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巨浪 >

第74部分

巨浪-第74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高野只有一种选择。”

    听到白佑彬这么一说,祖寿清也点了点头。

    “平行切入的话,联合舰队在兵力上不占优势,而主力战斗群也是帝国海军的精锐,日本海军很难像对付我们一样,用官兵素质弥补兵力劣势。如此一来,高野不会采用第二套方案,只会尽量争取胜利,从南面切入!”白佑彬在海图上的米昂阿斯岛上点了一下,“另外,以高野的性格,即便只有三分之一的胜率,他也会冒险赌上一把。”

    “看来,你对高野很了解啊。”

    白佑彬微微一愣,笑着说道:“如果高野不是那种喜欢冒险赌博的人,他会通过偷袭北洋舰队,主动挑起战争吗?”

    “你说的确实没错,另外,这也是高野等待了多时的机会。”祖寿清又点上了一根香烟。“元帅与总参谋长策划的作战行动就是要将联合舰队引出来,高野也知道,如果不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干掉我们的主力战斗群,日本将难有翻身之日。别忘记,三艘五岳级战列舰最迟在明年年初就能恢复战斗力,很有可能在十二月份就能完成所有的改进,编入海军战斗序列。到时候,我们在太平洋上有十三艘主力舰,就算‘雾岛’号修好了,日本海军也没有半点优势。可以说,能否击败我们,就要看这次的作战行动了。”

    “只是希望李玉民将军不要让我们太失望。”

    祖寿清又冷哼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

    “不过,眼前的局势对我们比较有利。”白佑彬说的这个“我们”并不是帝国海军。“李玉民放弃主动权,改为被动防御,缩短了我们返航的航程,至少为什么节约了十多个小时。当然,前提是他能否坚持下去。”

    祖寿清微微点了点头,目光落到了电文上。

    第四个“一”代表情况万分紧急,快战斗群必须以最快的度返航。

    这一点,早在白佑彬的预料之中。

    第五个“二”表示快战斗群按照作战计划行动之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以达成作战目的为前提的情况下,自行采取必要的措施,乃至制订单独的作战计划来完成任务。

    到此,这封只有五个数字的电文翻译完了。

    “需要重新制订作战计划吗?”白佑彬收起了电文与那三份文件。这些都不能立即销毁,而应该作为战役行动的档案保存下来。战役结束之后,这些文件不但是检查舰队有没有执行命令的依据,同时也是证明舰队有没有完成任务的证据。

    沉思了一阵,祖寿清说道:“去通知其他参谋,一个小时后在作战中心开会。另外,联系另外三艘战列舰的舰长,让他们也参加会议。”

    “我立即去安排。”

    离开司令官住舱后,白佑彬的心情仍然有点激动。( )

第四章 引蛇出洞

    按照海军总参谋部的计划,攻打达沃港只是“引蛇出洞”作战行动的一部分。

    “马赛海战”之后,帝国大西洋舰队遭受重创,帝国海军借此机会派遣太平洋舰队快战斗群增援大西洋舰队,从而削弱了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为日本联合舰队主动寻求决战机会创造了第一个条件。

    当然,这个必要条件并不充分。

    即便没有快战斗群,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仍然有十艘主力舰,日本联合舰队则只有六艘主力舰可以立即投入战斗。如此一来,日本联合舰队的兵力仍然处于劣势。也就是说,仅仅有“诱饵”还不足以迫使联合舰队离开横须贺,必须施加一定的压力。

    最初的时候,陈锦宽与卫延年曾经考虑攻打大岛或者是八丈岛。

    不管是琉球群岛中的大岛,还是相模湾以南,伊豆七岛中的八丈岛,都是日本本土防御的重要屏障。

    权衡利弊之后,两人最终还是选择了菲律宾群岛,棉兰老岛东南部的达沃港。

    说白了,日本肯定在密切留意快战斗群的行动,也肯定在监视开普敦港。如果快战斗群没有到达开普敦,日本海军处于安全考虑,要么放弃派遣舰队出战的想法,要么尽量缩短舰队在外作战的时间,避免遭到帝国海军的围歼。如此一来,全歼联合舰队的目的很难达到。

    显然,将战场选在南面比选在日本本土附近更有利。

    相对而言,达沃港的重要性并不在大岛与八丈岛之下,甚至更加关键。

    上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按照《巴黎停战条约》的规定,在帝国保留了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的情况下,将菲律宾群岛的棉兰老岛划给美日共管,借此美日在帝国固若金汤的南洋防线上打下了一颗契子(这也为后来棉兰老岛闹独立埋下了祸根)。

    随后,美日达成秘密协议,共同建设并且使用达沃港。

    从此达沃港成为了美日在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军港,也是唯一的军港。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达沃港不但拥有完善的军用港口基础设施,还建立起了完善的岸防系统,以及为驻军提供的营地等等。

    巅峰时,驻扎在这里的美日联军接近十万人!

    从七十年(38年),明美签署秘密协议(帝国同意扩大巴拿马运河的通航能力,美国削减在东南亚地区的驻军数量)之后,美国开始逐步从达沃港撤军。到战争爆时,美军已经完全撤出达沃港,仅仅只有一支不到五百人的部队留在了达沃东北的塔古姆。

    也就是说,出了名义上仍然由美日共管之外,达沃港成为了日本的军港。

    这也是当时日本在海外最大的军港。不管是从控制棉兰老岛,还是牵制帝国海军,乃至维护前往澳洲的南方航线的安全,达沃港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

    换句话说,如果达沃港被帝国占领,日本将失去两条最重要航线中的一条,同时失去从侧翼威胁帝国的战略据点。

    显然,对日本来说,达沃港绝不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

    十一月二十日,相关的各项作战命令下达到位。为了做得像模像样,除了动员太平洋舰队主力战斗群之外,还动员了三个6战师,并且准备了二个6战师的预备队。也就是说,帝国海军准备投入五个6战师的兵力攻打达沃港。

    二十八日,各项战役准备工作到位。

    三个6战师的近六万名官兵全部登上了运输船与登6舰,配套的重型准备,足以满足一个月作战需要的物资也都装船完毕。为了方便指挥,帝国海军还调来了一艘指挥舰(实际上就是安装了指挥设施,有足够场所的大型快补给舰)。

    二十九日,太平洋舰队主力战斗群离开了那霸。

    十二月一日,作战部队先后从高雄、海口、广州等港口出。

    四日,现行到达的太平洋舰队主力战斗群炮轰了达沃港,以及日军部署在休达港东面,萨马尔岛上的岸防炮兵阵地。

    战斗打得异常顺利,在十艘战列舰,四艘重巡洋舰的轮番炮击下,日军阵地很快就被炸成了平地,达沃港也损失惨重,十多艘停在港口内的舰船几乎全部被击沉击毁。当时,驻扎在该地的日本战舰动了反击,也都被帝国战舰无情的击沉了。

    六日,登6部队到达。

    似乎惧怕日军部署在达沃港后方的炮兵,登6部队没有直接在达沃港附近登6,而是先出动两个团的兵力攻占了萨马尔岛,随后在达沃港南面的迪戈斯附近上岸。在舰队的支持下,登6作战打得比较顺利,遇到的抵抗也不是很顽强。

    完成登6作战之后,6战队先巩固了滩头阵地,并且建造人工码头,将运输船上的重装备送上岸。

    八日,做好一切准备之后,6战队在舰队的支援下开始向北挺进。

    到十日,也就是快战斗群准备离开开普敦的头一天(开普敦所在时区比达沃港所在时区晚了七个小时),6战队已经推进到了达沃港南面,并且开始向内地迂回包抄,准备包围达沃港。

    战斗打到这一步,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没有舰队的掩护,炮兵又尽在帝国舰队炮火的覆盖范围之内,守卫达沃港的日军除了为天皇“效忠”的勇气,以及“武士道精神”之外,就只能用轻武器与血肉之躯与武装到牙齿的帝国海军6战队作战。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没有援助,日军最多坚持半个月,也许十天都撑不过去。

    十一日凌晨,联合舰队终于离开了横须贺的海军码头。

    此时,快战斗群刚刚离开开普敦港不到四个小时!

    陈锦宽与卫延年的担忧得到了证实。日本确实在开普敦安插了间谍,在确认帝国快战斗群离开港口,并且向西北航行之后,日本海军才做出了驰援达沃港的决定。

    从时间上算,日本人确实把握得非常精确。

    从开普敦到达沃湾的最短航线都有大概五千三百海里,快战斗群以十四节的最快巡航度返航,也需要大概十六天的时间才能赶回来。

    相反,不管达沃港的战斗结果如何,十五日之内必见分晓。

    也就是说,即便快战斗群立即回航,也难以赶上联合舰队与帝国太平洋舰队的决战了。这样一来,联合舰队只需要考虑那十艘在上次世界大战前后建造的老式战列舰,不用担心遭到四艘新式战列舰的打击。

    收到日本联合舰队出港的消息后,卫延年立即调整了作战计划。

    留下四艘重巡洋舰(其二百毫米舰炮足以压倒日本6军的火炮)与六艘轻巡洋舰继续支援6战队作战之后,主力战斗群立即离开达沃湾,准备迎战日本联合舰队。

    当然,在此之前,主力战斗群的主力舰都前往迪戈斯附近海域,从补给舰那获得了燃料与穿甲弹(在支援登6作战中,主力舰主要使用高爆弹与半穿甲弹,而不是对海作战的穿甲弹)。

    当然,按照作战计划,这个时候李玉民将全权指挥主力战斗群。

    也就是说,为了避免主力战斗群暴露行踪,在与日本联合舰队交手之前,李玉民不会回新的消息,主力战斗群将按照预定作战计划行动。

    在接受补给的时候,李玉民按照计划回了最后一封电报。

    也就是在这封电报中,他提到将在圣阿古斯丁角与米昂阿斯岛之间待命,寻找与日本联合舰队决战的机会。

    暂且不论卫延年在收到这封电报后会做何感想,当时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必须让快战斗群及时返回战场,与主力战斗群围歼日本联合舰队!

    没有快战斗群,很难完成全歼日本联合舰队的任务。

    说白了,怪就怪帝国海军的主力舰一直不太注重度。当时,主力战斗群中,“黄河”号战列舰的度勉强与日本“长门”级战列舰持平,“东海”号和“渤海”号的度勉强与日本“伊势”和“扶桑”级战列舰持平,另外七艘战列舰的度都远远不如日本战列舰。除非能够在轮交战中打掉六艘日本战列舰的动力系统,或者使其损坏,不然日本联合舰队望风而逃,主力战斗群根本追不上!

    显然,没有任何将领会把希望寄托在命中率只有百分之十的炮战上!

    如此一来,快战斗群能否及时返回战场,并且阶段日本联合舰队的退路,成为了能否全歼日本联合舰队的决定因素。

    也正是如此,卫延年在给快战斗群的电报中,才会在最后让祖寿清自行决断。

    说白了,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快战斗群能够及时返回。

    从时间上推算,就算李玉民消极避战,尽量拖延时间,也最多只能争取到十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快战斗群要想赶回来参加战斗,就得在十天内跑完五千三百海里的航线,而且最后还得保持足够的战斗力!

    平均度必须过二十二节!

    数百年来,没有任何一艘战舰能够以二十二节的度持续航行十天,并且在到达目的地之后,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

    ****

    明天就上架了,希望兄弟们继续支持闪烁,支持真版!( )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五章 守株待兔(求票,求月票)

    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旗舰“黄河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即便以“稳重、冷静”著称的李玉民都感到有点焦急了。已经整整八天了,仍然没有收到任何与日本联合舰队有关的消息!

    从日本东京湾到达沃湾的直线航行距离大概是三千五百公里,也就是一千八百九十海里,按照十四节的巡航度计算,联合舰队只需要一百三十五个小时,也就是大概五天半的时间就能到达。即便中途遇到什么麻烦(比如气候变化),或者是选择了更安全一点的航线,联合舰队也最多只需要七天时间就能赶到。

    也就是说,昨天就应该有所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