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明奇女子 >

第21部分

大明奇女子-第21部分

小说: 大明奇女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心只能答应帮徐光启把这套理论整理出来,对其他道德层面的问题就无能为力了。

    柳心把自己的农学讲义和田间记录拿出来,详细地把从整地、催芽、苗期、管理等生产过程展示出来,另外对于套种原理,肥料的配置等知识也一股脑儿说出来。

    徐光启也是农学高手,自己也有试验田。

    这些一对比,不但徐光启受益匪浅,柳心也有收获。

    柳心也拜托徐光启能在种子培育上研究一下,因为柳心在这方面不擅长。

    柳心又提出让徐光启帮忙找找番薯,柳心比划着样子,徐光启倒是脸红了。

    原来番薯就是徐光启引进的,而且还在边军进行推广种植,可惜产量极低,没有取得成效,而且还差点激起民愤。

    这是他很丢脸的事儿。

    柳心就纳闷了,这番薯耐旱,亩产几千斤怎么就产量低哪儿,徐光启一听说亩产几千斤,也来了精神,这可是从未有过的。

    柳心一问徐光启怎么种植的,才发现是种子整个下地,这种植方法根本就不对,番薯应该是温床育苗的。

    柳心大致讲了些番薯的种植技术,徐光启一一记下,承诺回京后给柳心捎回些种子,他在京也试验,争取在有生之年完成。

    几天后秋收就开始了,家家户户的玉米都获得了大丰收,徐光启到地里看着丰收景象,嘴天天裂开了笑。

    每家的亩产都过了四百斤,黄澄澄地满场院都是,大家动手脱粒晒干收入囤子,家家都有了余粮。

    柳心家先种的玉米也丰收了,后种的还嫩,今年没那么好运,为了不耽误冬小麦播种,一些涨势稍差的就收嫩玉米煮着吃了。

    徐光启的牙口不太好,不过也吃得不亦乐乎。

    村里家家户户,柳心都给送去尝尝,剩下的给李厚德、王天书、张云白及一些秦家新定亲的亲家及县衙里一干人等。

    不久县城大户看到这新鲜吃食,来柳心这订购一些,这点嫩玉米倒是没少卖钱。

    今年柳心还有一种新作物马铃薯获得了大丰收,亩产达到一千八百斤,徐光启这下信了,番薯真的可能达到亩产几千斤的产量。

    他赶紧把马铃薯的种植及产量详细记录下来,并在柳心这要了五百斤种薯。

    徐光启在柳心这儿一共呆了半个月,就像个家里的老爷爷一样亲切,而且俩人经过这半个月的学术交流也已经惺惺相惜。

    临分别时就有了几分伤感,柳心给做了大量的吃食让他在路上吃,他也让柳心要常常写信,以后到京城去找他。

    秋风瑟瑟中,徐光启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第31章 四品恭人() 
秦家岗获得了大丰收,家家户户囤子里都装满了黄澄澄的玉米。

    柳心让各家暂时都别动,前段时间朝廷来人还不知怎么要求,反正现在各家也有吃的,不急在一时。

    秦坤元和秦富更是组织人日夜巡逻守护,唯恐这大批粮食入了哪个山头抢匪的眼。

    张成几个和克鲁商量下,加大了训练的力度,不自觉中秦家汉子的队伍中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这日,柳心正在客厅里和明远说着话儿,秦大娘慌张跑进来;“二小姐,朝廷来人了,说赶紧准备接圣旨。”

    话音刚落一个官差模样的人和秦牧进了客厅,让柳心赶紧准备,这次秦家岗的人都要参加,一会儿知县老爷和天使就到,他们是提前报信的。

    柳心忙让人找来秦坤元和秦富,通知全村人集合准备接圣旨,家里按官差要求准备好香案。

    半个时辰不到,几辆马车到了门口。

    这次可比徐光启来时隆重得多,马车上的人刚一下来,官差就高喊:“跪迎!”

    门前的道上黑压压的都是人,柳心打头跪着不敢抬脸瞅,只能隐约看见不远处一个绿袍边儿在晃动,随即一个略有些尖的嗓音响起:“秦族遗孀柳心、莱阳县知县王天书、县衙师爷张云白、秦族秦刚秦牧秦槐及秦家岗村民上前接旨”。

    柳心等人已经跪下了,也就没在动,可能这就是个形式,很快就到了正文“奉天承运,朕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

    圣旨繁琐冗长,柳心也记不住;就关心是个什么结果。

    到最后终于听明白了;秦族遗孀柳心诰封四品恭人;莱阳知县王天书晋升登州府同知正五品;张云白晋升莱阳知县正七品、秦刚晋升莱阳县县丞正八品,秦牧晋升登州府经历正八品,秦槐晋升为莱阳县主簿正九品,秦家岗村民试种有功,免十年赋税。

    最后在众人“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声中结束。

    众人站起身,把天使让进院子。

    到客厅落了座儿,柳心才看见对面是个面色白净的中年男子,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太监。

    这时太监对柳心倒有了几分笑模样:“柳恭人,你这玉米可立大功劳了,万岁爷登基以来头次这么高兴,小的们也跟着高兴,你那杂学也很好,万岁爷准你开办学院,把这种田的道道儿也一并传播出去,徐侍郎也被皇上夸奖了,现在已经是尚书大人内阁次辅了,皇上还说你就是个女子,要是个男子给你个一品二品大员也是够得上的,你那番薯要是真能培育高产了,皇上还重重有赏。”

    柳心又是一番谢主隆恩,太监又拿出一个赤色卷轴,正色道;“柳恭人,咱家姓王,这是神帛制敕局为你赶制的诰命织文,用玉箸篆抹金轴的诰命织文,这可是文官的制式,那一品二品的武官都得像你行礼哪。”

    柳心对这规矩可是糊涂了。

    王太监瞧柳心这模样就是不懂,也没露出鄙夷之色,倒是滔滔不绝的讲起了规矩。

    这大明朝是以文制武,文武在一起就不看品级,内阁大学士才是五品,二品的总兵不也得乖乖地行礼,其他的什么三品四品的武将向七品县太爷行礼也是司空见惯得,虽然朝廷里也找不到这条规定,但约定俗成就这样,文官清贵得很。

    这诰命夫人都是夫贵妻荣或子贵母荣,男人官职高了给母亲和妻子求捐封赠。按照男人的官职,文职诰命织文用玉箸篆武职诰命织文用柳叶篆。

    也就是说柳心这四品恭人是文官系列的。

    说完卷轴,王太监又让傍边的差人抬来一个箱子,一打开就是金玉珠翠只晃眼,太监示意人交给柳心。

    瞅着柳心看直了眼,王太监呵呵笑道:“柳恭人,咱家也羡慕你这好运气,这全套恭人服饰是皇后娘娘特意赏给恭人的,其他的诰命夫人可是自己置办的,这可是咱大明朝的独一份儿,皇后娘娘还说柳恭人是对朝廷有大功劳的,可不是那些内命妇能比的,咱家讨了这个差事,也想来看看恭人是怎样一个奇女子。”

    和柳心这儿乐乐呵呵的说完,他转身拿起一个卷抽,沉声道:“登州府同知王天书接官凭!”

    王天书赶忙跪倒在地规规矩矩的接了,又是谢主隆恩。

    接着张云白秦牧秦槐秦刚都是按规矩咚咚地磕着响头,又是一顿对皇上的感恩戴德。

    柳心这才觉得王太监太给自己面子了,要是来个藐视圣上的罪名自己可惨了,偷偷招招手让秦大娘归来,低声附耳让秦大娘拿出五百两银票。

    柳心塞到王太监手中;“王公公一路辛苦,穷乡僻壤的没什么好东西能拿得出手,给公公打点茶钱。”

    “恭人客气了,咱家多谢恭人的赏!”随手塞进袖子里。

    传旨的事完了,王太监也不多待,又坐着来时的马车走了。

    柳心打开卷抽细端详这诰命文书,红色,绣着芙蓉,诰命织文打头字为“奉天诰命”,有升降龙盘绕,剩下的才是正文。

    放下卷轴,招呼家里的几个姑娘和秦大娘把那一箱子诰命服饰摆出来看看。

    这下大家眼花缭乱,终于看见凤冠霞帔了。这头冠上满上珠翠,绣着稚,乍看是真像凤凰,要不咋是凤冠哪,那上面大大小小的珠子宝石可得值不少银子,要是贫寒人家根本置办不起。

    明珠爱不释手的摩挲着,秦大娘忙从明珠那儿拿过来:“大姐儿,这可不能碰坏了,要不咱可犯了大罪!”

    明珠撇撇嘴又端详起这些服饰,一件绣着海潮图样宽宽大大的红衫,一幅丝帛绕过肩背,交于胸前下端垂有金和玉石的坠子,这是霞帔,还有圆领、立领红袄、长裙、彩带,不尽奢华。

    这平时也没法穿,现在只能装到箱子里。

    这些东西都是无尽尊崇不能损坏的,让秦大娘带几个下人把西厢打扫出来,摆上香案把诰命供上,这一箱子服饰也放那屋,吩咐下去谁也不能去西厢,那是家里的禁地。

    柳心在这后院忙乎了一阵,秦大娘来告诉柳心:“二小姐,族长他们还在前院客厅等你哪。”

    “啊,他们还没走?”

    柳心也顾不上在收拾东西了,和秦大娘来到前院。

    呵,这满院子都是人,看见柳心进来,众人齐齐见礼:“恭人好!”

    柳心一下愣住了,这是哪出呀!

    听到声音秦坤元秦富他们从客厅里走了出来,到柳心面前也是施了礼,口称“恭人!”

    “大伯、大哥这是为何,折杀我了!”

    柳心急忙伸手扶住秦坤元和秦富。

    “恭人,礼不可废,我秦家从今天起也是官宦之家,自然要有官家的威仪,不能让人小瞧了去,从今天起全族上下都要以恭人相称。”

    “是,我们记下了!”众人齐声答道。

    柳心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众人又回到客厅,秦刚、秦牧、秦槐都在座。

    这几个人现在还有点像在梦里,特别是秦刚,根本没在衙门里当过差,现在突然成了县丞,完全蒙了。

    实际上从这次封赏也能看出,皇上更是看中粮食,秦刚才能得到如此幸进的机会,秦牧秦槐主要是账目钱粮上的功劳,不过不管怎么说都升官了。

    秦坤元笑的满脸褶子都开了,“恭人,今天我秦氏一族不但出了四品的恭人,还有几个子弟也成了八品九品官,这是我族开天辟地的大事,我和你大哥商量下,不耽误衙门的事儿,咱们明天就开祠堂祭祖,再找戏班子唱七天大戏,也好让人知道我秦家已经成了官家。

    柳心的诰命服饰才放起来一天就不得不拿出来,几个小姑娘帮着柳心穿上朝服,带上头冠。

    柳心觉得脑袋沉沉的,不得不抬起头提高脖子的支撑力,这才明白诰命夫人为何都高高在上颇有威仪,不低眼瞅人,实在是低头太累得慌,还是端着点好受一些。

    秦牧秦刚和秦槐也都把八品九品的朝服穿上,都满是威仪。

    柳心打头,秦牧、秦刚、秦槐错后一排,之后是秦家众族人黑压压跪在祠堂列祖列宗牌位前。

    秦坤元颤巍巍的祷告秦家这天大的喜事,然后把准备的丰盛供品一一供上,众人磕了三个头,柳心起身上了第一炷香,秦牧等人随后,众人一一上完香离开祠堂。

    戏班子已经在柳心院子门前已经搭起戏台,装扮完成就要粉墨登场了。

    看柳心一行过来,台上台下齐齐跪下,异口同声:“为恭人道贺,为经历大人道贺、为县丞大人道贺、为主簿大人道贺,为秦氏一族道贺,愿各位大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柳心招招手,“看赏!”

    秦伯把早准备好的二十两赏银拿出来,戏班子齐声道谢,这才鸣锣开场。

    大戏没唱多大会儿,王天书和张云白就到了。

    柳心和秦牧等人回到客厅,大家都是自己人,也没那么客套。

    王天书一个月后赴任就可以,登州府衙离这儿不过二百多里,两三天就到了,也没啥和张云白交代的,现在就乐得清闲。

    张云白对衙门里的事儿都一清二楚,也不差在这儿一时半会儿,这不今天就赶来给柳心道贺了。

    柳心对别人也没啥嘱咐的,就是秦刚这贸然当上县丞,不大适应。柳心就嘱咐他多跟张云白学学,况且秦牧还在县衙,一个县最大的几个官都是自己人,这就没啥避讳的了。

    也不知道崇祯皇帝咋想的,这兄弟俩在一个衙门里当官,不用说也得官官相护了,况且这县太爷还是他们秦家的女婿,这莱阳县秦家不是可以横着走了。

    实际上柳心还没想过登州府知府正四品就是全府最大的官,她也是文职四品,也就是说除了知府,在登州地面她也可以横着走。

    大戏开始唱,登门道贺的人越来越多。

    先是本县的县衙吏员和乡绅大户,然后就是附近的知县士绅,府衙的一干人。

    等大戏唱到最后一天的时候,连登州知府和戚家军都给送来了贺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