始同中国进行一场长期的虽则是不宣而战的战争,这就使尼赫鲁完全放弃了过去拒绝接受军事援助的想法。仅仅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曾再次断然拒绝寻求军火援助的建议,说接受这种援助就意味着变成“别人的附庸”;他把接受军事援助与“加入某个军事集团”等同起来,并声称“即使我们在边境上遭到灾难”,也绝不会同意接受军援。但到了十月二十九日,当美国大使拜会尼赫鲁,并表示愿向印度提供它所需要的军事装备时,他立即表示接受。那天晚上,我在发给《泰晤士报》的一篇报道中写道:“印度完全改变了立国以来所维护的政策,在今天的一次内阁会议上正式作出了接受美国军事援助的决定。尼赫鲁的军事顾问们在此以前已经说服他,只有配备美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所能提供的装备,印度陆军才有可能打败中国部队。”当时印度已准备好它所需要的军事援助物品的清单,并已交给了美国人,使新德里的美国大使馆感到惊讶的不仅是印度要求的范围十分庞大,而且从订货单内容之混乱也可以看出印军组织混乱的程度。五角大楼使用了新式计算机登记物资的办法,才能够在五天后很快地把第一批供应品装上喷气式运输机从西德起飞,运往印度。

      周恩来提请亚非各国政府首脑注意这个问题。他说:“印度政府已公开向美国乞求军事援助。”《人民日报》说,印度长期以来接受美国经济援助,现在又接受了美国的军事援助,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标志”:

      它表明尼赫鲁政府不结盟政策的外衣已最后脱落下来了。……尼赫鲁越是投靠美帝国主义,就越要适应美帝国主义的需要,坚持反华;他越是坚持反华,就越要投靠美帝国主义。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尼赫鲁一步一步地丢掉了“不结盟”政策,正是他投靠美帝国主义和坚持反华的必然结果。

      如果这种发展足以证实北京对尼赫鲁政府的本质的分析——同莫斯科争论中这是个关键性论点——这也一定使北京意识到有必要不使这场战争拖下去。十一月初,一名在北京的西方记者报道过一位中国官员“厌恶地”对他说:“只要印度人继续攻击我们,他们从美国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从这几次前哨战,他们就拿到几百万美元。大概他们今后还会要继续搞下去。”

      在印度人看来,亚非国家不肯公开出来站在印度一边,是忘恩负义、胆小怕事;但在中国人看来,这可能表明这些国家终于对印度关于边境事件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十一月中旬周恩来致函亚非国家首脑,解释中国的立场,并衷心感谢他们“推动中印双方直接谈判的公正努力”,并宣称中国所要求的就是和平地解决同印度的争端。

      与此同时,随着古巴危机的缓和,莫斯科也抛弃了它对于中印争端所采取的昙花一现的客观态度。正如尼赫鲁所预料到的,俄国人迅速地恢复了中国认为是偏袒一方的中立态度。十一月初,莫斯科不顾印度刚刚再一次拒绝了谈判的事实,号召双方实现停火并进行谈判。在北京看来,在古巴问题上赫鲁晓夫犯了“冒险主义”的错误,首先他把俄国导弹安置在古巴,从而造成了美苏对抗;接着他又在美国压力下后退,拆除了导弹,从而又犯下了“投降主义”的错误。中国反击印度的作战行动获胜,向全世界表明了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恐吓威胁置之不理或予以蔑视,不但无害反而有利,这样也就格外显出赫鲁晓夫及其“修正主义集团”的虚弱和无能。

      初期军事上的失利,揭开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印度对华战争的序幕。惊骇的情绪逐步消逝,化为断然的决心,又进而产生乐观情绪。人们把战争看成是印度的伟大时刻加以欣赏,并认为这场战争的结果只能是国家的统一和最后的胜利。

      印度对中国进攻的最初反应是毫不掩饰的惊讶和愤慨。它几乎忘记了是印度陆军早就要采取进攻行动,忘记了是印度政府拒绝同中国会谈。尼赫鲁当时诉苦说,如果中国人“有什么领土要求的话,他们本来可以提出来讨论,拿出来谈谈,并采取各种不同的和平解决方式的”。后来阿索卡·梅达也问道,“在我们的耐心、善意和显然急于求得解决的态度面前,中国人为什么还要坚持侵略呢?”印度人民院正式通过决议,重申“印度人民决心把侵略者赶出印度的神圣领土”,“本院深切遗憾地注意到,尽管印度对中国一直多次表示善意和友谊,……中国却辜负了这番善意和友谊,……并实行侵略,对印度发动了大规模的入侵”。在责备中国使用武力时,倒还没有完全忘记印度也曾打算使用武力。尼赫鲁指出,“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他们赶走并进攻他们。”

      印度的一些政治阶层和某些城市群众的反应是十分强烈的。他们举行公众集会,每个党派包括印共 ' 
            注:然而,这时印度共产党的内部分歧由于中印边境争端的激化已变为难以掩饰的分裂。现在回顾起来,该党领导集团谴责中国进行边境战斗,保证该党无保留地支持尼赫鲁的行动,可以说是不可避免地使该党最后公开分裂为两派。 
            ' 
            在内都谴责中国。各募兵站拥挤一时。还有一些消极的行动,如学生们焚烧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模拟像,还有的用血书签名保证忠于祖国事业;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的华侨商店,不管是开鞋铺的还是卖古玩的,都被捣毁一空,华侨店主都挨了打。日本外交官员在小汽车上贴上日本的国徽和印地文的国籍证明,以免被手脚太快的暴徒误认为是中国人。印度政府发布了一项法令,甚至规定把华裔印度公民当作敌国侨民对待,有几千名华侨被关进拉贾斯坦(Rajasthan)的集中营,后来又被驱逐到中国去。印度政府宣布打算建立国民自卫队和全国步枪协会,此外,还打算扩大全国士官团,以便让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入伍。女学生也参加了军训和操练,议员们拿着步枪摆出瞄准的姿态拍照;在旁遮普邦政府的部长们还决定穿军服出席立法议会。庞大的比尔拉工商业财团向国家献纳了一个小型的步枪靶场,以便新德里市民能够用。22的步枪练习射击。在首都公园里挖了许多狭窄的壕沟,政府办公大楼门口也堆起沙袋。财政部长德赛发起了国防基金运动,要募集现钞、黄金或首饰——“用首饰换军备”成了一个流行口号——并发行国防公债。他号召所有的人都要厉行节约。各军工厂也宣布将日夜加班。

      群众支持同中国作斗争的这类表现受到表扬,认为这证明前几年令人担忧的不团结和“一盘散沙”实际上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而骨子里却是举国上下同仇敌忾。人民院赞扬“印度人民对这次紧急状态作出令人钦佩的,发自内心的反应……在我国各阶层人民当中兴起了强大的高潮……”尼赫鲁更富有诗意地感谢中国的这次行动,他说这次行动“骤然揭开蒙在印度脸上的面纱,使人瞥见印度的沉着的面貌,刚强、镇定、坚决,虽则是个古老的面貌,但却永葆青春而又充满活力”。反对派的前排议员有些话也可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