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桃花书生 >

第106部分

桃花书生-第106部分

小说: 桃花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驿站长是个三十岁左右的武官,他的前任因为墨源遇险一事被罗星汉免了职,接任还没有几天,做事格外谨小慎微。这是个长期在关隘守边的下级军官,一辈子也没见过像墨源这样品级的朝中大臣,说话低声下气,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墨源看他胆战心惊,心中老大不忍,想笑却又不敢笑出声来。

    午饭刚刚备好,墨源等人尚未端起碗筷,却听到厅外一阵喧哗,接着就有护兵在高声喝道:“站住,不得乱来……”

    又有一个人嗓门更大,声音如同过年时放的炮仗一样,盖过了守门卫兵的声音,轰轰隆隆地传了进来:“滚开,我要见监军大人,再敢阻拦,休怪我翻脸不认人……”

    墨源抬眼望向站在一旁的驿站长,目光中满是狐疑。驿站长冷汗直冒,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口称:“下官该死,求监军大人饶命!”

    一个身高马大的黑脸大汉猛然闯进了大厅。

    墨源和饭桌上的人全都傻了眼。 

第23章 忠烈之后() 
成章曰:墨源巧安忠烈后,帅司初悔放手招

    此人大胆!擅闯驿站议事大厅,惊扰监军大人,这还了得?罗子衿霍地站起身来,抽出腰间长剑,迅捷跳起,身形一闪挡在了墨源身前。

    “什么人!”她秀眉倒竖,正气凛然地厉声喝道。

    来者足足比子衿高出两头,浓眉大眼,鼻直口方,虎背熊腰,身体异常的健硕,虽然身着一袭极为普通的粗布衣衫,眉宇之间透出的英气却显示出绝非寻常的庄户之人。

    驿站长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已然不会说话,只是不住地磕头,额角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往下滴落。

    来人目光炯炯,在厅中所有人的脸庞迅速地扫了一遍,一双大眼望向了子衿身后的墨源,然后镇定自若,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蒋定武叩见监军赵大人!”

    动作竟是不亢不卑,一气呵成,宛若行云流水般让人看了心情舒畅。

    未穿军服却行着军礼,墨源心中顿时有片刻的疑惑,这人到底是何许人也?子衿刚要将长剑伸出,压上对方的脖颈,只听皇甫洛蓦然开口,对子衿说道:“且慢动手。”

    子衿将剑硬生生地收了回来,皇甫洛的声音一沉又开了口,这次却是对跪在地上的大汉说的:“什么?你叫蒋定武?你难道是正阳关的蒋定武?”

    声音竟然激动得有些颤抖。

    墨源和子衿心中更感诧异。难道皇甫先生知道此人的来历?那这正阳关的蒋定武又是什么人呢?

    只听大汉朗声回道:“是,小人就是正阳关蒋定武。”

    皇甫洛一闻此言,急忙起身上前将大汉扶起,又拂拂自己的衣袖,恭恭敬敬行了一个文人礼。

    这下墨源、子衿和驿站长都傻了眼,先生这是做什么,此人究竟何方神圣,皇甫先生为何对他如此看重,礼敬有加?

    见众人大惑不解的样子,皇甫洛连忙向墨源介绍:“主子,此人乃本朝开国十三王之一,武昌侯蒋成公的孙子蒋定武,他一门忠烈,乃是西军中的传奇人物。”

    墨源有点茫然,他对本朝的开国历史所知有限,并不清楚什么开国十三王。

    见墨源仍然有些迟疑,皇甫洛突然明白过来,主子乃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文官,此前未必会知道这军中武将之事,便进一步解释道:“蒋家军为国守边百余年,男子多战死在疆场上,只留下一群孤儿**,主子难道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情吗?”

    墨源终于恍然,瞬间肯定了此人就是蒋家军的后人,既然是蒋门之后,自然不应怠慢,连忙起身说道:“原来是忠烈之后,失敬,快请坐下说话。”

    蒋定武弓腰抱拳,口称不敢,又道:“蒋某是个粗鄙之人,今日迫不得已擅闯而入,惊扰了大人,请大人降罪。”

    他这一说,倒是提醒了墨源。对呀,虽是功臣之后,但也不能目无法纪,恣意妄为,他这样冒冒失失地闯进来,究竟算怎么回事呢,如果换做其他人,也许就会治个违反军规,无理滋事的重罪,拖出去砍头都是可能的。他一个忠烈之后,就可以如此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了吗?

    他说迫不得已,又是怎么回事呢?

    驿站长终于回过神来,见皇甫洛对蒋定武礼敬有加,墨源也是和风细雨,今日自己的一场大祸算是躲过去了,望着墨源疑惑的眼神,连忙出声禀告:“监军大人,蒋将军原任西军中的五品参军之职,镇守正阳关。此次北鞑犯边,原想可以上阵杀敌,为国立功。却不料帅司大人几日前罢了他的军职,留在府中做了一名打杂的管事,专管那些生火做饭,养花除草的下人,苦苦哀求无果,只好偷跑出来。昨日听说大人中军北迁,便滞留在此,想大人开恩,让其重归军中冲锋陷阵。”

    “下官担心他行事鲁莽,便不答应他觐见监军大人的要求,谁知他还是擅自闯进来了,下官办事不力,请监军大人发落。”

    “你起来说话。”墨源此时没有心思责罚他,心中有疑问想要即刻找到答案。便继续问道:“他为何被帅司大人免职。莫非犯下什么过错不成?”

    “不是。帅司大人这是一片苦心。”驿站长恭敬地答道:“蒋家三代男子多已战死,目前只剩下蒋定武这个香火独苗,帅司大人不忍蒋家无后,所以就免其职务,调往秦州。”

    原来这样,帅司罗星汉还真是考虑周全,每件事情都想得如此细致。心中不由暗赞。

    当下伸手出去,扶蒋定武坐下,先自笑了一声,说道:“原来是为请战而来,上阵立功,男儿本色,奔官若是为此时降罪于你,岂不让天下人唾骂?”

    又道:“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本官也就自作主张,违逆帅司大人一回,你还是官复原职,做你的五品参军,不过……”

    蒋定武急忙禀道:“大人,小人不是来求官的,只愿能够上阵……”

    “不可。”墨源假意沉下脸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堂堂蒋家,怎能在你手里断了香火?你对得起自己的列祖列宗吗?为国尽忠是好事,但如果能忠孝两全岂不更是完美?”

    其实,墨源心里倒是没有太多传宗接代的观念,毕竟他还很年轻,但是他自幼对忠臣就是无比的景仰,加上对方已经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忠烈招牌,毁在自己手里既无必要,更不明智。

    蒋定武还想再辩,皇甫洛出来打圆场:“蒋将军不必固执,监军大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精忠报国,有的是机会。”他转过身对墨源说:“主子,不如将蒋将军留在中军,一旦关隘危急,可随时调用增援。”

    这总比放在帅司府做一个管家要强,还可以“挟忠烈以博名声”,确是好主意,而蒋定武也能接受。

    墨源点点头,转眼用征询的目光望向蒋定武,对方沉思片刻,终于过下行礼:“末将愿意。请大人收纳……”

    一场风波终于消停。

    午饭后,墨源一行继续向北进发,黄昏时分到达了驻驾驿,鲁西黄率几位将领到南门口迎接,墨源简单寒暄了几句,便吩咐下去:“今日劳顿,请诸位抓紧时间休息,明日卯时到监军营帐,商议军情。”

    经过马明澜一事,墨源已获得处事公正、爱惜将才的口碑,众人对他均是大有好感。作为钦命的文官监军,不但毫无凌驾倨傲之心,反而对不受世人重视的武将谦卑有礼、客气异常,大家心中更是平添了不少敬佩之情。现在听说要聚会商讨大事,几位将领均是连忙满口允渃。

    细细看去,将领中倒有一多半已经身临前线,这余下的,倒多是作为后援队伍的将领,这其中包括蔡卓尔等人。

    墨源安顿下来用过晚膳之后,躺在床上自顾想起了心事。

    一场从未经历的生死大战即将开始,墨源心中除了期待,更多的是不安。

    如果最终北鞑最终获胜,北鞑的骑兵将长驱直入,京都的兵力很少,无异于一座空城,灭国之灾转瞬即至,汉人朝廷就寿终正寝了。而北鞑仇视汉人,南人将暗无天日,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几十万禁军和西军将士的生命将难以保障,或战死,或逃亡,或被俘,无论哪一种命运,都是悲惨无比的;

    自己的末日来临,一生或许也就走到了尽头。不在战争中死去,也会被赵倨当做替罪羔羊,砍头赐死以谢天下。什么钦差、状元、太后义子的身份,还有自己力挽狂澜的报负和改变国家命运的打算,转瞬间就灰飞烟灭,成为浮云。

    想到这里,墨源有些坐不住了。这场战争只能获胜,绝对不能失败,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整个国家。

    稳稳心神,墨源派人将皇甫洛喊了来。

    “先生,你即刻再多安排几个精明强干的细作,潜入西寿保泰军司,最好能混入北鞑军中,加紧刺探对方的情报。”

    北鞑军中有不少的汉族士兵,要混进去也并不是太难。关键是派出去的人要得力。

    此前因为一直是罗星汉全盘主持大局,墨源等人并未在意过这个环节,如今情况有变,即刻做出这个安排确有必要,知己知彼方能找到对方弱点,这是兵家常识。

    “是,主子。”皇甫洛爽快答道。

    “你再帮我想想破敌之策,另外,我们还有什么考虑不够周全的地方……”墨源的话语中充满了焦虑。

    *****************

    秦州,帅司府。

    罗星汉百无聊赖地坐在书房中,抬眼望望窗外,已近正午,阳光耀眼,天气闷热令人心烦意乱。起身脱去了一件衣裳,这才静下心来,拿起桌上的军情战报看了起来。

    监军大营送来的消息他最是在意,看得极为仔细。赵墨源做事的确稳妥细心,关隘兵力配置,驻防将领的安排都是井井有条,做得滴水不漏,令他这个戎马一生的老将都禁不住连连点头,相当满意。心中暗自思忖,这哪像是一个文官所为,此人分明读过兵书,懂得兵法,不然何以布置得如此周到巧妙,莫非,他身边有其他的高人?

    突然想到,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对方做得越好,自己的愿望岂不越要落空。心里不禁萌生了一些悔意。

    自从自己假装受伤,依照殷成的计策,将战事全数推给赵墨源之后,这种不安的情绪经常滋扰着他,令他莫名地失落无助,甚至感到焦躁。

    自己是不是棋差一着,一开始就做错了?

    恰好此时殷成走进屋来,见到罗星汉又是苦笑又是摇头,不禁疑惑地问:“帅司是不是感到无事可做,心里着急啊?”

    罗星汉抬起头,用手指了指书桌前的凳子:“知我者军师也。坐吧,看来我有什么心思,都是瞒不过你的。”

    放下手中的战报,叹了一口气:“这突然闲下来,感觉心里像什么东西被抽空了一般,真是空落落的。”

    “帅司并非放心不下,而是有些不甘心了。”

    殷成的三角眼布满笑意,手拿蒲扇摇了摇。

    又道:“何必这样?趁着这个机会养养身子,看看笑话,多好!其乐无穷。”

    “笑话?我看未必啊。”罗星汉长叹一声,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话语中颇多无奈,“这个监军赵墨源或许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弱智啊。”

    他将桌子上监军大营送来的战报递给殷成。殷成恭敬地接过,却只看了两眼,又放到了桌子上。

    “你说我们这么做真的有必要吗?”罗星汉不自信地说,“会不会是得不偿失啊?”

    殷成却没有他那么悲观,笑意始终挂在嘴角:“此事无论如何,帅司大人也是必须这样做的……” 

第24章 大敌当前() 
成章曰:帅司府暗流汹涌,西安州风云际会

    罗星汉抬起了头,直直地望着自己的军师。

    殷成接着道:“不如此,我们如何对得起枢密使大人当年的救命之恩。”

    罗星汉一时沉吟,半晌都没有吱声。是啊,三年前的会州之战,自己轻敌冒险,损兵折将,若不是董光冒死相瞒,让圣上和蔡宇鑫蒙在鼓里,只怕自己当年就被捉到京师问罪,革职砍头了。如今董光的对头赵墨源来到秦州,枢密使府上传来密信,要他相机挫挫这赵墨源的锐气,于公于私,这件事也是必须要做一下的,哪怕只是装装样子,以后在枢密使面前也有个交代。

    原来按照殷成的计划,他是打算装病撂挑子的,当然要找准时机,过早了赵墨源会启奏圣上找其他的将领来顶缺,而且一开始就推诿,也一定会让人怀疑自己是在故意刁难,所以必须找准恰当的机会,最好是在大战来临之前,可以给赵墨源一个措手不及。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