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宫外桃妃:暴君也温柔 >

第75部分

宫外桃妃:暴君也温柔-第75部分

小说: 宫外桃妃:暴君也温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李璟看着大唐的地图,心里阵阵割痛,三千里地河山,如今只剩下一半,这一半不知道哪里还能当做新的都城?不由问着太子:“你看哪里合适?”

    李弘冀大步走了上去,指着洪州点了点:“这里。”顿了顿道,“如今的大唐,洪州成了腹地中心,这里做都城,四周都能顾及到。而且这里四周山林从绕,有天然屏障。周朝不容易打过来。”

    李璟眉头微蹙了蹙:“这里好是好,但是如今洪州是晋王的兵马,在这里定都…………”李璟有些踌躇,洪州是李景遂的地盘,去那里定都处处都不得不防,只怕掣肘。

    李弘冀冷笑了几声,李景遂之前在抗周的时候就瞻前顾后,不肯出兵。祁正修到了洪州用尽计谋从他手里夺了两万兵马。打仗的时候他又不肯出援军,才导致首战战败。如果不是李景遂,祁正修不会死!那么大唐也不见得会战败得这么快。李弘冀冷声道:“晋王的兵马,也该整顿整顿了。听说他手底下有些幕僚,整天劝他划城为王,他是觉得谋反不用掉脑袋吗?”

    李璟的眉头皱了起来,李弘冀和李景遂一直为了皇位暗暗较劲。李景遂拥兵自重他是知道的,但若说他要谋反,李璟还是有些不信,便摆了摆手:“闲言碎语,不足信。”

    李弘冀的嗓门大了起来:“父皇,洪州的将士都看出来了,李景遂如今和周人的往来十分密切。这其中的缘由,还用想吗?”李弘冀这话倒并不虚言。李景遂自从幕僚点拨他“划城为王”之后,自己心里也盘算起了小九九。大唐眼看着没几年的光景了,如今已经投降,等周朝把北边打下来,转过身早晚得把大唐连根拔了,与其到时候跟着李璟倒霉,还不如现在就巴结好周朝,铺好以后的路。

    李璟还是摇头:“不要信那些挑唆之语。”说完又看了看地图,不由叹道,“要说迁都,洪州还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只是怎么谋划,还得细细琢磨琢磨。”

    李璟所谓的琢磨,便是让李景遂改任其他的地方的兵马总督。洪州作为新的都城,自然不能让李景遂的重兵屯在那里。

    李弘冀却没有李璟的好耐性,已经国家危亡到这个地步了,哪有时间和他捉迷藏?更何况对于当初李景遂按兵不动害死祁正修,他早已恨得牙痒痒了。李弘冀的拳攥了起来,冷笑几声,喊了侍从进来交待了几句,隔天出了宫。如果不是父皇把他软禁在东宫,这事,他早就做了。

    八月初四的夜里,六皇子李从嘉正在欣赏着歌舞,忽然下人进来在李从嘉耳边说了几句话,李从嘉的脸色变了,立即停止了歌舞,转身进去换了素服,急忙命令备了马车进宫。

    过了两个时辰,李从嘉从宫中回到了书房,命人把幕僚沈同传了进来。沈同很快过来,看到仰着身子靠在椅子上的李从嘉,不禁问道:“六皇子,宫中的令,下来了?”

    李从嘉点了点头:“追谥文成。”

    沈同了然。晋王李景遂突然薨了的事晚上已经传了出来,再加上六皇子素服紧急入宫,他已经知道传言不假。可惜了,李景遂才三十八岁,正值壮年,身体也强壮,却突然就这么没了。沈同顿了顿说道:“他们都说,是太子…………”

    李从嘉摆了摆手,示意沈同别说了。李景遂的突然暴毙,自然不寻常。他也有所耳闻,是太子找人下的毒。可这事无凭无据,万一传到太子的耳朵里,还不知道又是怎样的风波,李从嘉沉声说道:“吩咐下去,府里的所有人,都不得说这个传言,否则一律杖毙!”

    沈同打了个冷战,六皇子这么严肃还是头一遭,忙噤声道:“是。”

    李从嘉的神情好了些,顿了顿,看着沈同轻声问道:“他的伤,好些了吗?”

    沈同一怔,随即明白李从嘉指的是谁,忙应道:“郎中还在诊治。但伤处太多,还需要调养些时日。如今醒是醒来了,但还不能动。”

    李从嘉点点头:“好。切忌不要传到太子那里。”李从嘉的声音笃定。沈同忙应是。太子手腕铁血,连晋王都说毒死就毒死,要是知道了六皇子私自救了他的心腹,还指不定会怎么想。但六皇子为什么要救那个人,沈同更是琢磨不透。只按吩咐去办就是。

    秋去冬来,秦中的冬天来得要早一些,也比江南更冷些。赵匡义吩咐随从收拾好东西,该带小桃去乾州寻那个叫霍昆的郎中了。小桃傻呵呵的,根本不知道赵匡义为什么要收拾东西,这段日子,是她难得的快乐。

    每天可以和小草说悄悄话,可以绕着桃树林跳舞,她现在轻易地就能窜到树顶呢。连祁公子都追不上她。她还能在树顶上跳来蹦去,看着树下,也不会胆小心慌,反而觉得比平地上来的兴奋欢快。要是祁公子有时间,还会握着她的手教她写字,她的字也好看了不少。这样的日子,要是一直下去就好了。

    当赵匡义带着她去乾州的时候,她还只当是去集市买东西,蹦上马车后便不停地催着马车快些走,买完东西好回来。

    从秦中到乾州,马车快走也要两天一夜,小桃渐渐明白他们不是去集市,心里有些慌乱,紧紧攥着赵匡义的手便不肯撒开。

    到了乾州已经是晚上,赵匡义带着小桃先寻了客栈住下,吃过晚饭,小桃望着窗外的灯笼火烛,心有些痒痒,几次扯着赵匡义的袖子嚷嚷:“公子,出去看看吧。”

    赵匡义无奈地揉揉小桃的肩,沉声道:“就在屋里歇着不好吗?”乾州是李英的地盘,万一遇到熟悉的旧人,虽不说是大麻烦,也够挠头的。

    小桃叽叽咕咕好几次都不能如愿以偿,脸色有些黯然,抱膝坐在床上发呆。赵匡义看着小桃的嘴瘪了又鼓,鼓了又瘪,不觉想笑。转头看着有一块垫窗户的木块,反手拿了过来,拿出随身带着的匕首,认真刻画了起来。

    过了不多时,小桃还在鼓着嘴生气,眼前多了一块木头,咿?这木头还有表情,两只大眼睛,就是嘴撇的好丑。“丑死了!”小桃嘀咕着把那木头推开。

    小桃抬眸看了看,赵匡义正忍笑看着她问道:“好不好看?像你吗?”

    原来是自己?!小桃鼓着的嘴巴咧了开来,紧紧把那块木头捧着看了起来,谁说丑?既然是自己,那就不丑了嘛,这小嘴儿,瞥的多可爱。小桃嘻嘻笑得开怀:“不丑,多好看。嘴巴,眼睛………”

    赵匡义笑着摇了摇头,看着小桃欢快的样子,心里微微动着,她的世界,多简单,只要哄一哄,就会一颗心扑上去。比多少精明的女子,都让人心有动处。

    第二天一早,赵匡义带着小桃去了霍昆的医馆。霍昆年纪有些大了,一般人请他出诊,是请不动的。赵匡义不愿暴露身份,便也亲自赶了过去。一番望闻问切,霍昆正提起笔要写处方,一声娇俏的声音传了过来:“霍老头,你快去我家看看,多少日子了,还不好。”

第一百四十九章 医馆遇故人() 
赵匡义听到这个声音,眉头不觉蹙了一下,轻牵着小桃的手攥的更紧了些。小桃好奇地顺着声音来的方向,眼睛一亮。一个像团火似的女孩子闪了进来,步子很快很轻盈,一件大红的披风潇洒地扬着,容颜也被那红色衬得更加瓷白生动。那女子没有看赵匡义和小桃,直盯着霍昆噘嘴道:“霍老头,上次你说的七服药就好了,如今都十服了,我娘的咳嗽还断断续续的,你不是名医吗?怎么这次不管用了?还是你故意留一手想诳我的银子?”说着凑到霍昆的脸前,眉眼一勾,轻轻咬牙,“信不信我拔了你的胡子?”

    刚才还一脸严肃的霍昆,见到这位姑娘,什么脾气都没了,微微摇头笑道:“我的好姑娘啊,这病去如抽丝,我之前也说了,你娘的病是积劳成疾,得慢慢去,七服药只是试试看认不认,认就继续,不认就换方子。你怎么不问青红皂白就赖上我了?”

    “哼!”那团火撇撇嘴哼了一声,眼睛向上翻着,爽利地说道,“我不管,你现在必须跟我回去看看。”话说完才注意到屋里似乎还有两个人,心想管他是谁,先搁一边,正要对他们说话,忽然愣了一下,心“砰”地一声,缓了半拍。刚才还大喇喇的手脚一时有些僵硬,脸上不知何时也飞上了一片红晕,看着赵匡义半晌才柔声吐出了几个字:“赵公子?你怎么来了?”

    赵匡义看着一团火红的李月娥,淡淡笑道:“带她来看看病。”

    李月娥这才把全神贯注的眼睛从赵匡义身上拿下来,转而细细打量着小桃,好清秀的面容,好大的一双眼睛,像会说话一样,好白皙如水的肌肤……………李月娥越看,心越往下沉,这个女子不是让人惊艳的那种,却是能撩动心弦的那种,越看便越能看出些味道来。只是眼神好像有些不对劲,看人的目光太过直喇。李月娥转而看到了她被赵匡义紧紧攥着的手,心忽然就像被什么割了似的,生疼生疼,不由问道:“她是公子的?”

    赵匡义不想横生枝节,转了话题:“如果不耽误姑娘,可否让霍郎中先为她诊治完毕,再去姑娘府上?”

    李月娥的脸绯红,退到了旁边,说道:“当然,当然。”

    霍昆看两人竟认识,不由也笑道:“有缘千里能相会,到也是巧了。”说着转而对赵匡义道,“这位姑娘的病情,本不算严重,但耽搁到现在,就有些积重难返了。这种癫狂之症,主要靠针灸,辅以汤药。由于姑娘淤积难输,所以针灸的方法不能像寻常人那样,一口气施针,会适得其反。对这位姑娘的病情,需七天施一次针,根据效果再确定下次施针的穴位和力度、时间等。”霍昆看是李月娥的熟人,便也不像最开始那样简单几句,而是细致耐心地说了起来。

    赵匡义问道:“那要施针多少次才能好?”声音也有些微微激动,只要能好,什么方式都不重要。

    霍昆拈着胡子道:“先施针三次看是否见效,如果见效就继续下去,有十次便也差不多可以痊愈。如果不见效,只好请公子另寻高明了。”

    赵匡义点头,看霍昆言谈之间,是个有道行的郎中,既然如此,也值得一试。便问着霍昆:“那今天就开始施针?”

    霍昆转头看了看李月娥,李月娥忙说道:“你先给这位姑娘诊治。”霍昆便点点头:“请姑娘坐到床边。”

    赵匡义把小桃牵到床边,小桃还有些懵懂,待看到霍昆拿出一个布袋,上面插满了大大小小的银针之后,才猛然明白要做什么,她以前已经被扎过无数次了。痛,还累,每次扎完全身都像被抽了力气似的。小桃扭着身子,微微颤抖:“我不想扎,公子,不要。”

    赵匡义好脾气地俯下身子,对小桃温声道:“不扎怎么会好呢?扎了后就不会头疼,不会难受。”

    小桃还在扭股着,眉头皱成了一团:“我不要,疼死了。”

    赵匡义轻轻拍了拍小桃的肩道:“不会疼的。这位郎中医术高明,手法也轻,保证不疼。”看小桃还是将信将疑地直缩着身子,赵匡义又道,“我先帮你试试,如果疼你就不扎,好吗?”

    小桃直点头:“好!好!”

    霍昆有些无奈地摇头,从没见过这么宠女人的男人,倒像哄着个孩童。难得这姑娘有福气,病得这么疯疯癫癫还有人当宝贝地宠着。只是给健康的人施针,除了自己还是学徒的时候做过,好多年都没有这样的经历了。

    赵匡义把手伸到了霍昆面前,说道:“麻烦霍郎中给我施几针,也好让她看着放心。”

    霍昆抬起赵匡义的手,在合谷穴处很快施了一针,旋了旋,赵匡义面色没有一丝改变,对小桃笑道:“你看,这不是好好的?一点都不痛。”

    小桃的表情这才舒缓了些,微微往床里坐了坐,少了方才的警惕和害怕。霍昆带着针过去,赵匡义也跟过去紧紧按上了小桃的肩,温声道:“别怕,郎中要施针了,千万别动。”

    小桃听话地点了点头。霍昆很快将银针在小桃头顶和颈部的穴位施了下去,手法很快,小桃还没有感觉到疼痛,三十六枚银针已经全部就位。果然和以往郎中的手法有很大不同。

    赵匡义这才把按在小桃肩上的手拿了下来,说道:“靠着我歇一会,一炷香的时间就好。”小桃没有吭声,靠在赵匡义的肩上,闭上了眼睛。脑袋里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窜动,小桃的眼前闪过很多画面,云湾村的,金陵的,都是片段,怎么也联系不起来。但是,毕竟是有色彩的画面了啊,不像从前,脑子里永远是漆黑一片。小桃有些好奇、有些兴奋地缓缓睡了过去。

    李月娥在一旁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