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鉴定师 >

第925部分

大鉴定师-第925部分

小说: 大鉴定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陈逸的章草,他也只是听王羲之说起过。还未得见书法呢,此时,看到了蚕茧纸上,所写出的那几个古朴秀逸的章草字迹时,他的面上露出了一抹异色。

  这章草,果然就像王羲之所说的那般与众不同。其中含有着一些章草名家的笔意。

  世上大多书法家,精通两种书体者,已然是非常稀少了,精通不是意味着学会就可以了,王羲之所以会被许多文人和书家敬仰,也就是因为他精通隶,楷,行,草四大书体。并且能够将这各家书体治于一炉,形成一种只属于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从现在看来,这陈逸已然是精通,楷,行,草,三大书体了,如此年轻。当真是让人不敢想象。

  只是他看着这些章章,觉得气息有些熟悉。似乎面前这一幅行书洛神赋中,就存在这些气息,难道说这就是王献之要看陈逸章草的目的吗。

  仔细研究了一下陈逸所写下来的几个章草字迹,王献之又再次感受了一下这行法。

  不知不觉间,已然有一柱香的时间,许询面上的疑惑是越来越浓。而王羲之面上的笑容,同样是越来越浓,至于王操之,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轻轻摇了摇头。

  “父亲。对于这幅书法,我与您的看法一般无二。”王献之将目光从陈逸的书法上脱离出来,然后看着王羲之说道。

  听到这句话,王羲之忽然笑了,“子敬,关于轻云的这幅书法,我还未说一句话,你如何会知道与我一般无二。”

  “父亲,我的书法皆学自于你,所以,我所想到的,父亲也一定能够想到。”王献之面色平静,还是没有将答案说出来。

  一旁的许询有些无奈了,“我说,你们父子二人,怎么都是一样的毛病,爱卖关子,有话好好说不行吗。”

  “哈哈,玄度,无须着急,接下来,会是你难以想象的一刻,子敬,既然你已经猜测了出来,那就替父亲,来说出来吧。”听到许询的话语,王羲之大笑了一声,然后对王献之说道。

  王献之重重的点了点头,朝着众人拱了拱手,“此幅书法的笔意,风格,灵性,之前都由许叔说了出来,此时我只说一下这幅书法所用的行体。”

  “这幅书法的行体,风格独特,意境浓郁,精妙绝伦,其中有着我父亲的小楷笔意,平和而简静,除此之外,还有着昨日陈先生展示过的章草笔意,古朴而秀逸,这些或许各位都看了出来。”

  “只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或许不是小楷的笔意,也不是章草的笔意,而是这行书的笔意,在观看这幅书法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只是这一种行书的精妙,而那两种书体的笔意,已然与行书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了行书的一部分。”

  说着,他的目光望在了陈逸的身上,“而这其中的行书笔意,却是带着陈先生的气息,在我看来,这一种行法,是由他所自创出来的。”

  在自己父亲的鼓励下,王献之将自己在书法中的一些感悟,全部说了出来,他的书法现在或许才刚刚入门,但是跟随父亲学习书法,耳濡目染之下,他对于书法的鉴赏能力,已然超乎常人。

  “什么,这不可能。”听了王献之的话语,许询面上露出了一抹不敢置信之色。

  哪怕他身为清谈家之领袖,名声远扬,见过的文人墨客,名人雅士数不胜数,但是以他的见识,让他相信陈逸的书法十分的优秀,这并不困难,但是他绝不敢相信,一个如此年轻的人,可以自创出一种新的行体,而且还是这般精妙之体。

  或许一些新的书体,是由一个书法家所创造出来的,但是这都是经过许多年的不断研习,感悟,才能够做到,就算是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二十余岁,可以精通一些书法,但绝不可能做到自创书法。

  换做他身边这位书法家最具名望的王羲之,在陈逸这个年纪,或许已经开始将自己精通的书法拿来自创书体,但是开始创造,并不代表着创造完成,而现在桌子上这幅洛神赋书法的书体,明显就是已达完美境界了。

  而听到自己弟弟的话语,王操之面色一震,果然,他最不敢猜测的一种可能发生了,在之前观看陈逸的这幅书法时,这个念头也只在他的脑海中浮现过一瞬间,之后便被他抛之脑后。

  直到自己弟弟让陈逸书写一些章草字迹,他才重新想起了这个可能,当时他摇了摇头,觉得这是一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可是现在他的弟弟,却是如此确定的说了出来。

  听到了许询的话语,王羲之不由笑了出来,“哦,玄度,你如何认为不可能。”

  许询摇了摇头,下意识的说道:“这,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陈公子如此年轻……”可是说到一半,他忽然抬起头看了看面带笑容的王羲之,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逸,逸少兄,这难道是真的。”

  “哈哈,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以貌取人不应该,而以龄取人,同样如此,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是身边的事情,切不可认为,就不能发生在别人的身上,甘罗十二岁拜相,试问谁人能及。”

  王羲之大笑了一声,如果只让他看这一幅书法,他的心中或许会有些怀疑,但绝不像许询这般,认为不可能,“至于这幅书法,是不是轻云所自创的,我们应该问他才是,而不是凭借自己的一面之词。”

  听到这里,王献之眼睛一亮,确实如此,他们说的再多,都不比上陈逸主动承认,来得更加真实,在普通的情况下,他们或许会不相信,但是陈逸的书法能力,此刻已经展现了出来,那么其话语,也是有着充足的可信度。

  许询包括其他的目光,顿时都盯在了陈逸身上,内心期待着他的回答。

  望着众人的目光,陈逸轻轻一笑,眼睛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书法,然后拱手说道:“抱歉,让各位失望了,这幅书法所用的行体,确实是我所自创出来的。”

  听到陈逸前半句话,王羲之面色也是微微一变,难道自己错了不成,这并不是陈逸所自创的,可是那里面包含的气息,又如何解释,直到听完了下半句话,他顿时无奈的笑骂道:“你这个小子……”

  其他人亦是如此,陈逸的一句话,让他们心中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只不过,这一番玩笑话,却是让他们内心的震惊,稍稍平复了一些。

  哪怕如此,他们的内心依然是充满了震惊,这一种行体,竟真的是眼前这位年轻人所自创出来的,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王献之则是握了握拳头,自己猜对了,他对书法的了解,并不如自己的父亲那般深,可以说这次认为陈逸自创书体,有一部分是他的猜测。

  许询面上露出了惊色,没想到这竟是真的,换做一个普通人,拿着这样一幅书法,就说这上面的书体是自己所创造的,他自然不信。

  可是陈逸的书法水平摆在这里,可以说是一位能力出众之人,如此人物,断然不可能说谎欺瞒,更何况,书法界最有名望的人,就在这里,而且看其刚才的模样,似乎还认同了这书体是由陈逸所创。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信与不信

  “这,这陈公子,这书体竟真的是你所自创的,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许询面带惊色的看着陈逸说道。

  行书虽然未曾全面传播开来,但是在这个时代的自由氛围之下,也是有着许多人学习行书,很多文人书家连行书都未学得精通,而陈逸竟然能够自创书体,现在为止,被他所知,创造出一种新的行体的人,也就是旁边的王羲之王右军了。

  如果仅仅只是在他人的行体上,修改几笔,那根本不算是一种新的书体,更何况,哪怕修改几笔,也不是那般容易的事情,一种书体的诞生,必然经过了许多年的书写,否则,所写出来的书体,也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罢了。

  听到许询的话语,陈逸面上露出了一抹感慨,“只要想做,只要付出了努力,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完成的,我之前所临摹学习的书法,是王先生的小楷书法,平和简静,蕴含道意,还有是一些书法家所临摹前代章草的书法。”

  “当我的小楷和章草,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时,我的内心就在想,这小楷和章草,可以说是与行书有着极大关联的书法,可否将这两种书法融合在一起,变成一种行法呢。”

  “这个念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于是便开始融合,哪怕我对小楷和章草已然有了很大的了解,可是前期融合出来的书体,可谓是惨不忍睹,慢慢的,我的感悟越来越深,最终,克服了一些困难。使得这种行体,真正的创造了出来。”

  陈逸的脑海之中,浮现出了创造这种书体的整个过程,在当时,他也不知道什么勇气,让他有了创造书体的想法。创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如果不是他的名气,那么在柴窑拍卖会上,那一幅行法,绝不会达到那般高的价格。

  在进入陆子冈副本世界时,他的行体,还是处于不完美的状态,那就像是一个瓶颈。始终无法突破。

  而从副本世界出来之后,回想起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他写了一幅书法自叙帖,终于使得行法达到了完美境界,也由此让他获得了进入王羲之副本世界的资格。

  否则的话,哪怕他手握王羲之真迹,内心非常想要见到这位书圣,也是无门可入。

  听到了陈逸的话语。许询面上的惊异更加的浓郁,仅仅只是一个想法。或许许多书法家都曾拥有过,都曾想象自己创造出一种新书体的景象,可是,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

  “这,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许询摇了摇头。面上带着震惊,在刚刚见到陈逸的这幅行法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惊喜和惊叹,可是现在,已然完全转变为了震惊和不敢置信。

  这时。王羲之大笑了一声,拍了拍许询的肩膀,“玄度,你还是在意轻云的年龄,这并非是不敢置信之事,就像轻云刚才所说的那句话,只要想做,只要努力,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完成,连去想象的魄力和勇气都没有,如何能够完成别人所做不到的事情。”

  哪怕他的心中对陈逸自创书体同样充满了震惊,但却也不像许询那般的不敢置信。

  听到了王羲之的话语,许询轻轻点了点头,他第一次见到陈逸,便经历了这般堪称惊天动地的事情,不是一时就能接受的。

  “许叔,等你见到了陈先生的章草和小楷书法,就知道,创造出这一种书体,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此时,王操之也是带着深深的感慨说道。

  他之前有两次曾想到过这个可能,最后都被他抛之脑后,现在仔细想想,这种行体是陈逸所创造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对于自己父亲的书法能力,他是极为相信的。

  “哦,对,逸少兄,不知你之前所说的那两幅书法在何处,能否拿出来让我一观。”听到了王操之的话语,许询顿时回过神来,连忙说道。

  王羲之笑了笑,“轻云昨日所书写的两幅书法,就在这书房之中,我现在就为你拿来。”他缓缓的来到书房的一个柜子之中,将陈逸的两幅书法拿到了书桌前,递给了许询。

  许询十分小心的接了过来,将其中一幅书法在桌子上展开,而上面的行法,则是被王操之先卷了起来。

  他所展开的这第一幅书法,是陈逸的章草,其书法内容是章草书法中,书写最多,最为经典的一篇文章《急就章》,这一篇文章不仅仅是在章草书法中书写最多,而在其他书体中,所书写的次数,也是很多。

  只是因为这篇文章全文没有一个重复的字,是练习书法最好的题材,此幅书法看起来古朴秀逸,可以说是不可多得之物,在其中,他也是看到了一些章草名家的痕迹,更是看到了与之前那幅书法有些相像的气息。

  章草书法,已然渐渐被今草所取代,现在一些文人书家,或许练过章草,但是只是将这一种书法当成基础和跳板,去练今草罢了,根本达不到精通的地步。

  可是摆在他面前的这幅章草书法,水平高深,难得一见,他所见过的文人雅士数不胜数,但是章草能达到这般水平的,廖廖无几,更加令人惊叹的,则是这幅章草书法,就像王羲之对他说过的那样,将一些章草名家的笔法,融合在了一起。

  单论这一幅章草书法,就足以傲视群雄了,更不用说之前的行书了,在这幅章草书法上看了一会之后,他忍住内心的惊叹,轻轻将书法卷了起来,递给了旁边的王献之,然后将这第二幅书法展了开来。

  这一幅书法,正是小楷书法,所书写的内容,则是道教典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