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吉祥 >

第251部分

一世吉祥-第251部分

小说: 一世吉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文瀚叹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我几次想与二弟开口,都没能抹下脸面。这段时日你嫂子又催得紧,我这不也是迫于无奈么?”
  杨致冷笑道:“朝中高官像你这样不贪不搂而收入不菲者,已是极少。嫂子也不想想,在嫁给你之前,她在老田家过的是什么日子!是人就有七情六欲,谁都想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这我都能理解。得陇望蜀倒也罢了,哪儿有催逼自家男人的道理?大哥,须知物欲无止境,任她这么下去,早晚有一天你会栽倒在这个女人手上。”
  徐文瀚尴尬的道:“我心中自有分寸,那倒应该不至于。田老夫子出任翰林院掌院大学士之时,貌似风光,其实是个清水苦差。加之老夫子一世自命清高,家中人口众多,并无其他进项,都是倚靠他那点俸禄过活,平日还要接济家境贫寒的学生弟子,用度之窘迫可想而知。田老夫子被先帝怒而罢黜之后,日子便愈发过得艰难了。”
  “我早年便已父母双亡,除了信阳几个同族远亲,别无亲人。先帝赐婚娶了田氏为妻,好歹算是有了个家,田氏与小儿堪称是我唯一至亲之人。我于钱财一事素来看得极淡,一年到头也花不了几两银子,可我实在不愿委屈了她们母子。田氏一再向我伸手要钱,十之**都是贴补了娘家。她家的叔伯、兄弟、子侄,如今都还算过得了。钱财乃身外之物,何况是与人为善,也不是好了外人,何乐而不为?”
  这位仁兄胸罗万机、智计无双,于家事上却是一塌糊涂。杨致粗略一算,这五六年以来徐文瀚的各项收入不下四十万两,居然沦落到开口向他要钱的境地!
  杨致实在不忍心说破,田氏已然化身为一台无比强悍的榨汁机,而将徐文瀚当成了一台潜力无限的取款机。径直问道:“嫂子问你要多少银子?”
  “……二万两。”
  杨致眼睛都不眨的道:“我给你五万两。临行之前,我会去你家府上向嫂子辞行。”
  杨致即将举家离京,秦空云行踪不定,一年到头都在长安呆不了多少时日,卫飞扬身在军中也没那个能力。徐文瀚应付皇帝绰绰有余,应付田氏则屁都不是。
  次日一早,年逾七旬的田祖德收到了杨致遣人送来的亲笔信。与此同时,田家子弟名下的所有产业,都迎来了杨致遣派的账房伙计,予以清产核算、登记造册。胆敢阻拦者,先是奉送“适可而止”这句金玉良言,继而是饱以老拳一顿暴揍。
  徐夫人田氏收到的礼物更显别致,杨致亲笔手书的一幅字:知足常乐。
  奉命前来送礼的是杨府的首席家仆阿福,向田氏如实转告杨致的原话:我家侯爷说了,这一次送来的是字幅,下次送来的是十名貌若天仙的美姬,再下次送来的就是长安城内十位名门闺秀的庚帖!义兄徐相但有半点过得不舒坦,劳烦嫂夫人自己看着办。嫂夫人若是不在乎也行,你老田家日后谁有个三病两灾的,你可别怨我!
  老子威胁你又怎么啦?叫你******不老实!(未完待续。)


'邪云曲 第376章 天价素面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各人有各人的福泽,杨致原本不想插手徐文瀚的家事。
  徐文瀚走后,杨致左右思量,越想越是觉得不对劲。若是徐文瀚与田氏婚后多年一无所出,或有可能是徐文瀚有什么隐疾。可如今夫妇二人连儿子都生下了,这个问题显然是不存在的。
  败家娘们,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杨致都见得多了。徐文瀚成婚已近六年,算上杨致当初送的十万两银票,几年下来收入五十万两以上还是保守的。有此身家,在长安已然迈过了高收入人群的门槛,足可跻身富豪之家。
  打个非常直观的比方,田祖德在任翰林院掌院大学士时,每年的俸禄不到三千两,加上宫中四时八节的诸般赏赐,满打满算不会超过八千两。除了应付满门近百口人的日常开销,还要接济别人。徐文瀚的年收入不低于八万两,田氏花光了不算,还催逼徐文瀚向杨致与秦空云讨要,这么多钱究竟都花到哪儿去了?
  杨致也不管徐文瀚高不高兴,清产核资是为了与田氏算个明白,下一步奉送美姬是为了警告田氏,徐文瀚可以纳妾,将来可以将你晾在一边。再下一步奉送名门闺秀的庚帖,是为了告诉田氏,眼馋宰相夫人这个位置的女人少说也能排出二里长,你最好见好就收,否则就趁早滚蛋!
  第二天,田祖德、徐文瀚、田氏都收到了杨致命人送来一份清单:田家在武成二十五年之前,名下所有产业估价总计一万一千零四十两。截至隆昌二年三月末,徐家名下产业估价总计一十六万三千两。其中徐府宅邸是先皇所赐,装葺、家什皆是杨致操办添置。一概囊括在内。田家名下产业估价总计四十八万六千二百一十五两,不到六年时间。增值近五十倍。
  除此之外,另附有一份极具特色的清单:仅以夏历隆昌二年三月统计,田氏与徐文瀚发生口角四十七次。徐文瀚别无妻妾,一月之内,二人同房共眠的日子只有六天。
  阿福这次的传话更狠:我家侯爷说了,人在做,天在看。听闻嫂夫人自小身体欠佳,万望多加保重。
  夫妻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古往今来就是世间第一难事。杨致越俎代庖的威逼恐吓,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懂事的根本不用逼,不懂事的再逼都没用。
  徐文瀚与田氏的结合,实际上是先帝撮合的一场政治婚姻,并无多少感情基础可言。杨致的激愤之举,皆因很为徐文瀚心痛。所谓家丑不可外扬,田祖德与徐文瀚都是爱面子的人,不管两家被搅得如何鸡飞狗跳。都只会尽力捂着。这事无论怎么看,都是徐文瀚占了全理,但杨致不是居委会大妈。老徐,日后您还是自求多福吧!
  恐怕连杨致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一切都源自于等待中的焦躁情绪。朝议过后,皇帝那边倏然间没了声响。杨致也知道凡事总的有个过程,不管不顾的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对大家都没好处。
  杨致一再嘱咐,离京的行装尽量简单。可几个女人似乎永远都有收拾不完的东西,他既没兴趣、也插不上手。这日百无聊赖间。想起了秦空云早几天的邀请,踩着午间的饭点去了秦府。
  老狐狸还是成天呆在幽深昏暗的房间,还是一身不变的半旧玄色长袍,还是半躺半坐的窝在软榻上。只不过须发皆已花白,脸上的刀刻一般的褶皱更深,秦公是真的老了。
  “来了?坐吧!上好的西湖雨前龙井,你也不是外人,自个儿动手尝一尝。”
  杨致也不客气,给自己沏了一盏茶:“老头儿,一年多没见,你又老了。”
  秦公不以为忤的晒笑道:“不老的那是妖精。想想皇上任你统军的旨意,过几天也该颁下了。小子,以后好自为之。”
  杨致为秦公面前的茶盏续上水:“这一句话就把我给打发了?就不想跟我说点别的?”
  秦公淡然道:“你还想让老夫说什么?非要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跟你道别,难道你才满意?新老交替,天道轮回,古今皆然。活到了老夫这个岁数,岂能这一点都看不开?我们的时代已经远去,你们的时代才刚到来。如何?老夫这么说,你听着顺耳多了么?”
  杨致不禁一乐:“老头儿,你年轻的时候,想必也是个无所不作的混混,只怕是比我家老爷子好不了多少。”
  “我比你家老爷子差得远了。”秦公唏嘘道:“你家老爷子乐天知命,那是大智若愚啊!因为有你这么个好儿子,享尽人间富贵,阅尽世间繁华。到得垂暮之年,能落叶归根荣返故里,阖家团聚,儿孙绕膝,颐养天年。老夫劳碌奔波一世,逢年过节连全家吃顿团圆饭都成了一种奢望。撒后人寰之日,欲求三子送终而不能!呵呵,这就是老夫为之奋争了一生的大夏首富之家!”
  秦公貌似豁达,终究不是圣人,这番话中饱含伤感之意。见杨致闻之默然,话风一转道:“你我两家合作已久,老夫完全信得过你,对空云与骄阳也很放心。你若统军灭楚,秦氏必会一如既往的鼎力相助。但老夫还有一事相托,务必把我家三儿平安带回来。什么钱财、产业皆可弃之不顾,只要是个活人就行!都说爹娘疼满崽,老夫亏欠这个小儿子的实在太多了!”
  秦公与秦氏兄弟平日都极少提及秦氏三公子,既是与灭楚有关,想必是潜伏在南楚做卧底了。
  杨致苦笑道:“我视你如师如父,与空云、骄阳情同手足,此事无须相托,自是义不容辞。可你总得让我知道你家三公子在哪儿、叫什么吧?”
  秦公微微摇手道:“我家三儿自幼心性高傲,胆大而心细。与你说白了,就是个有几分尿性的聪明人。圣旨一日未下,你统军挂帅便无十足把握,到时候他自会主动来寻你。——咱们还是先吃饭吧!”
  秦公深居简出,这么多年来,杨致很少与他同席,单独一起吃饭,今日还是头一回。老头儿号称大夏首富,午间的饭食竟然简单得离谱:一碗清汤素面。清澈见底的面汤里几乎看不到油星,只漂着几根青翠欲滴的蔬菜。
  杨致登时倒吸了一口凉气,翻着白眼道:“……不会吧?老头儿,莫非你是个虔诚的佛徒?可我不是啊!我二哥……也就是您家大少爷,在外头随便吃个菜,都够你吃个十年八年的素面了!”
  秦公小口吃着面条,一脸享受的道:“儿子是儿子,老子是老子。老夫不信佛,这世上除了自己,我谁都不信。为人当知惜福,到了老夫这把年纪,绝对不会亏待了自己。有道是老人家吃过在先,年轻人有吃在后。小子,你想吃什么你家里没有?用不着赖在这里蹭饭。爱吃不吃,能吃就吃,不吃那就慢走不送了!”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在长安,不,恐怕是在秦公有生之年和他吃的最后一顿饭了,如果这碗素面也能算是饭的话。是以杨致拿起筷子试着吃了一口,孰料立马两眼瞪得溜圆:“味道不错啊!好吃!太好吃了!”
  秦公不以为然的道:“那能差得了吗?这碗面连工带料少说也要花上二百两银子,也就是你来了,换做别人,老夫还舍不得呢!”
  杨致愕然道:“老头儿,你是说……这一碗素面花了二百多两银子?你知不知道,二百两银子足可以买二十头牛了!”
  秦公不屑笑道:“这有什么稀奇的?仅是清汤汤料,先用大骨、肥鸡文火慢炖十二个时辰,期间撇尽油末,直至清澈如水。尔后加入海参、鲍鱼、鱼翅、干贝、鱼唇、鳖裙、鹿筋、鸽蛋、鸭珍、鱼肚、花胶、瑶柱、鸽子、排骨、蛏子、金华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老母**脯、黄嘴鸭鸭脯、鸡肫、鸭肫、冬菇、冬笋,再度文火熬煮十二个时辰,照例撇尽油末,只留清汤。”
  “面也是现磨现做,说了你也不懂。怎么样?你还觉得老夫小气吗?还觉得老夫慢待了你吗?”
  做一碗面都能扯出这么多学问,杨致不禁暗骂老家伙变态,但并不妨碍他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连面带汤都吃了个干净,就差没好意思去舔碗底了。
  秦公面带微笑的看他吃完,不无惋惜的道:“好东西应该细品慢尝,似你这般吃法,当真是暴殄天物!”
  杨致嘟囔道:“二百两银子对你来说算什么?有心请我吃饭,就该煮个十碗八碗的让我吃个痛快才是。反正又吃不穷你!”
  秦公叹道:“小子,你敢作敢为却又狡狯无比,我秦氏三子远不能及也!说实话,老夫很喜欢你,也很看好你。”
  “你之身家已然不逊秦氏,老夫若是在你面前炫耀财富、显摆豪阔,你觉得有意思吗?于你我两家而言,财富的意义,如今仅只是一个数字,一种象征。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在有生之年,能利用手中的财富做出一番事业,那才称得上是不枉此生!是你让老夫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我很感谢你,真的。”
  “你知道老夫今日为何请你吃面吗?味美,却顺滑。然凡事过犹不及,亦不能只看表象。若是真为你做个十碗八碗,你还会觉得有那么好吃吗?”
  疲倦的躺回软榻,闭上双眼道:“小子,今日一别,来生再见吧!”
  秦公一席话,令杨致无语凝噎,眼泪不知不觉的就流下来了。当下不再多话,肃然双膝跪地,恭恭敬敬的给秦公磕了三个响头,黯然离去!(未完待续。)


'邪云曲 第377章 把皇帝干掉的设想

  秦公的一碗面条,让杨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才是这个年代低调的奢华。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委实值得深思。
  就算皇帝准了他的辞官返乡的奏章,在圣旨未下之前,满世界的窜门辞行显然不太合适。所谓辞行,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