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纵兵夺鼎 >

第510部分

纵兵夺鼎-第510部分

小说: 纵兵夺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作为三分鲜卑的东部落大人,他所掌控的土地的确要比很多汉家诸侯还要广袤。

    在这件事上,弥加有足矣令他感到自傲的资本。

    “我早该料到,早该料到该死的汉人会先进攻我的领地!”弥加大口灌着北地浊酒,两眼通红地喷吐着酒气,拳头重重地锤击在案头,道:“集结勇士,和该死的汉人决一死战!”

    说罢,弥加又转过头来,对身旁的部落首领气概矮了一层道:“派出最好的骑手去中部落,向轲比能求援。”

    如今已时至五月,上个月弥加在草原上举行射猎,召集所有部落派来最好的勇士,但临近巨马水的四个部落没有派来人手,甚至不曾派人来对他告知出现了什么情况,致使弥加大怒,派人带着皮鞭前往部落代他鞭挞那四个部落首领,结果这些人手在半个月后的今日还未曾回来。

    这令弥加感到情况有些不妙,当他派出百骑前往那四个部落的方向奔去时,才不过行进半途便逃了回来,告知沿途发现三个部落都被烧杀抢掠一空的消息,尽管部落中留下的大多数残骸都被焚烧殆尽,但骑兵仍旧在烧焦的尸首中找到弩矢铁簇。弥加这时才后知后觉……他们遭到了袭击!

    袭击者到来的方向与他们使用的武器,无疑是汉人。这些去年秋季在边塞阻拦他们的汉人找上门来了!

    到这时候鲜卑部落中的诸多首领仍旧犹自不解,是我们发动战事的不错,但你们在家门口挡住了我们,就算你们伤亡多又怎么了,我们退军了啊!怎么今年才刚进入春天就又打回来了?

    春天,春天在过去的草原上都是他们自己部落与部落之间杀伐征战的时节。何况汉人已经许多年不曾出塞,为何如今会大举兴兵出塞?

    只有弥加,通红着眼睛在过往的回忆中搜寻到一张拥有狭长双眼桀骜不驯的脸孔……那个汉儿叫燕北,塞内的汉人现在称他做赵王,统治着南边数不清的土地。

    “向轲比能求援?”

    弥加说出这话,在部落大帐中引发轩然大波。长久以来,鲜卑部落从未出现过像檀石槐那样令诸部心悦诚服的首领,即便轲比能得势,勉力分鲜卑为三部,却仍旧拥有这样那样的弊病,比方说东西两部,鲜卑两个部落大人都想找机会吞了轲比能,同时也防备着自己被轲比能吞并。

    “弥加大人,我等怎能去向轲比能求援?”

    “轲比能来了还有我们的事么?”

    “不过是些许外敌,让我们把他们杀了,杀进汉地!”

    部下首领的叫嚣,弥加充耳不闻。长久以来他没听说汉朝有几次发兵向外的,尤其对鲜卑。而近年来他听说燕北发兵塞外却只有一次,就那一次……高句丽和扶余国,没了。

    燕北的做法在中原人心中引发不起什么轩然大波,不少中原人甚至连高句丽是什么都不知道,即便他们知道,也只是听说过这个名字而已。至于高句丽是否灭国,谁在乎呢?

    弥加在乎。

    他知道高句丽和扶余国是什么,扶余人没少在面对高句丽战事中腾出手来应对鲜卑人——也就是弥加自己的进攻,尽管互有胜负,尽管弥加占据的赢面大,尽管他总是能从扶余国枪到自己想要的。

    可那么大的国家,燕北说灭就灭了,说没就没了。

    如果说燕氏覆灭高句丽、扶余国还有些取巧的话,那么南匈奴在旦夕之间的灭亡足够令边塞以北感到心惊肉跳。

    中原人没有什么感觉,却不意味着弥加也能心如止水。

    弥加被吓坏了,以至于在部下诸部大人面前显得有些风声鹤唳,才不过几个小部落遇到袭击,却表现出如此紧张担忧。就算是汉军又怎么了?就算是燕军打过来又怎么了?了不起我们击败他们也就够了!

    就在这时,帐外响起纷乱的马蹄声夹杂着鲜卑人惊骇的呼喊……“汉军来了!”

    弥加瞪大眼睛,瞠目结舌地掀开帐帘,在目力所及的南面,滚滚烟尘席卷而来。

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 
    燕赵军队远比弥加想象中来得快!

    帐中几名部落大人还未商讨出究竟向不向轲比能求援,大批收到袭击的鲜卑人便策快马向东部落奔逃而来,那扬起的沙尘不是燕军的脚步,却属于那些逃难的鲜卑人所做,三拨合在一起数以千计的难民,各个骑在坐起身上仓皇逃窜,许多人甚至经过东鲜卑部落时都不敢停留,径自转个弯绕过部落朝西面逃去。

    “他们是要去哪?再往西就是中鲜卑部落了,他们要投敌,大人,杀死他们!”

    满面大胡子的部落首领没有得到弥加的夸赞,反而被快步走出大帐的弥加一脚踹出大跟头,指着逃窜的族人身影骂道:“他们向西逃是因为你们这些蠢货没有集结兵马,他们觉得我弥加的部落不能保护他们!快去集结勇士,准备迎战!”

    到底是东部落大人,弥加的脑子没有问题,单单看那些人头也不回地跑掉,就可以预料出他们的心情。何况这是集结到一处数目超过千人的骑兵队伍,如果敌军不堪一击,他们回过头就能将敌人杀掉,哪里还需要跑得这么惊恐?

    更何况,弥加觉得眼下自己部落恐怕确实很难拦住这样规模的敌军。虽然弥加到现在也没有得到敌军的确切数目,但能总数拥有上千骑手的几个部落,还是在被击溃之后的,那么每个部落所拥有的勇士绝不会少于三千人,而这种规模,至少两个拥兵三千的部落被灭,那他们面对的敌人有多少?

    弥加的部落只有九千多个鲜卑汉子,除去不能作战的老弱也就只有七千人……“能骑马操弓的全部上马,没马的就地集结,带上兵器准备迎战!老弱病残站在阵前,女人和小孩都向西跑,赶着牛羊去轲比能的部落求救!告诉中部落大人,老子的牛羊和女人,送他了!”

    七千人,能打败燕北入侵的军队么?弥加觉得不能,过去汉朝的皇帝刘宏进攻鲜卑,还要拿出三万大军,燕北的手笔比起汉朝皇帝,只多不少,弥加觉得自己的部落这次是完了,十年以前他就打不过燕北,现在恐怕更打不过。

    喝多了也打不过!

    去找轲比能求援吧,这种时候他只能选择轲比能了。说来讽刺,过去弥加总想着明里暗里和轲比能斗上一斗,可真等燕北入侵,弥加心里最可靠的同盟依然是轲比能。

    而且不管部下那些部落首领怎么说,弥加一直都是这么想的,一旦和南边发生战事,轲比能永远是最可靠的那个。

    因为整个大鲜卑,只有轲比能想着把鲜卑诸部重新凝聚到一起,也只有他不会对其他部落坐视不理。

    弥加的命令下得太过果断,以至于部落中的族人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等了很久,才面面相觑着发出自己的疑问:“大人让女人小孩赶着牛羊,去西面投奔中部落大人?”

    对草原民族来说,女人是最有用的,因为女人可以孕育战士;该死的小孩是次要的,因为他们终将成为战士;至于老头儿、病人、残疾,他们是最没用的,用生命来拖住敌人是他们余下生命里最大的意义。

    弥加送给轲比能的,胜过世间万千珍宝。

    “都聋了?还不快去!”

    这一次人们都动起来,能骑上马的战士跑向自己的毡帐拿起兵器,女人和小孩哭哭啼啼地赶着牛羊背离部落远走进荒漠中,不时回头看着聚集起战士的部落。

    弥加披上自己在过去南下劫掠中抢来的汉军校尉扎甲,扎甲如今已看不出汉军校尉的模样,镶起青铜饰物看上去狰狞非常,跨上健马指派年轻的骑手去寻找敌人的踪迹,接着大军散开至部落近畿的山坡后,留下老弱拿着兵器战战兢兢地游荡在部落中。

    汉人和鲜卑没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他们在艰难战事中用血肉学到的道理,用汉话来说就是财帛动人心。只有老弱守备的部落,会遭到敌人的疯狂袭击,接着他们会在部落里抢夺一切看得到的东西,从而分散严谨的阵形,借此机会精锐骑兵可以杀进他们的阵势当中,直至击溃他们。

    汉军所仰仗者,一在器械,二在军阵,当没有了军阵,即便再强壮的汉军面对鲜卑铁蹄也同样不堪一击。

    没过多久,弥加派出的骑手便回来告知敌人攻来的方向,实际上汉军也在集结兵马,在距离鲜卑部落仅有三十里的地方,他们不急于进攻而重整军势,让弥加打从心底感到害怕,他不禁思虑,这些燕北部下狡猾的汉人究竟又想要做什么。

    弥加多虑了。

    其实太史慈只是……迷路了。

    因为引路的阎柔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回过鲜卑,尽管他曾经鲜卑草原上做了将近十年的奴隶并得到不少鲜卑人的喜爱,但这都不能代替这十年中草原上发生太多变动。十年之前轲比能还只是个小人物,分裂的鲜卑各部也没有像如今一般分为三个大部落。阎柔能带着太史慈准确地找到水源已经实属不易,何况在来的路上还有几次记忆中的水源已干涸成沙道。

    迷路的太史慈别无办法,只能就地等待后续辎重队的民夫将寨、亭修好,接着依靠水源休整军队,将部下骑兵向各个方向散出,寻找下一处水源。就在搜寻水源的过程中,他们遇到弥加部下的部落,几个百人规模的小部落,循着他们逃窜的身影,让太史慈部下的颜良文丑找到三个人员近万的大部落。

    颜文二将在邺都、邯郸囚禁的太久,心里不知积攒了多少戾气,眼见敌人部落当即合兵一处,仅仅用了一个时辰便将毫无防备的整个部落屠戮一空,被后续追赶上来的太史慈臭骂一顿。

    接着他们才有序地进攻余下两个部落,并追着敌军溃逃的方向找到属于弥加的大部落。在追赶过程中因为路途遥远,太史慈还一度担忧自己是不是又带着兵马迷路,以至于沿途分散了许多部下,等到遥遥望见弥加部落的炊烟时,左右便只剩下五千余兵,又怎能不重整旗鼓?

    如果弥加现在当机立断进攻的话,不需要送给轲比能部落中的女人和小孩,没什么悬念他便赢了。

    可是现在?晚了!

    燕氏第一马弓手太史子义,来了!

第二百九十二章 围攻() 
    “将军,他们跑了很多人,现在追还追得上!”

    于禁抱拳拱手,自太史慈驻军于此休整兵马,他便派出斥候盯着敌军庞大部落的动向。说实话,生在中原的于禁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部落,人马倾动,处处扬尘,喧嚣能传出数里,以至于他们站在远方列阵,便能见到部落之上荡起烟尘,声势浩大。

    不过敌军虽声势浩大,于禁心里却没有丝毫畏惧,反而自心底生出一股无可言语的自豪……汉家已有上百年不曾倾兵出塞并打出胜仗了。先帝在时熹平年间曾发三万兵马走三路出击鲜卑,结果被檀石槐击败铩羽而归,三万汉家军士逃回塞内的不足三千之数,那是一场足矣抹消卫霍、窦宪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功绩的战事。

    自那之后,汉人对塞外的进取心再也没有升起过了,只剩下一味的防守、防守、还是他妈的防守!

    防了几十年,鲜卑年年入寇,边塞百姓民不聊生;防了几十年,西羌不停造反,凉州几无汉家之土;今时今日,正是我辈武人再立功勋的时候,于禁怎么会害怕!

    就仿若燕氏第一次踏出攻取高句丽意向时对燕氏武士带来的震惊与兴奋,这一战也不例外。

    这是公元三世纪,这个时代没有公元,只有汉朝兴和四年。人与人之间讲礼仪、讲道德,但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本就无礼乐之事,着眼历史,人们口中说着礼乐道德契约民主,实际上行的都是亡人族而灭人种的大奸大恶。这种到底永远都不会改变,即便到一千多年后,族群与族群之间的丛林法则都不会改变,只不过那个时候族群已经很小,变成以国家为主体罢了。

    在这个时代,守土是护国之军;入侵复仇,更是护国之军。

    “跑得是什么人,斥候可看清了?”太史慈舍了整顿兵马的部下,用剑在沙地上勾画着,便听于禁抱拳道:“大多妇孺,赶着牛羊向西逃窜,他们缺少马匹,在沙地上一个时辰只能走三十里。”

    “那便不急,先放出斥候追着他们,五百步留一人引路。”太史慈担心是鲜卑人诱敌,他很多年没有率军打仗了,何况他本身从军征战的机会就不多,早年间一直在为燕北练兵,亲自领军的机会不多,如今向燕北讨来领军北征的差事,心里也并没有多少底气,因而处处顾虑甚多,“敌军部落布置如何?”

    这次轮不到于禁说话了,回答的是侍立一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