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282部分

后途-第282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年的年关,鸡鸣寺的僧人就会进宫为皇室祈祷,已成惯例。

    说起来这鸡鸣寺主持是个妙人,当年朱元璋还是国公的时候曾跟家人到鸡鸣寺进香遇到势利小人羞辱愤而题壁留诗,他发现朱元璋的《斥僧》题诗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即下令好好保护壁诗还大力宣传。从此鸡鸣寺就火了,前来烧香祈福、拜访皇迹的人络绎不绝,就连文人墨客也将此当着一段佳话,纷纷效仿朱元璋题壁留诗。久而久之,鸡鸣寺竟成了百姓朝圣和游玩的名胜之地。

    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索性在鸡鸣山一带建了多座庙宇,还下令把京城及近郊的城隍庙、帝王庙、真武庙、卞庙、蒋忠烈庙、刘越王庙、曹武惠王庙、卫国公庙、关羽庙等九座庙宇也改建在鸡鸣山。

    因鸡鸣寺有朱元璋题诗做镇庙之宝,是以隐隐位列其他寺庙之首,故这老和尚愈发做出一副亲近皇家的姿态来讨好朱元璋,旗帜宣明地拥护朱元璋,所以朱元璋也给予了鸡鸣寺尊贵的荣耀。

    主持说明来意后又和颜悦色地介绍身边一干和尚,待介绍起道衍时,他略带得意地炫耀,“道衍大师博通经论,精究律学,旁晓儒术,至诸子百家无不贯穿。此番云游京城适逢机缘在小寺挂单,老衲便和他一同前来观摩盛事。”

    百姓顿时议论开来,“这就是道衍大师啊,听说他在江浙可有名了,救过许多人……”

    “我听说他家很富裕,还是贵胄子弟,怎么会出家呢?”

    “听说他和许多文士都是好友,还写了很多文章诗句……”

    马秀英稳住心神,朝道衍颔首道:“大师超绝尘世,风节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

    “皇后娘娘厚赞,贫僧有愧,惟愿始悟缁门,阐扬遗法。”道衍垂下头谢礼,光秃秃的脑袋上香火烧灼而留下的戒疤异常醒目。

    马秀英的心突然一阵阵抽痛,明明两人相识多年,见面却像陌生人一样,可是不这样又能怎样,难道还能像幼时一般露出灿烂的笑容,亲切的招呼?她强颜欢笑道:“今日施粥已毕,诸位大师请入宫祈祷。”说完竟不顾在场的众人,先行带着逊影匆匆离开。

    “姚大哥……嗯,道衍大师一定吃了不少苦,我看他的袈裟都破旧了。”经年不见,再见却已物是人非。想起道衍昔日的风采,逊影眼圈都红了。她瞧见木龙生没有跟在道衍身边,有心询问却又找不到适当的时间,只好按下心中疑问,等道衍进宫再问。

    马秀英脚步一顿,伫立半晌,缓缓说道:“给入宫祈福的大师每位赐一件新袈裟,再给……”她想了想,终究没有说出后面的话。她的身份不允许她对一个和尚过于关心,莫名的示好只会徒留诟病,给她和他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湖水潺潺缓流,树木渐露绿芽,腊梅绽放娇花,鸟雀闻声振翅。行走在清逸娴静的林中,马秀英的心却一刻也不能平静。她甚至有些心烦意燥,一天的好心情都被道衍的出现打乱。

    这些年她不提不想这个人,以为自己已经淡忘这个人,然而两人的重逢却实实在在地告诉她,从来不曾忘记,永远也不能忘记!她甚至不愿意回想道衍现在的模样,脑海里永远都是那个清俊的翩翩少年郎。她没有勇气去问道衍过得好不好,她没有资格在道衍面前炫耀自己的尊贵。

    看着自己一身雍容华贵的皇后常服,再想想道衍的袈裟戒疤,马秀英只觉无地自容。她终于达成目标做了皇后,他却空余满腹经纶一身医术遁入缁门。若不是因为她,凭他的才华即便不愿意入朝为官,做个医者圣手也绰绰有余。可惜她的绝情耽误了他的多情,改写了他的人生。

    马秀英无言以对,无颜相见,或许道衍已经释然,马秀英却无法原谅自己,尤其是在两人落差特别大的情况下相遇,只能惶惶避走,独自惭愧。

    “铛铛铛……”皇宫的钟声突然响起,与和尚诵经的声音互为映衬,悠远而又肃穆,一声未平一声又起,铺天盖地,直达苍穹。

    在这群梵音中,马秀英似乎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那声音里有仁爱和关怀,有怜悯和悲戚,有包容和谅解。马秀英骤然落下泪来,他是在告诉自己不要难过,不要愧疚吗?

第四百五十六章 碽妃为故人失态

    “竟然起风了。”马秀英以袖遮面,悄悄拭去泪水,便不再说话。

    一路上的沉默让聒噪的逊影都不敢多言,回到坤宁宫她才壮着胆子转移话题,“主子看看宫里还需要安排哪些布置?”

    马秀英也急于让自己从伤怀中走出来,打起精神关注宫人的忙碌。只见白菱等人正把剪好的窗花贴上,窗棂下还挂着各自绣的五彩荷包,风一吹,小荷包微微颤动,仿佛徐徐绽放的花骨朵。

    福顺捧了一叠红纸恭敬地说道:“请主子赐对联。”

    以前在王府都是马秀英自己挥毫,不过如今是在皇宫,马秀英谦逊道:“朝中有诸多文人豪士,我哪敢班门弄斧,你去向宋学生求一副墨宝即可。”

    逊影说道:“主子的文墨一点都不比那些文士差,再说是在咱们自己宫中,何必那么讲究,奴婢等还是看惯了主子的字迹。”

    福顺等也齐齐请马秀英赐字。

    马秀英想了想,笔走龙蛇写道:民安国泰逢盛世,风调雨顺颂华年。横批:山河壮丽。

    福顺一边小心翼翼地吹干字迹,一把拍马屁,“这墨宝,这气魄就也就主子能写出来,岂是宋学士等人能比拟的。”

    马秀英写完这幅对联后,心中的郁气似乎也宣泄了不少。她并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何苦执着于一份愧疚的感情,儿女私情终究不如国民安乐重要,有些事放不下也得放下,至少他过得不算太糟糕,而她也还有更多的事要操心。

    想通了这些,马秀英露出笑容,亲自动手和宫人一起贴春联。

    说是亲自动手,其实马秀英也就给春联背面抹了一层浆糊而已,真正贴的还是福顺、福安等人,毕竟那高高的门楣男人去攀爬更合适些。

    紫鹃拿来一个福字贴在院门正中。

    马秀英笑道:“贴反了,贴反了。”

    紫鹃左右看看,翘着嘴纳闷道:“主子笑话奴婢不识字吗,奴婢贴得工工整整,哪儿反了?”

    逊影跟随马秀英多年,知道她的意思,遂上前轻轻揭下福字,倒着贴上。

    紫鹃咕哝道:“影姐姐才贴反了,福都倒了。”

    “哈哈,你看你自己都说福到了。”逊影抿嘴偷笑,“主子说福字就应该倒着贴,这样就表示福气到了。”

    “咦?还真是福到了呢。”紫鹃恍然大悟,以前在王府也看到倒着的福字,她还以为是贴错了,原来用意在这里。

    一众人嘻嘻哈哈笑起来,至此宫里贴福字都倒着贴,也不知是谁把这个寓意流传出宫,后来民间也都倒着贴福了。

    正在说笑间,宫人禀告妃求见。

    “快让她进来。”马秀英虽然奇怪李儿突然求见自己,但她知道李儿一向深居简出,除了来坤宁宫请安和侍寝朱元璋一般都不主动出门,此番所来定是有事。

    李儿还穿着施粥时的裙衫,衣袖处沾染了一点腊八粥的污渍,可见她要不就是心事重重没有注意到这点,要不就是太过心急衣服都没换就直接来坤宁宫了。

    马秀英不等她行礼就上前虚扶着问道:“你也忙碌了一天,怎的不回去歇息?”

    “臣妾心中有事。”李儿抬头看了一眼马秀英身边的宫人,先叫自己的宫女蚕妞和红豆退下。

    马秀英会意,领着李儿进了内室,只留逊影一人守在门口,“什么事,这么急?”

    李儿迟疑地问道:“臣妾看见皇后和姚大哥……道衍大师说话,如今道衍大师进宫祈福,不知皇后打算如何安排?”

    “你这话问得好生奇怪,道衍大师并非一人进宫,他和诸位大师祈福结束自然会回寺庙,何须本宫安排?”马秀英的脸冷下来,心也冷下来,难怪李儿有些失态,竟是因为道衍,难道她对道衍仍是余情未了?可这种事情怎能摆到台面上来说,毕竟李儿已经是朱元璋的女人了,就算余情未了也不该表露出来,就像马秀英自己对道衍也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愧疚或其他感情,都只能藏在心里,丝毫不敢流露,甚至连过度关心的行为都不允许。

    李儿急忙辩解道:“皇后误会了,臣妾是担心道衍大师在宫中与惠妃撞上,毕竟惠妃也认识他,臣妾怕有人拿当年的事说道,有损皇后的清誉……”

    李儿啊李儿,你是担心我还是担心道衍?马秀英盯着李儿,想从她脸上看出端倪,无奈李儿已经低下头,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马秀英冷哼道:“本宫行得正站得直,不怕人诟病。本宫念在你也是为本宫着想,这次就不予计较,以后这样的蠢话不要再提!”

    “臣妾知错了。”李儿脸涨得通红,沮丧地咬着唇。

    她和马秀英不同,马秀英偶尔能从影卫口中知晓道衍的消息,几年前还赶去平江救道衍。而她自从跟道衍分别后一晃十多年从未见过面,今日在皇宫门口突然见到道衍,心中的震撼无法言喻,尤其是看到道衍消瘦单孑的身形,她的心莫名酸楚,鬼使神差竟跑到马秀英这里来了。

    话出口她才反应过来自己不该在马秀英面前说这些,作为后宫妃嫔怎能当着皇后的面去关心别的男子。她懊恼地责备自己不该忘行,马秀英虽然和她关系和睦,但并不是真正亲密无间可以无话不说的姐妹啊。

    马秀英意有所指地提醒道:“你和本宫都是跟随皇上多年的老人,安分守己,谨言慎行才能给其他妃嫔做好表率。若是有人敢在宫中乱嚼舌头,本宫不会轻饶了她!宫外的事自有皇上处理,你管好自己就行了。”

    “臣妾不敢,臣妾谨遵皇后教谕。”李儿忙不迭地应道,恨不得自己从未来过坤宁宫。

    看着李儿惶惶的样子,马秀英又有些于心不忍。她也是过来人,知道初恋对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李儿只是言语失态,并未作出真正出格的事情。她缓和了语气说道:“你把四皇子和五皇子教育得很好,太子也说你对他颇为关怀,本宫十分欣慰。”

    “这是臣妾本分。”李儿喏喏应答了一句,跪安离去。

第四百五十七章 求粥男孩有隐情

    马秀英神情复杂地叹口气,坐在窗边发愣,刻意不去想的人被李儿三言两语就勾出来了。她心底深处甚至有一丝嫉妒,嫉妒李儿敢大胆地表现出对道衍的关怀和担心,而她从来都不敢说破,不敢深想,不敢表露。这也是她为什么只是淡淡警告李儿慎言慎行,而没有严厉指责的原因。

    有一点马秀英必须承认李儿说的有道理。郭惠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她的纰漏,连她帮汤和求情都差点被郭惠攀咬一口,道衍和她的陈年旧事郭惠也一清二楚,就怕这个女人又抓住此事做文章。她是皇后,朱元璋自然不会随便听信谣言处置她,但是道衍对朱元璋来说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即使错杀了朱元璋也不会有半分愧疚。

    唉,这件事不得不防啊!

    马秀英愁眉不展地想了一会。

    逊影见状安慰道:“惠妃因为怀孕并没有出宫施粥,所以也没有见到道衍大师,僧人祈福完毕就会离宫,两人应该不会产生交集吧?”

    马秀英闷声叹气,“但愿如此。”

    然而越是怕什么越是来什么。

    李儿离开还没一会,就有宫人在门口出现,逊影出去问话后进来皱着脸禀告:“主子,那个景阳宫的郭霞求见。”

    “惠妃又有什么事?”马秀英也没有好脸色,都说了有事去找成穆贵妃,一个二个还都往她坤宁宫跑,是不把成穆贵妃当回事还是想烦死她啊。抱怨归抱怨,想着郭惠怀着皇嗣,马秀英也不能大意,还是召见了对方。

    逊影突然想起施粥的时候郭惠也派了郭霞做代表,急忙问道:“这个郭霞以前见过道衍大师吗?会不会是她跟惠妃说了什么。”

    马秀英沉思道:“她以前是惠妃的贴身丫鬟,我不清楚她有没有见过道衍,但施粥时那么多人,估计她应该没有认出道衍吧。算了,与其你我在这里猜测,不如见了她看她说些什么。”

    郭霞大刺刺进了坤宁宫,全无别的宫人小心翼翼的模样,直到见了马秀英,才跪下施礼,说道:“惠妃娘娘听说宫中有僧人为皇家祈福,特派奴婢来问一声,可否请大师们到景阳宫宫为她肚里的胎儿祷告祈福,以保将来皇嗣能够平安顺利出生。”

    逊影讽刺道:“莫不是亏心事做多了,否则惠妃何须担心皇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