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地之道 作者:玉栢林 >

第27部分

天地之道 作者:玉栢林-第27部分

小说: 天地之道 作者:玉栢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瑞安伸手示意,恭敬道:“胡公子请。”
  胡长生见杨瑞安和颜悦色、谦恭有礼,心想他年纪轻轻,居然知耻立改、宠辱不惊,此人大有潜力,前途不可限量啊。
  王朝海在前,杨瑞安在后,四个人拾级而上,盘山而行,过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校经堂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更显得岳山书院气势恢弘。一路上松柏错落、清雅静谧,耳听朗朗的读书声,闻得淡淡的书墨香,周围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鲜花名木姿态各异,碑帖诗联比比皆是
  胡长生由衷赞叹:“岳山书院,果然名不虚传。”
  王朝海有意领胡公子到处观赏,免得京城学子小瞧岳山书院,并着意介绍:“本院的教授都是志节清白、经明行修、德行高妙的博学巨贤,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在下的师长乃是远近闻名的朱教授,年近半百,饱谙经史,博古通今,是一位了不起的鸿儒。”
  胡长生点头道:“可钦可敬,本公子应该早来啊。”
  王朝海和杨瑞安一边走,一边不厌其烦地介绍。胡长生心中感慨,岳山书院比太学院强多了,朴实无华,学生多是平民子弟。
  四个人穿殿阁、绕院落,一路上行,一直走到书院东侧,在一座雅致的向阳小院前停下。只见月亮门两则写着一副对联:满园春色催桃李,一片丹心育新人。
  一位精神烁健的白衣老者站在院里赏竹,发现四人进来,急忙迎上两步,握住胡长生的双手笑道:“阁下莫非就是天下第一探花,翰林学士胡公子吗?”
  “承蒙老先生抬爱。”
  胡长生谦虚道:“不才正是胡长生。”
  “好,好,青年俊才。”
  朱教授哈哈大笑,伸手往屋里让客。
  众人进屋,朱教授和胡长生落座,其他三人分别在末座相陪。王朝海拿出胡公子赞美岳山书院的对联请师长过目。朱教授看了,连连点头称善。
  双方客套己毕,王朝海再次介绍:“岳山书院研读风气甚浓,学子们关心国事,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受地域限制,允许不同学派、持不同见解的学者讲会,大家可以执经问难,也可以自由论辩。胡公子如有真知灼见,可以直言不讳,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胡长生感慨道:“岳山书院光耀四方,广传圣朝文化,学术空气清新自由,胡某来此圣地,实乃三生有幸!”
  然后道:“朱教授,晚生请教,人应该如何看待生死?”
  朱先生手捋长髯,意味深长道:“公子问的好,未知生,焉知死?天气清轻、地气浊重,二气相合,聚而为人。人者,养浩然之气,可通天地、循天理。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胡长生猛然醒悟,自己终于找到伤害亿万鱼虾的理由了。不是吗?一切生命皆由天地二气化生,天地之道光明正大,得浩然之气可通天地、循天理,权当那些死去的生命舍生取义,为清平二十万百姓牺牲吧。如此看似牵强附会,其实不然,亿万鱼虾只是表象,水中更微小的生命同样不可胜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自己身为朝庭命官,秉皇天正气,必须为百姓着想,世事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万物都有各自的特点,一方的利益,必然以伤害另一方为基础,就像一场战争,一方的存在就要战败对手。
  一念至此,胡长生坦然起来。人嘛,总要千方百计搪塞错误。他起身行礼,诚恳道:“朱教授之言,开启晚生茅塞,学生在此谢过。”
  朱教授无意中为胡探花解开了心结,让翰林学士心怀感激,一时心怀大畅,捋须笑道:“胡公子客气了,儒学讲究存天理、灭人欲。如果放纵人欲,必然掩盖天理,稍有差错,定然失却纲常人伦。儒者,须彻底去掉人欲,使心中全是天理,才能达到圣人境界。”
  胡长生恭敬道:“先生,晚生幼时曾学诸子百家,对儒学心向往之,可是不得要领,始终难以融会贯通,愿先生以儒学精义教我。”
  朱教授轻咳一声,含笑道:“天道酬勤,胡公子不耻下问,将来成就定然不可限量啊。儒学,乃治世之学也,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也,讲求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其行刚健有为、公忠为国、以义制利。其核心乃是仁、义、礼、智、信。仁者,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全社会均享有生存和幸福之权利;义者,必所为也,为社会公义,可以舍生取义;礼者,为天下万物正名也,使社会各安其道,具有定位知止而后定,定而能静,静而后安,安而能虑,虑而能得。用心体之守之,行之修之,则日有所获、月有所新、年有所得所谓静者,心念专一、心态平和之谓也。在利害中制其心、在福祸中炼其心、在无事中省其心澄心则神自清;遣欲则心自静。有欲则乱,无欲则刚”
  胡长生一边听,一边点头,深感受益匪浅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向皇上推荐朱教授。这位老先生,真乃是大学问家、治世之能臣也。
  几个人谈论儒学,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
  忽然,从门外传来两声冷笑。
  众人寻声望去,只见一位灰衣老者昂然进屋,讥讽道:“朱老先生述而不作,真高明之士也。”
  朱教授立刻起身相让,介绍道:“这位是岳山书院的韩教授。韩老先生博古通今,尤其法学造诣极深。这位是千里迢迢来自京城的翰林学士胡探花,年轻有为,后生可畏。韩老先生,有道是礼之用、和为贵,你的思想独树一帜,大家可以共同商讨。”
  韩先生开门见山道:“胡翰林,老夫久闻大名,没想到在此相见,幸会啦。各位,当今圣世滚滚向前,本应该不法古、不循今,锐意改革。而朱老先生却引经据典,大谈复古之道,岂不令人齿寒?老夫以为,治世之学,当以法为纲领。圣人治国,不要人人为善,只要人人不恶,国家便能太平。君主治国,当着眼于大多数,少数人无关宏旨,所以应以执法为重,以法治民,而非立德为上,否则徒劳无功。”
  朱教授对韩教授的激烈言辞不予理睬,表示自己虚怀若谷。他先招呼上茶,然后道:“夫两仪并五行者,圣人亦只得一二,得金气多者则刚明果断,得木气多者则朴素质直,得火气多者则发扬奋迅,得水气多者则明彻圆融,得土气多者则镇静浑厚,得阳气多者则光明轩豁,得阴气多者则沉默精细”
  胡长生闻听此言,心动不已,与高人在一起聚谈,真长学问啊。
  韩教授眉头一皱,显然朱教授弦外有音,明摆着是人身攻击。他立刻反唇相讥:“朱老先生,老夫只得一气,难道你是五德俱全之士,哼,真是大言不惭”
  朱教授听他出言不逊,不仅当着胡翰林,而且两位弟子也在场,于是不再谦让,马上跟韩教授辩论起来。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寸土必争。好在教授之间相互论难早已蔚然成风,王潮海和杨瑞安更是习以为常,不以为怪。
  朱教授强调以仁义为先,以三纲五常、四维八德调顺万民
  韩教授主张积极变法,富国强兵,以严刑峻法使万民承顺
  一场激烈的学术争论无休无止,一直辩论到日落西山,韩教授义正词严地喝了十壶茶,双方都过足了嘴瘾。不知为何,忽然鸦雀无声。两位教授相互凝视,哈哈一笑,相约明日再战。韩老先生辩论半日,感觉腹中空空,拱手告辞而去。
  胡长生通过两位教授的争论,不仅领悟了儒学精髓,也明白了法学精义。法家认为人性本恶,与儒家人性本善的论点正好相反,因而韩教授对朱教授拟通过教育将大众改造成新人的想法不抱任何希望,而是从国情实际出发,打算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程序,配以君王的权术与威势统治臣民。这一点,的确可以让皇上借鉴和利用。
  胡长生起身生告辞,一再向朱老先生表示感谢。朱教授非常欢迎胡翰林再来。
  王朝海和杨瑞安对胡公子印象颇佳,一再盛情挽留,最终未能如愿,只好请他留几幅墨宝再走。
  胡长生只好随意写了两书一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咏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胡长生尚未写完,王朝海和杨瑞安已经大声喝彩。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是年轻的翰林学士在自励。
  李能陪胡大人回到驿站,小二知道他们刚从岳山书院回来,马上跑过来奉承。如今读书人吃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飞冲天。
  胡长生心情大好,一边品茶,一边听李能与店小二应酬。
  李能笑道:“伙计,你们这里书卷气息浓厚,连你都这么有学问,不简单呐。正如你所说,岳山书院人才济济,不愧是天下第一书院。”
  “还不止这些。”
  小伙计停住锡壶,神秘道:“二位客官,岳山北面还住着一户人家,家主姓墨,据说是一位‘巨子’,这位先生学问大得很,每年都到书院辩论几次”
  李能好奇道:“伙计,你说的‘巨子’是什么玩意儿?”
  “嘘——”
  小伙计急忙伸手拦他,小心翼翼地向外看了一眼,然后压低声音道:“客官轻声,那个就是‘头儿’的意思。”
  “怎么?他很厉害吗?”
  “也不是,怎么说呢,总之客官小心就是,礼多人不怪,最好不要惹他。”
  胡长生少时曾涉猎墨家之学,也有所耳闻,墨家由来已久,本身是一个组织严密和纪律严格的团体,到处推行墨家主张,类似于侠客之流,其领袖就是巨子。
  胡长生与李能对视了一眼,彼此心有默契,明天去墨家拜访巨子。
  第二天早晨,阳光明媚,微风和煦。
  主仆二人早早起床,洗漱己毕,吃过早饭,骑马向东而行,沿西湖绕山向北转。
  初秋的太阳,鲜艳夺目,喷薄四射,将满山遍野染上一层淡淡的胭脂红。阳光穿过一碧如洗的天空,透过纵横交错的树叶摇晃在行人脸上,好像从天而降的瀑布,让人舒服得眯起眼睛。微风拂面,神清气爽。西湖水面,细浪跳跃,轻轻搅起一片接一片碎金。
  胡长生眺望美丽的西湖,仿佛朝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啊,山光水色争与人亲,说不尽,无限好。他骑在马上缓辔而行,一时触景生情,吟诗一首:水光潋滟晴放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太好啦,太精彩啦”
  李能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得几乎落马。他高声赞道:“大人,您真是啊,下官只说一句,您真是天下第一奇才啊!”
  钦差大臣微微一笑,心想本公子随便作一首诗,不过玩玩而己,就把你乐成这样?没见过世面。他不知道西施如何天然美丽,但是见过齐西施美艳脱俗,想来她们应该差不多美丽吧,所以这首诗应该是为齐西施而作。
  二人怡然自得,一路游览如诗如画的山水,欣赏风光旖旎的景色,指指点点,谈笑风生,不知不觉来到岳山北面。
  远远望去,数十户人家依山而建,高低错落,赏心悦目。居中一座大户院落,黑白墙体长达三十丈、高三丈,灰瓦相嵌,显得古朴庄严,大门旁的白墙上,铁画银钩般写着一个大大的“墨”字。
  没错,今天的目标到了。
  胡长生和李能刚要催马上前,忽然看见院内一棵大树垂下两条笔直的绳索,正往复晃动,一声清脆悦耳的笑声从院内传来,“姐,看我飞的比你高呀。”
  胡公子精神一振,心想一定是墨家姐妹在荡秋千,嘿嘿三少爷曾是有名的风流才子,虽然经练多多,已经老成持重,然而终是少年心性,一时心有所感,忍不住回头看了李能一眼,调皮一笑。
  李能暧昧地望着胡大人,心领神会道:“少爷,未见其人,仅闻其声,必是绝世佳人,公子何期有幸,得此奇缘,哈哈”
  说到后来,未免得意忘形。
  “大胆,什么人在外放肆?”
  突然,一个翠绿身影出现在墙头。原来是一位眼如流星、寒光四射的绝色少女。只见她怒形于色,细嫩的脸上略显汗迹,头上云鬓乱洒,浑身干净利落,没有任何装饰,宛然一位婀娜小蛮。她手指二人喝叱:“你们,想找死吗?”
  “韵儿,快下来。”
  墙内一个娇俏的声音道:“不要理睬他们。”
  胡长生又惊又喜,这位绝美小妞儿是墨府千金吗?怎的如此艳丽动人?而且身手不凡,三丈高墙一跃而上,哈,本公子不虚此行,遇上西施啦!他唯恐女孩儿误会,以后行事多有不便,马上拱手道:“这位小姐,小生是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