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巨浪 >

第215部分

巨浪-第215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点五十一分,“宣宗”号就用一枚装错了的半穿甲弹宣读了“阿方索十三世”号的“死刑判决”。

    这枚原本不应该挥多大作用的半穿甲弹竟然鬼使神差般的打中了“阿方索十三世”号的后烟囱!可以说,这将错就错地一炮,正好打在了最准确的位置上。 书

    当时,“宣宗”号上的炮手肯定是过于机动了。

    在现装错了炮弹之后。退出炮弹在比较麻烦地事情。在激烈地战斗中。炮手往往将错就错。把装错地炮弹打出去。以便及时进行下一轮齐射。

    据战后调查。当时“宣宗”号位于编队末尾。为了防止敌人地驱逐舰转向攻击第11…2主力编队。“宣宗”号地丙炮塔装地确实是半穿甲弹。而不是用来对付战列舰地穿甲弹。结果。谁也没有想到。三艘“海龙”级大型巡洋舰非常干净利落地解决掉了六艘驱逐舰。结果。等到“宣宗”号重新瞄准“阿方索十三世”号地时候。丙炮塔内地炮手根本来不及更换炮弹。只能根据经验调整了炮击参数。然后就打出了这轮齐射。

    谁能想到。这三枚半穿甲弹中。竟然有一枚打中了目标。而且还正好打在了二号烟囱上。

    如果打中地是穿甲弹。因为烟囱地装甲太薄。所以穿甲弹肯定会直接贯穿烟囱。而不会在烟囱内爆炸。

    半穿甲弹地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打穿了烟囱左侧地装甲之后。撞上烟囱右侧时就生了爆炸。而半穿甲弹地爆炸威力远远过了穿甲弹。结果“阿方索十三世”号地后烟囱被硬生生地炸成了两截。

    虽然烟囱并没有因此而堵塞。但是“西班牙”级战列舰地烟囱采用地是吸气原理。即利用较长地烟囱通道来产生负压力。从而吸出锅炉排出地废气。也就是说。烟囱必须达到一定地高度。不然吸不出舰体内地废气。

    无法达到最大排烟效率,连接在后烟囱上的四台锅炉就无法为蒸汽轮机提供充足地高压高温蒸汽,从而导致蒸汽轮机的输出功率急剧降低。

    结果很明显。“阿方索十三世”号因此而丧失了四分之一的动力!

    “阿方索十三世”号的灾难没有就此结束,或说,“宣宗”号的好运还没有用完。

    九点五十五分,仅隔了一轮齐射之后,“宣宗”号丙炮塔的炮组再建奇功。这次打出的不是半穿甲弹,而是重型穿甲弹。

    这枚穿甲弹打在了“阿方索十三世”号左舷上层甲板与露天甲板的交界处,并且轻而易举的撕开了仅仅只有一层,厚度为一百五十毫米地水平装甲。进入舰体之后,穿甲弹在连续穿过了三层甲板地同时。弹道路径生偏移。最终竟然钻入了三号锅炉舱,最后在撞上了三号锅炉舱与一号锅炉舱的装甲隔板之后生爆炸。

    这绝对是致命地一炮。

    原本已经无法正常工作的三号锅炉舱内的两台锅炉被彻底炸毁。而“阿方索十三世”号与“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一样。几座锅炉舱之间仅仅只有一层二十毫米的防破片装甲隔板。这种厚度的装甲隔板根本挡不住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爆炸之后产生的弹片。结果,一号锅炉舱的两台锅炉也在五分钟之内相继关闭。

    如此一来,“阿方索十三世”号损失了百分之六十八的动力!

    其度很快就降低到了十二节,航向也向左偏转了大概十度。

    “宣宗”号也随之减,炮击命中率迅提升。

    九点五十七分,连续二枚穿甲弹命中“阿方索十三世”号,其中一枚端掉了该舰的a炮塔,另外一枚打中了该舰的舵舱,并且导致舵舱严重受损。这样一来,“阿方索十三世”号更别想回到欧洲联合舰队里面了。

    十点前,在“阿方索十三世”号的度降低到十五节左右的时候,又挨了三枚穿甲弹。

    十点过三分,又是三枚穿甲弹到来,其中两枚分别打中了B炮塔与舰桥,另外一枚则在舰体左舷距离舰尾大概三分之一舰长处开了个直接越五米的窟窿。只是,该部位的三号锅炉舱已经完蛋了,所以这枚穿甲弹最多只是让“阿方索十三世”号的舰体内多了大概一千吨的海水。

    十点过五分,连续到来的两枚穿甲弹最终让“阿方索十三世”号走到了尽头。

    前一枚穿甲弹准确打在了司令舰桥处。只是“阿方索十三世”号并不是舰队旗舰,也不是西班牙两艘战列舰中的旗舰,所以这枚穿甲弹的意义并不大。

    后一枚穿甲弹则直接打在了c炮塔的炮座上,并且打穿了装甲,最终钻进了下面的弹药库。结果可想而知,在没有完备的防火设备的情况下,“阿方索十三世”号上的损管人员根本不可能阻止弹药库爆炸。

    十点十分前,又有至少五枚穿甲弹命中了“阿方索十三世”号。

    随即,这艘战舰的netbsp;       显然,这场爆炸来得迟了一点。如果是穿甲弹引爆的,应该在几分钟之前就生大爆炸了。

    据事后分析,很有可能是那枚穿甲弹没有立即爆炸,结果损管队员错误操作,引爆了穿甲弹。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损管人员想拆除穿甲弹上的引信,而不是立即向弹药库注水,结果在拆弹的过程中引爆了穿甲弹。

    当然,这一分析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证实,因为当时在该炮塔附近的所有官兵都完蛋了。

    只是,被炸掉了舰尾的“阿方索十三世”号并没有立即沉没,而是顽强的浮在了海面上。

    到十点二十八分的时候,“仁宗”号赶了过来,开始对付“阿方索十三世”号。

    十点四十五分,两艘战列舰都停止了对“阿方索十三世”号的炮击,纷纷将炮口转向了左舷方向。因为,就在五分钟前,两艘战列舰上的雷达现了出现在北面的几艘欧洲联合舰队的驱逐舰。

    与此同时,之前一直在旁边“看热闹”的第11…4巡洋舰编队杀了出来。

    随着敌人的驱逐舰再次登场,六艘轻巡洋舰终于可以上场露脸了。

    据后来分析,最后击中了“让•;巴尔”号的那条鱼雷,就是从此时动攻击的一艘西班牙驱逐舰上射出来的。因为,这是战斗结束前,欧洲联合舰队里的驱逐舰动的最后一次鱼雷攻击。另外,当时“让•;巴尔”号正好在“宣宗”号与“仁宗”号的东南面,而欧洲联合舰队的驱逐舰是从西北方向上进入的。

    只是,西班牙海军的鱼雷竟然航行了十七公里,这确实有点神奇。

    最终,“阿方索十三世”号在十一点二十七分沉没,全舰队官兵中有八百余人生还。( )

第八卷 万里歼敌 第三十二章 丧钟齐鸣(加更章)

    随着欧洲联合舰队的第二批驱逐舰杀出,白佑彬不但没有紧张,反而松了口气。

    按照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消息,欧洲联合舰队最多只有十几艘驱逐舰,也就是两支驱逐舰编队的规模。前面,三艘“海龙”级大型巡洋舰已经打掉了六艘驱逐舰,那么现在投入的就是欧洲联合舰队最后一批驱逐舰了。

    可以说,在这场战役中,白佑彬并不害怕敌人战列舰上的主炮,而是担心在遭到敌人驱逐舰攻击时出现不必要的损伤。当时,第一舰队没有驱逐舰,护航的巡洋舰又少得可怜。如果让敌人的驱逐舰放手动鱼雷攻击,后果将难以设想。

    正是如此,白佑彬才会让三艘“海龙”级撤下来。

    另外,在整个战术指挥中,白佑彬几乎没有对炮战指手画脚,一直让蓝凌波在指挥各舰,甚至第11…2主力编队内各艘战列舰的作战行动,他则主要在调整两支巡洋舰编队的行动。

    十点四十分的时候,“英宗”号上的雷达也探测到了北面的那几艘驱逐舰。

    早在十点之前,白佑彬就下令让第11…4巡洋舰编队机动到第11…2主力编队的北面,并且严密监视附近海域。

    结果,当六艘驱逐舰杀出来的时候,第11…4巡洋舰编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严阵以待。

    毫无疑问,面对六艘火力凶猛的轻巡洋舰,六艘驱逐舰没有任何机会攻击巡洋舰身后的战列舰。舰队中。巡洋舰地要任务就是对付敌人的驱逐舰,保护己方的战列舰,使战列舰免受鱼雷威胁。

    与上次不一样,六艘驱逐舰没有直接冲上去。而是在进入巡洋舰炮火的杀伤范围之前向西机动,准备绕到第11…2主力编队地**后面,然后从两支主力编队之间**。到时候。还可以择机攻击南面的第11…1主力编队。

    只是,白佑彬没有给敌人这个机会。

    就在六艘驱逐舰向西机动的时候。第11…3主力编队地三艘“海龙”级大型巡洋舰从第11…主力编队的后面插了上去,为第11…1主力编队建立起了一道防鱼雷屏障。如此一来,六艘驱逐舰要想攻击第11…1主力编队,还得先过了三艘大型巡洋舰这一关。

    在距离打头地“海龙”号还有大概十五公里的时候,六艘驱逐舰再次转向。^^  小  说  5  2  o  ^^

    显然。驱逐舰上的指挥官知道冲上去是送死,因此只能将航向掉转到一百度左右。继续向第11…2主力编队靠近。

    在此期间,第11…4巡洋舰编队已经转向南下,正在关上第1…2主力编队的“后门”。

    在三艘大型巡洋舰与六艘轻巡洋舰的围剿之下,六艘驱逐舰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攻击第11…2主力编队。只是,如果有人不怕死,那么再没有机会,也能创造机会。

    此时,欧洲海军军人地素质体现了出来。

    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六艘驱逐舰没有退缩,而是以过三十五节地度朝“宣宗”号与“仁宗”号战列舰杀了上去。

    帝国海军的九艘巡洋舰也没有手软。在敌人摆明了以死相搏的情况下。更不能让步。

    同时,“宣宗”号与“仁宗”号也将航向转到了七十度左右。并且调转炮口,瞄准了不顾一切杀上来的六艘驱逐舰。

    在十一艘战舰的凶猛火力之下,这六艘驱逐舰的结局几乎不用猜测。

    在射鱼雷之前,最前面的四艘驱逐舰被雨点般的炮弹连续命中,而且都在大爆炸之后迅从海面上消失了。

    十点五十八分左右,最后两艘驱逐舰也在距离“仁宗”号与“宣宗”号七千米开外就射了鱼雷,其中一艘还只射了四条鱼雷。

    面对十二条鱼雷,“仁宗”号与“宣宗”号立即加航行。因为鱼雷的覆盖范围太窄,加上又是白天,欧洲海军使用的不是氧气鱼雷,所以战列舰根本不需要转向,只用加航行就能离开鱼雷扇射区。

    十一点过十分,确认两艘战列舰都没有被鱼雷击中之后,白佑彬擦掉了额头上地汗水。

    “长官,一号目标舰转向了!”

    听到通信军官地叫声,白佑彬迅冲到了舰桥前方的舷窗后面,并且拿起了望远镜。大概十五公里外,“威尔士亲王”号正在以过二十节地度转向。随即,跟在后面的那艘“黎塞留”级战列舰也开始向北转向。

    “妈的,坎宁安想逃跑!”蓝凌波低声咒骂了一句。

    确实,坎宁安最后选择了逃跑。只是,在眼前的情况下,他能逃得掉吗?

    “威尔士亲王”号北面,干掉了“让•;巴尔”号的“太宗”号战列舰已经向其倾泻了至少八轮齐射,并且有证据表明,至少有五枚穿甲弹打中了“威尔士亲王”号,其中一枚穿甲弹打掉了该舰的c炮塔,另外一枚穿甲弹打在了后舰桥上。以“太宗”号的神勇表现,随着“威尔士亲王”号向北航行,交战距离迅缩短,其炮击命中率肯定会大幅度提高,结果就算无法击沉“威尔士亲王”号,也很有可能将其击毁。

    另外,“太祖”号也正在追着“黎塞留”号狂揍。

    据“太祖”号了望员报告,在前面的炮战中,至少打中了“黎塞留”号十四枚穿甲弹。可气的是,“黎塞留”号竟然还能保持二十节以上的度。而且其a炮塔左侧地两门主炮还在继续开火!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理解。

    “让•;巴尔”号在挨了第十一枚穿甲弹之后就丧失了战斗力,“黎塞留”号凭什么在挨了十四枚穿甲弹之后还能继续战斗,且航不减?

    直到战后。帝国海军才搞清楚了原因。

    “黎塞留”号被美国扣留之后,因为美国海军最初想将这艘战舰据为己有,而当时美国海军急需快战列舰。四艘“南达科他”级即将服役,所以美国海军抓紧一切时间。对“黎塞留”号做了一轮改进,其重点就是加强装甲防护能力,提高“黎塞留”号的生存力。结果,美国海军白忙活了一场,在改进快要完成的时候。在英国的“怂恿”下,自由法国政府要回了这艘战列舰。

    显然。这也是英国人在暗中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