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娱乐全才 >

第119部分

娱乐全才-第119部分

小说: 娱乐全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日重现》与《加州旅馆》在圣诞节那一天如期发布。而《昨日重现》与《加州旅馆》这两首单曲 ,也并没有辜负段仲沂这个没日没夜工作的苦心人。

    前者《昨日重现》作为原来平行世界中永恒畅销单曲之一刚一发布,就以忧郁式的风格以及缅怀式的叙述迅速的征服了美国民众。

    仅仅一周的时间 ,就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冲进了billboard(公告牌)单曲销售排行榜第六。而随后的几周,更是后劲十足的不断刷新名次,冲进《公告牌》单曲排行榜第四和第二。

    大约在亚军的宝座上呆了一个月之后,就在王炜抵达美国的前一周再次发力夺下了《公告牌》单曲榜的冠军。随后的八个月一直稳稳的占据着冠军宝座。

    而后者《加州旅馆》虽然没有前者成绩那么好,但这也只是相对与作为单曲销售冠军的《昨日重现》来说。

    与《昨日重现》一样。《加州旅馆》从发布开始一路披荆斩棘,不断的刷新《公告牌》的单曲销售纪录,最后停在了单曲销售排行榜的第六位。不过《加州旅馆》却被摇滚爱好者疯狂的追捧。

    总之。王炜还未到达美国。就已经在美国流行音乐界博得了诺大的名声。

    王炜最先到达美国的地方并不是加利福尼亚,而是紧邻纽约的波士顿。

    之所以去波士顿,是因为王炜要去波士顿的富达投资挖一个人。

    这个人目前还没有什么名气,但王炜却知道。这个人日后绝对是投资界首屈一指的投资大亨。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目前在富达公司任职的一个小员工。日后在投资界与巴菲特,索罗斯齐名的股圣彼得林奇。

    对,就是彼得林奇。早在王炜创办第三投资的时候。就想着给第三投资找一个有实力的掌舵人。因为在王炜看来李正平虽然也是一个优秀的操盘手和投资人。但以李正平的资质做一个区域性的投资管理还差不多。但要做第三投资的掌舵人却是不行的。因为王炜设想的第三投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的投资公司。

    而是一个国际性的涉及包括实业虚拟经济的全方位的投资集团,而投资集团的终极目标就是财团。

    所以王炜要给第三投资找一个有能力带着第三投资走向自己目标的掌舵人。

    最终思来想去,王炜将目标锁定在两个人身上,一个就是后世名声赫赫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扮演着掠夺者角色的量子基金掌舵人索

    罗斯。

    而另一个就是在国际上与巴菲特齐名的股圣彼得林奇。

    王炜之所以会将第三投资掌舵人的目标放在这两个人身上。是因为这两个人身上都具备王炜为第三投资选掌舵人的条件。

    首先是两人在投资方面的才华与判断能力,作为后世投资界的顶尖人士,两人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是两人在业界的名气。因为只有在这些天才微末的时候给予他帮助,才会让他为你贡献出他最大的能量。这就是所谓的烧冷灶。

    而两人在72年的时候在业界的名气都不怎么大,前者索罗斯还在爱霍德公司担任主管,而后者更甚,只是富达投资的一个小小的员工。所以在这一方面两人也符合王炜的要求。

    不过王炜思来想去最终还是选择了彼得林奇。之所以没有选择索罗斯,首先是因为索罗斯根本就不是一个愿意为别人打工的人,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索罗斯主见太强而且喜欢冒险,如果自己将第三投资交给索罗斯打理索罗斯很容易强宾夺主。不会听取自己的意见。最终可能会跟自己分道扬镳。这不是王炜愿意看到的。

    而彼得林奇相对于索罗斯就相对安份得多,纵观彼得林奇的职业生涯,彼得林奇一直在富达任职。而且在投资行业相对低调。也因此后人知道巴菲特与索罗斯居多,却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位在投资界与前两者一样的天才投资者彼得林奇。

    打定主意之后。王炜便开始想办法将这个还一点名气都没有的投资天才挖到手。

    所以在一个多月前,李斌飞往加利福尼亚的时候王炜就曾托付李斌去波士顿一趟找找彼得林奇。

    结果后来李斌传回消息说,人是找到了,不过人家却不愿意辞

    职。而且听李斌的口气,对彼得林奇不怎么看好。

    对此,王炜不置可否。

    在得到李斌传回的消息之后,王炜就没有让李斌继续在彼得林奇身上浪费时间,因为一些话,需要王炜亲自去跟彼得林奇去说。

    所以王炜飞往美国的第一站并不是加利福尼亚,而是富达的总部波士顿。

    当王炜第一眼见到彼得林奇的时候。王炜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李斌对彼得林奇不认可了。彼得林奇第一眼看上去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黑黑瘦瘦。沉默寡言,眼神不断闪烁的年轻人。

    当然彼得林奇也不算年轻了,因为彼得林奇今年已经29岁了,之所以说彼得林奇年轻是因为王炜第一眼见到彼得林奇时。彼得林奇黑黑瘦瘦不太自信的样子让王炜第一眼看去还以为彼得林奇就是一个小男孩呢。

    不过王炜并没有因此而看轻彼得林奇。因为在目前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王炜更了解彼得林奇的能力有多大。

    王炜找到彼得林奇的时候。并没有拖泥带水,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当彼得林奇听王炜说要让自己去做第三投资的掌舵人时。最先想到的是王炜是不是个骗子。

    弄得王炜最后还不得不出示了很多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而其中一个证据就是《昨日重现》与《加州旅馆》的创作人兼歌手。

    后来在王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终于取得了彼得林奇的信任。不过想要说服彼得林奇加入第三投资,王炜 还是花费了一番功夫。

    王炜将自己对未来行业发展的的想法告诉了彼得林奇。而彼得林奇在听了王炜对未来的预见之后才有些有些动容了。因为王炜所说的很多想法都是彼得林奇想过的,而且两人的想法竟然还出奇的相似。其中就包括了对电子行业的预见。

    更让彼得林奇震撼的是,王炜的很多想法都是彼得林奇没有想过的。而且当彼得林奇认真的思考完王炜的这些话后,惊讶的发现,王炜的这些想法几乎都有很强的预见性。

    最终在王炜长篇大论的轰炸下,彼得林奇神情呆滞的投降了。

    而王炜看着彼得林奇一脸呆滞的样子,心里小小得意道:“小样,别看你是股圣,哥哥我脑子里可是装着一个未来阿,下不死你才怪。”

    不过让王炜惊喜的是,彼得林奇的很多想法,都几乎**不离十的预见了未来商品发展的趋势。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关于未来电子的发展的预见。

    彼得林奇预言,未来微电子行业将会是世界上最赚钱的行业之一。而这其中以电子计算机最赚钱。同时彼得林奇还预言微电子计算机将会作为商品进入千家万户当中。

    对于彼得林奇的这一预见,王炜惊喜异常,要知道目前除了一些科学杂志上谈论过个人计算机之外。真正的个人计算机直到1975年才有埃德蒙发明。

    而彼得林奇仅仅是通过科学杂志上的这些消息就预见了电子计算机将会成为主流商品进入千家万户。就凭这一点。足以说明彼得林奇的洞察性。

    在挖到彼得林奇之后,王炜便带着彼得林奇飞往华尔街,找到了索罗斯与好友罗杰斯刚刚创立不久的还未更名量子基金的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

    当王炜与彼得林奇来到量子基金的前身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的时候,就连王炜也不相信,这个不足几十平米的如同门市铺的公司就是后世那个投资界顶顶大名的量子基金。

    不过这种情况却是王炜喜闻乐见的,因为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越是简陋,王炜才能获利更多。

    当索罗斯与罗杰斯听到王炜说要入股量子基金的时候,先是错愕,然后便是欣喜异常,尤其是索罗斯,作为一个野心勃勃一心 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投资巨鄂来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自己手中没有钱。之前索罗斯没钱是迫于无奈。因为之前索罗斯与罗杰斯都是为别人工作。手里并没有多少钱。所以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现在王炜跑来送钱来了。你说这能不让索罗斯兴奋么。最终王炜以一百万美元的投资拿下了索罗斯基金托管公司也就是未来量子基金的百分之三十七的股份。成为继持股百分之四十的索罗斯之后的量子基金的第二大股东。

    当索罗斯与罗杰斯两人以为自己做了一笔很划算的买卖时,只有王炜知道,自己这笔生意简直是抢钱了。

    在投完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之后,王炜这才带着彼得林奇飞到了加利福尼亚。

    而此时站在硅谷前的一行人正是王炜与彼得林奇还有林博文等人。(未完待续。。)

    ps:  ps:一更奉上,哎!毛毛又欠了一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来自米高梅的拒绝

    “麦克,虽然我觉得那个索罗斯是一个精明的操盘手,但也不值得你一次去投那么多钱吧。”彼得林奇站在王炜的身边说道。

    从那天王炜领着彼得林奇去了‘臭名昭著’的华尔街会见了索罗斯之后,彼得林奇就一直在王炜跟前喋喋不休。

    因为在事先,彼得林奇从王炜口中得知,王炜对于这个叫做索罗斯的人并不是怎么了解,但王炜那天再见了索罗斯第一面时就决定给索罗斯资金托管公司投资一百万美元。虽然王炜得到了索罗斯那个公司的百分之三十七的股份。

    但是根据彼得林奇对索罗斯的这个基金托管公司的预估,这个新开的公司的业务甚至包括门面房折合起来也就不到一百万美元的市价。

    而王炜当时与索罗斯谈的时候几乎连想都没想就作出了这个决定。

    这让作为投资界资深人士的彼得林奇很是耿耿于怀。

    因为当彼得林奇询问王炜投资这个资金托管公司的依据时,王炜竟然说是直觉。

    这该死的直觉。如果直觉能够成为投资的标准,那还需要那些分析师做什么。彼得林奇差点被王炜的话气的晕过去。

    就为了这个不靠谱的投资,彼得林奇差点离王炜而去。好在彼得林奇不像自己老板这么不靠谱,仅凭直觉就跑去投资。最终在王炜的一番劝说下还是留了下来。

    不过对王炜的提醒却是不能间断的。不然不知道自己这个老板下一次是不是还会因为哪一个人长的好看就跑去投资也说不定呢。

    听了彼得林奇的话后,王炜那英俊的脸上浮现出一抹苦笑。这几天王炜都快被林奇这个家伙给说疯了。

    “林奇。下一次绝对不会这么不靠谱。但请你相信我,对于索罗斯基金托管公司的这笔投资一定会是一笔很划算的投资。”

    “麦克,我知道中国是一个冲满神秘的东方国度,你们对于占卜有很深刻的研究。但是如果仅凭占卜就决定投资是很不科学的,是盲目的。”彼得林奇愤愤的说道。

    “好好好,林奇,我投降,以后再也不这么轻易做决定了。”最终在彼得林奇的不断劝说下王炜弃暗投明了。

    见自己的老板终于听进去了自己的劝告彼得林奇这才停止了自己的‘进谏’。

    在彼得林奇停止劝说不久,王炜等人就到了一家名为mits的公司。

    对于mits王炜可是关注已久。其实王炜之所以关注这家公司并不是因为这家公司的有多少价值或者经营情况有多好。而事实上根据王炜记忆中记载,这家仪器公司目前财政上已经处于亏空状态。

    而王炜之所以关注这家公司其真正目的是因为这家公司的老板。一个有着pc之父之称的人。

    爱德华罗伯茨。今年三十一岁。对电子兴趣十分浓厚。曾经参加过越战,反战情绪十分强烈。退役后就用着自己的积蓄开办了这家名为微仪系统家用电子公司。也就是mits公司。

    公司刚刚开办生意还比较红火。但没过多久就被实力雄厚德州仪器挤压的利润全无。

    结果三年下来,罗伯茨几乎已经花光了自己所有积蓄,但公司却像一个巨大的看不见底的黑洞。这不。现在mits公司的账上已经没有流动资金了。罗伯茨正想着从银行贷款呢。

    自从德州仪器等巨头插足电子仪器这一行业之后。mits的接待的工作量几乎无限趋近于零。这样以来接待轻松是轻松了。但公司也几乎没有进账。所以尽管接待平时的工作量很少。但还是愁眉苦脸的。

    因为目前整个美国都处于经济危机。每天都有很多的人失业。能有一份工作实属不易。接待可不想公司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