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 >

第23部分

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第23部分

小说: 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提起象牙筷,轻轻地将覆在那碟腌乳瓜上面的姜丝拨开,尝了一小片,便放下筷子,又舀了一勺粥。

    “我刚刚记起了先父在扬州时曾教我惜福养身,也提过这南边的白粥最能滋补元气,生津液,畅胃气。五儿,你是有心了。”林黛玉抿了一口粥,待细细咽尽了,才缓缓说来。

    “姑娘,这些会不会太简慢了?”柳五儿见到黛玉双目微红,知道她一定是又忆起亡父,又担心怠慢了黛玉,心里也不好受。却听黛玉叹道,“先父曾教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粥是你亲手所制,所耗费了这许多时间心里,我谢你还来不及,哪里还会嫌你简慢?”黛玉说到这里顿了顿,话锋一转,夸起柳五儿来:“宝玉那时曾说,你一事精致,便能动人,却想不到你竟然做到事事精致,这白粥既软且润,而这佐菜则酸香可口,实在是对了我的脾胃。”说到这儿,黛玉突然嘴角上翘,换了一种俏皮的口吻说:“宝哥哥竟然甘心将你让给我潇湘馆,那他自己吃亏可吃大了。”

    林黛玉俏语娇音之下,潇湘馆里立着的大大小小丫鬟们都笑了起来。在欢声笑语之中,黛玉竟然破天荒地吃了整整一碗粥,似乎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

    这下轮到紫鹃激动了,拉着柳五儿的袖子出了正厅,几乎语无伦次地表示,将来柳五儿需要什么材料,只要跟她说一声,她紫鹃无论上天入地,也都将这材料都给柳五儿去取来。柳五儿正寻思着要给紫鹃列个单子,只见雪雁等小丫头们也嘻嘻哈哈地抬了早餐出来,大家都虎视眈眈那铜镬里盛的大半锅明火白粥,自觉主动地人手一只碗,锅里瞬间瓜分殆尽。所幸小丫头们都识礼数,给紫鹃与柳五儿各自盛了一碗,招呼两人来吃。

    春纤尝了一口粥,直言不讳地道:“哎呀,姑娘觉得这么好,怎么我偏觉得没味儿啊!”雪雁等便一起笑她。

    柳五儿却没笑,忙不迭地去将刚刚黛玉动也没动的食盒取了过来,用筷子将那“油炸桧儿”都捣成碎块儿,然后将这些酥脆的碎块都洒在每个人的粥碗里,叫大家搅着配粥吃,又将那蘸酱取来,教大家蘸了香油炸果子配粥,接着又将枣泥糕等物给大家分了。鸡汤面实在无人消受得了,便给了黛玉乳娘王氏,她正好带出去给黛玉的乳兄,反正一点儿也不浪费。

    雪雁问:“五儿姐姐,怎么姑娘吃这么素淡,我们却吃这些油腻腻的呀?”

    柳五儿早就与潇湘馆里的小丫头们混得熟透了,这会儿冲雪雁一瞪眼,说:“姑娘的胃口得好好调养着,你呢?你不吃这些,上午晌有劲头儿去做你的差事吗?别是想偷懒吧!”

    大家一阵哄笑,雪雁吐了吐舌头,继续埋首与她面前的食物战斗去了。而柳五儿却暗自感叹,在这潇湘馆里,人际关系就是这么简单,不用费心去处,照样能处得很好。一样是大观园里的地方儿,咋怡红院就这么不同呢?她远远看了看立在廊下喂着鹦哥的黛玉,以及陪在黛玉身边的紫鹃,暗自总结,估计还是和上头的领导有关系。

    大家用毕早饭,紫鹃带了柳五儿去看潇湘馆的茶叶库存,说:“姑娘常说,下午晌与晚间不宜饮茶,所以你若想要给姑娘烹茶,便趁现在吧!”

    柳五儿脆生生地应了,晓得黛玉这话不无道理,只不过仅限于绿茶——绿茶之中含茶多酚和咖啡碱,喝得太晚了会影响睡眠,因此一日之中,上午是饮茶最好的时候。那么,黛玉这样一副身子骨,眼下又夏日炎炎,沏什么茶才好呢?

    良久,柳五儿才奉了一捧清茶,往黛玉那头送去。紫鹃接过来一看,只见茶色清亮,然而茶香却不同以往,紫鹃细细一辩,突然变了脸色,问柳五儿:“这是姜茶?”

    柳五儿点头称是。紫鹃脸色就更差了,说:“五儿,姑娘前些日子里刚刚中过暑,如今日头又这样大,姑娘再服姜茶,岂不更容易上火气?”

    柳五儿连忙给紫鹃解释,民间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俗语。

    远处林黛玉听见了,先是很诧异地转过头来,等听明白了紫鹃五儿两人的谈话,禁不住飞红上脸,很是坚决地说:“什么姜茶,我不吃!”

    柳五儿头一次见黛玉这样耍小性儿,一时睁大了双眼,不明所以。她哪里晓得,这一味姜,还能牵扯上宝黛钗三人的一桩公案——前不久宝黛大吵一架,不过很快就和好了,一起去见贾母等人;在贾母处,宝玉见宝钗体丰怕热,便冒冒失失地将宝钗比作杨贵妃,宝钗不忿,便反唇相讥,机带双敲。而凤姐在旁边,虽然不知就里,但凭凤姐儿察言观色的能耐,登时笑着问众人:“这大暑天里,你们谁吃生姜呢?”

    这便是红楼世界里“大暑天里吃生姜”的典故,可怜柳五儿手里一碗碧色澄亮的姜茶,竟然遭了池鱼之殃。

第49章 冬吃萝卜夏吃姜(2)() 
柳五儿手中捧着给黛玉准备的姜茶,面对着耍小性儿听不进劝的黛玉,还有护主心切、喋喋不休的紫鹃,她偏偏还不想放弃。

    “林姑娘,紫鹃姐姐,这‘冬吃萝卜夏吃姜’并非只是民间俗谚,这里头也是有医家的道理在的。医书里头就有写,‘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耳’。这便是说,夏季之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天气炎热,但是在内的阳气反而虚少。再加上前阵子姑娘中暑,祛暑的药物又服了不少,因此内里寒凉更盛。姑娘面色较白,少血色,就是阳气不盛的缘故。想来姑娘近来,早晚坐卧之际,也会觉得气血不畅,手脚偏凉,不晓得五儿说的,对也不对。”

    黛玉与紫鹃听到此处,忍不住对望一眼。柳五儿说得全中,黛玉听得有些心惊,而紫鹃面上却浮现出惊喜来。

    岂料就在这时,外头有人击掌,赞道:“说得好!”,那人一边击掌,一边走了进来。柳五儿转身,只见来人穿着石青色的滚边圆领对襟褙子,头戴同色的额帕,梳着一个简单的发髻,发髻上簪了一朵雪青色的绒花。这进来的妇人眉眼和善,嘴角却微微下垂,因此露着些许苦相。此人柳五儿也在怡红院见过,正是那“春风桃李结子完”的贾府二房大奶奶,李纨。

    李纨,字宫裁;性别:女;爱好,额……这个,李纨是守寡的大奶奶,已经不能有“爱好”了。

    家世背景: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乃是国子监祭酒李守中;

    家庭成员:公公工部检校员外郎贾政,婆婆金陵王氏,丈夫贾珠(已挂)、儿子贾兰;

    职业:寡妇失业,只得“侍亲养子,外则侍陪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家庭住址:大观园里稻香村。

    李纨进来,却盯着柳五儿打量了半晌,这才转头冲黛玉笑道:“不曾想妹妹竟得了个这么个千伶百俐的丫头,饶是顶撞了你,竟然也顶撞得这么一套一套的。啧啧啧,”她一面打量柳五儿,一面称赞道:“没想到,这个丫头,竟然还懂些养生,竟然令我也想尝一尝这丫头手制的姜茶了。”

    李纨这么一开口,就连黛玉也一下子不好意思使小性儿了,向来是客随主便,可是客人都提出来要喝姜茶了,主人不能再犟着吧。于是黛玉只好先将柳五儿已经捧上来的姜茶先转奉与李纨,又稍候了片刻,从柳五儿手中接过了新沏的一盏姜茶,这才轻轻托起,盈盈送入口中。

    “这虽是姜茶,却没有太辣的姜味儿,与茶味搭配得很好,饮起来倒叫人觉得这姜实在是香的。”李纨说话很平实,不加修饰,不拐弯抹角,但是对柳五儿来说,也是一番极公允的评价。

    林黛玉则瞪着眼睛,看着她手中的茶盅。刚才她见李纨毫不犹豫地饮了,自己也跟着尝了一口,初时不觉茶味有什么奇异之处,但是那茶汁咽下之后片刻,黛玉才觉得胃中升腾起一阵暖意,温腾腾的极其舒服。她忍不住又饮了一大口,这回细品那茶味,才“尝”出那姜香,倒不似寻常用姜调味的菜肴那般带着辛辣,而是被茶叶香这么一调和,倒似姜香之中散发了一丝甜味出来。

    黛玉一言不发,慢慢体会着这盏姜茶给她的身体带来的暖意,耳边却听着李纨不断地向柳五儿发问,旁敲侧击,想要弄明白柳五儿这身烹茶与侍弄食物的本事,究竟是从哪儿来的。

    柳五儿答得大大方方,说:“我娘现管着梨香院的厨房,我的手艺,大多是跟我娘学的。还有些都是寻常时候听大人们说起的道理,我便在饮食上头试上一试。”

    李纨兀自不信,追问道:“能烹茶煮粥倒也罢了,可是你小小年纪,怎么就懂得不少养生的道理呢?”

    柳五儿觉得这李纨一进来,就对自己大感兴趣,眼光一直溜溜地盯着自己转,问话也层出不穷。不过她对李纨的问题也早有腹稿,当下胸有成竹地说:“回大奶奶的话,我自小身有弱疾,打小吃药,那病却也一直不见断根。直到后来家里人开始晓得‘是药三分毒’的道理,才开始改用膳食调养,后来这身子也渐渐好了,便对这膳食养生之道格外用心。”

    黛玉听了,在旁点点头,说:“这丫头还识文断字,从我这儿借了些饮食养生的书去看呢!”

    这下子李纨更加热切了,眼光随着柳五儿滴溜溜地直打转。柳五儿被她看着有些发毛,连忙收拾东西的机会退了下来。厅外紫鹃也十分紧张,拉着柳五儿说:“大奶奶不常来我们这院子的,这回竟然想起来讨我们姑娘的茶喝。别是大奶奶相中了你,想讨你去稻香村吧!”

    柳五儿听了十分无语,安慰紫鹃,告诉她她想得太多了。“大奶奶估摸着这是头一回见着我,觉得新鲜吧!一碗姜茶,能够算得了什么?再说了,我如今还算是怡红院的人,大奶奶就是要讨,也得跟宝二爷、太太、老太太她们开口才行啊!”

    紫鹃想想也是,稍微放心了些。

    不过李纨的表现对于柳五儿的虚荣心来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怡红院不待见她,那是怡红院的问题,而如今,她在潇湘馆与稻香村两处都得了好评,也不晓得算不算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了。

    中晌的时候,柳五儿用早间去芦雪庵一带采的野菜做了一道烫紫背、一道菊花脑汤,给黛玉就午饭吃,配上大厨房送来的胭脂鹅脯和野鸡瓜鲞,黛玉倒也比平常多吃了小半碗饭。柳五儿留意到黛玉其实也并不是个太挑剔的人,只要是清淡素净的菜,黛玉便能多动几筷,鹅脯野鸡什么的,黛玉便少有问津。柳五儿越发添了自信,觉得摸准了黛玉的口味。

    下午,烈日炎炎,潇湘馆里人人渴睡,而柳五儿却精神抖擞,去芦雪庵一带采了一堆鲜嫩的藤萝花瓣回来,准备做藤萝饼吃。

第50章 潇湘馆集 体蹭吃事件() 
藤萝饼并不难做,只是材料并不是时时都易得。所以柳五儿索性一次性发威,将她能够着的、品质过关的藤萝花都给采了,用了三分之一做藤萝饼,剩下的都装入空间,深冻起来,这样,哪怕秋天,或是来年春年藤萝花未开的时候,想要吃这藤萝饼,也一样吃得。

    柳五儿行动如风,调馅儿、和面、做油酥、制饼,最后上炉烘制。虽不是专业的烤炉,然而柳五儿用那大茶炉照样烤出了专业水平的藤萝饼,金灿灿、香喷喷、翻着酥皮毛边的饼子,满当当地摆满了一只青花大瓷碟。柳五儿深吸了口气,闻了闻藤萝饼那独特的香味,心想,除了给黛玉的那一份之外,要请紫鹃雪雁她们都尝尝自己的手艺,应该也都够了。

    岂知当她托着新制的藤萝饼,和专门烹来搭配的茶水,施施然过来潇湘馆前院的时候,却听见正厅里有人在与黛玉说话,却是个声音稚嫩的少年男子,管黛玉叫“林姑姑”。柳五儿一下刹住了脚步,打算转身退后一二一。恰在此时,却听正厅里李纨的声音道:“林妹妹,你这馆里好浓郁的香气,别是你那能干的丫鬟又做了什么特别的吃食了吧!”

    “我倒也不知,都是五儿她们自己在张罗。”林黛玉的声音从正厅里传出来。

    柳五儿无奈地叹了口气,知道这回躲不过去了,只好再转回来,入厅之后,先将手上的东西放下,再给厅中众人行礼,口中道:“见过姑娘,见过大奶奶,见过兰少爷!”

    座中那个十来岁的少年,穿着一身细葛布夏衣,正是李纨的独子,贾兰。他见柳五儿进来,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便也紧随着柳五儿的身形,好奇地打量着她,然后将眼光转向了柳五儿端进来的东西,好奇地瞅了一眼,然后吞了一口口水。

    柳五儿本不怕这些贾府主子,当下随意瞅了贾兰两眼,只见贾兰长得与宝玉有几分相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