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再逢春 >

第14部分

再逢春-第14部分

小说: 再逢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拘是成婚前,还是成婚后,都不能和外男随意见面说话,哪怕是有些男亲戚,都得注意着避嫌,关于这一点,逢春牢记在心,可逢则是她亲哥哥,和他说笑两句,应当没事吧,而且,她有告诉过姜筠,逢则的生身之母戚姨娘,曾照养过她八年时间。
  “没事。”姜筠没头没脑地转回头,又若无其事地再转过去。
  逢春摸不透姜筠啥意思,对逢则笑了一笑后,便缄口不言了,过了一会儿,姜筠忽然又转过头来,逢春一脸茫然,以眼神询问‘又怎么了?’,姜筠朝她笑了笑,然后继续转回脸,逢春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当局者迷,逢则等人却是旁观者清,这般当众眉来眼去,看来,逢春很受这位姜二爷喜欢。
  逢则轻轻叹气,三房里的诸多弟妹,他唯对逢春感情最深,生母病重之时,逢春才多大一点儿,每天守着戚姨娘,给她端水递药,而他因自小养在嫡母膝下,不敢和生母太过亲近,连去探望生母,都要偷偷摸摸,后来,逢春的婚事由父亲亲自订下,他根本无力插手置喙,好在,老天爷总算开眼,叫姜二公子变好了。
  而在逢瑶看来,老天爷简直是瞎了眼了,明明就是要断气的人,却偏偏活了过来,明明嫁给了一个傻子,傻子竟也能再聪明起来,怎么什么新鲜稀罕事,都落到陶逢春的脑袋上了!
  老夫人是最高长辈,逢春和姜筠先给她拜礼,礼罢,老夫人拉着逢春的手打量,并简单咨询她的婚后生活,孙女婿当前,老夫人不好问得太露骨,也不能忽视一旁的姜筠:“春丫头性子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有什么不周之处,还望孙姑爷多担待一些。”
  姜筠微微笑道:“祖母多虑了,逢春懂事明礼,温婉柔顺,很受家母喜爱,我家小侄子也爱缠着她玩。”略顿了一顿,姜筠又道,“我单名筠,字佑安,祖母直接唤我佑安便是。”
  短短四个月,一个连说话都磕巴的傻子,倏然变成一个谈吐自如的俊公子,如此稀罕之事,老夫人也算是活久见了一回,眼睛笑眯成了一条线,老夫人连声直道:“好,好,好。”
  接着拜见的是陶景和高氏,自打知道女婿不傻了,陶景几乎天天都喜上眉梢,这回见了本人,岳父般的热情几乎是横躺而出:“佑安啊,我这春丫头自小懂事孝顺,识字女红样样精通,不是给老夫人抄佛经,就是给家中长辈做这做那,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逢春能觅得佑安这般佳婿,是她的好福气,我这个当爹的,也算是放心了。”
  耳听陶景激情澎湃的话语,逢春只默翻白眼:那么好的闺女,你把她填到火坑里去!
  姜筠嘴角笑意不变,只玩笑着说道:“这么好的一个女儿,却白白便宜了小婿,怪道岳父如此心疼。”
  陶景也不知听出来讽刺之意没有,依旧乐呵呵的笑,数月不见,高氏依旧温柔美丽,但眼角的皱纹已似蜘蛛罗网,再多的脂粉也掩饰不住了,她一开口,便是各种妇道的提点:“……要好生孝顺公婆,与家中妯娌姐妹和睦相处,凡事不可妄言妄行,更不可使性子胡来。”
  姜筠看一眼面向和善的高氏,替逢春回道:“逢春在我家极受喜爱,看来都是岳母教导有方。”
  逢则见姜筠对逢春颇为维护,望着姜筠的目光愈发温和,姜筠似乎感应到了,对逢则和善的笑笑。
  正儿八经的岳父岳母拜过了,接下来便是定国公陶廉夫妇,二房的陶觉夫妇,以及庶出大姑姑陶绵夫妇,和嫡出小姑姑陶璧夫妇,面对逢春的这些个长辈,姜筠全部以礼相待,没有对袭爵的陶廉多热络,也没对庶出的陶觉多冷淡。
  长辈拜完了,轮到结识平辈亲戚,逢春领着姜筠一一认人,先指着陶逢鸿夫妇:“我大哥,二爷才见过,这是我大嫂子。”姜筠随即拱手,唤道,“大嫂子。”刘氏按规矩还礼,“五妹夫。”接下来依次是二堂兄陶逢康夫妇、三堂兄陶逢建夫妇、四哥陶逢则夫妇、五弟陶逢林、六堂弟陶逢邦、七弟陶逢谦。
  别的人都还好,姜筠看到苍白瘦弱的陶逢谦时,神色温和道:“听你姐姐说,你身子不大好,常常服药,现在天气暖和,你可有感觉好些?”
  陶逢谦到年底腊月才满八岁,七岁半的小男孩,看着十分脆弱。
  看到他,姜筠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从前,不,其实他的身体比陶逢谦差多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几乎就没舒服过几天。
  母亲交代过,今天有贵客来,让自己一定要乖,陶逢谦耐着性子,已拘束了好久,如今见今日的贵客,对自己温和可亲,胆子便大了起来:“天冷就容易生病,天暖就好多了。”黑溜溜的眼珠子转到姜筠腰间,见他腰间系着一块极鲜明的美玉,便道,“五姐夫,你这块玉佩真漂亮,可以送给我么?”
  此言一出,高氏一惊,忙上前轻斥:“你这孩子,怎么如此不懂事?”被母亲训了几句,陶逢谦虽然没哭,却红了眼圈,扁了小嘴,高氏见状,也不敢再狠训,要是骂哭了儿子,场面只怕更难收拾,便转头对姜筠道,“小孩子不懂事,姑爷千万别见怪。”
  逢则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满是讽刺。
  姜筠脸上微带为难之色,一块玉佩本不值什么,可这一块……不待他出言,身旁的逢春已温声开口:“母亲,二爷身上的这块玉佩,是婆婆特意到伽蓝寺,求住持大师开光赐福,给二爷保平安用的,若是送了人,不免要辜负婆婆的慈心,还要背上不孝之名,若是七弟不嫌弃,我身上这块玉佩送他吧。”说着,就要去解系玉佩的丝绦。
  高氏眼光一扫,只见逢春腰间的玉佩翠色通透,温润滢光,一看便是极好的货色,只怕是御赐的贡品,不待她开口,坐在最上首的老夫人,忽然开口道:“春丫头,你今日回门,人人都备了礼物,不要再额外破费了。”高氏忙也随声附和道,“春丫头,你七弟年纪小不懂事,你不必把他的话当真。”
  陶逢谦心中不乐意,眼泪一涌,眼看要哭,高氏见势不妙,忙将陶逢谦领到一旁,低声的半哄半训,好歹没闹起来,逢春停下解玉佩的动作,冲姜筠低声抱歉道,“叫二爷看笑话了。”姜筠神色温柔的笑笑,“没事。”
  姓陶的男丁已认完,姓陶的女儿也要简单介绍一下,逢春从大姐逢夏夫妇开始介绍:“二爷,这是我大姐,还有我大姐夫。”
  介绍完,逢春其实心底略囧,这位赵大姐夫,她今天也是头一回见,要不是他与逢夏坐在一块,她哪儿知道谁是谁,见过礼之后,接下来是二堂姐陶逢萍夫妇,三堂姐陶逢蓉夫妇,四姐逢珍依旧没回来,可在姐妹夫妇堆里,还单独坐了一个年轻男子,约摸十八岁左右,逢春不识得他,但又怕认错,所以疑问的目光投向高氏。
  高氏搂着逢谦回道:“春丫头忘了,这是你四姐夫。”
  逢春得了准信,对逢珍老公韩越行礼道:“四姐夫,方才失礼了。”
  韩越看着正妻庶妹,温声道:“五妹忘了以前的事,不识得我也正常,何言失礼?”顿了一顿,韩越又道,“你姐姐身子不好,不能亲自回来,特叫我替她过来,你姐姐一直惦记你,若是得空,不妨来看看她。”
  韩越说的平静淡泊,其实心里微有遗憾,逢珍的身子一日日不中用,早在去年时,就曾试过他的话,若是她死了,叫她五妹妹来照顾他照顾逸儿,问他可愿意,他对逢春是有印象的,虽然她少言寡语不爱说笑,但容貌极为出色,陶家又重女儿教养,虽然她出身差些,但韩越心里是愿意的,他会愿意,不止是因逢春的容色,更因她是嫡子的姨母,比起其它继母来,他更放心儿子交给逢春照顾,可惜,她被嘉宁长公主府聘走了,逢珍自然也不再提及此事。
  听了韩越的话,逢春简单应道:“大嫂近来常回娘家,下回我与她结个伴。”
  韩越微愣,随后又笑:“我差点忘了,家中大堂姐现与五妹妹是妯娌,如此又多了一层亲戚关系。”
  逢春不再多言,对姜筠道:“二爷,四姐身体不适,没有过来,这是我四姐夫。”
  

逢春19

  亲侄子变连襟,也是有意思,更何况,他这辈子的媳妇,还是侄子上辈子的继室,逢春与韩越毫无私情,关于这一点,他能看的出来,她介绍几位姐夫时的语气,完全一模一样,都是一种初次见面时的疏淡有礼,但面对熟人韩越时,姜筠心底还是忍不住泛起古怪之意,努力克制住,姜筠对韩越拱手道:“四姐夫。”
  韩越神色如常,拱手回礼:“五妹夫。”
  一个不熟悉的姐夫,逢春认为姜筠也和他没什么话可说,故两人见罢礼之后,继续跳过韩越,逢春指着陶逢环,对姜筠道:“这是我六堂妹。”姜筠语气温和道,“六堂妹好。”陶逢环低着头回道,“五姐夫好。”据逢春目测,这个姑娘指定连姜筠的下巴都没瞧见。
  接下来是陶逢瑶,逢春的态度既不近亲也不疏远,只语速和缓道,“二爷,这是我七妹妹。”姜筠只唤了一句‘七妹妹好’,再无别的话,逢瑶比逢环大胆多了,瞄了姜筠好几眼,逢春转视姜筠,见他笑意十分冷淡,已几乎消失不见。
  最后,轮到逢兰,姜筠态度和气道,“我听你姐姐提过你,说你教了她好多东西,她很感激你。”
  逢兰微垂着眼帘,举止落落大方:“五姐夫好,五姐姐的各种学识手艺都在,只是一时忘记了,我稍稍起了个头,剩下的,五姐姐自己就熟练地做出来了,我可不敢居功。”
  认完陶氏亲戚,再过一遍两位姑姑家的表亲,也基本到了开午宴的时候,姜筠被拉去外头吃酒前,逢春悄声提醒:“大酒伤身,不许多喝。”想了一想,更低声道,“若是不好推辞,你装醉会吧。”她可不想带个醉鬼回去。
  若不是在外头,姜筠还挺想捏一下逢春的鼻子,将手指痒痒的右手负到后背,姜筠朝逢春眨眼,表示‘已收到’,姜筠虽是新姑爷,但所有人都灌他,也很不现实,所以,在除了必要的敬酒之外,四位陶家成年儿郎组成小队,和五位姑爷一拼高下,氛围也算活跃热络。
  内厅里,逢春坐在老夫人身边,按规矩,分别向在座的长辈敬酒,众女眷也都很给面子,全部痛痛快快地饮下,傻子夫婿变成了正常老公,逢春也没骄傲显摆的意思,依旧进退得体,不骄不躁,老夫人看得暗暗放心,她本想着过会儿提醒逢春,夫婿如今不傻了,她在婆家更得小心行事,不可脑热昏头,现在看来,这孩子明白着呢。
  外头的男席还在觥筹交错时,女席这边已先散了,既而开起了茶话会,茶话会是公开场合,老夫人有私房话问逢春,某些话题,未婚少女不宜听,遂和曹氏、施氏、高氏到了安静的隔间,作为被审问的对象,逢春打起精神应对。
  “春丫头,在姜府,一切都还好吧。”五人坐定之后,老夫人望着容色娇艳的逢春,对每个外嫁的孙女,都开始例行问话。
  逢春轻轻点头,温声回应:“还好。”实则,好什么好,要是姜筠的壳子里没换人,或者他直接一命呜呼了,她现在还不知是个什么待遇呢。
  老夫人轻轻叹气,目光中微带责备:“你这孩子,连祖母也要瞒着么。”
  逢春心头微动,随即有些恍悟,晴雪是从老夫人这出去的丫鬟,今日随她一块回来,老夫人想知道她在姜府的情形,向她询问自然再适合不过,逢春微垂臻首,静静回道:“已经都过去了。”若在座的人真心疼她,她大概会忍不住倾诉那段日子的委屈、难熬、彷徨、折磨,可惜,这里没有对她全心全意的人,相较其它人而言,老夫人待她是好,但那些好,都在逼着她向现实认命,而不是救她脱离苦海。
  高氏作为嫡母,也不能太过漠不关心,况且,姜筠现在不傻了,逢春这条路子更得维护好,遂开口关怀道:“春丫头,你在姜府那边,府里的丫鬟婆子,可有哪个怠慢你?月例吃穿住用,可都还周到?”
  逢春依旧回答:“多谢母亲关心,都很好。”这一点,逢春倒没答假话。
  曹氏似看出逢春不想多言姜府之事,便道:“五姑爷如今好了,倒不能再像之前那般荒废日子了,接下来也该进学读书了罢。”
  逢春看向曹氏,轻微颔首:“嗯,公爹已给二爷请好了先生,后天就来府里给二爷单独授课。”
  “你婆婆出身书香世家,满门簪缨,对自个儿子要求也严,你婆家兄长的功名,就是苦读自考出来的。”曹氏笑容温和,侃侃而谈,“像咱们这样的人家,虽说捐个官不是什么难事,但到底不如自考出来的荣耀门楣,也给父母增光添彩,春丫头,你以后可该督促姑爷上进读书,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