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236部分

瓜田李夏-第236部分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觉得辛苦。我反而觉得,好像是学到不少的东西。”而且这一路可以说是心情非常愉快。李夏笑着说。
  夏至仔细打量李夏,知道他说的是真话。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李夏又说道,“我现在是更深切地感悟到这句话了。”
  夏至点点头,这一路上,虽然总体算是顺利,但他们何尝没有困难的时候。不过因为都客服了,走了过来,所以现在回想起来,竟觉得那些都是小事了。
  “我感觉自己也学了不少的东西。不过,李夏,我还是挺佩服你的。你和我不一样,我自小吃惯了苦的。你是小少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能跟我走这一路,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我年纪还比你大呢。”虽然知道夏至这是在夸自己,但李夏还是表示不服。
  “好了,知道了,李夏哥,表哥。”夏至被李夏难得炸毛的样子给逗乐了。
  李夏随即也笑了。夏至以前总李夏李夏地叫他,这一路上,还是因为他的机智,才让李夏在人前叫了他几次哥。李夏觉得成就感满满的,虽然他心底知道,等回到大兴庄了,夏至以后肯定还是叫他李夏。
  “做你弟弟妹妹应该特别幸福。”夏至忽然又说道。
  李夏心中就是一动:“我没弟弟妹妹,我爹娘也不打算再给我添弟弟妹妹。”李夏说的比较委婉,还偷偷地打量夏至。
  夏至却似乎根本就没在意。
  时辰不早,明天还要赶路,夏至要了水洗漱,李夏果然去跟店里要了个炭盆来。这一夜,夏至都睡的暖暖的。
  第二天早上起来,空气中就多了水汽和凉意。
  “十六,你起来啦?”小黑鱼儿在帘子外喊。他应该早就起来了,但被李夏告知不要吵醒夏至,所以一直都没出声。
  “嗯。”夏至略收拾了,就从里屋出来。
  李夏和小黑鱼儿已经收拾利落了。
  “十六,昨夜里下雨了。”小黑鱼儿告诉夏至,用的是欣喜的语气。小孩子,什么都是好的,新奇的。
  “雨停了没?”夏至一边问,一边朝外看。
  “我刚出去看了,雨停了,大晴天。”李夏就笑着说道。
  夏至低头看了一眼,就看到大青的毛皮有些湿,爪子上还沾着泥。也不知道是李夏还是小黑鱼儿,这一大早的,就已经带着大青出去溜达过了。
  “那今天咱就继续赶路,估摸着明天咱们就能到家了。”夏至笑着说道。
  小黑鱼儿立刻就欢呼了一声。
  “十六,外面冷,早饭咱在屋里吃吧。”李夏提议。
  “好。”夏至点头。
  李夏让夏至和小黑鱼儿在屋子里等着,他出去片刻的工夫,就和伙计端了早饭进来。
  早饭有熬的浓稠的小米粥,白面包子,油条,还有大块的酥鱼。包子和油条是大车店里的,油条是李夏出去的时候在外面买的,至于那酥鱼,却是他看到一户人家出来晾晒,跟人买了,让大车店的厨房给蒸熟的。
  夏至吃着热乎乎香喷喷的早饭,心里突然明白一件事:这一路这么顺利,几乎处处熨帖,是因为李夏。


第298章 中秋
  李夏很会照顾人。
  吃过了早饭,夏至就打开随身的包裹拿出三件衣裳来。刚下过雨,天气肯定凉,一会还要赶路,所以得多穿衣裳。
  小黑鱼儿和李夏都乖乖地添了衣裳,李夏就去柜上会账。夏至收拾了东西,看着大青也吃饱了,这才带着小黑鱼儿下来。
  李夏已经会过账,牵着大灰和小灰在门口等着了。
  出了大车店的门,一股带着水汽的凉风立刻扑面而来。身上穿的暖,这点凉意,竟有一丝丝的喜悦。
  夏至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若无烦事在心头,一年都是好时节。
  三人骑了小毛驴,蹄蹄哒哒地上了路。雨后的天空,特别的晴朗。很快就要到中秋了。这个季节,南方的田野里应该还是望不到边的绿,但北镇府的田野里却已经是草业微微泛黄,秋花遍地了。
  而农田里的庄稼,大部分都已经收割完毕,约略显出一丝苍凉和空旷来。北镇府的秋天不会太长,很快严寒就会到来。
  回程的路上,夏至陆续又收了一些棉花。他们还遇到了赶着羊群卖的钱月来。钱月来赶的事转圈集,也就是远近的集市他都去,为的就是卖羊卖牲口。
  在外面遇到熟人,大家更加亲近了。夏至就请了钱月来到一家食肆中坐下吃饭,还谈了很多的事情。
  夏至再次跟钱月来确定,要买几只羊。钱月来让她尽管放心,说这些天就先给她送去两只。
  然后,夏至又问到了羊奶和牛奶。
  北镇府这里,是没有人养牛羊产奶的,但是北边外的满族部落却是有的。钱月来听夏至的意思,是想用牛奶和羊奶做吃食,就沉吟起来。
  钱月来告诉夏至,蛮族部落里就有奶食。
  “我没往回带,怕大家伙吃不惯。十六,你要是稀罕,我下次给你带。”这么说着,钱月来又觉得他下次往北边去还得有段日子,“我捎信儿,看看能不能找人给你带回来一些。”
  往北边去贩牛羊和其他货物的,并不只钱月来一个。钱月来跟着钱家老爷子,几乎跟所有往北边去的人都熟。这些人之间有他们特殊的消息渠道。钱月来说捎信儿让别人给夏至带,那肯定很快就能给她带回来。
  “那太好了,谢谢你月来哥。要是咱们这也有人养牛产奶,那就好了。”
  “十六,我听你说话的意思,好像不是单就为了自己吃吧。”钱月来问夏至。夏至头脑灵活,先是在临水镇上摆摊卖吃食,现在又收棉花,摊子越铺越大。钱月来是看出来了,夏至肯定闲不住,一定是想要做什么大事了。
  “当然不是了。”夏至笑了笑,“月来哥,你帮我留心着,有啥消息就告诉我。”
  “肯定的。”钱月来痛快地答应了,然后他还跟李夏说话,“这马上就八月节了,李夏公子,你在大兴庄过节不?”
  “今年恐怕是不行。”李夏就笑着说道。
  钱月来对李夏很亲切,也很客气。他很感激李夏,因为李夏跟聚贤酒楼打了招呼,他卖羊给聚贤酒楼,可多赚了不少钱。
  大家都有事,因此在食肆吃过了饭,就分开各自山路了。
  这天晌午,三人终于回到了大兴庄。
  他们这次出门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比上次去府城的时间还要短很多,但是一家人接住他们,却仿佛是分开了很久似的。
  夏老太太打量完小黑鱼儿就打量夏至,然后又打量小黑鱼儿,她还打量李夏,然后就连连说:“瘦了,黑了。”
  夏至摸了摸自己的脸。
  黑或许是真的黑了些吧,但肯定没瘦。至于小黑鱼儿和李夏,这一大一小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是大胃王,然而却不长肉,不过身上的肉很结实就是了。
  但夏至这么说,大家伙都不相信。
  总之一句话,他们这次出去不是走亲戚,也不是去玩,而是走村串巷的去做事的,肯定是非常辛苦的。
  夏老太太忙就叫了夏三婶,婆媳两人去张罗晌午饭。
  夏老爷子就问夏至和李夏,这一路是否顺利,是否遇到了困难之类的。困难的事,夏至最多一语带过,更多的说的是一路上的见闻。
  夏老爷子很爱听这个。屋门开着,帘子也挑起来了,夏老太太和夏三婶在外面做饭,也能听到屋子里说的是啥。
  “小龙可跟着见了大世面了。”夏三婶在外面说道。
  夏老爷子就笑着连连点头:“这是小龙的大福气。”小黑鱼儿这样小小的年纪,只怕没谁有这样的机会。
  李夏和夏至都真心疼爱小黑鱼儿。
  夏家其他几个孩子都十分羡慕,围着夏至、李夏和小黑鱼儿转悠。如果夏至想做什么,他们根本就不用夏至动手,都非常乐意服侍夏至。
  夏至倒也是很享受弟弟妹妹们这般的敬仰和爱戴。
  说了一会话,夏老爷子就提到正事。这些日子夏至不在家,他带着夏三叔和夏桥几个帮着夏至收棉花。他们收购的棉花一部分已经押送到了府城,还有一些暂时存在家里。
  东屋的一间,还有西屋的一间都做了仓库,堆满了棉花。另外前院夏至的屋子也做了仓库。
  “我听见有人说,今年南面好些地方遭了灾,没收到啥棉花。咱这的棉花,价钱恐怕是要贵。”夏老爷子说这话的时候,很是谨慎小心的样子。
  看过了几个仓库棉花,夏至暗中点头。
  夏老爷子做事特别有责任心,夏三叔和夏桥也是实在肯干的人。他们收的棉花质量都是仔细检查过的,而且放在仓库里照看的也很细心。
  这期间,夏老爷子又问了夏至收购了多少棉花。然后他在心里这么一估算,就估算出夏至花出的本钱超过了六千两银子。
  六千两银子啊,那要是堆起来,也是一座小山了。
  夏老爷子就有些紧张了。这些本钱投下去,如果顺利,那自然赚到大钱了,可要是……哪有总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呢。
  “要我呀,我就不冒这个险,吃点苦是不怕。”夏老爷子还是忍不住跟夏至说道,“押进去这大一笔钱。十六啊,我知道,现如今你是不缺银子的。可这么大的一笔,心疼啊……”
  “爷,你往好处想想呗。”夏至微笑。


第299章 空穴来风
  “十六,爷这可不是想你不好。我这就是……哎,所以说,我从来就不做买卖。”夏老爷子最后叹了一口气。
  他很赞赏夏至,并在夏至的身上看到了某些夏家人的特质。但夏至毕竟和他是不同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最后,夏老爷子这么说了一句。
  刚看过了前院存放的棉花,夏老太太就打发小夏林过来,说饭菜做好了,让大家伙赶紧回家吃饭。
  众人这才回到后院。
  晌午饭自然丰盛无比,因为李夏说过不能在夏家过中秋节,这一两天就得回府城,所以夏老太太在这顿饭上更加下了工夫。
  她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等饭菜摆上桌,夏至就看出来了。这顿饭菜,是按照中秋节的团圆饭的规格准备的。
  饭桌最中间,就是夏老太太杀了一只大公鸡,用夏至带回来的蘑菇烧的小鸡炖蘑菇。另外还有整鱼、整鸭,两张桌子拼在一起都放不下,有些菜盘子还得摞在一起。
  “奶,您老太费心了。”李夏现在都不称呼夏老太太做大奶了,而是跟着夏至直接叫奶。
  夏老太太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刚才她逮住机会跟小黑鱼儿说了一会话。小黑鱼儿说他这几天的见闻,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都是夏至和李夏对他照看的如何仔细、贴心。
  夏至还罢了,谁让小黑鱼儿是她叔呢。可李夏跟小黑鱼儿可没有啥关系,那么细心的照看和疼爱,如何不让夏老太太感激和欢喜。
  “没啥,没啥,咱们也没啥山珍海味,就是家常这点儿饭菜。”夏老太太笑着说道,让李夏多吃菜。
  “还是咱奶做的饭菜好吃。”李夏在夏家吃饭一点儿都不矜持。
  他越是这样,越是让夏家人欢喜。
  “在外面总不比在家里头。”夏老太太也说。
  因为说到夏至这次带回来的蘑菇和木耳特别好,夏老太太还问夏至怎么买了那么多的山货回来,其中有一些她都不认识,还是夏三婶因为自幼长在山里,所以都能认的出来。
  “咱家自己吃一部分,另外再送礼啥的。”夏至这么说着,不经意地瞟了李夏一眼。
  夏老太太立刻就懂了:“应该的,应该的。”
  在外面虽然他们也没有亏待自己的胃,并且也吃到了不少好东西,但还是回到家中吃饭吃的最为熨帖了。
  吃过了饭,腊月就沏了茶水送上来。大家都从屋中出来,到院子里坐了,一边喝茶一一边说话。
  夏老爷子告诉夏至,说地里的大豆都收回来,而且已经打过场,如今已经一袋子一袋子地装好了。
  如今家里养的牲口多了,这大豆夏老爷子就更不打算卖了。
  “赶在节前,咱就去油坊把油榨了。”夏老爷子就说道,“李夏要是能在这过节就好了。”
  李夏就笑,没说话。
  夏老爷子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了。“再待两天,你也去油坊看看,是不是还没看见过人家咋榨油啊。”
  李夏就看了夏至一眼。
  “爷,李夏估计待不到那个时候。咱这棉花还得往府城运,李夏得回去过节,正好押车进府城。”
  夏至这么一说,夏老爷子更不会再说什么了。“回家陪着你爹娘过年,那是正理。……啥时候再回来啊?”
  “我有空就来。”李夏就说。
  夏至忍不住在旁边偷笑。
  夏老爷子这是刚才多喝了几盅酒,要不然他是不会留李夏在家里过中秋节的。这是喝多了,真情流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