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桃花书生 >

第107部分

桃花书生-第107部分

小说: 桃花书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措手不及。

    这样推延一下的另一个好处,是有时间将西军的人马安置在战事较少相对安全的地区,让那帮养尊处优的京都禁军去拼死玩命吧。对于武将来说,保存自己的实力很重要。罗星汉就西军这点本钱,可不能轻易就丢光了。

    马明澜的莽撞给了他一个机会,在殷成的暗示下,罗星汉受伤了,而且伤得很重,主帅自然是不能再做了,赵墨源就算有一万分的不情愿,也只能独撑大局了。他自然不用担心鲁西黄那个草包,凭他的那点能耐,能管好京都的禁军就不错了,如何能够指挥动西军的人马。事后的结果也不出所料,赵墨源只能自己披挂上阵。

    这件事神不知鬼不觉,看上去是那么的自然,没有任何人怀疑这其中有诈。赵墨源就算有天大的能耐,也无法知晓不知不觉中被人摆了一道。虽然自己假装受伤的时机似乎还是早了一点,但这种机会稍纵即逝,实在难寻,必须充分利用好,否则又怎么能够做到天衣无缝,不留痕迹。

    一切都是一步步顺利推进的。唯一令他吃惊的是,赵墨源似乎并未手足无措,由其排兵布阵看来,此人绝非简单的文弱书生。

    端起茶杯,罗星汉长叹一声:“我只担心,我们这次是机关算尽,最后反倒是给了对方一个立功的机会。”

    赵墨源并未对西军和禁军的防守大动干戈,可是,从近期的情况看,敌人的主攻方向有变,柳震方和马明澜把守的兰泉和会州是木耳哈强攻的重点,他们面临强敌的进攻。而西安州却没有敌方的精锐。赵墨源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殷成呵呵一笑:“帅司是担心赛云长和小吕布会拼光实力吗?这怎么可能?要想然木耳哈进攻西安州,实在是太容易了。”

    罗星汉抬起头来望向殷成,目光中有一丝疑惑,心中却有些许赞佩。他知道对方并非信口开河。这个心机深沉的军师,似乎总能够料事如神,也绝对称得上是足智多谋,这次,不知他又有什么妙计,可以左右木耳哈的进攻部署。

    殷成看出来罗星汉的疑虑,放下了笑容,阴森着一张脸,说道:“这件事,只要是能够让对方知道我军的中军营地设在驻驾驿,一切就大功告成了?”

    见罗星汉兀自不信,他接着补充道:“中军在哪里,主力精锐就在那里,木耳哈身边谋士众多,他自己又是带兵之人,自然知道攻击弱点的道理。”

    这一说,罗星汉恍然大悟,但是,给木耳哈通风报信,那算什么事?

    “纵使赵墨源带兵有方,但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最后收拾残局,自然还要请帅司您出面……”

    ***************

    驻驾驿中军营帐。

    卯时未到,将领们陆续就都到齐了。经过一晚的休息,人人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墨源环视这几位身披铠甲的将领,想到身在前线的马明澜、柳震方、方协和、刘定富等人,一时有些出神。

    谁说我朝无人?有这些威猛善战的勇士,何愁无坚不摧,边关不保,北鞑不败?遗憾的是,朝廷向来忽视这些舍身忘死、戎马倥惚的武将,战时让他们冲锋陷阵,平日里却又猜忌重重,令人心寒,这真是大大的失策啊。

    墨源不禁感慨万分。

    他示意众人坐下,向军师问道:“敌军情况如何,有无新的动向?”

    皇甫洛说:“衮雷三万兵马齐聚会州城下,马明澜将军已经做好防守准备,西安州、兰泉这几日都有战斗,只是敌人兵力薄弱,并无什么疏忽。”

    “好。敌人的攻击重点看来还是在会州和西安州,尤其是会州,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时刻注意敌情变化。”墨源转向蔡卓尔和蒋定武,说道:“两位将军这两日抓紧时间休整,如有必要,就要随时上阵。”

    蔡卓尔和蒋定武齐齐起身,抱拳答道:“是,末将遵令。”

    墨源点点头,又问及粮草武器的供应情况,军需官一一做了禀报,墨源也感满意,正要宣布散会,却有一个校尉急急来到帐中,与皇甫洛耳语几句。

    皇甫洛面色陡然严肃起来。

    “怎么回事?”墨源问道。

    “主子,衮雷已经放弃会州的进攻,转兵东进,预计明日会到西安州城下。”

    墨源一怔。弃会州而攻西安州?木耳哈这事弄得哪一出?虽然方协和也算是一员虎将,有勇有谋,但是会州的西军是以逸待劳,而西安州才刚刚与萧关的西军换防,会不会有什么书楼呢?

    想到此处,他立身而起,正色说道:“快准备一下,我们即可赶往西安州!”

    皇甫洛一怔,面露难色;“主子,这西安州必定有一番恶战,危险至极,你亲临前线……”

    “别说了。”墨源转身向杨定武蔡卓尔二人说道,“蔡将军镇守中军,杨将军也一同前往。”

    杨定武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喜不自胜地应声答道:“末将得令。”

    蔡卓尔也是郑重地起身抱拳,低头称是。

    ******

    百二十里地,不算太远。墨源、皇甫洛与杨定武一行快马加鞭,用了大半天时间,在黄昏前赶到了西安州城下。

    方协和早已得到北鞑主力异动的消息,正紧锣密鼓地加以布置,他带着手下一干副将将城防认真巡视了两遍,又亲自查看了城中准备的擂石滚木、弓箭刀具的储备,心下稍安。即刻安排人将城中先期未走的居民向后方转移。想了一想,又再次爬上了城墙,向北望去。

    盛夏的西北,万里无云,天色晴好,极目远眺,可以一眼望出几十里地。城外的远处,有早先来到此地的北鞑军兵扎好的营帐,稍向西看,尘土飞扬,有大批的人马正源源不断向此地聚集,虽看的不是很清楚,但见旌旗招展,队伍装束齐整,显是训练有素。那队伍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究竟有多少人马,一时却也无法断定。

    相信自己城中的四万兵马,多是南方士兵,对此地水土不服,初来乍到,又经过换防的奔波,已经有不少人难耐苦夏,生病的已有一成,心中隐隐有些担心。好在军中目下士气正旺,西安州又是城坚墙固,易守难攻,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今日在城头的守城副将是个大胡子偏将,将自己的兵力安排一一向方协和禀报。

    “重点是城门,一定不能让鞑子染指,需将精锐布放在城楼上。”方协和再三叮嘱。

    只要城门不失,以目前北鞑攻城的能力来看,要想突破西安州,虽然人多,却也未必那么容易。

    “你多准备擂石滚木上城楼,我估计对方明日一上来就会猛攻,只怕到时搬运不及。”方协和吩咐道。

    “是。”大胡子微一躬身,即刻转身操办去了。

    时近黄昏,方协和负手而立,在城头伫立良久,西边的那轮太阳,已经渐渐不再刺眼,却变得如同染上了一层鲜血般的猩红色泽,静静地挂在地平线上。

    方协和一眼望去,更是心有触动,暗自想到,明日,该有一场血战了。

    身边副将的一声低喝,令他从沉思中清醒过来。

    “什么人?统制大人在此,快快回避。”

    只见一群人快步登上城楼,为首之人神情肃然,显是一副焦急不安的神态。

    细细一看,却是见过几面的赵墨源。

    方协和吃了一惊,大战在即,这监军大人怎么跑到西安州前线来了?这可是极端危险啊。

    他未加思索,疾步上前,躬身施礼:“西安州守将禁军统制方协和见过监军大人,不知大人驾到,未曾远迎,请恕罪。”

    赵墨源大手一摆:“免礼。”随即靠近城墙向外张望,同时一叠声问道:“准备的怎么样了?能不能守得住。”

    “放心。都安排好了。”方协和答道,“只是,对方人多又尽是精锐,我军力敌,怕是难以持久。”

    墨源点点头。

    “你只要守住三天,我们就不怕对方人多。” 

第25章 守城之战() 
成章曰:方将军临阵心平,赵监军战时念动

    战斗从第二日的早上寅时,就已开始。

    墨源抬眼向城外望去,只见无数的鞑子兵骑着战马,手持战刀铁枪,铺天盖地一窝蜂地自正北方向而来,大多数的鞑子赤膊短衫,或是干脆就袒露着上身。之中极少有几个身披盔甲的,一望便知是对方统兵的将领。鞑子兵的队列非但不整齐,而且可称作相当的杂乱无章,可见平日里极少进行队列训练。但这些鞑子兵,个个凶神恶煞,单打独斗起来,几个汉人都不是他一个人的对手,尤其是那群骑兵,每个人的弓马技艺都十分娴熟,令人头疼。

    墨源暗自庆幸,这是有坚固的城墙,如果在野**到这野兽一般的对手,只怕汉军难以阻挡,讨不到任何便宜。

    皇甫洛面色沉静,似在思索着什么,望着城墙下潮水般的鞑子兵,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

    一支飞箭伴随着尖厉的啸声,劈空而来,掠过墨源的脸庞,射中角楼的门框,留下一声低沉短促的闷响。那箭力道强劲,十分的霸道,箭尾嗡嗡地摆动着,如果不穿盔甲的人被它射中,非死即伤。

    方协和见了,连忙弯腰靠拢过来将墨源二人拽到了安全处,抱拳施了礼,说道:“城楼上实在过于危险,大人还是下到营帐中去吧。”

    墨源不愿意,振振有词地说道:“将士们不畏死,我等岂就惧之?我们在城墙之上,别的不行,鼓舞士气总还是有用的。”

    方协和哭笑不得。鼓舞士气?只怕一不小心发生意外,反倒要动摇军心了。监军的身份非同小可,赵墨源又是皇帝的义兄,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保不定要跟着陪葬。这些不知轻重的书呆子真是不可理喻,看古书演义荼毒太深,一时三刻也跟他说不清楚,只得无可奈何说道:“那一定要注意安全,尽可能离城墙远些。”又命人取来两副铠甲给二人穿上。

    一阵密集的箭雨过后,鞑子兵开始攻城,霎时间只听喊声震天,蝗虫般的敌人在弓箭手的掩护下跨过壕沟,贴近城墙。

    方协和久经沙场,看来对这样的场面司空见惯,镇定自若,脸上毫无畏惧之色。他命令手下副将约束兵丁,不得轻举妄动,掩身在墙跺之后或以藤盾护身,切切不可探头张望。

    而他自己,更是蹲身在角楼壁根之下,仰面朝天,观察空中箭雨的密集程度,对墙下此起彼伏的嘶喊声充耳不闻。

    有几个不知好歹的新兵被城墙下敌人的喊杀声吓昏了头,探头向城墙下张望,随即被密不透风的飞箭射中,惨叫一声,翻身向后倒下,一命呜呼。

    倒在墨源身边的一名士卒,弓箭自面门贯入,直穿脑门,当即丧了性命,张开得大嘴都未曾合上。满是痛苦的面庞扭曲的有些狰狞,显露出极端的惊恐。

    墨源不由心惊,望着那渐渐布满鲜血的一张脸,胸中一翻,差点就要干呕起来。

    敌人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开始组织起对城墙的争夺。这是一个极为微妙也十分关键的时刻,时机的把握很重要。反击得过早,对方箭羽掩护攻击尚未停歇,会造成己方士兵的伤亡过大;但如果过于迟疑,鞑子兵又有可能登上城墙,一拥而上,使城楼落入敌手。

    城墙上,所有的将士全部掩身在砖墙城跺之后,人人屏息静气,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所有人的耳边只听到箭矢掠过的阵阵啸声。城墙下鞑子兵的呐喊声也不断传来。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鞑子们应该是将云梯搭上了城墙,正玩命地向上爬来。

    “嗖嗖嗖……”

    一阵刺耳的风声传来,再看各个垛口墙边,赫然出现一些船锚一般的铁爪,铁爪子的尾部都系着结实的绳索。这是鞑子们自墙下甩上来的绳勾,士卒们很快就要沿着这些绳索,攀援而上,展开对城墙的争夺。

    墨源一急,连忙对着方协和喊道:“快,快拿到砍断那些绳子……”

    不怪他心急火燎,那众多黑黝黝的铁爪卡在一个个垛口之上,想象着绳索下端凶神恶煞的鞑子兵,那野兽般的模样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方协和却高举右臂,厉声制止道:“谁都不许动!”

    他的神情镇定而严肃,情急之下,也顾不得什么上下尊卑,出言顶撞了,毕竟兵士的性命更加紧要。

    直到敌方的箭雨稀疏,只有零零星星的冷箭飞来之时,方协和才觉时机已到,站起身来,高声命令道:“弓箭手,放箭。刀斧手,砍绳索……”

    一群训练有素的弓箭手不约而同起身,张弓搭箭,将手中之箭一齐射出。

    待这拨箭羽射出,弓箭手即刻退后半步,另一排箭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