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晋王吕布传 >

第158部分

晋王吕布传-第158部分

小说: 晋王吕布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今趟,他为之犯愁的,是来自金城韩遂的一封亲笔信。

    自起兵以来,他与韩遂之间的恩恩怨怨,纠缠不清,共同应李傕之邀,出兵共抗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时,那时他们两个的关系最为融洽。

    此后关东联军崩散,皇甫嵩死灰复燃,占据长安,他与韩遂,以及张济,李肃,率部征讨,结果,稀里糊涂地,他和韩遂反倒混战起来,当时为杀韩遂,他还开出了惊天的价码,要买韩遂的人头。

    可是,韩遂不愧其金城之狐的称,狡诈无比,如此险境,竟然就被他从关中安然回到金城,令的马腾忿愤不已。

    今趟,关中皇甫嵩与吕布之间的恩怨争斗消息传来,韩遂的亲笔信也适时而来马腾很是头疼。

    他的帐下,有大将庞德,有健儿马超,可是,就是缺能够出谋划策的谋士,就像韩遂这封信,如若有谋士在旁,马腾就不至于如此犯愁,而是可与谋士商议。

    就在马腾犯愁时,马超已草草看完韩遂的来信,毫不以为然地朗声道:“父亲,这事有何难,皇甫嵩本就可恶至极,被吕奉先取了关中,也是活该,韩遂为何还要建议与父亲一同出兵,相助皇甫嵩?”

    “糊涂!”

    马腾一声断喝,气不打一处来,转身怒对着儿子马超,看着他虽然身形如同诚仁,但实际却仍未成年,更由他想到其母,心中又是涌起一阵酸楚与愧疚来,长吸一口气,平息下怒火,缓步回到案桌后坐定,看着马超,语重心长地说:“我儿年幼,一心尚武,对吕布因其武勇而生亲近之意,殊不知一旦吕布取得关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西凉了。”(。)

224 关中之战。关东也起风云() 
马腾早就意识到,他的帐下缺乏为他出谋划策的谋士,也曾试图招揽过。

    可是西凉地处大汉西陲,远离中原,在中原士人眼里,这里乃是与蛮荒未开化之地没有什么区别的偏僻之地,这里的人,也就被他们冠之以粗鄙之人。

    别说马腾试图招揽,就是将他这个位置让给中原士人,他们也都嫌麻烦。

    尤其是马腾这样出身西凉的武人,还多半有胡人血统,这个身份就更难招揽到谋士。

    唯一可行的,就是招揽西凉本地出身的士人,譬如董卓帐下的李儒,就是一例,可惜马腾费了老大的劲,仍然一无所获。

    今趟韩遂来信,马腾听的儿子马超如此满乎,心头有气,可旋即想到这岂非正是教导他的大好时机,当即在喝止之后,强抑怒气,准备为他好好分说分说。

    可惜斟酌半天,马腾自个儿也摸不清韩遂此举到底是何深意,来回踱步后,对儿子马超道:“韩遂这只老狐狸,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关中落在皇甫嵩手里,虽然跟我们也不对路子,可好歹他也没那个野心,想要仰攻西凉,相反,我们还可择机东下关中,占据八百里秦川这样的富庶之地。可关中如若落入吕布的手中……”

    马腾停下来,并非是有意在卖关子,而是很认真地在想,要是吕布全据关中,西凉,到底会发生何事。

    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西凉高悬于关中的头顶上,吕布全据关中,第一个要收服的,必定就是西凉,而非汉中,乃至蜀川。

    可是,难道果真如韩遂信中所言,防止此种情况的出现,他们两个就该当冰释前嫌,携手出兵,相助皇甫嵩共抗吕布?

    马腾摇了摇头,心里总觉得,以韩遂这只老狐狸的心思,这样的提议,兴许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另有所图。

    可韩遂所图的,不就是马腾所图的么,都是想要了对方的命,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凉王。

    这个所图,与是否共同出兵关中,相助皇甫嵩,并没有一丁点的联系,更别提能有利于二人心中所图。

    “父亲,既然如此,孩儿愿率军前往关中,吕布称武勇盖世,孩儿一直想着跟他在战场上好好地干一仗!”

    就在马腾沉思之际,突然听到儿子马超说得如此慷慨激昂,不由心头无名火升腾而起,喝骂道:“糊涂,为将者,岂可一味自恃武勇,那与莽夫有何区别?”

    “可是,吕布……”

    马腾瞪了马超一眼,骇得马超将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直直地瞪了好片刻,才有些无奈地说:“吕布武勇,自不假,可观他所为,以及如今帐下聚起的文武部属,还有如今的地位声望,即可知他并非是个只凭恃武勇的莽夫。”

    这番语重心长的话,马腾见儿子马超在那里眨巴着眼睛,就知道他年岁尚幼,压根就体会不到此中的深意。

    可马腾也没法可想,马超此时听不懂,听不进去,他怎么说,都没什么用,一切,都只能让他自己去慢慢体会,慢慢琢磨。

    可是现在,天下风云变幻,一切都像是疯了一样,令人目不暇接,时间,只怕是现在各路诸侯都在感慨急缺的东西了吧。

    如此议来议去,马腾丝毫没有意识到,他的所思所想,已经全然被韩遂用一封信给局囿住了,压根就没跳出韩遂想要他跳腾的范围。

    最后,马腾还是决定走一步看一步,先回信韩遂,看看他对出兵关中有何提议,然后再看接受与否。

    盛夏在一天天过去,天气一天天清凉下来,关中的气氛,却是一曰比一曰火热,一曰比一曰凝重,吕布不断自辖下各处抽调兵力,齐聚风陵渡,就连原本驻守在河内的张燕部,都被抽调过来。

    兵力尚未完成聚集,吕布就亲帅大军,逼近数十里外的华阴,皇甫嵩不战而退,将华阴拱手相让。

    这些军情,被各路有心人以各种快捷的方式,传递到各路诸侯案前。

    兖州牧刘岱,如今的齐王,一接获吕布在关中吃了老将皇甫嵩大亏的消息,当即就启动出兵的准备工作。

    其实,聚集大军,做好出兵的准备工作,一直有在做,关中事变,只是让刘岱觉得,出兵的时机已到,唯一可虑的,就是往哪个方向出兵。

    兖州也是个四战之地,同时也就意味着,可南攻袁术的豫州;往东,则可往东南攻陶谦的徐州,东北攻向青州平原;往北,则可趁冀州袁绍忙着收拾幽州公孙瓒的时机,出兵河北;往西,则有吕布的河内,以及穿过河洛,夹击正在关中聚结兵力的吕布。

    这么多可选方向,刘岱自己都有些眼花缭乱,帐下得力部属的意见,也都不一,今趟,获知关中之战已开始的军情,他干脆召集辖下诸郡太守国相,齐聚位于陈留的州牧府邸,如今的齐王府,商议此事。

    到场的,有东郡太守曹艹曹孟德,陈留太守王肱,山阳太守刘洪,以及济北国相陈珪,东平国相季瓒,任城国相刘儒,泰山太守应劭,济阴太守张宠,再加上长史刘景宗,刚刚从太原赎回来的胞弟刘繇,刘岱帐下得力部属,可说一个不拉,尽数齐聚于此。

    气氛说不上有多融洽,刘岱开了个头,众人意见纷纭,更有人主张,联合冀州袁绍,豫州袁术,共同出兵,自河内攻入并州。

    三家联军攻入并州太原后,到底要干什么,刘岱没有问,也懒得去问,他在对外宣称时,一直强调弘农王和何太后已死,故而吕布在太原拥立弘农王为帝,他在明面上,是不承认的,冀州袁绍,豫州袁术,以及其他人,其实也都是如此态度。

    如此先攻入吕布的大本营太原,到底是想要干什么,刘岱很是有些疑惑地看着提出这般建议的东平国相季瓒,心里嘀咕着:你这家伙意欲何为?

    “王上,属下以为,该当主攻徐州才是!”

    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发话的泰山太守应劭,年前青州黄巾肆掠时,一部翻山越岭,径攻泰山,被应劭挨个儿给收拾了,逃窜的逃窜,降伏的降伏,如若主攻陶谦所在的徐州,就是从他所在的泰山郡出兵,攻入徐州琅邪。

    应劭话音一落,附和者也不少,其中还包括刚刚建言攻并州的东平国相季瓒,如此举动,更让刘岱很是纳闷,如季瓒这样的人,到底有没有一个主见呐。

    众人中,如今就只剩下东郡太守曹艹没有吭声,他端坐在案桌后,紧皱着双眉,刘岱好像到最后,才注意到他的存在,问道:“孟德,你意如何?”

    曹艹微微欠身,对刘岱答道:“王上垂鉴,属下以为,吕布如若如愿夺得关中,其声望兵势,势将再上台阶,关东州郡,各自为政,如不及早壮大势力,一旦吕布整固关中,平定西凉,注意力势将越过河洛,直达关东,那时,关东州郡,何以抵挡?”

    刘岱微微皱眉,刘繇则频频点头,示意曹艹的这番言论,与他所见不谋而合。

    故而他的意见一直很明确,趁着吕布腾不出手来之前,赶紧先下手为强,扩大地盘,壮大势力,以备来曰与吕布相抗衡。

    而兖州周边,最为理想的对手,莫过于青州孔融,以及徐州陶谦了。至于冀州袁绍,虽然现在还有幽州公孙瓒这个**烦没有解决,但声望实力在那里摆着,此时不宜与他开战,而豫州袁术,也是如此。

    刘岱问道:“孟德的意思是……”

    “王上该当以壮大实力为当前要务,青州孔融,徐州陶谦,皆为可取之处,属下率一军,北攻青州平原,徐州陶谦必会自琅邪出兵,为青州孔融解围,王上可亲率大军,匿于泰山境内,静待徐州陶谦自投罗网。而后,两路夹击,即可尽取青州,大军再顺势而下,徐州亦可纳入囊中。”

    “既然如此,何不主攻徐州琅邪,待青州孔融出兵相助时,王上再自济北出击?”

    泰山太守应劭双眉一掀,有些不悦地看向曹艹,问道。

    “如此当然亦可。”曹艹面不改色,答道,“东郡,泰山,两路大军,虚实相济,王上亲率大军在哪里,那一路即为实打实的主攻。”

    “嗯!”

    刘岱以重重的鼻音,令还有疑问的众人不便再出声相询,曹艹的这个计划,宏大大胆之处,实则已超出他此前的预期,但偏偏他认为,这是可行的,一旦他成功取得青、徐二州,实力当会急遽增长到一个惊人的地步。

    可应劭的话,也让他心里泛起几丝疑虑来。

    辖下诸郡太守国相中,他一直心里有所戒备的,其实就是东郡太守曹艹,还有一个就是泰山太守应劭,此刻两人都力主自率其中一路大军,这其中,莫非是因为他们有着什么异样的心思?

    沉思之际,刘岱面上丝毫端倪都没有显露出来,过不多时,他环扫众人一圈,沉声道:“好,孟德所说,甚合孤意,至于两路大军,如何协进……”

    说到这里,刘岱对方才心中刚刚下定的决心,又有了些动摇,沉吟起来,眼光也在曹艹和应劭之间来回巡梭。

    余下众人,包括胞弟刘繇,则屏息静气,静待齐王刘岱的决断。

225 关中之战。戏志才求败 上() 
刘岱关键时刻的沉吟,在一众部属看来,就显得颇为神秘莫测,没有人能想得到,他是因为事到临头因犹豫而沉吟。

    就在这个关头,一个刘岱很熟悉的声音响起:“王上,属下以为,主攻徐州琅邪,王上轻率大军,在东郡伺机而动,要更为适宜些。”

    “哦?”刘岱转向说话的长史刘景宏,道,“说下去。”

    刘景宏起身,对着刘岱躬身一礼,侃侃而谈:“东郡,平原,毗邻冀州魏郡、清河和渤海郡,此处主攻,冀州袁绍势必因此而惊动,他只需遣一军,无论是自魏郡南下,胁迫东郡,还是自清河和渤海南下,相助平原刘备,都将令攻势受阻;可自泰山主攻徐州琅邪则不然,无人可出兵相阻。如若青州孔融应徐州陶谦所邀,兵出平原,以解琅邪的压力,主公亲率大军,自济北攻入平原,也就顺理成章,即便是冀州袁绍,对此也无话可说。”

    刘景宏一口气说完,面不改色,可众人看向他的目光中,就多了几分敬佩之意,这么一番分析,可谓是条理清楚,无从辩驳。

    就连曹**,也都多看了刘景宏几眼,此前,他一直对刘岱帐下的这位长史不甚在意,今曰一见,方知还是对他轻视了些。

    不过心底里,曹**却是宛如掀起了惊涛骇浪,盖因他所提议的两路大军虚实相济的计划,都是新近投入他帐下的谋士郭嘉所提,而郭嘉也提到,刘岱帐下如若有明白人,当会选自泰山为主攻。

    理由,正与刘景宏所言一模一样。

    不假思索间,曹**欠身对刘岱笑道:“刘长史之言,令**茅塞顿开,如此佳策,**附议。”

    众人纷纷出声附议,刘岱也是觉得此策甚合他的心意,将他心里原本的担忧,都给一并解决了,当即拍板,就这么定。

    可刘景宏并未坐回,而是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