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237部分

瓜田李夏-第237部分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老爷子这是刚才多喝了几盅酒,要不然他是不会留李夏在家里过中秋节的。这是喝多了,真情流露。
  说了一会话,就有村子里的人来找夏老爷子当来人说和事。大家因此上散了,李夏回上房西屋,夏至回前院休息。
  因为秋收,孙兰儿又跟着她爹孙老五去给人打短工了,所以并没有来迎夏至。
  田氏和二丫都在,方才两人也都在后院吃的饭。孙兰儿不在,田氏就给二丫使了个眼色,让二丫帮夏至做事。
  二丫也是自幼做惯了活计的,很是能干。但夏至有些不习惯二丫在自己身边转来转去。”
  “二丫姐,我自己来吧。”夏至只好说。
  田氏在旁边瞧见了,竟走过来,亲手帮着夏至收拾东西,整理屋子。“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天天在外头跑……哎……”田氏竟然叹了一口气,似乎是心疼夏至辛苦的意思。
  “没啥,外面挺好的。”夏至就说。
  “你呀,也不知道是咋回事,肯定是跟你老叔在一块,也玩野了。”田氏飞快地扫了夏至一眼,她记忆中,以前的夏至不是这样的。
  夏至的转变,应该是从她要把夏至给田大宝做媳妇的时候开始的。
  “你往西边去的,碰见你姥家村子里啥人没?”田氏问夏至。
  田氏不说,夏至几乎就要忘记了。“在大车店听人说他们家,是不是靠山屯儿的人我不知道。我姥家在那一带,现在可出名了。”
  这么说着话,夏至还特意看了二丫一眼。二丫似乎有些惊讶。
  “说你姥家啥了?”田氏赶紧问。
  “还能说啥。”夏至一笑。
  田氏立刻就不问了,因为她猜到了会是什么事。
  “还有一件事呢,你们听说了没有。”夏至顿了顿,才又说,“二丫,你们一家打算啥时候搬到临水镇上来啊?”
  这句话,田氏就愣了,二丫的神色就有些复杂。
  夏至立刻明白了。
  “啥?”田氏跟夏至追问。
  “娘,你别问我,要问你问我二丫姐。”夏至就将田氏推给了二丫。
  二丫神色尴尬:“我、我也不知道准信儿。就是前两天,我爷打发人来看我姐……说的。好像是让我姐给想辙,说我哥一成亲,就搬到镇上来住。人家岳红,不想住山沟里……”
  原来田老头还真有这个计划,而且竟然是应岳家那边的要求。
  夏至嘿了一声,就懒得理会这件事了。
  “我、我姐也不乐意。她刚跟老爷好点儿。我都不敢在那儿多住。可我爷我奶,我姐也没法子……”二丫眼巴巴的看着夏至,似乎是想让夏至给想个办法。


第300章 讲究人
  夏至不习惯二丫围着自己转,也不愿意看到田氏帮她做事。因为她知道,这两个人对她殷勤起来,肯定是有事要她帮忙。
  而这两个人要她帮忙的事,无非还是靠山屯儿田家的事。夏至是热心肠,也比较喜欢管事,但她早就下定决心,绝不会去管靠山屯儿田家的事。
  夏至冷下脸来,田氏和二丫都觉得没趣。
  “夏至,你……你是不是还记恨先前的事?”田氏终于将这句话问出了口。
  “先前啥事?先前可有不少事了。”夏至没有承认,但是也没有否认。可是她这样说,在田氏听来,那就是真的在记恨,而且记恨的恐怕还不仅仅是一件事。
  田氏咬了咬牙:“夏至,就是要把你说给你大宝哥的事。哎,算了,那不都过去了吗。是后院都拦着,可我要真想那么干,他们谁能拦住我!”
  田氏的意思,还是她最后改了主意,放过了夏至。
  但夏至可不会领这个情。
  “夏至,你还认不认我这个亲娘。我是你娘,十月怀胎生下你,你还想要记恨到啥时候!”田氏盯着夏至。
  夏至眼珠一转,随即就缓和了语气:“娘,你要是想让我忘记以前的事。那你得跟别人学学,看看别人家是咋做娘,咋对待自己的孩子的。”
  田氏听着夏至有活动气儿了,也缓和了下来:“还想让我咋样。我现在跟你们伏低做小的……”
  田氏就说她去后院帮忙,跟夏老爷子、夏老太太改善关系的事。然后又说在家里啥事都是夏至做主。
  “嗯……还得对我好点儿才行。起码不能把别人搁在我前头。”夏至就又说。
  田氏没说话,摔帘子出去了。
  二丫站了一会,也出去了。
  夏桥和小树儿从外面走进来,都在夏至身边坐了。刚才夏至和田氏之间的谈话,他们两个在院子里都听见了。
  “十六,你是啥打算啊?”夏桥就问夏至。
  夏至就又将在大车店听到的关于田氏娘家的事跟夏桥和小树儿仔细说了。“以后不仅咱们不跟他们来往,还得把咱娘给看好了。”
  夏桥和小树儿就都点头。
  至于夏至说的,让田氏对他们兄妹好的话,那是夏至的策略。她提出要求,田氏虽然当时没答应,但之后肯定会照着做。
  如果这么做成了习惯,就算不能从根子上改了,总是很大的进步。
  然后,只要他们再将田氏给看住了,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姐,下次你再收棉花啥的,能带上我不。我比咱老叔还管用呢。”小树儿就围着夏至转,“姐,以后大灰和小灰我来喂……”
  夏至抬手揉了揉小树儿的发顶。“等你以后念书了,恐怕就没工夫了。”
  小树儿不敢说不念书的话:“又不是成天就念书,我肯定有工夫。”
  夏至想了想,就点了头:“以后有机会,姐也带你出去走走。”
  “好。”小树儿立刻就手舞足蹈起来。他现在最羡慕的就是小黑鱼儿,跟着夏至那哪儿都去。
  夏桥就在旁边笑。
  “哥,收棉花的事,辛苦你了。”夏至就对夏桥说道。
  方才夏老爷子说家里收棉花的事,特意提到夏桥。夏桥对这件事特别上心,事事都跑在前头。
  “你的事,咱爷和三叔都使劲儿帮忙,我还能偷懒。主要还是咱爷和三叔,我就是打个下手。我啥也不懂,跟着咱爷和三叔我学到不少东西。”
  或许也是历练的缘故,现在夏桥说话做事更从容了。
  田氏和二丫不在,夏至就悄悄地问夏桥和小树儿,大丫那边最近有什么变化,还有田老头有没有给田氏捎信儿什么的。
  夏桥就告诉夏至,大丫那边没什么大变化,只是慢慢地修复了跟刘胖子的关系。刘胖子却再也不肯让大丫的手里有钱,大丫只能在后院,连宅子的前面都不能去了。
  因为担心二丫传递消息,又拐带了大丫,刘胖子对二丫的态度也不像从前了。
  “……没给咱娘捎信儿。”
  田老头现在最为关注的应该就是大丫。因为他发觉大丫那儿可以挤出钱来。而田氏这里,有夏至把着,田老头根本没办法,只能暂时放弃了,毕竟还有大丫那条路不是。
  “我总觉得他们还得闹事。”夏至就说,“哥,小树儿,你们可都得机灵点儿。”
  夏桥和小树儿都点头。
  略做休息,夏至就带着夏桥开始清点家中存放的棉花,夏桥又拿出账目来给夏至核对。收购这些棉花,夏老爷子做了一本账,这账都是夏桥记的,银钱也都过了夏桥的手。
  “咱爷办事就是讲究。”夏至翻看着账本,笑着跟夏桥说道。
  “是。”夏桥也笑,“我知道咱爷的意思,我是你亲哥,所以银钱啥的,都得经过我的手。”
  这么说着,夏桥还提醒夏至:“十六,这些天咱爷和三叔三婶他们起早贪黑的,可没少费心。十六,你……”
  “哥,你放心吧,我不能亏待了咱爷和三叔。”
  “我知道你心里有数,就是白说说。”夏桥笑道。
  “挺好的呀。”夏至就说,“以后我的事肯定更多,有时候或许就忘了啥。哥,别人不提醒我,你得提醒我。”
  “那肯定的。十六,你别嫌我唠叨就行。”
  夏至将账目核对了一遍,竟然是分毫不差。夏老爷子的为人行事,如此可见一斑了。
  收拾了账册,夏至就往后院来。
  夏老爷子不在,让人请去做来人了。夏老太太就跟夏至抱怨,意思还是怕夏老爷子累着。
  “你爷那人,别看平时说话啥的好像挺会说的,他其实直性子,得罪人自己都不知道。”
  夏老爷子为人正直,说和事,主持公道,有时候难免就得罪人。所以,这些年来,感激夏老爷子的人有不少,也有私底下对夏老爷子有意见的。
  但是,如果拿到桌面上来说,可是没人能说夏老爷子不好。因为夏老爷子没私心,也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偏袒谁。
  “奶,公道自在人心。咱这十里八村的,谁不恭敬我爷啊,就是因为我爷公道。”


第301章 宠溺
  夏老太太就是抱怨抱怨,她也知道,夏老爷子这脾气是改不了的。到了晚饭的时候,夏老爷子还没回来。夏老太太就想找人去看看。正好小树儿几个都在身边,夏老太太刚一说话,小树儿就跳出来主动要求去。
  夏老太太挺高兴的。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几个孙子她都使唤得动。其实,都不用她使唤,夏桥和小树儿都挺主动。
  小树儿去了一会回来,就说夏老爷子被留下吃饭了。事情还没说和好,估计晚上又得熬夜。
  夏老太太只能叹气。
  夏至正在西屋帮着李夏收拾东西,听见外面的动静,就笑了。“我奶也就嘴上说说,其实还是心疼我爷。”
  李夏也看出来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的感情很好。他们一个是火爆的性子,一个则比较绵软,凑在一处竟也相当的和谐。
  “大爷是热心肠的人,咱奶的心肠也好。”李夏就说,一边找出本册书来递给夏至。“十六,你不是说要学下棋,你先把这本棋谱看熟了再说。”
  夏至接过书册来略翻了翻,就放回去了。
  “怎么,又不想学了?”李夏笑着问。
  夏至瞧了李夏一眼,干脆就在炕沿上坐了。她跟李夏说了实话:“本来是想学的,可这个太费神了。”什么琴棋书画,又是君子六艺之类的,都是现在比较高雅的玩意儿。夏至偶有闲暇的时候也曾经想过学习学习,到时候也能装装样子。
  她跟李夏学下棋是一时兴起,慢慢地就没了兴趣。
  说费神只是一方面,做什么不费神呢。主要还是夏至发觉自己对下棋没兴趣。
  “那就算了。”李夏也不勉强,“你要是感兴趣,那就学学。不感兴趣,就不用劳神费力。”
  “李夏,你不再劝劝我,让我学?”夏至笑着问。
  “为啥要劝你。学会了下棋,也未必就高人一等了。”李夏就笑,“等你觉得对啥有兴趣了,就跟我说,我教你。”
  “好像你啥都会似的。”夏至瞟了李夏一眼。
  “一般的,还都会点儿。我先教你,等我教不了了,我再给你找好先生。”李夏很认真地说。
  有关夏至的事,就没有小事儿,一定都要认真仔细地对待,这是李夏的一贯原则。
  李夏这个认真的态度,倒是让夏至愣了愣,不过随即夏至就明白过来,心中熨帖极了。
  “李夏,晚上想吃啥?”夏至就问。
  “十六,你要亲自下厨?”李夏问。
  小黑鱼儿的耳朵尖儿,上一刻还在外头嚷嚷,下一刻听到夏至要亲自下厨的话,就跑进来:“十六,十六,你要做啥菜?”
  “问李夏,李夏说吃啥咱就吃啥。”夏至笑着说道。
  小黑鱼儿就过去问李夏。
  李夏笑眯眯地,心里也极为高兴:“要不,就做点儿新鲜的?”
  李夏提出了一个小小的难题。
  “好!”夏至却是一点儿迟疑都没有,立刻就应了下来。
  晚饭,夏至亲自下厨,就做了一道酸汤酥肉。酥肉她现在常做,就是五花肉调味后下油锅炸熟,这道菜香酥可口,很受夏家人的欢迎。而所谓的酸汤,主要就是用洋柿子熬的浓汤。
  这个季节早就没有洋柿子了,但夏至早有准备。在洋柿子大批收获的时候,她就做了番茄酱封在罐子里存放起来。
  这个番茄酱跟吃薯条用的那个番茄酱还不太一样,里面很多大块的洋柿子,主要就是为了较长时间地储存洋柿子,好留着秋冬吃的。
  酥肉放进酸汤锅里煮着,就是酸汤酥肉了。
  田括这次送了夏至不少东西,其中一样就是按照夏至画的图纸,做的专门用来装烤鱼的长方形铜盆。铜盆有盖,把手还做成了凤尾状,盆子的下面可以放炭。而且还可以通过调节风门还控制炭火的大小。
  这几乎是夏至这次收到的最为满意的礼物了。这个时候的工匠,心思的巧妙以及手艺的精湛,已经很让人赞叹了。
  这锅酸汤酥肉,夏至做好了之后,就放在这个铜盆里端上了桌。
  窗外又有些落雨,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