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鉴定师 >

第481部分

大鉴定师-第481部分

小说: 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每一次烧窑,对于陈逸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段时间以来,不仅仅只是在文老自己的瓷窑学习,其他的柴烧窑一旦要烧的时候,文老也会带着他前去进行学习,有时候还会拿两三件瓷器插队。

  这些瓷窑有的是文老多年的朋友,更有一些负责人,对于文老能够来到他们瓷窑进行参观,这简直就是一种荣幸,在华夏瓷器修复界,文老是最为著名的一位大师,其地位就像是当年紫砂七老中的顾景舟一样。

  陈逸和文老一块进入瓷窑厂房里,在窑炉口的两旁,放了很多等待入窑的瓷器,这一个瓷窑是专门烧制釉下彩包括一些釉上釉下混合彩瓷器的地方。

  而如果是烧制釉上彩,就必须要先在这里烧制成白釉瓷,然后再于瓷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去往瓷窑红炉进行低温烘烤,这种炉子一般也只能烧制一些低温釉瓷。

  文老亲自进入窑炉之中,带着陈逸,拿着他们亲手制作的瓷器,为陈逸讲解窑炉各个位置的一些好处,以及会出现哪些变化。

  在烧制高温瓷器时,都需要将瓷器放入匣钵中烧造,这是一种瓷器陪烧时的置放器具,并会对瓷器坯件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封闭性好,会提高瓷器的质量。

  景德镇窑工有一句俗语,叫做一满二烧三熄火,这可是说概括了柴烧窑技艺的三个方面,即码匣满窑,投柴烧炼,适时熄火,在长达一天的时间中,窑工需要不间断的加柴烧炼,而且要用一双火眼金睛来观测窑膛的温度,凭借经验掌握火候。

  在文老的教导下,陈逸再次将一件件瓷器装入匣钵,等到体验了一会,完全熟练后,文老继续指挥着陈逸将装好匣钵的一些瓷器,放入指定的位置。

  等到整个瓷窑装满之后,文老带着陈逸和所有窑工走出了窑炉,然后用砖块封堵窑口,只留下一个送柴的观察口。

  文老这个瓷窑厂中,有着一位他亲自培养出来的把桩师傅,也就是烧窑总指挥,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名叫葛大山。

  他从十多岁便开始在文老的瓷窑中当学徒工,到将近二十四五才被文老看中,开始学习烧柴窑,最后终于不负众望,成为了景德镇有很大名气的把桩师傅,甚至于其他的一些柴烧窑在烧制瓷器时,都要找文老说和,请葛大仙前去把桩。

  将窑口封好之后,于下午四点钟左右开始烧制,文老坐在旁边,让葛大山带着陈逸加柴,并且向其讲解加柴烧制的一些要点,他也不时的指点两句。

  随着不断的添柴,窑口露出了橘红色的火光,看起来十分的耀眼,葛大仙在窑口一边添柴,一边向陈逸讲述着他的一些经验。

  这些经验,有些是文老教导的,有些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但是文老让他不做任何保留的交给面前的年轻人,他自然会毫不犹豫的去做,因为正是有文老,才有他的今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慢慢黑了下来,这一件窑口中的火焰,也是更加的引人注目,看着文老依然炯炯有神的双眼,陈逸不禁暗自佩服。

  对于文老来说,制作瓷器,恐怕就是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像是他遇到了珍贵的古玩,也能几天几夜不睡觉一样。

  他之前已经跟随文老烧过一次窑,当时曾劝说文老去休息,被文老大骂了一顿,对于烧制瓷器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全神贯注,不断的观察温度,加柴烧炼,而不能有一点马虎走神,否则这一窑的瓷器说不定就毁于一旦。

  瓷器正常的烧制是需要一天二十四小时左右,但是在烧制完成后,还需要两天的时间,来让窑炉温度均匀的降下来。

  之前陈逸就已经跟着葛大山学习了一段时间,而现在,他同样是全神贯注的看着窑口,听着葛大山的讲解,将内容与眼中看到的牢牢记在脑海之中。

  等到了第二天下午,看了看窑口中的情况,葛大山喊了声熄火,至此,这一窑的瓷器就算烧好了,文老笑了笑,向陈逸招呼了一声,准备带着陈逸去休息,这一窑的瓷器现在算是烧成了,不过想要知道结果,还需要等两天来把温度降下来。

  这两天的时候虽然并不像今天那样需要全神贯注,但也是十分的重要。

  陈逸则是一笑,向着文老说道:“文老,您先去休息吧,我再跟着葛大叔学习学习。”

  文老笑了笑,点了点头,便自己去休息了,对于陈逸这一股子学习劲头,他非常满意,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自己帮助陈逸是值得的。

  第六百六十九章开窑

  随后,又等了两天时间,窑炉均匀冷却之后,文老又带着陈逸进入窑炉之中,将他们前两天所制作的瓷器从匣钵中拿了出来。

  此时此刻,窑炉之中还有些余温存在,让人感觉暖洋洋的,在匣钵打开后,里面那漂亮的瓷器顿时显露了出来,之前毫不起眼的土瓷坯,现在已然变成了一件件温润而光鲜的瓷器。

  触摸着这一件件的瓷器,陈逸面上不禁露出了一种成就感,因为这些瓷器是由他制作出来的,并且在烧制时,经过葛大山的指点,他还往里面添了许多的木柴。

  在窑炉里,将一件件瓷器从匣钵中取出来,然后文老先和陈逸讲着他们瓷器的一些缺陷,以及烧制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之后,又来到其他的位置,让陈逸与烧制前的讲解充分结合起来,窑炉中瓷器所在的位置,还有温度,都会对瓷器有着一些影响。

  到最后,所有的瓷器,都从匣钵中取了出来,放到了外面,文老则是在每一件瓷器前都走走看看,挑出一些精品还有合格的瓷器。

  很快,结果出来了,这一窑瓷器总共是一百五十三件,而合格的成品达到了一百零七件,成品率高达百分之七十,这种成品率,不说在景德镇,就算是在华夏,也是首屈一指的。

  现在华夏柴烧窑中,非常优秀的瓷器制作大师,其成功率最高也不过百分之五十而已,文老能够达到百分之七十,这已然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在看到如此高的瓷器成品率。现场众人不禁鼓起掌来。一窑一百五十三件瓷器。一百零七件是合格的,这已然可以让柴烧窑这个烧钱的游戏,变成赚钱的。

  看着自己所制作的那些瓷器,陈逸不由一笑,他前几天一共制作了五件瓷器,只不过二件是合格的,另外三件,则是烧坏了。变成了不合格的器物。

  因为在柴烧窑中,有着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哪怕以文老和葛大山的经验,也无法完全避免,所以,出现不合格品,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而那两件合格的瓷器,所烧出来的釉色,可以说与陈逸之前绘上的釉彩,有着一些区别。不过,却是更加美丽了。哪怕两件画的一模一样的瓷器,进入柴烧窑中,所烧出来的也是不一样的东西。

  以他的鉴定能力,觉得自己这两件瓷器一件应该能值上三四千多块,另一件所烧成的质量要好一些,差不多能达到将近五六千以上。

  他现在学习瓷器才不过十余天,能够制作出一件价值五六千的瓷器,已然非常不易的事情了,这还是靠着他的绘画功底,以及对于瓷器绘画的一些领悟,就连文老也是对他的学习能力,有着很大的惊叹。

  这段时间以来,他也是知道了瓷器绘画的难度,也明白了系统为什么会定下这个一个数值的任务,不过他并不会放弃,一定会在一个月内,制作出一些价值高的瓷器来。

  毕竟他的这两件瓷器只是合格品,而不是瓷器成品中的精品,以文老这一窑一百零七件合格品而言,其精品瓷器的数量在二十件左右,对比一百零七件瓷器,精品率将近二十。

  一百件瓷器,有二十件精品,这已然极高的精品率了,在其他柴烧窑厂看来,如果一窑瓷器的成品率,能有百分之二十就已然很不错了。

  他们都是小作坊,根本没有文老或者葛大山这般有着丰富经验的瓷器师傅,所烧制的瓷器成品率也是非常的低,现在文老瓷器精品率便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二十。

  窑厂内,许多前来参观的人,面上也是纷纷露出了惊叹之色,心中暗赞这文老不愧是华夏最有名的瓷器修复和制作大师。

  也有一些与文老相熟的友人,在旁边看着自己心仪的瓷器,向着文老打着招呼,准备让文老留给自己。

  “文老哥,您老这釉下七彩瓷的技艺是越来越好了,简直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特别是这件山水花瓶,简直是妙不可言,不知可不可以留给我。”这时,旁边的一名老人看着其中一件花瓶,笑着说道。

  陈逸微微一笑,文老所制作的瓷器并不只是一些彩瓷而已,青花瓷之类的也是存在,而且窑厂每隔几天会烧制一批白釉瓷,来制作釉上彩瓷器。

  以这老人所说的那件花瓶而言,应该是属于这批瓷器中精品中的精品,这是文老花了几天时间精心制作而成的。

  以文老的名气,再加上这瓷器的质量,价值恐怕要远远超过百万。

  “嘿嘿,张老头,你的眼力很不错,不过现在还不到让你们挑的时候,让我们先把这些不合格的给砸了再说。”听到这老人的话语,文老嘿嘿一笑,用拐杖指了指旁边那几十件不合格的瓷器说道。

  这时,一个中年人有些忍不住的说道:“文老,您老这些不合格的瓷器,不如卖给我怎么样,我全收了。”哪怕这些是不合格的瓷器,有些釉色出问题,有些则是烧歪了,可是依然有着很大的价值,更何况还是顶着文老品瓷斋的名号。

  听到这中年人的话,旁边一些与文老相熟的人皆是笑了笑,“大兄弟,你新来的吧,文老哥的瓷器,在外出售的,一定会保证是合格品,这正是他的瓷器如此受欢迎的原因,这些不合格的,都是在当着所有人的面打碎的,想要流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文老笑了笑,“这些不合格的瓷器,流出去对于瓷器文化来讲,没有半点好处,瓷器的作用是承载着文化,和欣赏所用,如果有了缺陷,那无疑是失去了这些意义,所以,别人的窑厂里生产的不合格品,或许会便宜卖给他人,但是我的窑厂里,不合格的器物,都会被打碎。”

  这中年人顿时点了点头,有些可惜的看着这些瓷器,“文老,我明白了,多谢指教。”

  接着,文老朝着葛大山示意了一下,葛大山则是站了出来,向着众人说道:“好了,接下来就是把这些不合格的瓷器,在专门的区域打碎,各位如果想体验的,也是可以拿一件瓷器,跟着我们一块砸。”

  听到葛大山的话语,顿时人群中有许多人举起手来,想要体验一下砸碎瓷器是什么感觉。

  而陈逸则是拿起自己的三件失败品,跟随众人,来到一个专门的池子里,将这些失败的瓷器,或在池壁上打碎,或直接扔到池子里。

  现在在池子里,已然有了很多被打碎的瓷器,看起来有着无数的碎片,十分的壮观。

  接着文老和几位相熟的瓷器制作大师一同,选出了这一批瓷器中,最好的一件,做为窑魁,而这件最好的瓷器,自然就是那位老人之前所看中的山水大瓶。

  之后,文老朝着众人笑了笑,“感谢各位前来为这次开窑助阵,其中有老头子的友人,也有不认识的朋友,为了感谢你们,我将会在两个类别的人群中,各选出三个人,你们可以得到这次瓷器的优先购买权,至于另外的朋友,则需要到我的店铺里进行购买,当然,这次的窑魁则是不能出售了,需要收藏到我们窑厂的珍品室中。”

  文老的店铺不仅仅只有他自己所开的,还有一些专门经营当代精品瓷器的店铺,而他也是与这些店铺有着一些协议存在,每一次开窑,要提供一些瓷器让他们进行销售。

  毕竟文老再怎么水平高,也无法分出精力将店铺开到全国,而各地的瓷器经销商却可以做到这一点。

  听到文老的话语,一些新来的人面上不禁露出了惊喜之色,文老所在的品瓷斋所生产出来的瓷器,每一件都是经过严格鉴定的合格品,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文老自己制作的瓷器,当然,另外的一些老师傅制作的也是非常好,但是在价值上,绝没有文老的名气大。

  能够拥有优选挑选的权利,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直接在这里买到文老亲自制作的瓷器。

  而旁边文老的一些友人也是笑了笑,心中也是有着一些期待,他们作为文老的朋友,也是相互认识,早就商定好了每一次购买的名单,并且交给了文老。

  之后,文老直接选出了他的三位友人,然后又随机挑选了三名陌生人,并宣布他们获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