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宦海弄波 >

第78部分

宦海弄波-第78部分

小说: 宦海弄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装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虽然具体的经营,由各地市的代理商负责,但如果把全省的品牌宣传工作做好了,下面代理商的销售量上来了,办事处的销售量自然也就会上来的。
在冯志谈了自己的想法后,起先这些员工,对冯志的这种想法,还不理解,认为这做市场是各代理商的事,办事处只要做好货物的供应和货款的回收就行了,听了冯志的解释后,才知道那样的省级代理,只能算是及格,而要做好市场,广告宣传的作用不能小视,如果按冯志的想法实施起来,肯定能极大的扩大梦幻树品牌的影响,那样一来,提高销量,也就水到渠成。
冯志把大体思路提出来,这些办事处的员工,很多都是大学生,其思维自然十分活跃,特别是负责策划的几位,很快就把冯志的想法完善成了一个具体的工作方案。
在冯志离开省城的时候,手下的员工把完整的方案递了上来,他仔细看了一遍,拿笔在上面做了几个小的改动,然后叮嘱员工把这份宣传策划传给总公司,争取得到总公司的支持。
冯志和张竹雅回到县里,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因为冯维军和蒋晓梅都在省城,冯志和张竹雅干脆骑着车回到花溪,和张竹雅的父母过了一个元宵节。
回到乡里上班,冯志的事自然又多起来,首先是公路建设的事,因为路基成形,接下来就是要平整路面,做边沟保坎和铺碎石。
早在正月初八后,夹沟乡的那些负责做边沟保坎的农民工,就开始上工了,只是这路面没有压结实,如果直接铺碎石的话,恐怕影响质量,冯志听了伍成峰的汇报,在脑子里思考了半天,觉得最好还是去租压路机,把路面压一遍再铺碎石。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采石场长白大成

压路机的问题,冯志的头就有点大了,这压路机不像挖掘机,一般的人是不会购置这个东东的,只有大型的路桥公司,才会购置这样的设备,还有就是市交通局好像有这样的机械,可是自己对市交通局的领导,那是一个也不认识。
如果不能租到压路机,就只能用人工去夯实了,那可是既费时又费力的事。
他在脑子里想了半天,还是没有想出办法来。
看到张腾远进了大院,冯志想了想,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向他的办公室走去。
过年的时候,听到小道消息,这次张腾远可能要扶正了,据说县里已有意向,决定把常务副乡长陈怀德提拨为乡长。
到了张书记的办公室,冯志伸手在虚掩的门上敲了两下,屋内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随着房门的打开,乡广播站长彭月那张有点不自然的脸露了出来,看见是冯志,随接浮出笑意:“冯乡长,你来了?”
“彭月站长在向张书记汇报工作啊。”冯志笑了笑,彭月的脸上更加不自然,冯志这话,听在她的心里,似乎是在责怪她有事不向自己这位分管领导汇报,却跑来向张书记汇报。
幸好这时张腾远大概是听出冯志的声音,在里面喊道:“是冯志乡长吗?进来吧。”
冯志进了屋内,张腾远关切地说道:“你新婚燕尔,就让你来上班,你不会怪我不近人情吧。”
“呵呵呵,看张书记说的,你给我特批了几天假,让我在家里好好休息,同志们却在乡里忙碌,我都感到不好意思呢。”冯志笑着说了几句,同时对张书记和同志们前来参加自己的婚礼,表示了感激。
聊了几句后,彭月替冯志泡了一杯茶,悄悄退了出去。
“张书记,我想把最近的一些工作,向你汇报一下。”冯志直接说了来意。
张腾远点点头,望着冯志。
于是冯志把公路建设的事,向张腾远详细汇报了一遍,这条乡村公路,因为请了挖掘机挖路基,进度可是快了一半还不止,如果当初采纳有些同志的意见,全部人工来修,恐怕这条路的工程量还没有完成四分之一,那样的话,在春季播种之前,结束这条公路的建设,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从现在的进度来看,如果抓紧点,在春季播种之前,完成公路建设的大部分工作,还是很有把握的,至于铺碎石的事,完全可以雇民工来做。
听了冯志的汇报,张腾远十分高兴,这条公路的建设,已被市扶贫办列为今年的重点扶贫工程,他听朋友说,市里的意思,通车的时候,还要搞通车典礼,好好宣传这条乡村公路对大岩村脱贫致富所起的重要作用呢。
自己是夹沟乡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乡里出了这样露脸的事,自己身上的功劳,那可是少不了的,况且自己还是这公路建设指挥部的总指挥。
“冯志乡长,这条公路的建设进展如此神速,你是立了大功的,等这条公路通车后,我一定向县里为你请功。”张腾远笑着说道。
“张书记,我哪里有什么功劳啊,要说做出的成绩,这也主要归功于乡党委的正确领导,我只不过是按张书记的指示,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而已,你这样说,我可就汗颜了。”冯志忙谦虚地说道。
张腾远脸上的笑意更盛,抓过桌上的烟,就丢了一支给冯志,两人点燃后,他吸了一口,沉思了一下,说道:“冯志乡长,你说的压路机的事,据我所知,全市除了几家搞路桥的建筑公司外,就只有市交通局有两台,这事我来想想办法,争取让市交通局支援一下。”
这条公路因为被市扶贫办列入重点扶贫工程,并拨了五十万的工程款,所以在资金上,还是比较充裕的,只是冯志对这资金看得很紧,张腾远作为公路建设指挥部的总指挥,却不能挪用其中的一分钱,起初他对这点,心里还很不舒服,后来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也释了怀。
现在的政府官员,倒在这公路建设上的,可不是小数,自己不沾公路建设资金的边,对自己也是一件好事,只要这条公路修好了,还怕自己不在领导的心目中留下好印象。
而且在过年的时候,冯志还以公路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工作补助的名义,给每位干部发了一笔工作补助。
听到张书记把这事揽了过去,冯志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张书记,你能出面,这事一定能成,这真是太好了,我代表大岩村和长石村的全体村民感谢你。”
“呵呵呵,我既然是公路建设指挥部的总指挥,解决工程上的事,也是我份内的工作嘛,有什么值得感激的。”张腾远心情十分愉快。
晚上的时候,知道冯志回到乡政府,刘飞、彭富忠、伍成峰、杜家宣和江大奎几个,自然又聚在一起找冯志喝酒,直到晚上九点过才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天,白大成来到了夹沟乡,公路建设动工后,伍成峰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公路建设上,采石场的事,还得让人盯着才行。
让白大成负责采石场的事,冯志跟彭富忠说过,彭富忠没有什么意见。
冯志和白大成在自己的住处坐着谈了一会后,就给彭富忠打了电话,然后两人出了门,坐着彭富忠的警车,沿着那条还没有竣工的公路,来到了大岩村小学。
从大岩村小学到采石场的这段路,因为不属于乡村公路的范畴,村里除了出面协调了土地外,其余的就全由致富采石场负责。
这两天,采石场的员工,除了负责平整采石场操作面的外,其余的八个员工,都到这公路上来平整路面。
这两公里路,虽然不像乡政府通往大岩村的公路那样修成十分标准,但路面的宽度,还是按冯志的要求,留够了七米,加上简易的边沟,差不多有八米宽。
八个工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把路面再平整一下,在公路沿山壁的位置,挖出简易的排水沟,以免公路上造成积水。
三人边说边走,不时和修路的员工打招呼,这八个临时抽来修路的员工,都是大岩村的村民,看到冯乡长和彭所长来了,自然都十分敬畏地问好,至于白大成,这些人大多认识。
到了采石场,冯志让人把十多个留在这里负责平整操作面的员工叫来,指着白大成对他们说道:“各位,这是负责采石场工作的白大成同志,今后,这采石场的工作,就由他来具体负责,大家多多支持他的工作。”
这些员工,过年前在伍成峰的领导下做事,新年过后,伍成峰又到公路建设指挥部去了,没冯乡长请了白大成来负责,有几个就在私下议论。
彭富忠脸色一变,虎声虎气地说道:“各位乡亲们,既然你们已是致富采石场的员工,我你们一定要遵守我们采石场的规矩,我冯哥的话,在这采石场,那就是圣旨,既然冯哥说了,现在的采石场由白大成任场长具体负责,那各位必须无条件服从白大成的安排,否则,就只能请你走人。”
彭富忠穿着警服,在这群村民中的威慑力,比冯志这位副乡长,只强不弱,这些员工听到彭所长这话,立即大声说道:“彭所长,我们知道了,一定听白场长的安排。”
看到冯志示意白大成讲几句,他立即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开始讲起来,他的讲话,都是一些大实话,首先感谢冯乡长和彭所长开办了这个采石场,让大伙能不出乡里,就能赚到钱,其次就是对安全生产进行一些严格要求,另外就是作息时间的安排等等一些具体的东西,讲了一通。
白大成曾在部队当了三年的兵,自然也见过一些世面,现在冯志让他负责采石场的工作,他自然是尽心尽力。
冯志和彭富忠在采石场呆了一个小时,然后把白大成叫到一边,叮嘱他在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操作面,一定要进行梯级开采,还有就是炸药的管理等,冯志也是再三强调。
现在这采石场,虽然名义上是自己母亲的,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自己和彭富忠合伙开办的,如果在安全上出了一点纰漏,那这个乐子就有点大了。
两人回到大岩村委,冯志看到伍成峰还在公路建设工地上奔波,就叫上他,一起来到江大奎的家里,江大奎早等在院里,看到三人到来,老远就学着城里的人伸出手来,热情地和三人握了握,然后招呼妻子准备午饭。
在闲聊的时候,冯志问起江大奎组织村民编制藤制品的事,江大奎兴奋地说道:“冯乡长,我已联系了二十五位会编藤的人,再过几天,就到岩洞沟去采集藤萝。”
“不错啊,老江,我给你提两点建议,一是你们编制的产品,可以多借鉴别人的,我看你可以给李教授联系一下,让他帮你挑选几个样品,这样的产品才能上档次。第二,就是你们在采集藤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还有就是注意可持续发展,千万不能一次性把藤子砍完,影响明年的采集。”冯志想了想,说道。
“冯乡长提醒得对,我只顾高兴,还没有这些,我明天就跟李教授联系,还有安全问题,我也会注意的。”江大奎兴致勃勃地说道。
几人聊了一会,杜家宣也闻讯来了,正好江大嫂把菜做好了,江大奎招呼大家上桌,边喝酒边谈。

第一百一十四章 玫瑰山庄请客

现在的冯志,在大岩村已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特别是他为了村里的公路,到市里舍命喝酒,这事不知道怎么的,就被人传了出来,让他更是赢得了大岩村全体村民的尊敬。
华夏国的老百姓,是天下最淳朴的老百姓,谁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好处,谁就是他们最敬重的人,随着公路工程的启动,很多村民都到公路建设工地上去做工,在过年前的一个多月里,这些村民还是赚了不少的钱,这个年也过得比较愉快。
所以,现在冯志走在大岩村和长石村的土地上,随时都有村民主动向他问好。
江大奎和杜家宣等几人,更是对冯志充满一种盲目的信任,似乎冯志所说的每句话,都是至理名言一般,倒让冯志不敢轻易发表意见了。
酒到半酣的时候,杜家宣再也忍不住了,他望着冯志问道:“冯乡长,这马上就是栽树的季节了,你说我们承包的荒山,应该种些什么树?”
他和伍成峰跟着冯志承包了村里的一块荒山,虽然没有冯志承包的大,但毕竟还是投了两万多元进去,这钱可全都是从信用社贷的款。
“呵呵,这个问题,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家宣,成峰,如果我们这荒山全栽成杨松之类,至少要十年以上才能成材,这样周期太长,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正想和你们商量一下呢。”冯志端起酒来,和大家喝了一杯。
“我们这荒山,我看可以分成几个小块,现在城里人喜欢吃竹笋,如果我们种上苦竹楠竹之类,三年就可以卖笋子了,这样一来,也可以减轻我们的资金压力,至于树木,这几块荒山的海拔都较高,我上次到省里找人询问了一下,适合种核桃和梨子,到时每年也有一笔不少的收入,你们认为呢。”
按冯志的意思,这荒山不能全部种成杨松之类的经济林,还应该种一部分果树,特别是梨树和核桃,这里的土壤和气候都适合,如果形成规模,对大岩村的发展,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听到冯志这一说,杜家宣和伍成峰也连连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