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天字嫡一号 >

第224部分

天字嫡一号-第224部分

小说: 天字嫡一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赢了!

    悬了一整日的心咚地落下来。

    还没来得及说话,前面厉得海又匆匆进来了:“禀世子妃。太后娘娘传旨赏赐下来了,请世子妃去前殿!”

    徐滢二话没说,拔腿就出了去!

    这一日王府跟中军营一样热闹,虽然说这不是宋澈一个人的功劳,但他的努力和用心大伙却是全看在眼里的。借着长公主她们在各府夫人面前的誉辞,原先暗地里总嘲笑宋澈是个绣花枕头的人如今彻底闭嘴了。

    先是有卫所屯田案破获,而后是中军营从五军之中胜出,再也没有人会说这是巧合或说是宋澈运气好了。

    这天夜里自然是个狂欢夜。

    徐滢由着他们在外庆功,自己带着阿陶,安安静静地在榻上玩着木块儿。

    端亲王却是没出去,跟吴国公他们吃了晚饭回来,依旧拐到荣昌宫来看了看阿陶。

    他居然没有去跟老友们乐呵,这让徐滢感到意外,不过看他兴致颇好,她便没说什么。

    没有谁规定他一定得去凑那个热闹,不是吗?

    赛完之后第三日,各营将领依旧启程归营。

    京师里的盛夏,却因为中军营得胜的热潮,而显得更加炎热起来了。

    但这份炎热却又是极酣畅的,像湖底的水,夜半的雨。

    槐花谢尽后桂花就飘香了满庭院,阳光变得金黄,一大早透过枝桠静静地洒在墙壁上,像天界妙手泼在人间的一抹金。

    阿陶已经会自己走路了,还会“阿娘”“阿娘”的叫了。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拿小胖手抠门板上的雕花,然后是追着廊下打盹的猫儿噔噔噔地起跑。

    目前他最喜欢的玩伴是东宫的小公主,只比他大一岁的堂姐宋歆。

    女孩子或许语言能力稍强些,宋歆已会说些比较短的句子,吐字也很清晰,而且很粘她的父亲。太子也很宠她,有时候会抱着她在膝上批奏折,让皇帝数落了好几次,但紧接着,皇帝又会抱着小孙女去皇后那里讨零食。

    宋歆跟阿陶经常在太后的慈宁宫里玩儿。

    大梁如今越来越安定,各家里也都太平安稳,太后也越发有闲心跟小曾孙们相处。宋澈每天下衙都得拐到慈宁宫去接儿子,去的多了,宋歆常常把他认错为父亲,学着阿陶的样子,抱着他的大腿软绵绵地求抱抱,弄得宋澈越来越想要有个女儿。

    徐滢还没有怀孕,不过想怀也很简单。

    她打算等忙过这段时间,九月里宋鸿成亲之后再说。

    ————(未完待续。)

418 妯娌省心

    王府最近也有喜事。

    顾氏又有身孕了。

    某一日宁夫人到荣昌宫来跟徐滢报告了这个消息,徐滢并没有多么意外,宁夫人走后她就让厉得海送了两斤燕窝过去,又给她传了太医。

    端亲王夜里回来从蒋密口中得知消息,也去了顾氏处。

    万氏处似乎有些不大平静,但这不重要了。

    这许许多多事情下来,端亲王对万氏的关注已经少了很多。有她做过的那些事,端亲王也不是糊涂人,万氏值不值得他继续抬举他哪里会不明白?

    徐滢隔三差五往顾氏处送东西。

    顾氏先是有些惶恐不安,后来见徐滢态度坚定,渐渐也放宽了心下来。

    因为宋鸢,她心里始终有些愧疚,若不是因为皇室不容自行寻死之人,当初她连想跟着宋鸢同去的心都有了。端亲王几次在她房里留宿,她也早就料到可能会有这一日,可是她能怎么办呢?丈夫让她怀孕,她能不怀吗?

    当然,她内心里也还是期待着有个小生命的。

    她希望一切都还能够重来,让她还来得及教出一个开朗而健康的孩子。

    她害怕徐滢和宋澈会因为宋鸢而不容于这个孩子,但渐渐的,她看到了他们眼里的不在乎。

    她顿时汗颜。

    是啊,荣昌宫在王府乃至在大梁的地位都稳如磐石,还用得着在乎她一个侍妾怀不怀孩子么?她就算生出个儿子,距离宋澈那也是十万八千里的距离。而她也根本不存那些非份之想。余生里她只希望能够给予这个孩子好的结局便好。

    于是她也坦然起来。

    除去顾氏怀孕以外,还有件喜事便是宋鸿的婚期也渐渐到了。

    九月初阿陶做过周岁宴,王府就开始着手准备迎娶常山王妃进门。

    徐滢对许家并不了解。宋澈也知之不详。

    新娘子在京师叔叔家发亲,催妆的那日程笙作为其中之一也去了,虽然不大情愿,但看在宋澈和徐滢的面子。去时勉勉强强,回来后却春风满面,因为许家虽然背景不强,但对许氏十分看重。许家上下对王府来人也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让人油然生敬。

    大婚这日端亲王也给予了次子次媳应有的排场,徐滢与宋澈伍云修总揽所有事务。

    这日从头到尾都很忙碌。细节没什么好说的,总算到了晚上累死人,翌日早起等着新娘子敬茶,徐滢都险些爬不起来。

    许氏这个人怎么说呢。第一印象长相一般般。一身大红通袖袄。头上中规中矩插着钗饰,妆容不浓不淡刚好适宜,说话声音不高不低垂眉顺眼。

    但是你知道,王府不是别的人家,这恐怕是新媳妇敬茶的等级里最高级别的了。所以新媳妇或多或少出些小状况也是常见的事,但是许氏并没有。

    她或许有些拘束,有些掩饰不住的小紧张,但是没有出差错。

    端亲王问她话。她很平稳地回答了。

    宋鹂来见嫂子,神情间略有傲色。她也不见自卑。

    徐滢跟她没有交集,只做了她本份。

    整个大婚流程持续了几日,随后便各过各的日子。

    宋鸿婚后便与许氏搬到了怡昌宫,接连半个月怡昌宫都安静得像是没有女主人。直到那日该例行进宫给慈宁宫请安,徐滢想起许氏,着人去传了话给她,不消片刻她便装扮妥当来了,叫了她大嫂,等徐滢梳妆的当口,站在稍远的距离微笑望着阿陶坐在榻上玩拨浪鼓。

    端亲王吸取内宅教训,娶回个省心的儿媳妇,就连妯娌间都相安无事。

    日常太惬意,徐滢渐渐在秋风里犯懒,正拨着指头数树上的芙蓉开了几朵,袁紫伊却忽然遣人来告诉,杨沛夫妇又进京了!

    “怎么忽然又进京了?”她愣了愣。

    侍棋掩唇笑起来:“世子妃可是贵人多忘事,您不记得了,下个月就是表少爷与颖姑娘的喜期了!”

    徐滢一拍脑门,是了,杨叶枫与程淑颖的婚期就定在冬月十五!

    “怪不得颖丫头这些天没上家里来了。”她从美人榻上坐起来道,“这么说来只有大半个月了?”

    “可不是!”侍棋笑道,“颖姑娘上回来的时候还说最近忙着备喜服呢……”

    杨家这边确实热闹起来了。

    杨沛夫妇在走之前在顺天府学附近的落叶胡同购了座三进宅子。长子杨贻纷与妻子易氏带着一双孩子住在东跨院,叶枫便住在西跨院。

    如今西跨院已经收拾出来了,门窗重新描漆刷金,散发着漆味带来的新净嗅感,庭前植物挪的挪种的种,景观也繁盛于从前。

    杨家一双孩子如今越发活泼壮实,身上被毒素染过的血管已经褪去了黑色,只依稀还看得见一些暗影,而这是需要时间来清除的。至少如今他们每顿能吃两大碗饭,能跑能跳,身高也蹿了,杨家上下看到他们这模样已是十分满足,因此对于叶枫的婚事,倒是上下都卯足了劲在替他办的。

    杨氏这些天也在徐家与杨家之间穿梭。

    五军大演习过后她带着替宋澈高兴的激动心情南下回了苏州一趟,杨老太太已经满头银发,耳朵也不那么好使了。时隔多年再见面,母女间自然有一番衷肠要诉,关于那些年心上的痛楚,双方都已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词语才能形容。

    她在杨家住了十来日就北上了,袁紫伊已有六个月身孕在身,她不能离家太久。

    出来时老太太拄着杖执意送她到城门外,眼泪浸湿了几条绢子,她也没好到哪里去。

    人生多的是别离,但是年纪越大就越害怕别离,因为并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等待下一次见面。

    袁紫伊安慰她:“如今盛世太平,只要母亲愿意,年年往苏州走一趟都是好的。”

    她笑着拍拍她的手,虽然知道是安慰,但是听着也宽心。

    她知道,在徐镛嘴里她是永远也听不到这种贴心话的。

    徐滢趁着出太阳往杨家去走了走,易氏办事很利索,如今杨夫人又来了,并没有什么事需要劳动她这位世子夫人,但她仍然询问了问席面上的一些琐事。

    ——————(未完待续。)

419 长夜怡人

    杨沛在京师时间不长,但是因为有端亲王当这个大媒人,再有杨家在大梁也还是有一定影响力,因此总是有不少人提前来联络感情,顺便讨个喜帖。

    徐滢在杨家吃过午饭,就带着阿陶又去了徐家。

    一进门就见袁紫伊撑着后腰在廊下散步。怀孕九个月的她,脸已经很圆了,但这样居然也无损于她的美艳,即使脂粉不施,也依旧眉清目秀。

    徐滢见她辛苦,也没有平日打趣的念头,扶着她到房里坐下,哪知道胎儿又踹得她不得不站起来了。

    稳婆们慌忙进来照顾,徐滢瞧着她安定下来,嘱她好生歇着,遂转去杨氏房里。

    半个月时间一闪就过。

    冬月初下了场小雪,雪化之后冬天的味道就浓了,早晚呼吸鼻前就冒起白烟,丫鬟们早上起来烧水,也需要披着棉衣卷着袖筒了。

    王府里近来事少,没客登门的日子徐滢也猫在房里不动。

    如今她不必再琢磨怎么融入身边圈子,也开始有时间梳理前世今生。

    她记得她小时候住过的碧痕宫前有株极大的梧桐树,她的母亲淑妃总说是那棵梧桐树导致了她头胎生个女儿,虽然没有当着她的面抱怨过什么,但这句话,始终还是带着点抱怨的意思。

    她在所有公主里排行老九,算是皇帝身边并不起眼的小不点儿。因为母亲不受宠,她的存在也不像别的姐姐们得意。她记得她常常坐在那梧桐树下发呆。曾经想过弄个什么辙把这树给砍了,是姨母进宫看到她眼里的不满,告诉她这并不是树的过错。

    六岁以前她过的是比较差。也着过一些人的道,淑妃娘家还是有势力的,姐姐不敢对她出大的动作,但挤兑人的手法却层出不穷。

    她对淑妃是很失望的。

    虽然她也很同情她。

    不过好在她并没有多少精力花在母女感情事上,她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跟姨母学习如何扭转逆境。

    总算她还是成功的,十岁以后就渐渐在众姐妹中脱颖而出。因为她的耀眼,甚至皇帝往她母妃宫里也多去了几回。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她意识到。她还是得靠自己给自己撑起一片天。

    她这世里几乎称得上平顺,宋澈有时候还是有些呆呆地,但是眼里心里满是她和孩子。这让她心里时刻感到温暖。

    杨家办喜事的时候她跟宋澈一块去了,杨家席开四十桌,是很热闹的场面。

    在穿堂处她偶遇了程筠,几个月没见他。几乎还是老样子。但又显得更深沉了。

    “好像胖了点。”他望着她笑道。

    她抬手抚抚脸,也笑起来:“冬天吃了不动,就是长肉。”又问:“你腿上的毒,怎么样了?”

    “已经好了。”他点头,“本来就清得差不多,后来再得了毒药配方,解起来就快了。”

    徐滢微笑打量他,只觉其若修竹。引得清风徐来。

    两人点点头别过,迎面又是喧闹红尘。

    程筠其实仍然常往王府走。只是内外院有别,素日也难得见面罢了。

    徐滢跨门时想起当初在程家小偏院里那个看她胡闹的小侯爷,嘴角也往上扬了扬。

    这个家伙,还不成亲,冀北候夫人只怕接下来会拿他开刀了。

    新娘子到来的时候马上的新郎激动得整个人都红了。像天边的彩霞。

    过程一路充满了欢笑和祝福。

    宴罢徐滢与杨氏同出,才走到前院金鹏就火速冲到面前来了:“禀太太!奶奶要生了!”

    杨氏脚步一个踉跄,差点没栽在地下,抓着徐滢站稳,随即便心急火燎地往家赶了!

    徐滢也立刻吩咐备辇,马不停蹄往徐家去。

    才进门就听屋里传来袁紫伊撕心裂肺的呐喊声,苏嬷嬷指挥坐镇,屋里人进进出出,徐老太太拿着佛珠坐在厅里不停祈祷,而收到消息的徐镛也闪电般地从杨家酒宴上冲回来了!

    “先去请余大夫来!”徐滢吩咐金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