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宫外桃妃:暴君也温柔 >

第74部分

宫外桃妃:暴君也温柔-第74部分

小说: 宫外桃妃:暴君也温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桃的唇也麻了一下,覆过来的脸让她有些压抑,下意识地喊着:“祁公子!”

    赵匡义的动作停住了,如果说前一刻心还在山顶飘舞,那么此刻,就完全滑进了谷底沉抑。赵匡义直起身子,顿了半晌,揽着小桃的肩淡淡说着:“回去吧。”

    小桃听话地点了点头,却又开始嘀咕絮叨,祁公子,白袍子,黑袍子,云骢,赵廷宜……………

    赵匡义的心随着她的嘀咕在摇摆不停。回到住处,还是换上了那件像枷锁般的白衣衫。他不愿意去做那个已经死去的人,但是一旦脱离了这件衣服,小桃的脑子就开始一片混乱,那更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可是小桃却忘不了赵廷宜这个名字了,时不时地叨叨几次,虽然她还没有办法把这个名字对应上谁,但眼前人的眉眼,祁正修的眉眼,都让她时刻迷茫。只有看到白袍子的时候,才会安定地告诉自己,眼前的这个人,这个看着熟悉的人,一定是祁公子。

    秦中的药铺,医馆果然不少,比开封的都多了许多。赵匡义到了秦中找了家客栈住下,便带着小桃挨家去寻医访药。秦中的郎中不比之前的,看到小桃的症状都觉着好奇,虽没有十分把握,却都想试上一试。有的开汤药,有的施针,但小桃服用了效果都不甚明显。尤其是针灸过后,甚至有几天呆呆傻傻的,话也少了,看人的眼神都有些呆滞。赵匡义心里狠狠吃了一紧,再去寻郎中,必然要去寻些名声好,年纪大的,而且轻易决不让施针。

    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三个月已经过去了。从初夏到初秋,秦中的秋天来的比江南早一些,天气已经微凉。小桃却越来越不配合,怎么也不肯再去诊治了。拽着赵匡义苦苦哀求着:“公子,不要再喝药了,很苦。也不要再扎针了,疼。这样不好吗?”

    赵匡义的心也有些疼,是啊,这样不好吗?如今小桃虽然没有好转,但也不常犯疯癫,大部分时候还是正常的。为什么非要让她疼痛难忍呢?赵匡义犹豫了许久,决定先暂停一段。待遇到了合适的机缘,合适的郎中,再去诊治。眼下的这种盲目而排山倒海似的诊治,先停下吧。

    小桃看赵匡义点头,开心得忍不住攀上赵匡义的脖子轻点了一口,两眼都冒着兴奋的光:“公子,那我们也不住在这里好吗?我知道有一个好地方。”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如神仙眷() 
赵匡义被小桃突如其来的一啄,怔了一下,仿佛心湖上投了一块石子儿,溅起了一堆涟漪,向四周泛开,泛开,周围全是快乐的波纹。赵匡义忍不住伸手在小桃的脸上轻轻抚着,沉声问道:“什么地方?”

    赵匡义的手涩涩的,硬硬的,小桃有些害羞,低下头小声抿唇道:“就是南面,我们去看。”说着热切地拉着赵匡义的手,不管不顾向外跑去。

    赵匡义的手心微微酥麻着,反手把小桃的手攥的紧紧,随着前行。

    连跑带快走,大约走了足足半个时辰,从小镇的中央走到了郊外,渐渐有些偏僻,穿过一条河沟,几棵粗大的树形成了一个狭窄的入口,赵匡义心里有些疑惑,这是哪里?不禁问着小桃道:“你怎么知道这个地方?”

    小桃嘻嘻地笑着,却没有回答,继续向前走着。小桃不喜欢住客栈,人来人往太多,她心里总是惶惶地害怕,有时赵匡义出去找郎中,她便自己偷偷跑出来,开始只在客栈外头转悠,越来越远,误打误撞,不知怎么就跑到了这里。但这里的景致,让她安心而欣喜。

    赵匡义跟着小桃穿过狭窄的入口,愣了一下,这地方外头七拐八弯的不起眼,里面真是别有洞天。绿草茵茵,杂花生树,旁边还有溪流淙淙,宁静而清润。不远处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烟雾缭绕,像水墨山水里的仙境一般,来到这里,好像与外界都隔绝了似的飘渺得有些不真实。赵匡义轻轻叹了一声,看着小桃勾唇笑了:“你倒是会找地方。”

    小桃仰头问着:“住这儿,好不好?”她第一次来到这里,入口处的那几棵树上还爬满了藤蔓,她从底下爬着钻进来,就流着口水不想走了。这里很美,也很安静,她好怕人来人往哄哄闹闹的情形,这里刚刚好。

    赵匡义捏了捏小桃的手,声音也几分缱绻起来:“好。”

    这里也许不是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但对赵匡义来说,却是他的桃花源。和一个叫桃宜的女子,可以安安静静,不为世俗所恼居住的地方。这里人烟罕至,好像没什么人过来,只有几处破旧的废弃屋子,说明着这里曾经有人住过。只是那屋子太残破,屋顶都有好几个大洞,四周的墙壁也有塌落的地方。

    赵匡义带着小桃前前后后看了一番后,回去便吩咐带来的随从找些工匠,把那几处废弃的屋子修缮一番。不用豪华,不用气派,简简单单,能住就好。

    半个月后,房子修缮好了。赵匡义带着小桃和随从搬了进去。门口种几株桃树,不远处水流潺潺,奇峰入云,俨然不闻尘世。赵匡义隔几天会出去走访走访,哪里有名医,出去拜会一番,看看是否可以请来给小桃诊治。但赵匡义再出去,却会留一个侍从守着小桃。小桃这么喜欢乱跑瞎窜,这种世外仙境般的地方都能找得到,可别哪天一个不留神跑得找不见踪影那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赵匡义出去寻访名医的时候,小桃就撒开脚丫子到处跑,尽管还有侍从跟着。但是全身心自由的小桃常常跑得侍从都要喘着粗气才跟的上,甚至有时还跟不上。尤其小桃喜欢去爬不远处的山,腾跳几下就窜出去很远,灵活得像只猴子,那侍从自然赶不上小桃的脚力。

    没多少时候,附近山上都被小桃几乎跑遍了,虽然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伤口,但小桃的脚力却比从前好了许多。

    赵匡义在寻访之间,听说乾州有位叫霍昆的名医,擅长针灸,尤其对伤风、阴寒、消滞等等病更是手到擒来。小桃的毛病,兴许找霍昆还有些办法。赵匡义本想带着小桃直接过去,但乾州里秦中这里虽不算远,也不近,万一消息有误,白白耽搁时间。想来想去,赵匡义决定给乾州的故交写封信打听打听,看那位霍昆是否在。

    小桃很久没看人写字了,看着赵匡义在那里铺开纸笔,不由又习惯性地跑过去看。赵匡义写完信,交给随从寄出去,看小桃仍然饶有兴趣地趴在那里看着砚台,不禁勾唇笑笑:“你不是也会写吗?写几个让我看看。”

    小桃歪着头嘻嘻笑着,抓起了毛笔,在纸上胡乱地划着,有的有字形,有的歪歪扭扭也不成了样子,再也不复当初和赵匡义有些神似的笔迹。赵匡义看着有些心酸,走上前去,握着小桃的手,一笔一划地写了起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初小桃写这两句的时候,最为神似,可如今,兜兜转转,一起好像又回到了起点。小桃随着赵匡义的手腕在运力,好熟悉的字,好熟悉的场景。

    好像也有一个夜晚,有人执着自己的手,一笔一划地写着。可是那是谁呢?写的又是什么呢?小桃拼命地想着,无数的字向着她扑了过来,好像是“比翼鸟”“连理枝”什么的,可这些又是什么东西?当初教自己写字的人又是谁?小桃的眼前飞快地又划过赵匡义的眉眼,眨了眨眼,却又成了祁正修狭长的眉眼。

    小桃有些懵懂地抬头看了看赵匡义,他的眉眼有些薄,有些凌厉,却不是温和的狭长,熟悉却又陌生,小桃呆呆地看了许久赵匡义,直把赵匡义看得好像有一股热浪从脚底窜了起来。这种目光,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小桃却浑然未觉,呆看了许久赵匡义,手下的笔缓缓地在纸上划着“连理枝”几个字,却不知怎么又冒出“赵廷宜”三个字,小桃细细地把那三个字写了出来,嘴里还嘀咕着:“赵廷宜………”

    这是第二次赵匡义看着小桃写他的名字,每次都震得他心颤。第一次,在濠州郊外树林里,她用木枝划着地,一笔一划写得认真,让他的心不知不觉就软成了细水长流;这第二次,却是这样的情形,烛影摇曳,她仍然认真地写着自己的名字,每一笔,都好像划进了心里,只钻得心酸疼。

    赵匡义伸出手去,紧紧握住了小桃抓毛笔的那只手,却有些微颤,半晌也无法正确运力,带着她顺畅地书写。

    小桃抬起眸子,正迎上了赵匡义深看着她得眼眸,他的声音低沉而有些动情:“你写这个名字做什么?”

    小桃一愣,做什么?她也不知道,只是这写字的场景,写着写着,就不知怎么写出来了那三个字,只是觉得很熟悉,那字好像能自己涌上笔端上似的。小桃有些懵懂地摇摇头,抬眸看着赵匡义,脸有些微微泛红。

    小桃脸上的绯红让赵匡义心里又砰地动了一下,不禁俯下身子,小桃不好意思地别过了脸,却用力太大,恰好碰上了赵匡义的唇。

    似乎“哗”地一声,一股热浪在赵匡义和小桃之间腾了起来,赵匡义俯身用力吻上了小桃的唇,唇齿相缠,小桃的脑子里还在想着她为什么会写赵廷宜三个字没转过弯来,唇已经被赵匡义掠夺了去。

    与上次不同,这次小桃有些愣怔而被动地接受着赵匡义的吻,眼前的这个男人,是她最信任,也最想跟着的人。他是祁公子。小桃坚定地告诉自己,可内心又好像有个小边鼓在暗暗敲,好像总有那里不对劲。虽然是白袍子,但那眉眼,那感觉,又好像哪里不对。

    只是还没等小桃反应过来,赵匡义的吻已经缱绻而至,小桃想推,但那个滋味,不知道为什么,让她有些不舍起来。如果说上次的吻她还害怕,那么这次,她什么也不想,却难以脱身。

    唇齿缱绻了许久,赵匡义才放开了小桃,小桃眉头微微皱皱,嬉笑着跑到了屋外。她竟然有些开心呢。门外移栽过来的桃树还有叶子,小桃在桃林中来回穿梭着,甚至抱着树蹦上跳下,都轻易了许多,也开心了不少。

    赵匡义看着屋外小桃在桃树间的身影,月色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她在林间的动作似乎还有点跳舞的韵律,不禁勾唇含笑,这个女子,疯癫起来都有种拨动人心的意味。

    过了十几天,乾州一带赵匡义的朋友回了书信,乾州的确有一位叫霍昆的名医,自己开着医馆,医术了得,尤其是针灸,对于不少疑难杂症颇有成效,连郡守的夫人都曾被他治得痊愈。只是霍昆如今外出为乾州节度使家诊治,要一个月后才可以回来。

    乾州节度使?赵匡义的心里忽然崩过几个模糊的影子,李英和他女儿李月娥?竟然忘了他们就是乾州人。万一遇到,只怕皇上和二哥很快也就知道了。可不去,这又是治好小桃的一个难得的机会。

    微微思忖了半晌,赵匡义轻轻摇了摇头,与小桃的病比起来,其他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吩咐随从去集镇置办些出远门的东西,一个月后,准备去乾州为小桃寻医诊治。

第一百四十八章 峰回又路转() 
此时的大唐,却是一片衰颓。作为战败的一方,刚刚向周朝纳了贡,国库几乎被掏了个空。战火连连,百姓叫苦,却还不得不多缴税收。

    皇帝李璟如今也不再称为“皇帝”,而改称“江南国主”。国主一词,叫得他心中锥疼。可更让他寝食难安的是如今国家的格局。以前金陵作为国都,倚仗长江天险,淮河屏障,是安全的。可如今淮河失守,被周朝侵占了去。守江必守淮,淮河攻陷,金陵和周朝只隔着一条长江,李璟生怕哪天晚上做着梦,周军就再次打过来了。金陵如今如今作为国都,实在不妥。李璟开始琢磨着迁都的事儿,在朝廷上几次提起,却都被大臣反驳了回来。大臣们认为,一来金陵作为国都日久人心定,随意迁都只会让人心惶惶;二来金陵繁华,再去哪里建都都会劳民伤财,如今的国库,哪里还能支撑这么浩大的工程。

    李璟心里懊恼,去与太子李弘冀商议。战事已败,李弘冀也从东宫的软禁中释放出来。李璟几次给周朝皇帝柴荣上书想要退位,让位给太子,但周朝一直不许可。只说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李璟也只好在这个位子上如坐针毡地继续坐着。

    而李弘冀从最初的恼怒,到如今已经平静了不少。周朝对他的忌惮,他心知肚明。李璟固然守国,但如果换成他,濠州之战乃至后来,绝不会像如今这么软弱,必然誓死抵抗,不会轻易就认输投降。所以周朝不肯让他继位,也是正常。他如今对这个皇位,也看的比从前淡了许多。以前他忌惮李景遂,李从嘉,李从善,没一个他不放在心上转两圈的。可如今国破城残,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