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124部分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24部分

小说: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上交,请求皇上决断。而那些弹劾的奏章,不需要内阁审阅,直接上交。
    而按照轻重缓急,奏章划分为一般、紧急、急切、十万火急四个等级。
    比如一般奏章,需要三天之内审阅完毕,提交解决方案;紧急奏章,需要在两天之内,提交解决方案;而急切奏章,需要在一天之内提交处解决方案;而十万火急的奏章,需要在半天的时间内,提交解决方案。
    总之,集中权力,提升行政效率,这是成立内阁的主要目的。
    不过,弊端就是内阁的权力太大了,有着架空皇帝的味道。这让赵朴隐隐有些不安,为了防止内阁不法,又让台谏负责监督内阁。尽管有诸多的不足之处,有诸多弊端,最后赵朴还是将内阁抬上了台。
    未来,他需要将大量时间用于军事,根本无力在政事上花费太多时间,只能是用内阁分担一部分权力。
    总之,有些营养不良的内阁,就这样提前上台了。



第189章山东陷落
    当赵朴提出内阁的设想之后,没有人阻止,说三道四,大臣们都看出了这是集权的开始。这固然进一步让皇帝权力加大,又何尝不是让各位宰相的权力扩大。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纠纷,在商讨之后,最后拍板了。
    内阁就这样上台了。
    内阁权力是大了些,不过赵朴不在乎,此时仅仅是三人,日后人数还会增加,那时制衡也会增多。
    况且,赵朴掌控者八字军,掌握着宫禁之兵,不怕内阁搞政变。
    ………………
    扬州平静中起伏不断,而山东却是风起云雨。
    “咚咚咚!“巨大的鼓声敲击而起,攻城战拉开了序幕。弓箭手负责射击,抛石机抛射着石头,战斗正在火热的进行着,在山东青州,一场如火如荼的攻城战正在进行。
    杀声不断,攻击不止,进攻的金军,好似猿猴一般,顺着攻城梯不断的向上攀缘,手中的盾牌抵挡着射下的弓箭,而同时冲城车不断的冲击着城门,攻城锤砸着城门,登城楼与城门齐高,也是射击不断。
    而守城的宋军,也是拼死抵抗,滚木礌石连连砸下,钩镰枪刺杀着云梯上的敌人,火油倾倒不休。
    战斗到了这一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金军仗着屡战屡胜,气势如虹;而宋军则是仗着兵多,城池险要。双方在争斗,在厮杀。
    这时叛徒出现了,坚固的堡垒最先从内部裂开,青州兵变郡守曾孝序被杀,青州陷落了。
    当李纲得到整个消息时,已经是三天后了。
    “什么青州失守了!”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李纲再也坐不住了,神情有些呆滞,心身颓废。他又一次败了,在河东时屡战屡败;如今到了山东更是屡战屡败,丢了大半个山东,兵力损耗殆尽。一次次失败压得他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战斗打到了这个份上,一切的解释,一切的理由,都是多余的。
    没有人会听,成王败寇,输了就是输了,尽管可以找上一百个理由,可还是输了。
    “我没脸见到陛下了!”李纲感到羞耻至极,拔出宝剑想要自杀,可是按动宝剑,还是没有往脖子上划上一剑。手臂有些颤抖,心神有些发颤,最后剑还是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李纲颤抖着,打开了一个箱子,箱子里都是弹劾的奏章,因为数量太多了,最后足足一大箱子。弹劾的奏章,内容极多,极杂,有的是说他丧师辱地,有的说他言过其实,有的说他骄奢不断,不通兵法。
    对于这些罪名,过去他总是不屑一顾;如今看来,一切都是真的,他无能至极,言过其实。
    而这个箱子,是当今陛下送来的,为的是让他安心,同时还有一封陛下一封信。在信中,没有太多的苛责,只是写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输了就输了,没有什么,若是金军势大,可以舍弃山东之地,前往扬州汇合,更是言之切切的写道:“你可失去一路之地,不愿失一良臣。”
    “陛下,我对不起你呀!”
    李纲看着书信,大哭了起来。
    到了如今,战事已经不可期,败局已定。百年太平的山东,城墙早已经破败不堪,李纲想要修饰一方,只是向朝廷要,朝廷也没钱;只能是士绅要,而士绅多是拖拖拉拉,结果是金军已经南下,城墙还没有修好。
    如青州那样血战的,太少了。大多数城池几乎是不战而降,或者是仅仅少量的抵抗,就陷落了。
    如今,想战而不能战,想要守而守不住。
    第二天,李纲望着城池,咬着牙,转生离去,向着扬州撤离。
    而随着李纲的撤离,山东的局势进一步恶化,投降者无数,弃城而逃者无数,偌大的山东,几百万人人口,惶惶好似鸭子一般,彻底沦陷在金人手中。而这时,一队夫妇也是在逃亡的道路上,他们是赵明诚与李清照。
    金石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前朝的铜器和碑石,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铭器等一般文物。
    夫妇二人,每得书画鼎彝,即研究整理,指摘疵病。经过二十年努力访求,金石文物较多。
    此时战争来了,跑路固然重要,可是这些更是宝贝。多余的物品既不能全部载去,便先把书籍中重而且大的印本去掉,又把藏画中重复的几幅去掉,又把古器中没有款识的去掉。后来又去掉书籍中的国子监刻本、画卷中的平平之作及古器中又重又大的几件。经多次削减,还装了十五车书籍。
    而在青州老家,还锁着书册什物,占用了十多间房屋,希望明年春天再备船把它装走。可是随着金兵攻下青州,这十几屋东西,一下子化为灰烬了。
    损毁的不仅只是这些金石文物,大量的民居被烧毁,百姓遭殃,人间悲剧不足道哉!
    山东陷落!
    …………
    当赵朴得到山东全境陷落时,已经是二十天后了。
    看着跪在眼前请罪的李纲,还有大量的弹劾奏章,赵朴心情却是很平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山东还是丢了,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现在嘴唇没有了牙齿还能保全吗?门都没有了,大堂能保住吗?
    山东已经丢了,扬州还能保存吗?
    此刻在两淮附近,还有大量的宋兵,分别驻守在要害之处,防备金军袭击扬州,可是真的能防守住吗?金军只需要一个闪电战,只需要绕过那些关卡,就可以轻取扬州。
    扬州能守住吗?
    赵朴摇了摇头,即便是守住一次,也守不住第二次,守住扬州战略意义不大。他不想跑路,可不得不跑路。区别也仅仅在于,一个是胜利大撤退,掩护百姓撤退离去;一个是仓惶而逃,让百姓遭到了截杀。
    山东丢了,唯一的好处,就是更加分散了金军主力。金军此刻占据了山东,却没有站稳脚跟,想要消化掉胜利果实,又需要一段时间;若是浑沦吞枣,会消化不良的。当然金军也可以不顾及占领,巩固,悍然攻击扬州只是后勤跟不上,在这个没有火车,汽车的时代,落后的后勤,将是金军最大的桎梏。
    Ps:感谢书友1211292…打赏了100起点币



第190章议和再起
    李纲再次贬官了,贬到江西某个地区当团练使,一搂到底。
    时间在流逝,而战争还在继续,局势一如意外的败坏。
    娄室率西路军南下到达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镇),从上游履冰偷越渡过黄河,率军出龙门山(今山西河津西北),然后沿黄河西岸南下,袭占韩城、同州,攻破长安(今陕西西安)。
    在一次次战斗中,完颜娄室展现出了超强的军事才能,先是率兵乘宋军不备渡河南进,复与范致虚的16万大军遇于朝邑,大破之。据守同华的宋军也闻风而降。娄室军进而破重兵于潼关,攻占了京兆(今陕西西安)的许多地方。
    在长乐坡,娄室军伏兵叠起,将数万应援京兆的宋兵全部歼灭,于是很快夺取了京兆府,并将其经制使傅亮活捉,继而降服凤翔、陇州等地。不久,凤翔因宋廷暗中策动而叛金,娄室料定宋廷必派军增援,便事先在通往凤翔的要道设下伏兵,然后率军直逼凤翔城下。娄室军先破援兵1o余万,后将此城攻拔。
    宋军不甘心失败,援军纷至,娄室以不足两万之雄师,横扫西北战场。他身先士卒,料事如神,兵锋所指,无坚不摧,竟在一日之内,清晨败敌3万于武功,正午复败3万宋兵于近地,连夜破15万援军于渭南。常胜将军完颜娄室之名,遂威震天下。于是他挥师进?延,并攻伐其所属州郡,旌麾指处,敌兵束手,遂招降宋将折可求,收麟、府、丰三州及诸城堡。不久,又击溃晋宁军,杀其军帅徐徽言。
    西京(今山西大同)陕府又叛,娄室率军再次讨平之。破重敌于渭水终南,接着转战西北,无人可敌。
    在陕西,宗泽顽强的抵抗着,只是西军内部矛盾重重,他又是一个文人,想要灵活的驾驭他们,很是困难,一次次失败,艰难的支撑着。
    所幸的是在一次次失败中,西军也开始适应金军的战斗模式,败仗的数量越来越少,靠着关陕的险要地形,金军想要速胜已经不可能了,渐渐陷入了焦作状态。
    而宗翰则是率领中路军南渡黄河,攻占汜水,后引兵东进,以东京为攻取目标。只是在东京汴梁激战了十几场,拼杀不休,战斗不止。宗翰所部损失较大,而汴梁已经没有攻克,这让金军气馁不已。
    此刻,宗翰知道,此时的汴梁已经不同于上一次的汴梁,想要攻克汴梁已经不可能了。
    这次的宗翰没有犯二,不在像上次围困太原一年般,围困汴梁。而是绕过汴梁,攻击其他地区。若是汴梁的守军,出兵救援,正好歼灭宋军于郊外;若是宋军不救援,正好方便他掳掠。
    分兵已经不可能了,分兵既不能及时救援,也不能守住汴梁。张所无奈之下,只能守住汴梁。
    失去制约的宗翰,攻势越发的猛烈,先后攻陷汝州、邓州、均州、房州、唐、蔡州等,战势一片大好,更是攻破了襄阳城,襄阳城被洗劫一空,又席卷其他地区,中原地区,除了汴梁和极少数地区之外,尽数沦陷。
    “襄阳还是沦陷了!”赵朴看着战报,默然无语。
    传回来的情报,极为简略,只是写道,襄阳已成人间地狱。
    “那个僧人悟能还好吗?”赵朴不由的想到了那个僧人,心中有些感伤。那个僧人很好,送了他一串佛珠。若是没有这场该死的战争,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只是战争摧毁了一切。那个老僧还活着吗?
    宗望号称菩萨太子,他很少屠城,若是他攻陷了襄阳,那个老僧还能保全性命。
    可是如今是宗翰?
    宗翰是金军中,最暴力,最残忍,先是太原大屠杀,如今十九八九也在襄阳搞起大屠杀。此刻,那个老僧可能已经死了,去了极乐世界吧。
    ………………
    此刻局势崩坏到了极点,议和的声音再度响起。
    当赵朴走到朝堂时,一个臣子立刻上前上奏,“陛下,如今我朝一败再败,从汴梁迁都到了应天府,又迁都到了扬州,可谓是一退再退。先是丢了河东,河北等地,如今又是丢了山东全部,河南大部,陕西大部,战线已经由之前的幽云一带,退到黄河防线,又退到了如今的淮河防线。如今不能再打了,再打就得亡国,再打下去,江山社稷将难以保存。为了大宋社稷,为了大宋江山,为了黎明百姓,议和吧!”
    “陛下,如今我朝接连惨败,损兵折将,相守而不可得,唯有议和才有出路,唯有议和才能保全社稷!”
    “陛下,金军好似虎狼,二帝已经被擒走了,陛下不能再有一丝的闪失了。若是陛下有一丝闪失,我大宋真的亡了。向金军祈和吧!卧薪尝胆,只要修生养息五六年,我朝恢复了一丝元气,那时再北伐不迟!”
    “山东丢了,河南就剩下汴梁一座孤城,再战斗下去,只能是划江而治了,沦为了东晋。如今唯有弃卒保车,议和为上,舍弃山东,河南,保全淮河以南的土地!”
    “陛下,我们输不起了!”
    文臣们的议和声音不断,赵朴大致的扫了一眼,议和的声音占据了七层。这些议和者中,不乏前一段时间铁血抗金派,也不缺乏刚正之臣,更不缺乏有威望的名臣。先前可能观点各异,此刻却是空前的统一,一致的要求议和。
    议和派,是走向投降派的前身。
    赵朴的心情很是失落,若说议和派中,都是奸臣,都是贪官污吏,都是坏蛋,都是文贼,他也认了。
    可是这些议和派中,不缺乏清正廉洁如包拯之类的大臣,也不缺乏如韩琦,文彦博之类的名臣,他们人品、操守、气节,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