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鉴定师 >

第480部分

大鉴定师-第480部分

小说: 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生了这件事情,或许也是一件幸事。”陈逸笑了笑,通过这件事情,能够让丁润的父亲,看到家族发展的障碍,之后或许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丁润听后,略一思索,不禁点头一笑,“陈小友所言甚是,希望我父亲能够狠下心来,进行整治。”

  看到二人谈完了话,林天宝笑了笑,“好了,现在花神杯已经被小逸得到,事情都过去了,就无需再提了,小逸,这八块郎世家的瓷板画七天的展示到今天已经完了,不知你是自己带着,还是继续把瓷板画放在我这里。”

  陈逸双手一摊,笑了笑,“林叔,放在酒店我可是不放心,这小小的花神杯我也能找到地方存放,八块瓷板画,可是没地方,还是先继续放在你这里吧。”

  “哈哈,我求之不得呢,放在我的店铺里。保证一根汗毛都不会少。”林天宝大笑着说道。有一些古玩。是百看不厌的,古代的这些艺术品,不仅仅只是外部的观赏性而已,还有其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文化。

  与林天宝和丁润交谈了一会,陈逸便回到了酒店,准备休息一会,然后去往文老那里,继续学习瓷器。

  花神杯他自然随身携带着。回到酒店,看着这一件十一月月季杯,他的面上露出了浓浓的喜爱。

  每一个花神杯,都是一个独自的个体,上面的花朵也是各有不同,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每一种花朵,都是欣欣向荣,花开绽放。

  十一月月季杯,是花中皇后,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哪怕在寒冬季节。草木萧索,百花凋零,月季仍然会开放。

  代表月季花的花神则是华夏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提起这一位女子,恐怕在华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是因为她的出塞,使得匈奴和汉朝和好,边塞的战火熄灭了五十年之久。

  观赏了一会,陈逸将花神杯放入了储物空间之中,然后看了看储物空间中奖励的昆吾刀地图,虽然有着四块碎片,但这四块却是毫不相连,不知道得到了另外任务的两块后,能不能连起来。

  随后,陈逸打开了鉴定系统,望着自己的身体数据,准备将奖励的八点数据点,加上身体之上。

  自从上一次完成了成功招摹姜伟成为牛肉工厂管理者之后,他这段时间完成的任务,也只是这一次的花神杯了,那为沈羽君打造首饰的任务,还没有进行结算。

  在这一个多月以来,他的身体数据在每天不断吸收灵气,练习龙门太极拳的情形下,再次获得了增加,力量提升了二点,达到了九十,而速度,也是破百,达到了一百零三,至于韧性也是加了两点,达到了八十五,健康依然是数值最高的,达到了一百二十四。

  每天不断的吸收灵气,练习太极拳,对于身体数据的提升,效果非常的明显。

  基本上每个月各项数据,最少也要增加两点,相信随着他的不断锻炼,身体数据一定会越来越高。

  想了想,陈逸在健康上加了三点,在速度上加了二点,而韧性加了二点,力量则是加了一点。

  如此的话,他的身体数据力量达到了九十一点,速度达到了一百零五,而韧性也是变成了八十七点,健康则是一百二十七。

  健康是一个人身体最关键的所在,是寿命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支撑,就像是一个武者一样,力量很大,可是他的身体健康,或许随着不断练习刚烈的拳法,而变得越来越差,这样力量虽然大,却无法延续他的寿命。

  这种健康,以陈逸的推断,在严酷的环境下,会使生命支撑更长的时间,比如严寒又或者是毒气侵袭,健康度越高,身体细胞的活力就越大,当然,如果在身体受了重伤,失血过多的情况下,所支撑的也比普通人要强得多。

  不过以他现在的身体数据而言,除了自己不要命之外,恐怕任何疾病都无法在他身体上生根发芽,光是这比常人高得多的健康,就可以把很多侵入身体的病菌杀得一干二净。

  而支撑使用技能最为重要的能量值,现在也是有了三十七点之多,就算是使用高级技能,在能量值满值的情况下,也能用十多次。

  身体数据由洗白时如渣一般的数据,变成了现在都将要破百,陈逸心中充满了感慨,在得到鉴定系统后,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样,也让他的心境变得更加坚毅。

  初期的洗白,并不是毫无用处,而是把他的心境锤炼的十分坚定。

  在这一次见了文老以后,他的心更是受到了很大的感触,以文老现在的产业,大可以坐在家里享福,可是这位身残志坚的老爷子,却依然在奋斗着,维持着这个由他一手恢复的瓷器事业。

  文老这一生的经历,让他非常的佩服,不但重新让自己的事业站了起来,还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华夏瓷器修复界第一人,景德镇那么多身体完好的人,都没有做到,而文老却是做到了。

  现在有了高级修复术,陈逸最想做的就是让文老这一个巨人像正常人一样的站立走路。

  只不过这样的修复,并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做到的,同样,这也是为了他的安全,他也只能通过不断的按摩,在一两年内,让文老成为一个正常人。

  花神杯得到了,下面的任务,便是继续学习瓷器,制作出一件能够得到更多奖励的瓷器,并且为文老不断的按摩。

  随后,陈逸在酒店中休息了一会,便驱车来到了文老的品瓷斋。

  “陈小友,你来了,走,我们去瓷窑,把前几天画出来的瓷器烧出来,多经历几次这样的过程,你就对烧瓷有些把握了。”看到陈逸来到了店里,文老放下手中的事情,然后对陈逸说道。

  陈逸不由一笑,文老却是不提花神杯的事情了,仿佛不存在一样,“文老,多谢您了,花神杯我已经拿到了。”

  “你小子就是罗嗦,不就是一件花神杯吗,还没完没了了,要想谢我,就努力学习,把你身上所拥有的东西发扬光大,到时候我也能沾沾光,这就是对我最好的谢意了。”听到陈逸的话,文老摆了摆手,毫不在意的说道。

  “文老,我知道了,走,我带您去瓷窑。”陈逸笑了笑,文老就是这种性格,其实在他这种火爆脾气下,隐藏的是一颗柔软的内心。

  与文老一块走到店铺外面,陈逸在后面慢慢的跟着,碰到台阶之类的,并没有去扶。

  之前与文老一块出去的时候,要是去扶他,绝对是一番训斥,他的腿虽然用不上力,但还没到废了的程度。

  来到景德镇市郊处,这里是一片瓷窑集中区域,看起来到处都是长长的烟囱。

  除了在这里有着两个瓷窑之外,在景德镇有名的陶瓷工业园中,文老也是有着窑厂和工作室的存在,只不过这里是生产精品订制瓷器的地方,可以说是文老瓷器事业的大本营。

  至于那一个陶瓷工业园,陈逸也去过,比之樊家井更加让人震撼,或许在樊家井,震撼的是无数瓷器作坊,但是在那个工业园中,见到了却是数不尽的窑厂。

  那一个工业园是由铁利坚一家公司与景德镇政府合作开发的陶瓷园,占地约四百余亩,其总体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是华夏首座大规模陶瓷生产基地,集陶瓷生产,直销,名人作坊,外贸出口,旅游观光于一体。

  里面大大小小有着两百家陶瓷企业,还有许多陶瓷名家,只不过在这个工业园中,有很多都是生产线化的陶瓷企业,像生产一些传统柴窑瓷器的企业只是少数。

  而且这里面的修建好的瓷窑,都是由工业园向各个陶瓷企业出租的,并不是归企业所有,当然,像文老这种瓷器大师级别的人物,估计已然是景德镇陶瓷界的国宝,不说要钱,就算倒贴钱,只要这些陶瓷大师能进驻工业园,就是一种成功。

  一般文老也只是空闲时候会去这个工业园走走,当然大部分都会呆在樊家井,那里更加有传统瓷器的气息,陈逸开着汽车,一路直奔瓷窑而来。

  将汽车停在瓷窑门前,陈逸和文老下车后,旁边一些相熟之人纷纷一笑,向着文老打着招呼。

  第六百六十八章烧制瓷器

  文老也是一一向着众人问好,然后带着陈逸走进了瓷窑,这一个瓷窑并不是只烧制瓷器,而是集生产,烧制于一体的作坊,瓷窑的类型也是柴烧窑。

  在这段时间以来,文老可以说向他说了很多关于古代瓷窑的事情,让他对古瓷窑有了一个很大的了解。

  现在景德镇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柴烧窑便就是在那一个陶瓷工业园之中,这一个柴烧窑是蛋形的,由于形状独特,为景德镇独创,所以将它称之为景德镇窑,简称镇窑。

  从乾隆年间开始,镇窑一直使用了二百多年,直到一九九五年才熄火停烧,在零九年的时候,一些古物工作人员重新修复了镇窑窑炉,并在当年十月份点火复烧成功,一举荣获世界上最大的柴烧瓷窑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柴烧窑现在在景德镇可以说是非常稀少,这就是因为柴烧窑的烧瓷难度很大,不可控的因素非常多,每一窑柴烧的瓷器成品率非常低,而且每次所消耗的木材也是以吨计算,需要二十四小时有专门的师傅照看,不断加柴,监控温度。

  而因此,柴烧窑也是被称之为烧钱的游戏,一些小作坊和小企业所无法承担的,它的魅力正在于色彩浑然天成,在烧陶时温度往往能达到一千二百摄氏度以上,完全燃烧的灰烬随热气流飘散,木灰会与陶瓷中的铁元素相互作用,形成自然落灰釉,十分经得住品味。

  以文老现在的柴烧窑一次柴烧能容纳一百多件瓷器。而且文老所生产的大多为精品瓷器。不是经他手中制作。就是经过一些瓷器老师傅制作出来的,这些瓷器的制作,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瓷器并不是每天都会进行烧制,基本上一个月也只烧两三窑而已。

  一切都要看瓷器的制作情况,如果瓷器制作的快,自然烧窑的间隔就短,文老绘画瓷器的速度。陈逸是深有体会,其手法熟练至极,在瓷器上绘出精美的图画,就像是喝水一般的简单。

  当然,除了绘画的速度,便是文大师烧窑的技术,在现今景德镇大师中,文大师柴烧瓷器的成品率是最高的,其原因也就是他对于瓷器烧制的极大了解。

  在之前的介绍中,陈逸听文老说过。说他之前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研究,对于烧成后的每一件瓷器。在窑炉中的位置,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才有了现在的成功率,当然,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除此之外,在文老的介绍中,他还知道了华夏五大名窑中的钧窑,也是在进行着烧制。

  只不过地点是在中原省的禹州,也是钧瓷文化的发源地,几乎每年都进行几次烧制,而一切都会按照大宋官窑的烧制传统来进行。

  在开窑仪式上,工作人员全部身穿宋代服饰,让人犹如穿越一般,而开窑之后,窑工会将一件件烫手的钧窑瓷器拿出来,在这过程中,一旁的瓷器专家便会品头论足,偶尔有一件好的瓷器,就会用丝带系在上面,以做标志。

  根据文老说,他有一次应邀前去参观开窑仪式,一窑一百三十多件钧瓷,其中完全没有瑕疵的合格品仅有十六件,这些合格品随便一件至少要十万以上。

  除了合格品,其余的都会按照大宋官窑的习俗,全部砸掉,这种非常残忍的举动,使得很多人无法接受,有人抱着自己喜欢的瓷器迟迟不肯下手,可是工作人员却没有丝毫手下留情的意思,将身旁不合格的钧瓷拿起砸向钧魂池。

  这是为了保证钧窑的品质,一些工作人员如此解释道,这种事情,也让许多人感到大涨见识,就算是有些瑕疵,这些瓷器也是美丽的艺术品,有着一定的价值,只可惜,在其他窑中,这些瓷器可以保留,但是在钧窑中,不合格的就要被打碎。

  钧窑的烧制极难,人能做的也只是在进窑炉前的制坯,施釉,出炉之前,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由来。

  在这钧窑中,也是可以被包窑的,不少公司或者单位为定制礼品,通常会花上十余万元进行包窑,不过这钧窑的制作,如同赌石一下,十窑九不成。

  有人花了十几万包了一窑,结果可能一件未成,也有可能其中成了一件,便价值百万,那就赚发了,这也就是传统瓷器的烧制难度。

  所以每一次烧窑,对于陈逸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段时间以来,不仅仅只是在文老自己的瓷窑学习,其他的柴烧窑一旦要烧的时候,文老也会带着他前去进行学习,有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