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熬鹰航空业 >

第297部分

熬鹰航空业-第297部分

小说: 熬鹰航空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为飞机设计了很不错的内部油箱,外挂三具大型副油箱,可以达到3500米的转场航程,而为了4200米的设计要求,我们只能通过加装保形油箱的设计来做到这一点。”

    听到要加装保形油箱,军队这边也有些明白了,若是要加装保形油箱才能做到规定航程,那就有些过于麻烦了。

    说起来这保形油箱只是机体设计先天没有考虑到大航程的时候,才不得已做出的一种设计,不可拆卸的固定式设计,这还是相当坑爹的存在。

    如果不加装保形油箱,这奉天所方案的内油航程就确实显得有些太短了,这样的“短腿”攻击机,军队用起来也不可能顺手。(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九章:问题不仅仅是科研单位

    奉天所拿出了一个中规中举的设计方案,说它是“小短腿”也只是相对于这次项目中其他的方案而言,要是放在外面去,那航程也还是能够算可以的。

    不过,这对于受够了短腿的共和**队,奉天所这一方案还是有待考虑。

    “还需要加装保形油箱吗?这样的设计恐怕就有些太鸡肋了,在项目方案竞标阶段就提出要使用保形油箱这种东西,这可不是一个好的方案。”

    空军现在对于超大航程还并不是太看重,毕竟空军在作战中还可以有前线机场,甚至是临时铺装的跑道,算是可以有效的弥补一下战机在航程劣势。

    但海军就绝对不会这样想,有了上次突袭越南空军基地的经历,以及以后要有可能控制整个南海的作战任务,你的航程短了,连****都抢不到热乎的。

    “现在就考虑加装保形油箱的设计,这就意味着以后再想要继续增加航程就更加困难,这还需要再考虑一下。”

    这次甚至没有用刘司令发话,特意来参加项目评估的海军先进战术研究局张局长就率先提出了这一问题。

    伴随着张局长这话,其他一些力主要长腿、长腿、大长腿的军队长腿派也是站起来力挺着张局长。

    “张局长此言在理,你们这个方案看起来综合实力均匀,11个挂点也提供了强大的对地、对海攻击挂载能力,但这航程问题是肯定不能有丝毫的让步,保形油箱我们还暂时不能考虑。”

    原本一直认为一切都是那么完美。按照这进度继续进行下去的,最后肯定就能拿下这次的项目。但现在的情况却有些超出了预计的情况,军队居然不承认保形油箱的设计。

    军队要求不能用保形油箱。这样一搞之后还能怎么办?

    再对气动设计进行大的改进,肯定也赶不上这次的竞标,这情况就有些不对劲了。

    就在这边的奉天所在台上纠结的时候,台下的单位也在思考这该怎么办,包括西南科工这边也依然是一片愁云。

    军队不允许在初始设计中就用上保形油箱的设计,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西南科工带来的方案也不行。

    需要知道的是,这西南科工方案在无保形油箱的航程设计中刚好就要差军队要求的指标那么一点,没有保形油箱它也玩儿不转啊!

    “啊!技术要求书上也没有说不能使用保形油箱呐,况且我们现在设计上保形油箱也没有什么不妥的。这种设计都是世界通行的做法,连美国人都是这样搞的。”

    一脸无语的奉天所总师也是纠结死了,完全就没有想到这都在竞标的时候了,还给整出这样的档子事,难道你这是刻意针对我奉天所啰?

    一脸黑线的奉天所心里也是觉得够了,这时候突然怀念起以前的计划经济的空军项目之时,那时候研制飞机的时候,军队能有这么嚣张?

    以前可都是我研制出了什么飞机,你军队就用什么飞机。至于说:不满意?

    呵呵、不满意你就别用啊,反正就我一家单位能提供这种东西,那时候的奉天所垄断共和**队战斗机市场,哪里像现在这样受军队的鸟气。

    要说奉天所能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空穴来风,而现在情绪激动,还是因为军队这次做的确实有些太过了。

    军队这种随时变卦的恶习。还得要仔细来摆一摆,毕竟这种行为真的对一个项目的研制会带来很大的打击。

    最典型的就是以前在研制歼九的时候。最开始军队拿奉天所没办法,毕竟那时候的奉天所已经成了气候。军队没法对奉天所的歼八再改指标。

    随着后来歼九被转移到611所,军队就拿你新人611所有办法啊,你一个新成立的研究所还能翻天了不是,要继续在航空系统混就先把军队伺候好了再说。

    于是军队对歼九项目做了多次的指标更改,从最开始2。2马赫2。5万米高空,半年后改为速度、升限双2。6指标,几年之后又调回双2。3。

    空军对于歼九项目的多次改变技术指标,让611所不得不对歼九项目进行着各种推倒重来。

    根据611所内部给出的一些资料来看,为了满足军队不断改变的设计需要,611对歼九做了前后共计上百种******、鸭式气动布局。

    一款飞机在确定研制项目之后,再前前后后拿出了上百种不同的气动设计方案,这种奇葩的事不说绝后,但至少是做到了空前。

    当然了,若是要硬是看得开朗一些,换个阿Q点的思考方式来看待军队这种善变。

    也可以说是军队善变才导致611所前后拿出的上百种鸭式气动布局,从而极大的丰富了611所在鸭式气动上的经验积累,算是为后来的十号工程做了良好的铺垫。

    但要把话说回来,歼9项目之所以最后无疾终了,这军队的善变、前后不一等问题,在这里面也是有很大的因素。

    军队这种弊病不仅体现在歼九方案上,甚至还体现在了611所后续的十号工程上面,要说十号工程前后也是经历过多次的大改,推翻从来。

    十号工程从最开始的以涡喷发动机为动力,改为后来的以涡扇发动机为动力,从开始的注重中低空护航作战,改为后来的全高度空优、截击双用途作战。

    技术上前前后后经历了发动机型号改变、进气道改变、甚至是翼型都有做过一次推到重来。

    按照后来俄罗斯情报部门的专业评价:十号工程的经历和苏27的经历是非常的相似,都是经历了超长的设计周期,同样也经历过项目后期全面推倒重来。

    当然,后来的十号工程顺利完成,自然一切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中间的不断修改技术指标,也能说成是为了最后铸成一代神器,而做出的英明决策。

    但十号工程最后能成功,那也是因为有了很多的原因,一方面就是因为军队方面管十号工程的人变了。

    由最开始管十号工程的空军变成海军,对于海军的务实,这在整个共和国都是有目共睹的。

    而要说这海军和空军之间的巨大差距,那是有很的的差距,上一位面八十年代的两个作战飞机项目,空军的十号工程在90年代之前……

    而海军主导的飞豹虽然一路上因为资金的问题磕磕绊绊,但最后也在96年就形成了战斗力。

    虽然飞豹被空军采购后有些不适应空军的作战环境,但海军一直都是对飞豹好评有加,由此可见空军确实有些“好高鹜远”。(未完待续。)

第五百章:压轴

    对于军队这种情况,杨辉这种从上一位面而来的人自然是见过了太多。

    毕竟这种事也并不是共和国所独有的,共和国的工业体系师承苏联,共和国这边会有的制度性漏洞,在苏联其实也是存在的。

    当然,苏联自然是克服了这一问题,通过在军队、科研单位之间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中间协调单位,从此之后就让苏联(俄罗斯)

    的军事工业和军队有了一个很好的调节。

    当然,作为共和国的一个潜在对手,苏联(俄罗斯)的一举一动都是逃不过共和国的观察。

    在苏联(俄罗斯)通过设立新的中间调节单位军队、科研单位之间在军工项目中的问题之后,共和国自己看到效果之后,自然也有要好好学习一下。

    这才有了共和国的四总部之一总装备部,这部门就是全面协调管理军队的所有装备研制,而这一部门的成立之后也的确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将共和国的装备研制协调的相当不错。

    不过,总装的成立已经是98年的事了,现在肯定是很难指望上,杨辉也并不认为他有那个能力去推动军队制度的改革。

    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把自己管的一亩三分地打理好,这已经是杨辉谢天谢地了,而军队改革这种事常人是有多远都跑多远,杨辉肯定是不敢引火烧身。

    问题现在杨辉肯定是知道,但有得时候就属于有心无力,杨辉看到这里也只能是默默的想些其他的办法。

    当然了。把情况又拉回到这边的竞标中,奉天所这边也只能是默默的下台去。

    虽然军队、科委都没有说奉天所的方案没戏了。但现实情况却是奉天所方案成功的可能已经是极为微小。

    点点头,主持会议的西南科丁主任表示现在该下一个项目方案了。

    而下一个方案。终于就要轮到西南科工上台,没有拿到第一个演讲的位置,但至少要拿到倒数第二个的压轴位置。

    面对着所有人的目光,这西南科工的队伍也动了起来,李总师自然是走上了前台,这个时候是李总师的舞台。

    杨辉这时候只是一个配角,亲自扛着模型资料,随同其他的几位工作人员一起往台上走过去。

    模型这种东西肯定要大,只有模型足够大了之后。才能给人更加清楚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这次西南科工带来的超大模型。

    缩小10倍的模型,总要比那些缩小30倍甚至很多倍的够味,当杨辉和其它工作人员将这大模型安装到位。

    “嚯,又是一个常规的气动布局方案,看来这战斗攻击力还是要用常规气动布局为好,也不知道这西南科工和奉天所两单位之间,到底那一家的方案更合适。”

    李总师还没有开始对方案进行介绍,同样也有人开始对西南科工的方案指指点点。进行着各种评测。

    所谓指指点点肯定不可能是一个巴掌就拍响了,有人给出问题,自然也就有人要回答着。

    “这倒是值得一看,虽然奉天所是国内军用战斗机的龙头老大。但这些年的表现也确实不尽人意。与之对应的西南科工就不一样了,典型的后起之秀,国内过的最滋润的军工单位。研制的歼七四、还有正在研制中的JF—17战机都是响当当的项目,恐怕实力也是一点儿都不会弱。”

    对于这边西南科工的大名。就如同树的影子一般,早早就在整个系统内如雷贯耳。

    听了这句话。似乎感觉也还有一些道理,又想想这西南科工的光辉势力,心里是更加肯定这事靠谱。

    “哎,你看这款飞机是不是有些奇怪啊,虽然是常规气动布局,但我感觉这款飞机在很多的细节方面都投着些诡异。”

    第一次,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用诡异来评论西南科工的方案,若是杨辉在这个时候听到的话,恐怕表情会相当有意思。

    而这里的“诡异”并非指灵异,而是这些人在仔细观看了西南科工方案的大尺寸模型之后,心里对西南科工带来的方案有些奇怪。

    自己旁边的这位用诡异来评论西南科工的方案,这位刚才还比较看好西南科工方案的大叔,也是非常精准地说出了这方案的诡异之处。

    点点头,又指着台上的模型,一脸疑惑地说着。

    “这西南科工的方案,首先在垂尾的布局上就完全不一样,前面的三个方案都是采用单垂尾,或者是双垂尾设计,但这西南科工却给整出了有外倾交付的双垂尾,这就显得有些不一般啊!”

    标志性的外倾双垂尾,在这八十年代还是属于高科技的存在

    后面的不要看,没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同时提高喷气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进效率,也就是怎样才能既提高涡轮前温度又至少不增加排气速度呢?答案就是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的基础上增加了几级涡轮,并由这些涡轮带动一排或几排风扇,风扇后的气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压气机(内涵道),另一部分则不经过燃烧,直接排到空气中(外涵道)。由于涡轮风扇发动机一部分的燃气能量被用来带动前端的风扇,因此降低了排气速度,提高了推进效率,而且,如果为提高热效率而提高涡轮前温度后,可以通过调整涡轮结构参数和增大风扇直径,使更多的燃气能量经风扇传递到外涵道,就不会增加排气速度。这样,对于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