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明奇女子 >

第20部分

大明奇女子-第20部分

小说: 大明奇女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富事情处理的快,几天功夫就把这三家的房子土地和家底都归拢过来,把几家的房契地契和能用的家什都给柳心送来了。

    秦富还很快给李家人改了秦姓而且重新起了名,过起了地主老爷的生活。

    张成几个人也把家搬来,开始组织秦家人训练。

    柳梅、明远和明珠、王翠她们也不怎么照面,不知在忙什么,柳心懒得问,自己也真想歇歇。

    秦大娘有一天把一个名单递给柳心,这些新来的人也得起名字了,她和柳梅明远商量出来的名字,让柳心把把关看行不行,柳心摆摆手让她们照量办。

    过了七八天,柳老爹老娘和柳坤来看柳心,没想到的是大嫂李氏也跟来了。

    她扶着柳老娘小心翼翼地坐到床前,老娘和柳心说着话儿,她拿起傍边的梳子轻轻地给柳心梳着额前的刘海儿,一切都乖巧的很。

    没一会儿功夫,老娘瞪了她一眼,“你下去和大贵大富他们去说说话儿,不用进来了。”

    李氏轻手轻脚地点点头出去了。

    老娘摸了摸头上的银簪子和腕上的银镯子:“她现在老实着哪,天天在我面前立着规矩,李家都卖给你们秦家了,她还敢嘚瑟,我就让你大哥休了她,要不看在她生了大富大贵的份上,我能让她出来碍眼。”

    老娘说完眼睛往上挑了挑,很是得意的样子。

    柳心不明白原来那个胆小怕事的娘亲为啥一下子高调起来。

    “大丫头,你们秦家掏了五百两给人买命,现在可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了,柳家屯还有人向我打听着你家啥时还买丫头,他们抢个先儿,借你的光我也成老太太了,他们谁看了我不得点头哈腰的,咱老柳家啥时这么风光过,我不把这银簪子和银镯子戴上不是给你丢了颜面。”

    老娘在这儿呆了两天,陪柳心说着话儿,李氏不时地端茶倒水伺候着。

    期间王家那个小丫头端进一盆热水给柳心洗脸,柳心问她:“你还习惯吗?”

    小丫头怯怯的点点头,脸上竟有了笑模样:“我这几天都吃上饱饭了,秦大婶子还给我拿了头绳儿,还有身上这衣服也没有补丁,我从来没过过这样的好日子,我奶奶也能吃饱,她还想来给您磕头,说您是菩萨心肠,我爹他们伤了您,您还花了那么多银子救我们,这恩情我们一辈子也还不上,她让我好好当差报答您哪。”

    原来自己是大善人,柳心的心情不觉好起来,心里好像也不怎么内疚了,病也去了大半。

    卧床十天后,柳心终于早起出了屋,由老娘和李氏陪着来到前厅。

    柳梅、王翠、明远、明珠在傍边坐着,秦老爹、秦大娘等一干下人都在站立候着。

    看柳心她们进来,大家忙着见礼,新来的几个更是把头低着怯生生的。

    柳心拿起秦大娘递过的单子,点了一下名,几个大男人只改了姓名字没改,王家的哥仨分别叫秦福、秦德、秦贵,张老爹和俩儿子分别叫秦财、秦德旺、秦德祥,王家的瘦老太太和张家的老娘就称王婆子和张婆子,王家的小姑娘改叫秦青梅,张家的一个女该改叫秦青兰,张家的男孩改叫秦二宝,张家的两个媳妇一个叫小翠,一个叫山花,大家就称呼小翠嫂子和山花嫂子。

    秦伯五口加上后来这十三口,这就有了下人十八口,这还不算克鲁和张成几个,不自觉间自己已经家大人多了。

    柳心安排秦大娘当管事娘子,秦大伯当管家,青梅青竹给了明珠,现在跟着柳梅王翠明珠几个打杂,秦二宝给了明远,闲暇时给柳大贵柳大富打打杂。

    秦财年纪大了接了秦伯喂牲口的活儿,几个大男人去秦富那调教,之后由秦伯安排活计儿。小翠嫂子和山花嫂子具体的安排让秦大娘管,又拿出些银两让秦大娘置办些布料给众人做些衣裳,拿出个定例发放月钱。

    柳心把众人打发下去回到后院,把柳老爹和柳坤叫来。

    当着大家的面,把李家的房契地契拿出来:“爹,大哥,这些就给大富大贵留着,算我这姑姑给他们置办的家底,你们好好给管着,要是有不开眼说闲话的,就来告诉我,我们秦家可不是吃素的。”

    柳心眼眉挑了挑,面有厉色地看向李氏,李氏一哆嗦把头低下。

    柳坤看这意外之财招呼大富大贵过来“快,给你们姑姑磕头,这给你们的家底,爹给你们好好经管着。”

    俩孩子在地上咚咚磕了三响头,大富抬起头:“大姑,你供我和大贵上学,还有好吃好喝的,这又给我们攒家底儿,我们以后一定好好孝敬姑姑,也好好对爷爷奶奶,再不让姑姑操心!”

    说完俩孩子又磕了一个头才站起来。

    柳心又转向柳坤:“大哥,爹和娘还得靠你供养着,吃喝穿戴我不亏了你。”

    “大妹,这是应该的,以前大哥犯浑,再也不会了,再也不会了!”

    李氏也近前一步:“大妹,大嫂以前有错,我以后一定改,一定好好对爹娘,你放心吧!”

    送走娘家人,柳心去看看张成几人的家人,张成的老娘和张富贵的媳妇孩子已经接过来了,正在柳心的老房子住。

    柳心让秦大娘带些布料和粮食,一起过去看了看,老人孩子一个劲儿道谢,柳心笑着说这是应该的,有什么困难尽管找秦大娘。

    柳心又去祠堂看看,张成他们已经在操练几个大汉还有一些秦家子弟了。

    看见柳心过来,都停下来向柳心见礼,几个大汉更是跪下磕头称“夫人好!”

    柳心心里淡淡的,点点头示意一下,坦然接受比以往更恭敬的行礼,一切都自自然然。

    柳心知道自己的心肠开始硬了,这不是现代社会,这有了等级,有了差别,要想好好活着,就得好好地当主子,掌控别人的命运,要不自己就得被别人掌控。

第30章 徐光启来了() 
京城

    王洽从上朝回来就在书房来踱步。

    昨天晚上接到侄儿王天书的急信,莱阳县试种出了两茬庄稼,包谷(现在叫玉米)获得荒地亩产三百三十多斤,熟地亩产四百多斤的大丰收,而且套种豆类还有很大的产量。

    这可是大明亘古未有的大事儿,今上重视民生,这大功劳是他王家人怎能不让人激动。

    王天书的奏报这几天也应该会到内阁,自己现在就应该去首辅那通个气儿,可成基命这首辅不得圣心,今上几次斥责,看起来罢官在即,已经蹦跶不了几天,周延儒继任首辅此事已成定局。

    自己应该和新首辅套套感情,可这样贸然去也有些不妥,还得找个理由或找个人牵线。

    王洽正在冥思苦想,自己的小儿子王天云进了书房。

    这书房重地一般是不允许外人进来的,可老话说“人老偏幺儿”,王洽已经五十多岁,这小儿子才八岁,平时就偏爱些,儿子进入书房倒也没责怪。

    “你不在院子里读书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我读书累了,就看母亲理账,年底族兄给送来的记账法子,母亲说很好用,今年的账盘得快,让我请父亲晚上过去全家吃个团圆饭,她好安排晚膳。”

    “你说的是天书年礼中的记账算法?”

    “嗯,就是那法子儿,最近送来的那套注音教材也很好呀!”

    “哈哈,对了,徐光启!”

    王洽拍拍儿子的脑袋:“告诉你母亲,父亲今天有大事要做就不去吃饭了。”

    随即招呼一声“老周,给我去礼部徐侍郎府下帖子,我一会儿去拜访他。”

    王洽收拾收拾东西,王天书给自己送年礼节礼的书籍找出来,这就包括柳心编的语文数学教材和后来的注音版。

    心里想“徐光启是周延儒的好友,这人最喜欢新巧玩意,由他牵线见周延儒就不打眼儿了。”

    徐光启从“南堂”利玛窦那儿回来就接到王洽的拜帖,心里有些奇怪,俩人只是泛泛之交,不知道王洽找自己有什么事儿。

    徐光启是上海人,自然也成为东林党人,耶稣会士到中国后,他们与“东林党”关系非常密切。当然他们的结合是道德层面的,而非信仰层面的。

    东林的势力在江南和北京。来华耶稣会士主要也经营这两个地区,而且也正是利用儒家士大夫作传教工具。

    这样,东林党政治运动和天主教传教运动就很自然地联系起来了。

    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建立“南堂”传教,傍边就是东林党建立的首善学院。

    徐光启曾经在书院讲过学,后来自然的加入了天主教,现在已经是个很虔诚的天主教徒,有空闲就去利玛窦的南堂做礼拜,或者和西方人探讨自然科学方面的学问,倒是对东林党的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了。

    王洽没一会儿就到了徐府,一番客套后也不打机锋了,直接拿出柳心的教材递给徐光启“这是我侄儿天书媳妇的义妹所编写的,便观朝野唯有子先兄对此有些涉猎,就厚颜拿你这里了。”

    徐光启拿起教材看起来,这一看就爱不释手了了。

    他一会儿拿出他珍藏的西洋书籍对照,一会儿又在纸上写写画画,王洽在旁边干着急只能陪着。

    一个时辰后,徐光启才想起王洽还在这儿坐着,呵呵笑着“大善,这真是一女子所编,这算法之奇妙远超西洋人,这拼音设计也独具匠心,愈研究愈有深意,若我朝传播出去功在千秋啊!”

    “子先兄,不瞒您说,这只是一部分,这女子还在山东登州种出两茬庄稼,在农业上颇有建树,我侄儿的奏报这几天就要报上来了,我想请子先兄能在周大人处建言几句,也是名垂青史的美事!”

    “哈哈,你这心机,服你了,一会和我一起去周府。”

    王天书的奏报两天后到了朝廷,崇祯皇帝大喜。

    年轻的崇祯帝这两年多身心交瘁,民生凋敝、流民渐起、党争抬头,阉党覆灭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就被这重重压力折磨着。

    终于得了一个喜讯,粮食增产在历朝历代都是利在千秋的的大事,何况是饿殍满地的明末,赶紧要派官员去核实。

    徐光启这时站出来拿了柳心编的教材,这里还有件功在千秋的大事,同样出自莱阳县柳心这一女子之手。

    崇祯看到呈上来的奏折还有这些书籍也不禁暗暗赞叹,别的他倒没太注意,就看到了数学记账利于钱粮计算,这对户部可是有大用。

    另外拼音等统一发音也很感兴趣,其实现在的大明朝朝堂上是南腔北调大杂烩,为啥党争严重,这也和语言有关,不是一个地方,对方说话听起来费劲,沟通起来困难,关系也不能怎么融洽,这要是有个统一的发音也减少了许多麻烦。

    崇祯帝心情大好:“徐爱卿,你就辛苦一趟儿,和户部一起去查实粮食套种增产一事,另外这杂学上的事也详细核实下,这柳氏却是个奇女子,在各方面上都颇有建树,等到核实完一并赏赐吧!”

    秦家岗

    柳心在家还是照样过日子,眼看就要秋收了。

    这天县衙来了两辆马车,王天书下了车,扶着另一辆马车上下来的一个清瘦老头进了柳心的院子。

    在客厅落座后,王天书介绍这是朝廷礼部侍郎徐光启,专程来找柳心核实些事情。

    柳心诧异了,这风尘仆仆的普通老头就是大名鼎鼎的徐光启,要知道徐光启在二十一世纪可是历史书上为数不多的大科学家,也是柳心很崇拜的人物。

    徐光启很谦和,没有摆什么官仪直接就到了柳心家,吃了点便饭就把王天书打发回去,自己带两个老仆留下来。

    他在县衙已经检查了玉米,到这里主要是和柳心探讨教材的事,再看看复种和套种的事。

    两人都是技术派,没了繁文缛节,就坦然的交流了。

    三天时间柳心的这套教材徐光启研究完了,俩人话题又转到徐光启目前翻译《几何原本》和写的一篇《辨学章疏》上。

    《几何原本》在柳心这研究生学历的理科生看来实在太简单了,随口提了点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都是另人醍醐灌顶。

    《辨学章疏》指出传统伦理缺少一种可靠的内在道德动机。归根结底,一个人为什么要做好人?古代君子,重视自我评价,不欺暗室,唐宋以后的儒者,认为善发乎人性。

    柳心也没有什么新的论述,对普通人来说,这些都太难了。如果善是对自己的义务,似乎做了件坏事,得罪的只是自己;如果善是对别人的义务,放弃这种义务的理由又太多了。

    柳心只能答应帮徐光启把这套理论整理出来,对其他道德层面的问题就无能为力了。

    柳心把自己的农学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