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 >

第13部分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第13部分

小说: 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规矩是只有在外敌入侵时,才能举烽火报警。结果各路诸侯领兵都纷纷赶到,看着诸侯们忙乱的样子,褒姒大笑不已。一时幽王十分高兴,于是隔三差五就点燃烽火,最后导致各路诸侯不信烽火,放松警惕,再也不来了。后来犬戎攻打过来,周幽王派人去点烽火求救,就再也没有救兵赶到。

    失信于人是最忌讳的事情。古时候有些人为了强大国家的目的,首先会建立人们的普遍信任。商鞅是秦国由弱到强的关键人物。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之前,首先就解决了信任问题和忠诚问题。当年,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又怕老百姓不相信他,于是就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很高的木头,并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谁十两金子。很多人都以为这是开玩笑。商鞅知道老百姓不相信他,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金子。人们在木头旁议论纷纷,终于有一个人把木头扛起来,一直扛到了北门。结果商鞅真的赏给那人五十金。这件事在秦国引起了轰动,商鞅说到做到,在老百姓中有了威信,于是商鞅就把新法令公布了出去。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商鞅有令必行,言而有信的作风是赢得信任的关键,同时也为秦国国君赢得了百姓的忠诚。

    济阴有一个商人在过河时翻了船,他只好抓住水中漂浮的枯枝乱草拼命挣扎。一个打鱼的人听到呼救,立即把船划过去救他。商人为了抓紧时间死里逃生,便对着渔夫大声喊道:“我是济阴的名门富豪,只要你能救我,我送给你100金!”于是渔夫使出浑身的力气,抢在商人沉没之前把他救到岸上。可是商人上岸后只给了渔夫10金。渔夫对商人说:“你不是答应给我100金的吗?现在你得救了怎么只给我10金?”商人一听脸色就变了。他说:“像你这样的一个渔夫,往常一天能挣几个钱?刚才一眨眼工夫你就得到了10金,难道还不满足?”渔夫也不好跟他争辩,于是走了。

    过了些日子,那个商人从吕梁坐船而下。结果他的船又在半路上触礁翻沉了。而刚好那个渔夫正在附近。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把岸边的小船划过去救他呢?”渔夫回答说:“他是个答应给酬金,过后却翻脸不认人的吝啬鬼!”于是渔夫站在岸上袖手旁观。不一会儿,那个商人就被河水吞没了。

    一个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后面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于是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就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回来我就杀猪给你吃。”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望着妈妈一个人到集市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猪的叫声。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我那是哄孩子的,你怎么能当真呢?”曾子说:“在孩子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还小,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东西,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谎话骗他,等于是教他今后去骗别人。”很快曾子就把猪杀好了。

    一个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必须言而有信,要么就不要答应。有的人喜欢空口许诺,最后导致别人的不信任。在答应别人之前,也要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如果确实做不到,也不要轻易答应。

    成大事者认为,在社会中生存,一定要掌握信任的利器,不要随便地破坏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感。说话一是一,二是二,言出必行。

第36章 羽翼未丰,广结人缘() 
成大事者认为,在羽翼未丰的时候,一定要广结人缘,蓄积力量。

    人要量力而为,在准备还不充分,羽翼还不丰满的时候,要学会去广结人缘,这样通过结交人缘来获得自己的力量。人要融入群体,而不是孤芳自赏,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人并不能为了有好的人缘,选择朋友的时候就放弃了自己的选择。从前,有一头驴子碰到了夜莺,驴子说见到夜莺十分高兴,而且大力赞扬夜莺的歌唱得十分好听。夜莺听到有人如此夸奖它,自然十分高兴,于是施展出全副本领,一会儿低声呢喃,一会儿扬声长啸,很快奏出了十分欢快的声音,整个森林都被感染了。当夜莺歌声停止的时候,驴子很是赞赏地点了点头,对夜莺说它唱的歌确实太好听了,不过公鸡的啼叫也唱得很好听,它可以向公鸡请教请教。夜莺听完,倏地飞走了。

    人也不能为了好人缘和自私自利的人交朋友。从前有两个人,我们不妨称他们为甲乙。甲乙两人商量着一起凑足本钱去酿酒。甲对乙说:“这样吧,你只要出米就行了,而我负责出水。”乙听了以后说:“既然米都是我出,那么酒酿成以后,这笔账该怎么算?”甲很是自信地说:“你想,我和你这么好的朋友,我绝对不是那种昧良心做事情的人。等到酒酿好以后,你只要从酒中还我等量的水就够了,剩下的所有东西都是你的。”

    人也不要盲目地相信他人。从前有只狼误吞下了一根刺,卡在喉咙里十分难受,于是他到处去找医生帮助它。突然,他遇见了鹭鸶,于是跟鹭鸶谈好了价钱,请它帮自己取出刺,鹭鸶于是将自己的头伸到狼的喉咙里,很快就把刺给取了出来,然后就向狼要酬金。但是,这个时候狼突然变了脸:“鹭鸶啊,你要想想,你能从狼嘴里把你的头平安地收回来,难道你还不满足吗?”

    要想结交好人缘,人一定要时刻记住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曾经有三只牛在一起生活。附近有一只狮子特别想吃掉它们,然而这三只牛很团结,狮子的阴谋始终没有能得逞。到后来狮子想到了一个诡计,它使用各种手段成为了这三头牛的朋友。成为了朋友以后,这只狮子就在这三头牛之间不断地进行挑拨离间,结果这三笨牛相互冲突起来,打得不可开交,到最后狮子趁三头牛独处的时候,很轻松地就把它们吃掉了。

    人千万不要以为有了好人缘,朋友就能包容一切。在动物王国,蚂蚁和蝈蝈是很要好的朋友。冬天的某一天很是晴朗,一群蚂蚁开始在太阳下晾晒自己收集的麦子。这个时候,有一只十分饥饿的蝈蝈经过,希望蚂蚁能够给自己一点吃的。蚂蚁听了以后,很是生气地问道:“我的朋友,你为什么不在夏天积存点吃的呢?”蝈蝈说当时确实太忙,整天都要歌唱,没有时间去积聚这些吃的东西。蚂蚁听了以后,很是不屑地笑道,那么现在你也可以去饿着肚子跳舞。

    人也不能为交新朋友而牺牲老朋友的利益。天黑的时候,牧羊人把羊群赶回家中,突然发现里面有几只野山羊,他十分高兴,于是把这些野山羊和自己的羊关在一起过夜。为了照顾这些野山羊,他减少了给自己的羊的饲料,而将很多饲料用来喂这几只野山羊。然而等到春天雪化的时候,他把所有的羊都赶到外面去放。这几只野山羊一自由,就立即跑到山里去了。牧羊人在后面大骂它们忘恩负义,他对它们那么好,甚至减少自己的羊的饲料来喂养它们,而它们竟然要离开他。野山羊听到以后,转身就对他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才选择逃跑。我们怕以后有个其他的羊来跟你,你也会对它们比对我们更好。”

    当然人为了得到好人缘,没有必要去溜须拍马。从前有个官员特别会奉承,有一次他被下放到地方去做地方官,临走的时候,他去见自己的老师,老师很诚恳对他说:“人到外面做官很不容易,你凡事都一定要留个心眼。”这位官员很自信地回答说:“我早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只要见到一个要巴结的人,就立即送上一个,我想这样应该不会有任何不愉快的事情了。”老师听到以后,十分生气,对他喝道:“我们这些人都是刚直的人,你又何必那样做,败坏自己呢?”官员连忙说:“其实,整个天下能像老师这样不爱戴高帽的人又有几个呢?”老师听了以后,笑着点点头说:“你这话确实很有道理。”官员于是告别了老师,出门的时候就对随从说:“我本来准备一百高帽,现在一下子就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成大事者认为,好的人缘是事业成功的助力。

第37章 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 
成大事者认为,结果重要,但是过程更重要。很多人都是靠过程取胜的。

    人和人是有差别的,很多事情,对于有些人来说很容易,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就很难。就拿背书来说,有的人过目不忘,根本不会看第二遍;而有的人则看了十几遍、几十遍都记不下内容。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记不下内容的人一定比过目不忘的人差呢?不是。相反,大量事实证明,正是一些记不下内容的人才取得了大成就。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这些人能够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他们比较勤快,如果别人一遍能够记下的东西,自己需要十遍,那么自己就记十遍,这样在结果上就和别人一样了。如果自己能再多记几遍,那么在熟练程度上就比别人强。人家一遍就会的,我读十遍;人家十遍会的,我就读一百遍,如果能这样的话,虽然现在比别人差,但是长远并不差;虽然现在比别人弱,但是长远必定比别人强。

    唯一担心的是有些人提前下了个结论,认为自己这方面比别人差,就永远会比别人差。在很多时候,先天不足往往可以转化为一种优势,这种优势就存在于过程之中。有一个人想学剑术,于是去请教一个武林的泰山北斗。当他看到这个武术泰斗的剑的时候,大吃一惊。原来泰斗的剑居然比一般人的剑要短一截。“您的剑这么短,在比拼的时候,难道不会吃亏吗?”泰斗笑笑说:正是因为他的剑比别人短上一截,所以在比武的时候他从来都十分小心,提醒自己这个劣势,因此最后成为了武术泰斗。

    注重过程,就要在过程中补足自己的劣势。一个木桶的最大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我们的劣势往往成为致命因素。如果不能补齐,会让自己陷入很被动的局面。因此我们要善于在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还要求我们不要困扰于结果。结果是否能实现,任何人都不能提前下判断,但是只要有利于结果实现的事情我们就应该努力去做。试想一下,两个人都做同一件事情,其中一个人很是悲观,认为结果实现不了;而另一个人比较乐观,认为结果一定实现。谁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显然是后者。原因在于他相信结果能够实现,他就有充足的动力去积极努力。而悲观的人则认为结果反正实现不了,于是他学会消沉,做事情也往往是敷衍,这样怎么能做好事情呢?乐观有利于结果的实现,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乐观,不被结果所困扰。即使后来结果实现不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充分享受,充分体会,充分努力,这是悲观的人难以想象的。

    做事情不要太注重结果。如果把结果看成归宿的话,人一生最后的归宿显然是死亡,如果我们对结果过于看重的话,那么我们就有太大的消极的理由。即使再怎么努力,也难逃那一天,我们还要积极干什么?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我们每天都有新的希望,我们需要积极地生活,这样即使那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也会慨叹自己有着幸福美满的人生。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那么我们还要不要朋友之间的欢聚了?显然是要的,结果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我们充分享受了过程。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注重过程,而忽略结果。我们也必须注重结果。注重过程和结果的平衡,尤其必须避免出现功亏一篑的情况。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思是说,走一百里的人,走到九十里才走一半。很多人在事情没有办成,理想没有实现的时候,就已经骄傲了。认为自己稳操胜券,志在必得,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做成。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情,越是到最后,越是要小心谨慎,不要被胜利的预期冲昏了头脑,一鼓作气地将胜利抓到手中。

    我们强调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并不是自我安慰。认为只要自己过程中努力了,结果实现不实现都没有多大关系。事实上,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我们注重过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结果,只有结果实现了,过程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否则的话,我们说得再多,许诺得再完美,我们也是无功而返的人,是不值得夸耀的。

    我们看看一些成功的人士,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目标很是明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