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235部分

后途-第235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逊影欲言又止,不知道该不该劝马秀英多长个心眼,给自己留条后路。

    “想说什么就说吧,说错了也不打紧。”马秀英递过去一根帕子,示意她把眼泪擦掉。

    逊影不好意思地摁摁鼻子,“木大哥说您永远都是他的主子,如果有一天您需要他了,他原意回来。可是您真的要把影卫都交出去?以后外面的局势我们就无法知晓了。”

    马秀英心灰意冷地说道:“不能知晓就不知晓,我累了,不想再为王爷操心外面的事,王爷也不需要我的辅助,以后关起门过我们的小日子,还能轻松些。”

    “好吧,以后我们就只过自己小日子,谁也不管!”逊影破涕为笑,马秀英总算知道不再为朱元璋一味的付出了。

    自从,马秀英果然不再过问外面的局势,安心在府中教导三个孩子,连妻妾争宠的事都不在乎了。朱元璋来,她就依礼相待;朱元璋走,她就平静相送;朱元璋说话,她就洗耳恭听;朱元璋不提的事,她就不多嘴。

    朱元璋最近在忙征战的事,也没察觉出马秀英的冷淡。他接管影卫组织后,往里面又添了许多人,各方势力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监视着。这一次他命朱门离间其他势力,拖住这些势力的进攻,他准备和张士诚大干一场,决一胜负了。

    出征的前几天,李儿产下一个儿子,李桂花生下一个女儿。

    人人都说这两个孩子来得真及时,凑成一个好字,朱元璋此战一定能旗开得胜。

    朱元璋十分高兴,赐五王子名,意喻兴旺茂盛,赐小郡主名崇宁,也有高贵兴盛的意思,可见他对自己强盛的军队很有自信心。

    然而就在他打算全心全意对付张士诚的时候,变故突起,诸全守将谢再兴竟然突然叛降了张士诚,并倒戈相向一再领兵来犯。

    这一消息把朱元璋震蒙了。前阵子谢再兴还递上军情,说张士诚派遣司徒李伯升领兵十六万攻打诸全,然而在诸全守将的齐心协力下,李伯升久攻不下只好撤退。怎么才短短几个月,守城的自己人就变成了攻城的敌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谢再兴叛变?

第三百六十二章 谢再兴怨愤叛变

    其实谢再兴投靠张士诚并非没有缘由,从以下几点就能看出他反叛的原因。

    早些年青楼的一次偶遇让朱元璋察觉到谢再兴贪墨的行为,为了惩戒谢再兴他把谢再兴调到诸全守大门,并将谢再兴的大女儿谢翠英许配给朱文正。

    谢再兴当时就已心生不满,但抱怨归抱怨,他那时还未想过当叛徒。

    后来朱元璋念他是跟随自己的老将,也曾立下大功,而且双方成了亲家,就把他重新提拔成为诸全的守将,等于是诸全的最高行政官。

    谢再兴守卫诸全的时候确实尽心尽力,立功许多。敌军来犯,他每每身先士卒,奋勇作战。特别是张士诚为了攻下诸全,在上游修筑了一座水坝,洪水一发必定会淹及其城。谢再兴为了保护全城百姓,冒着危险偷偷潜入敌军范围掘开水坝,事后被敌军发现全力追击,破坏水坝的将士们伤亡惨重,连他都差点回不来了。

    然而诸全之围解除后,朱元璋大力夸奖朱文忠和朱文正,只在表彰信中草草提了一下谢再兴的名字

    谢再兴十分不服气,他认为面对十万敌军,他这个守城将军最是辛苦,可是朱元璋却把大部分功劳分给了自己的两个侄儿,这行为太过偏颇。

    还有朱文正见了他这个岳丈也没有一点尊敬的意思,让他在众将士面前挂不住脸面。想到这个女婿根本就不是他认可的,是被朱元璋硬塞的,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时候他依然没有想过背叛朱元璋。

    听到朱元璋要选秀,他专门托关系上下打点才把自己二女儿谢翠娥的画像弄进名册里。谁曾想,朱元璋居然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自作主张又把他的二女儿许给了徐达。

    虽然徐达是朱元璋的心腹大将,官至丞相,但是徐达已有妻室,在纳谢翠娥的时候就说过,自己不会休掉糟糠之妻,如此一来,谢翠娥只能算个妾侍。

    尽管后来徐达的妻子病故,谢翠娥被扶正,但当时的谢再兴不知道后面的情况啊。他当即就气得破口大骂朱元璋专横霸道,看不上他女儿就算了,凭什么不知会他一声,也不管他同意不同意,硬将他的女儿嫁掉,还一而再再而三。

    这两次嫁女已经让谢再兴成了军中的笑柄,大女儿嫁了个目中无人的小子,二女儿只能给人当妾。谢再兴羞愧难当,偷鸡不成蚀把米,气得在床上足足躺了三天,心中对朱元璋的怨愤日益积深。

    李梦庚的到来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谢再兴真正下决心背叛朱元璋。

    朱元璋掌握影卫组织后,不仅继续在敌营安排间者,还派人悄悄监视自己的官员。他发现谢再兴的心腹部下左总管和糜万户曾经把军营的违禁物品私自带到扬州去进行交易买卖,担心他们会泄露军国大事,就叫影卫拘拿左、糜二人审问。

    心腹部将私自交易军中违禁物品,作为他们长官的谢再兴不可能不知道内情,说不定还是同流合污。朱元璋念他守卫诸全有功,依然没有处罚他,只是将左总管和糜万户一杀了之,还把他们的头颅悬挂于谢再兴的议事厅上作为警告,同时派了参军李梦庚前往诸全节制其军马。

    谢再兴不仅不感激朱元璋的饶恕,反而觉得朱元璋派李梦庚来是打算对付自己,要撸掉自己的官职。身为诸全主将,却要事事听从李梦庚的调遗,让他如何甘心?

    他羞愧自己已经无权无势,对心腹部将口出怨言,“连自己的女儿出嫁都不让我知道,有同于货物的供给分配,又让我身为主将却听从他人节制,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意思?”

    心腹部将就说道:“那我们不如投靠张士诚,听说他十分善待手下。”谢再兴失去权势,他们这些人也就没有发展前途,当然要另谋出路。

    对!既然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

    于是谢再兴病好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杀了诸全知府栾凤,疯狂的报复心已经让他失去了理智,连栾凤的妻儿都没有放过。他还就地执拿参军李梦庚,以及元帅王玉、陈刚,挟裹诸全全城的兵马,前往绍兴投降了朱元璋的死对头张士诚。

    朱元璋气急败坏,他没有想到胜利在望的情况下谢再兴会与他分道扬镳,他更没想到自己对谢再兴的既往不咎反而成了放虎归山,最终酿成祸害。

    他对着文武百官怒道:“他贪赃敛墨,我并没有杀他,而是派他守卫诸全戴罪立功。他私自交易军中违禁物品,我也没有责罚他,只是派人监督他不要再犯。朱文正和徐达都不是外人,我给他两个女儿找了两门好亲事,他不仅不感恩还怨恨我,简直比绍荣和赵继祖更加可恶!”

    绍荣和赵继祖是朱元璋刚刚处死的叛将。

    朱元璋为了控制在外卖命的将士不敢叛变,很早就定下了将士家眷不得随军的规矩。位高权重的邵荣和赵继祖因长年在外征战,无法与妻儿团聚,因此恼恨之下竟打算暗杀朱元璋,结果事情败露被人告发,朱元璋马上将其二人处以极刑。

    这次他把谢再兴和绍、赵二人相提概论,显然是对谢再兴已经起了杀意。

    文武百官都知道此刻的朱元璋是头被激怒的狮子,谁敢说他把人家女儿随便嫁掉的行为不对啊,都拼命声讨谢再兴狼心狗肺,辜负了王爷的厚爱和栽培。

    李文忠主动请缨,“谢再兴叛变乃是侄儿治军无方,侄儿愿意领兵征讨他,舅舅别为了他气坏了身子。”

    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征,战功显赫,现在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说起来谢再兴算是他的下属,故而他会对谢再兴的叛变自责。

    顺便提一下,李文忠已经改回了自己以前的姓,不再叫朱文忠。

    朱元璋都有五个亲生儿子了,考虑到李贞只有这么一个独苗,为了不让李家绝嗣,便准他恢复李姓,今后舅侄相称。

    见有人出来承担谢再兴叛变的责任,朱元璋神色稍缓,应允了李文忠的请求。

第三百六十三章 走投无路唯有死

    都说冲动是魔鬼,谢再兴冲动地投降于张士诚后就马上后悔了。

    张士诚确实对手下很宽和,对他们这些降臣也十分礼遇。但是张士诚性格柔软,为人处世一点魄力都没有,终日沉溺于安谧的生活中不思进取,这样的首领如何与朱元璋争锋?

    然而谢再兴已经骑虎难下,只能一条路走到底,不过他还是放走了部分并不愿投降张士诚的手下。

    总管胡汝明,千户叶旺、马云便是被他放走的一批诸全将领,后来回到朱元璋身边都得到了重用。

    别看李文忠年纪轻轻,他可是朱元璋武将中少数几个有文化的将军。他不会像其他将领那样鲁莽地喊打喊杀,他会先分析对手的情况,找出对手的优点和缺点,再避其锋芒专攻其弱点。这便是马秀英教导他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这次李文忠也认真地分析了自己过去的老部下谢再兴的情况,他认为谢再兴能将胡汝明、叶旺、马云等人放回来,说明此人为人还是宽厚。谢再兴的叛变或许只是出于一时气愤,并非刻意为之。

    出征前他去向马秀英告辞,马秀英照例要为他准备若干出行物品。

    两人虽然不再母子相称,李文忠依然能感受到马秀英情真意切的关怀,这让幼年丧母的李文忠十分感动。可惜马秀英给了他满满的母爱,却也少不了像其他母亲一样絮絮叨叨,“这次平叛归来,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娶个媳妇赶紧生个孩子,文正、沐英都成家有后了,就你还没妻妾生子,你爹头发都急白了。哼,你要再不听话,我就随便给你找个妻子。”

    李文忠瞪大眼,故意说道:“舅娘,舅舅就是把谢再兴的女儿随便乱嫁才使得谢再兴背叛,你也要这样逼我?”

    马秀英敲了他一个暴栗,“胡说八道,我这是为你好,你爹也同意,怎么算是胡乱嫁娶?你爹现在年纪大了,他说他只想含饴弄孙,你就忍心让他晚年孤独?”

    李文忠捂住脑袋,做痛苦状,“哎哎,那等我回来再说吧。”

    “等什么等?媳妇给你选好,回来就成亲。”马秀英根本不给他拖延的机会。

    李文忠无奈道:“出征打仗哪能知道准确的归期,不好让人家女方久等吧?”

    马秀英睥睨他,“这事你别操心,平平安安出征,平平安安归来就好。”想了想,叹道:“你舅舅做事有些武断,我早就说过他越俎代庖乱许配会出岔子,现在恶果出现了。唉,这次的事也并非谢再兴一人的过错,若是能将他劝回来就劝回来吧。若是他真出了意外,只怕文正那边都不得安宁。”

    谢翠英嫁给朱文正后很快就生了个儿子,夫妻俩举案齐眉,和和睦睦。如果谢再兴死于朱元璋之手,必然会影响这小两口的感情。别人她不管,但是她可舍不得让视如亲子的朱文正为难。

    李文忠凝神道:“谢再兴这人本性不坏,我尽量把他劝回来,就是不知舅舅会不会原谅他。”

    “唉!”两人相顾无言,都清楚朱元璋最恨手下背叛,谢再兴的事实在是不好说啊。

    却说谢再兴叛降张士诚本是一时冲动,听说昔日顶头上司李文忠要来征讨他顿时心虚胆怯。而他手下的士兵原本和李文忠的士兵同出一军,打起仗来更是没有底气。

    他刻意避开李文忠,率领张士诚的军队进攻战略要地东阳,结果被追到义乌的李文忠与胡深打得狼狈不堪,仅以单骑走脱。后来他又随同李伯升进攻诸全新城,又再一次遭遇兵败。一败再败,毫无招架之力的谢再兴只好和弟弟谢三、谢五死守余杭不出。

    李文忠兵临城下,好言劝道:“老将军机智多谋、英勇顽强,一直忠于职守,卓有战功。如今且莫为了一些小事犯下后悔终生的错误。”

    谢再兴站在城墙上愤然道:“若不是朱元璋一而再再而三的欺人太甚,若不是朱文正的目中无人,若不是栾凤、李梦庚几次三番的嘲笑讽刺、节制我部下,我怎会如此?”

    李文忠说道:“你误会王爷了,诸全乃是兵家要地,他委你身负重任镇守诸全是对你信任有加。他常说你是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你贪墨受贿一事他没有计较,你私下交易军中违禁物品他也没惩罚你。他把你大女儿许给都督朱文正,二女儿许给相国徐达都是出于一番好意,一个是他的亲侄子,一个是他的股肱重臣,不算委屈令爱吧?当日徐相国可是风风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