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后途 >

第281部分

后途-第281部分

小说: 后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殿的宫人跪了一地,个个面带绝望,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马秀英抢在朱元璋发怒前问道:“惠妃怎么样了?”

    其实太医查探郭惠的身体并未大碍,然而郭惠叫声实在太过凄惨,一副马上就要死掉的模样,他不敢揭穿郭惠的表演,也不敢贸然作答,斟酌着说道:“惠妃肚里的胎儿无恙,只是惠妃受了惊吓,心神不宁,精神紊乱。臣开了一些安胎宁神的方子,惠妃服过药应该能有所好转。”

    听到胎儿无事,马秀英也懒得去看郭惠,责问宫人,“本宫已命景阳宫每月多烧五十斤木炭,为何殿里还会凝结冰水?”

    负责打扫景阳宫的内侍急忙辩解:“求皇后娘娘饶命,不管奴才的事啊,奴才每天都仔细打扫过宫殿,不知这冰水从何而来。”

    “你身为宫中役使,不仅失职还妄图推卸责任。来人给朕拖下去砍……”朱元璋本想叫人直接砍了内侍,忽然想起马秀英的劝告,改口道:“嗯,交由宫正司定罪!”

    郭惠在床上等了半天,不见朱元璋上前关心,反而只顾责罚内侍,不由又恼又怒,嘤嘤哭道:“皇上,是臣妾的错,臣妾今日见瓶里腊梅好看,就洒了些水上去,忘了叫宫人收拾,后来踩在上面……”

    朱元璋这才走上前去,说道:“这些事你叫他们去做就好,为何自己动手,怀了身子还不谨慎小心。”

    郭惠愈发难堪,为了见朱元璋她才想出这么个招,谁知朱元璋半句怜惜没有,反倒责备她一通。她干脆捂住肚子,蜷缩一团,叫道:“啊,臣妾好痛,臣妾好害怕……”

    到底是自己的女人,朱元璋放缓了语气,安慰道:“太医说了,孩子没事,你也没事,好好休息一阵就能康复,朕还等着你给朕生个大胖小子呢。”

    郭惠柔弱无助地央求道:“皇上能不能陪陪臣妾,有皇上在身边,臣妾的心才能踏实。”

    朱元璋哄道:“好,好,好,朕就在这里。”

    马秀英冷眼旁观,且不说郭惠叫的太假,就连她的心腹宫女郭霞脸上也看不见半分悲伤惶急的神情,便知这二人是演戏给朱元璋看。不过她到底是心软,想着女人怀孕男人本该关心呵护,遂也不揭穿真相,半真半假地说道:“既然皇上能让惠妃安心,皇上就多陪陪惠妃,妾身就先行告退。”

    “皇后!”朱元璋叫住马秀英,手却被郭惠紧紧抓着不放,左右为难,最终不知说什么好,关心地叮咛道:“你回去的时候路上小心。”

    “谢皇上体恤。”马秀英告退离开,也不管还一直跪在地上的宫人,反正这些人都不是坤宁宫的人,郭惠爱怎么折腾她都不会心疼,况且朱元璋已经平息了怒气,应该不会再责罚他们。

    逊影亦步亦趋跟在马秀英身边,出了景阳宫就问道:“主子,太医都说了惠妃没事,她还装模作样,分明是想博取皇上的同情,您怎么还放任皇上留在那儿?今日可是皇上留宿坤宁宫的日子啊,奴婢瞧她就是故意跟您作对。”

    “她怀孕一事是真,皇上陪陪她也无可厚非。”马秀英早就对男女之事淡然处之,说实话朱元璋跟那么多女人睡过,她还真有些不情愿服侍朱元璋呢,所以朱元璋留不留宿坤宁宫她都无所谓。

    逊影心有不平,“可是奴婢总觉得她不安好心,还有她那个心腹宫人郭霞,在您和皇上面前提到惠妃时一口一个娘娘。有您这位正宫娘娘在上,谁还敢自称娘娘,她们分明是不把您放在眼里。”

    马秀英自信地笑道:“若说宫中谁人看我不服,估计就是惠妃了,她从小就跟我难以相处,如今每每见我都得低头行礼,心中肯定有怨气,我也从未指望她会笑脸相迎。当然她若敢起不轨之心,我要收拾她亦是易如反掌!如今不过是看在孩子的份上暂时懒得跟她计较而已。”

第四百五十四章 出宫施舍腊八粥

    眨眼就临近了年关,宫里开始筹备过节的事宜,朱元璋带着大臣皇子去太庙祭祀祖先,马秀英则安排人手装点皇宫。虽然她和朱元璋都主张节俭,但这些该花销的还是不能节省,毕竟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不仅宫里张灯结彩,坊间民舍也披红挂绿。“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原本是最冷的时候,然而高挂的灯笼和热闹的气氛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寒意。

    腊八这天,马秀英决定为民施粥。她没有经过户部拨款,而是从自己的私库拿钱购粮。作为皇室,必须经常展开一些亲民活动,以维系皇室和百姓的感情。况且不为这个目的,马秀英也想和百姓多加交流,她整年不出皇宫,实在是太枯闷了。

    消息传出,成百上千的百姓从各个地方赶来,皇宫门外排起了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长龙,人们接踵而至,肩摩挨袂,非常兴奋。

    这些年马秀英的贤名广为流传,最早她成立的敬善堂和幼儿堂已经被官府接手管理,所以百姓并不知她早就做了许多善事、实事。他们只知道,没有马秀英力劝朱元璋,淮西大脚女人画像一案就会让无数百姓人头落地;之后马秀英带领后宫妃嫔刺绣纺织,解决孤寡老人的生活需求;这一次她又亲自出来为民施粥,想想她那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态度,众人就觉得这腊八粥一定比任何地方的都鲜美。

    在这些等候领粥的百姓中,大多是衣衫褴褛的穷人,但也有几个光鲜体面的富绅。

    负责安全和维持次序的侍卫中有人认识这几个富绅,不由问道:“你几位还缺这碗粥吗?何苦跟百姓拥挤,要不派个小厮来也比你们自己受累好啊?”

    施粥对象并不限制穷苦百姓,只要这些富绅按次序守礼领粥,其行为就无可厚非,所以侍卫只是询问没有驱赶,不过他们皆无法理解这些富绅为了一碗粥也肯排长队等候的举止。

    富绅们一边小心翼翼避开磕头碰脑的人群,一边擦拭汗水,神神秘秘地说道:“听说是皇后娘娘亲自掌勺施粥,我们想来沾沾皇后娘娘的福气。”

    众人恍然大悟,领粥事小,在皇后面前混个脸熟才是大事啊。

    此话被旁人听到,顿时又有无数人源源不断地加入长队。

    “皇后娘娘出来啦!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随着鼓声响起,一桶桶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被陆续运到施粥点,翘首以盼的百姓纷纷欢呼雀跃。

    马秀英笑容可掬地走出来,身后跟着一群或微笑或躇眉的妃嫔。她也不多说,站在桶前挽起长袖就开始舀粥。

    很快一大桶腊八粥就已见底,领到粥的百姓自觉向外走,排队的人却始终不见减少。

    “真的是皇后娘娘在施粥!”

    “我这碗粥就是皇后娘娘舀的,我要赶紧回去供在家里。”

    “快点,快点,一会没粥了。”

    “谁卖我一碗皇后施的粥,我出高价!”

    其中一个领到粥的富绅对马秀英行礼道:“皇后娘娘慈悲仁德,草民十分敬仰,草民愿效仿皇后娘娘,捐出五万石粮食赠济百姓,请皇后娘娘笑纳草民一片拳拳之心。”

    马秀英停下盛粥,打量富绅,笑道:“先生贵姓?本宫非常欣赏你的善举,必为你向皇上请示嘉奖。”

    富绅高兴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草民贱姓彭,草民能为皇上、皇后娘娘分忧是草民的福分。”

    “彭先生义举本宫铭记在心,晚一点会有嘉奖送至府上。”马秀英吩咐宫人登记在册,便开始给下一个百姓盛粥,后面排着长长的队伍,因为这会耽搁已有些骚动不安。

    其余的富绅见状,痛恨自己没有彭富绅脑筋转得快,有了皇家嘉奖就好比多了一道护身符,官府都会高看一眼啊,立刻向马秀英表示愿意捐粮捐物。

    马秀英承诺每一位捐物资的富绅都会受到嘉奖,笑着让他们去一边登记,不要影响了正常的施粥活动。

    后面等着领粥的百姓听说是因为有富绅捐粮才耽误了进度,全都表示理解,队伍很快恢复正常的次序。然而却有许多人又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有人是对刚才发生的事情好奇,有人则纯粹为了见一见皇后的容貌。

    妃嫔们也在施粥,可是排队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百姓都挤向马秀英那一列队。对他们来说,马秀英不仅仅是皇后这么简单,她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百姓发自内心地爱戴她,都认为她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转世,能被这位贤后赐福,该是多么的幸运。

    看到尴尬的妃嫔们,马秀英有些不好意思,吩咐逊影让妃嫔们各自施完面前的粥,其他的粥都端到她这里来。

    逊影心疼地说道:“主子,您都忙碌了一上午,歇一歇吧,奴婢代您施粥。”

    马秀英的手臂确实酸涩无比,可是瞧着那些目露殷切的百姓,她还是笑笑不语继续施粥。

    逊影忍不住冲着队伍喊道:“你们要是真心爱戴皇后娘娘,就别让皇后娘娘这么累!”

    侍卫也开始驱赶人群,“去,去,去别的队伍,粥是一样的,都挤在这里作甚!”

    “让皇后娘娘歇歇!”百姓或主动或勉强去了别的队伍。

    马秀英终于能够轻松一阵,她端起一碗腊八粥尝了尝,浓糯香甜的味道沁入脾胃,缓和了身体的疲劳。她可是专门叫人购买的上等大米,吩咐御膳房精心熬制,还要福德在旁监督,以免御膳房以次充好,弄砸了这次善举。

    一碗粥下肚,马秀英通体都暖和舒坦了,她正想吩咐逊影和其他宫人也吃点粥填肚子,忽然一个脏兮兮的小孩端着破碗跪在她面前央求道:“皇后娘娘,求您施舍给小人一碗粥。”

    “去,去,都说了去别的队伍排队。”侍卫急忙来赶小孩,没看皇后都歇下了吗,这小子真不长眼。

    小孩挣扎不走,噙着泪喊道:“皇后娘娘,求求您,求求您,小人只要一碗粥。”

    “慢着!”马秀英挥退侍卫,问道:“为什么非要本宫施粥,其他皇妃也在施粥啊?这粥都是一样的。”

    “他们都说皇后娘娘是观世音转世,施的粥可以消灾化难。小人的娘病了,小人求一碗粥,娘吃了就不会生病了。”小孩一边说,一边用肮脏的衣袖擦眼睛。

    “好,本宫给你施粥。”马秀英听得心酸,命人取来一个精致的食盒,装了满满一大碗,亲自递到小孩手里,和蔼地说道:“别担心,你娘一定会没事的。”

    “谢谢皇后娘娘!”小孩顾不得再擦眼泪,高高兴兴地捧着食盒跑走。

    马秀英给逊影使了个眼色,逊影会意,立刻派了个侍卫远远缀在小孩后面。天下不幸的事情何其多,马秀英不可能一一兼顾,但若是让她撞见了,她也不忍心袖手旁观。

第四百五十五章 无法释然的惭愧

    其他百姓见小孩都能要到粥,尤其是听小孩说马秀英施的粥可以消灾化难,立刻又有向马秀英这边挤来的趋势。

    侍卫连忙阻拦劝说:“你们如果真心敬爱皇后娘娘,就该让皇后娘娘歇一歇,她累了一个上午,是个男子都受不了啊。”

    逊影也喊道:“无论你们在哪支队伍领粥,皇后娘娘都会为你们祈福,大家稍安勿躁。”

    百姓闻言这才停止拥挤,一边歌颂马秀英的善举,一边老老实实去别的队伍排队。

    “阿弥陀佛,皇后娘娘乐善好施、宅心仁厚,真乃活菩萨也。贫僧见过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马秀英如同被点了穴道,全身都变得僵硬,缓缓抬起头,看到以鸡鸣寺主持为首的一群和尚纷拥而至。然而在众多慈眉善目的面孔中,她只看清一个人的模样。

    那人身着百衲衣,素衣淡袂,仿佛遗世独立。一张古铜色的脸好像被阳光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光,岁月在上面刻下了沧桑的皱纹,然而剑眉还是那样英挺,眼睛还是那样明亮,鼻梁还是那样高耸,嘴也习惯的紧抿。他就那样心平气和地望着马秀英,带着一点点疏离又带着一点点关怀和敬意,唯独缺失了从前的柔情蜜意。

    是他!是姚天僖!不,应该说是道衍大师了!

    马秀英突然胸腔发酸,这是两人距平洲之后首次见面,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震颤,甚至是慌乱从她的内心深处一闪而过。她吸了吸鼻子,故作镇定地移开视线,笑问道:“诸位大师也来讨粥?”

    鸡鸣寺主持打了一个佛偈,露出和煦的笑容,“阿弥陀佛,皇后娘娘亲自施粥,如此盛事,老衲等岂能错过。老衲跟其他大师前来观摩皇后和诸位娘娘施粥,且为皇上和诸位娘娘祈福。”

    每一年的年关,鸡鸣寺的僧人就会进宫为皇室祈祷,已成惯例。

    说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