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素手染春秋 >

第301部分

素手染春秋-第301部分

小说: 素手染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味无穷之状,也没有轻轻击拍,仿佛知音,她就只是那么坐着,心神便似飘到了极远的地方,眉尖微微蹙起,又慢慢舒展,她听着琴音,却又全然忘了琴音,而是全副心神沉浸到了那琴声营造出来的意境之中,一双明眸中便多了几分知己之意。
    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
    少年鸿鹄志,谁懂沧桑心?
    琴音袅袅,到最后清秋寥落,征雁没于天际,唯见沙野万里,碧云天净,长空一色!
    遥儿轻舒一口气,缓缓张开眼睛,轻轻击掌道:“这是此生所听过的最优美的琴声。”
    安轲一曲弹完,喘气细细,船娘递上一张湿巾,他轻轻贴了贴额头,这才笑道:“遥儿姐姐过奖了,看来姐姐也是此道行家呀?可否抚上一曲,让安轲一聆佳音?”
    遥儿连忙摆手道:“不敢献丑,不敢献丑,我不过只是幼年时学过几日琴,后来……”
    遥儿说到这里,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微微一黯。
    弥子暇和安轲对望一眼,面露讶色。
    这时,一个青衣小婢捧着一个细瓷的小碗姗姗走来,到了安轲身边站住,船娘弯腰提醒道:“公子,该用药了。”
    安轲点点头,让那小婢将药碗端上前来,小口地啜着药汤,安轲服完药,小婢接过空碗悄然退下,遥儿忍不住说道:“但凡汤药莫不苦涩,我偶尔生病要服汤药时,都觉得痛苦不堪,方才看安轲你竟是甘之若饴,这份耐力着实了得。”
    安轲摸出手帕轻轻点了点唇角,恬淡地笑道:“耐力谈不上,只是习惯了。”
    习惯了,这淡淡一句话,其中多少酸楚?
    见遥儿露出同情怜惜之色,安轲笑道:“听兄长说,我刚一出生时,就被喂了一小匙黄连,说是可以去胎毒,刚出生的婴儿还不曾尝过人间百味,那时吃些苦头,也容易忍受,以后才能多吃些苦。呵呵,于我而言,或者就是为了今日吧。”
    弥子暇有心说一句“我与你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也曾吃过黄莲的,怎么我现在还是吃不了苦?”话到嘴边,想起幼弟多年来所受的痛苦,心里一酸,这句调剂气氛的玩笑竟是说不出口。
    刚出生的婴儿要喂一口黄莲,这是一些地方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风俗,去胎毒什么的,怕是无稽之谈了,不过传统如此,后人自然遵循不逾。遥儿也不知道自己刚出生时吃没吃过黄连,父母双亲并不曾和她说过这件事。
    只是听了安轲的这句话,遥儿的心中感到的也是无尽的酸楚,抬头一望,正见枝头许多成熟的梨子黄澄澄的压弯了树枝,遥儿便道:“汤药总是苦的,我摘个梨子下来,给安轲润润喉咙。”
    满树梨子,只要站起来便伸手可及,但遥儿是为了逗安轲一笑,哪能这般施为。她双手一拍地面,整个身子腾空而起,跃起一人多高时身形展开,借腰力又是一纵,直跃到那大梨树的顶端,探手揪住了一颗梨子,足尖在树枝上一弹,凌空一个翻滚,堪堪落在安轲面前。
    这身法固然高明,但安轲不是习武之人,却也不是很感兴趣,而且隐墨的技击高手也不少,类似这般的轻身功夫安轲也是见过的,并不稀罕,可是遥儿借势一蹬,足尖在树干上一点,震得许多成熟的梨子落了下来。
    遥儿和弥子暇的几案正在梨树下面,一颗颗梨子落下来,仿佛下冰雹一般,有两颗梨子正砸在弥子暇头上,弥子暇“哎哟”一声,急忙护住了脑袋。安轲见了忍俊不禁,不由大笑起来。
    他的笑声像孩子一般天真无邪,只是清脆中微微带着一些沙哑。因为难得放声大笑,他又禁不住咳嗽了几声,小脸憋起一抹潮红,可他的眉梢眼角却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在无人处却是一个独自忍受着寂寞和病痛折磨的坚强病人,而此刻,他却只是一个爱笑的快乐孩子。
    梨子砸在头上是很痛的,弥子暇揉着脑袋,苦着脸正想说几句话,忽然看见安轲那灿烂的笑容,心中蓦地涌过一种感动。
    他已经有多久没有看见这个孪生的弟弟这般开心地笑过了,如果能常常逗他这么开心,就算落在他头上的是两颗铁疙瘩那又如何。
    ……
    欧阳太公和欧阳玉衍的二弟欧阳难已经离开临安了,欧阳太公折在遥儿手里,老脸无光。再者他已经以列祖列宗的名义发了誓,不再参与西南边郡空缺官位的争夺,留在临安也没有用处,所以他恨不得立刻离开,连他最器重的欧阳玉衍都等不及相见了。
    欧阳难闯下大祸,也知道这件事对整个家族的影响之重,早已噤若寒蝉,生怕受到责罚。老太公要走,他连屁也不敢放一个就跟着离开了,哪里敢说半个不字。L

☆、第394章 可有请柬?

至于欧阳氏的其他人,分别散布在天下各处,其中以临安居多。临安城里得到阀主命令的人已经在匆匆准备撤离,但凡欧阳氏的府邸和庄园,处处一片忙乱。这一次不是短暂的离开,而是一别三年,需要挪动的东西当然不少。
    但是欧阳玉衍入住的这幢宅院,自她入住之日起,却像是一锅沸水里泼进了一瓢凉水,马上恢复了平静,尽管这平静只是暂时和表面的,没有人敢在这位“大公子”面前把家园搞得跟仓惶辞庙、国破家亡似的。
    一幢精舍,围廊和墙上爬满了常青藤,不过因为已经是秋天,常青藤已经不青了,而是变成了一片火红,所以那精舍就像着了火,红的鲜艳。
    一个身着青衣的汉子走到一处爬满常青藤的房舍前,登上石阶,便是木质的长廊,青衣汉子在长廊下站定,恭声道:“袁愚茤求见大公子!”
    “进来!”
    青衣汉子脱下靴子放在一旁,轻轻拉开障子门,穿着一双布袜走了进去。
    欧阳玉衍坐在一张矮几后面正看着东西,身后是一扇窗扉,窗外浓荫如盖。
    孔如风白须飘飘,端坐墙角。
    袁愚茤只瞟了一眼,便赶紧垂下头,走到欧阳玉衍对面,跪坐下来,顿首道:“大公子!”
    欧阳玉衍抬起眼来,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道:“暗杀遥儿的行动,是你主持?”
    袁愚茤脸色苍白起来,垂首道:“是!二公子说……说遥儿是大公子你的对头,想替你出气,所以……”
    欧阳玉衍轻轻一哼,道:“所以,你就坏了我欧阳家的大事?”
    这一声轻哼,听在袁愚茤耳中不亚于一声惊雷,他身子一颤,以额触地。不敢抬头。
    欧阳玉衍是主子,欧阳难自然也是主子,主子有令岂能不从?虽然不是他的主意,可是既然失败了。主子要迁怒于他,他也无可奈何。申辩说这主意不是他的主张,他是不得不奉命行事毫无意义,所以袁愚茤并不辩解,只是等着欧阳玉衍的发落。
    不过。欧阳玉衍沉默了一会儿,却没有说出让他自裁的话来,只是说到:“事情失败了,反而被她反将一军,迫得我欧阳氏全族子弟,退返祖地,三年不得外出。损失虽不严重,可这个脸面,却是丢尽了!”
    袁愚茤伏地不敢回答。
    欧阳玉衍突然轻轻道:“杀了遥儿!”
    袁愚茤一惊,霍然抬头。
    欧阳玉衍道:“遥儿也知道不可能让欧阳家所有子弟尽返。特意迫太公发下三条毒誓,三年之内有欧阳氏家族未曾返回的子弟意图对她不利,双方相斗,生死各安天命,欧阳氏族人复出后不得以此与她为敌!
    呵呵,她以为我没有家族撑腰,凭她的武功和权位就能对付得了我么,狂妄!欧阳难命你杀她,或许是个错误。可是如果它是错,现在也只能错下去!只有她的死。才能洗刷我欧阳家的耻辱!”
    袁愚茤顿首道:“是!卑职遵命!”
    欧阳玉衍淡淡地道:“这一次,你或者带着她的头回来,或者带着你自己的头回来,没有第三条路!”
    袁愚茤把牙一咬。顿首道:“是!”
    这时,后院浓荫忽然无风自动,坐在墙角的孔如风猛地抬头,一双冷电似的眼睛向外望了一眼,但是他马上就敛去了狂狮一般威猛的神态,复又变成了一个垂暮老者。缓缓低下了头。
    浓荫之中蓦地闪出一道人影,第一闪好似从浓荫中钻出来,第二闪就已出现在窗内,身影再一晃,他已跪坐在欧阳玉衍身侧,面蒙黑巾,只露出一双眼睛。
    他没有说话,只是把一封信双手捧给了欧阳玉衍。欧阳玉衍对这个鬼魅般出现的人似乎没有一点惊讶,她接过书信,展开仔细看了一遍,忽然吃吃地笑了起来。
    袁愚茤讶然看了他一眼,欧阳玉衍摆摆手,那蒙面人便向他一抱拳,又自后窗闪没。
    欧阳玉衍对袁愚茤道:“任务取消!”
    袁愚茤愕然,但欧阳玉衍已经懒得跟他解说,只是摆了摆手,袁愚茤不敢再问,只是又叩施一礼,起身悄然退下。出了房间,把障子门拉下,袁愚茤长长地舒了口气,额头冷汗突然涔涔而下。
    方才在欧阳玉衍面前,他连恐惧也得忍着……
    房间里,欧阳玉衍展开那封信,又看了一遍,只看到一半,就忍俊不禁,又是一阵讥诮的笑声。
    孔如风坐在墙角,始终一言不发,仿佛一尊佛。
    欧阳玉衍睨了他一眼,问道:“孔老为何不问我因何发笑?”
    欧阳玉衍一向独断专行,素来不喜他人置喙,孔如风如何不清楚?可她既然想要别人问,孔如风也只能从善如流,开口问道:“公子因何发笑?”
    欧阳玉衍扬了扬那封信,道:“李羡诃那老匹夫很器重遥儿,本公子当初在临安初见她时,也曾以为她是一块璞玉,还曾想过要栽培她,可惜……观察了一阵,不过如此,也就罢了。不想,如今李羡诃和独孤宇弥子暇,倒生了和我当初一般的心思……”
    欧阳玉衍把书信拍在几案上:“既然如此,我倒不能杀她了。”
    她傲然道:“你们如此看得起她,我就要当着你们的面打败她,让你们知道看走了眼,让你们知道她一无是处!”
    孔如风的白眉微微地皱了一下,他很想提醒欧阳玉衍一句:“弥子暇也是李羡诃那老家伙一手发掘出来的,当初你也未把此人看在眼里,结果……”
    可他知道欧阳玉衍根本听不进旁人的话,于是,那两道白眉就像天上的两朵云彩,稍稍一接触,便又倏然分开了。
    扬着下巴的欧阳玉衍,像极了一只骄傲的孔雀,如果她二弟现在不是正奔波在返回祖地的路上,大可请人把他的玉衍此刻的模样画下来,裱在他的扇面上。那就完全可以取代那只开屏的大尾巴鸟了。
    ……
    遥儿持着请柬回去,特意向沈人醉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李太公的真实身份是如此的吓人。沈人醉没想到遥儿还持有请柬,这可把他吓了一跳。
    以李老太爷的身份地位。他过大寿,能得一份请柬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知道人家李老太爷要过生日,得上赶着去送礼、祝寿,要是能进了李家的大门喝杯水酒。那都是莫大的荣耀和资本。
    想等着李家下请柬你再去?根本不可能!可偏偏遥儿就有一份请柬。
    照理说,以李老太爷的身份,只有宰相级别的官员才有资格得到李府的一份请柬,遥儿这个五品寇卿宫长史要是主动登门贺寿,能不能讨上一杯水酒喝都是两说的事情,沈人醉实在想不出自己这个心上人为何如此受李家重视。
    等到赴寿宴的那天,遥儿又把沈人醉吓了一跳,遥儿带的寿礼居然只是一份寿糕、一对寿烛,礼物倒是捆扎得板整,上边还贴了一个红纸剪成的寿字。拎在手里,摇呀摇的颇为喜庆。
    沈人醉大惊失色,这只是民间最普通的寿礼,不要说今天的老寿星是李老太爷,墨宗李阀的阀主,就算是其他人,遥儿如今一个寇卿宫长史,既然上门拜寿,送这样一份寿礼也嫌太寒酸了些。
    沈人醉赶紧道:“遥儿如果你手头紧的话你可以跟我说嘛,我马上给你准备一份……”
    遥儿打断他的话。笑道:“才不要你准备咯,这就是我给李老太公准备的贺礼!李老太公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就算我精心准备一番,想来也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的。”
    沈人醉为难地道:“可是……你这寿礼实在是太简单了些。”在醉人心中这些墨宗长老比那女王的地位似乎还要高上一筹。
    遥儿笑道:“我准备再丰厚的寿礼。也难引起他人注意,何不提上一份简单些的寿礼呢,如此一来反而人人瞩目,那是何等风光?哈哈,你不用担心,咱们走吧!”
    “我也能跟着去?”
    “当然!”遥儿不由分说。拉起沈人醉就走。
    沈人醉苦笑不已,心中只想:“一到李家,就得赶紧和她分开,千万不能走在一起,我沈人醉好歹也是见过世面的,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