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晚唐 >

第139部分

颠覆晚唐-第139部分

小说: 颠覆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这一点,谢瞳也不止一次的向他间接暗示过,可朱温都没有答应,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一旦答应了的话,他与黄颖之间的缘分也就走到了尽头。

    他一直在做着应付王重荣的准备,王重荣兵强马壮,最主要的是河中有两座盐池,这无疑是河中源源不断的财源,在那个时代,盐铁之利无疑是很大的经济来源,就连户部里边最大的财政官员就是叫做盐铁使,那个时候食盐的利润实在是暴利中的暴利。

    王重荣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就有钱,有了钱就不愁没有兵,这一点在乱世很是重要。

第214章 宜君寨大败() 
王重荣虽然有心攻打同州,可他经过上次黄河渡口一战,也知道朱温不是等闲之辈,是以他要做足准备,以备万全。所以一时半刻王重荣倒是还没有什么动静,可身负重任的王铎却已经开始了行动。

    王铎身为大唐京城四面招讨使、诸道兵马都统,屯兵周至,而王铎本人却住在灵感寺。

    灵感寺在唐朝属于周至县境,距离长安城百余里,如今灵感寺却属于西安市辖区范围,距离西安只有五十里左右。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并非笔者不知道灵感寺的具体位置,而是古长安城与今天的西安市并非在同一位置,古都长安曾一度被焚毁,后来多次重建,虽然一直以长安为名,在历史上他的位置却是更改了数次。这些都是题外话。

    王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打仗他未必在行,可要说围困长安,他倒是有的是办法,毕竟现在各路大军云集关中,他的胆子也壮了不少。

    如今易定、河中二军屯渭北,邠宁、凤翔二军屯兴平,保大、定难二军屯渭桥,忠武军屯武功,其余还有感化军(即武宁军,后废除,在庞勋之乱后重新建军,更名感化。)、义胜军、河东军、天平军、平卢军、义昌军等等各路人马或三五千或七八千不等来往于诸城之间,等于是把长安城给包围了起来。

    身在长安的大齐皇帝黄巢真的有些要暴走了,靠,老虎不发威,你当老子是病猫啊?黄巢下令主动出击,命大将王播攻兴平。

    邠宁军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言哪里想跟他们打硬仗?如今各路藩镇都想保存实力,能把黄巢困在长安最好,困不住大不了让他跑了,只要把长安夺回来就是大功一件。最主要的是长安城中多的是金银财宝,只要攻陷了长安,发笔大财是肯定的。可要说让他们真正的拼命,他们还是不干的。

    是以邠宁军和凤翔军纷纷撤离兴平,退守奉天。

    王播也不敢过分的孤军深入,只能暂时驻扎在兴平,静观其变。

    黄巢命尚让带领五万人马出城攻打其他藩镇,尚让接到命令后有些犯愁了。若说兵力,他带着五万人马,唐军哪一路人马都不是他的对手,可现在唐军各路藩镇互为犄角,他却不敢轻易出战,毕竟去年的龙尾坡大败他还记忆犹新。

    他分析着幕前的战局,想找一个比较软一点儿的柿子捏一下,可各路人马都驻扎的很近,互相策应,过了兴平就是武功、周至。武功是忠武军节度使周岌驻守,忠武军是出了名的好斗善战,周至更是驻扎着王铎这个唐军的都统,恐怕更是南对付,这也是王播不敢轻易进兵的理由。

    他想了半天还是北面的李孝昌好对付,李孝昌和拓跋思恭数次被朱温和尚让击败,其他人他尚让不敢打,李孝昌他还是敢打的。现在李孝昌被任命为京城北面招讨使,屯兵富平北面的宜君寨。富平又在朱温的控制之中,尚让想想,索性就拿这个手下败将开刀的好。

    想到就做,尚让带领五万人马浩浩荡荡向北而去,攻打宜君寨,时值盛夏,天气炎热,尚让的军队都热的不行,好些人都穿着衣衫很是单薄。

    大军来到宜君寨附近的时候,好些人已经中暑了,尚让气的想骂娘,心中直骂老天爷为什么要让这天气这么炎热?

    两军对垒,却由于天气实在太热,一时间都没有心思决战。谁知几日后炎热的天气为之一变,挂起了大风,一下子变的十分凉爽。尚让心中很是感叹,心道:这样的天气才好嘛!等大风停了就趁凉爽攻城。

    哪知这天气变脸的实在太快,当天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也一下子变的冷的离谱。由于尚让的人马大都穿着单衣,又没有足够的帐篷,竟然被活活冻死了不少,即便是没有被冻死的,也都浑身发抖,士气低落之极。

    反倒是李孝昌的人马由于有足够的帐篷和衣物,没有受到什么真正的伤害。李孝昌听到斥候的禀报说尚让的人马被冻死很多,这下李孝昌可高兴坏了。被尚让和朱温两人虐了几次了,这一次一定要连本带利一起讨回来。

    李孝昌亲自带领两万人马出寨迎击,尚让的人马都被冻得浑身发抖,哪里能拿得动刀枪?甚至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就被李孝昌的大军杀的血流成河。这场面实在是有些让人搞不懂,一方人马穿着厚重的棉衣,一方人马穿着薄薄的夏装,好像是来自两个不同地域的军队一般,可实际上他们虽然份数敌国,却相距不过百余里。

    尚让见大势已去,只得又一次逃回长安,索性马匹不怕寒冷,尚让带着骑兵队迅速南返,出来的时候是五万人马,回去的时候竟然只有不足两万人。这一战根本未曾交锋,就损失了三万多人马,尚让直叹“天不佑我啊!”

    李孝昌却是高高兴兴的向李唐王朝报功,并吹嘘夸大自己多么多么厉害,杀敌三万有余,贼将尚让落荒而逃等等。

    但他也知道李唐王朝根本不会相信自己有那么大的战力,就上报说上天保佑大唐,在尚让抵达宜君寨虽然时值盛夏,却天降大雪,尚让军衣衫单薄,是以才被自己有隙可乘,才能有此大胜。

    这种说法很快得到了朝廷的承认,并被史官记入了正史,后来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时候也把这一条写了进去。“七月,派尚让攻取宜君寨,恰遇大雪盈尺,义军冻死十之二、三。”各种正史中都有同样的记载,虽然写史书的人自己也未必相信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他们还是写了,因为这在当时很多人都承认了,既然那么多人都承认,不是事实也成了事实了。

    有人说史笔耿直,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所谓的“史笔”之下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猫腻?

第215章 蜀中之乱() 
就在尚让宜君寨大败的时候,李唐王朝新的临时小朝廷西川出现了状况,邛州衙吏阡能因公事误期,惧刑出逃,聚众为盗,在中和元年就已经聚众万余人。转战邛州、雅州,各州县无人能治。可阡能这万人的盗匪相对于黄巢来说简直是小儿科,并未引起李唐王朝的重视,不料这阡能越闹越凶,在中和二年夏天竟然公然攻打州县城池,邛州、雅州的求援书如雪片一般送到了身在成都的西川节度使陈敬瑄手中。

    中和二年六月,蜀人罗浑擎、句胡僧、罗夫子各聚众数千应援阡能,阡能的兵力大增,更加猖狂,在西川肆无忌惮,根本不把各州县的军队看在眼里。

    陈敬瑄有心发兵剿匪,可西川的人马被王铎带走了五千精锐,成都城最少要万人留守,以确保自己和皇上的安全。李儇的禁军都被田令孜掌握着,王铎也带走了一部分,如今形势危急,田令孜和李儇当然更不想抽调禁军去剿匪。

    陈敬瑄无奈只得勉强集结了七千人马,派大将杨行迁围剿阡能。

    杨行迁当然也不是傻子,阡能有两万多人,他带着七千人马去“围剿”两万多人,没准儿被人家围剿了也未可知,只是象征性的跟阡能打了几仗,当然都是败仗。可他又不能禀报陈敬瑄说并力不足,毕竟他们是官军,连区区的一些乱民都镇压不了,却是也有些丢面子。

    杨行迁就想到了一个办法,把附近的老弱百姓给绑了两三千人押送到成都,说是俘虏的阡能贼军。陈敬瑄一听,对杨行迁大大奖赏了一番,问也不问就把那两三千人全部处死!

    杨行迁尝到了甜头,变本加厉,经常到乡间去俘虏百姓充当捕拿来的盗匪送往成都领赏。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种事情终究会露馅儿的,何况他接二连三的干这种事情?

    对于这些捕拿来的“盗匪”,陈敬瑄根本不审问,就让成都府官吏押出城外斩首示众。这些日子每隔几天就有人被斩首,多者两三千,少者三五百。成都的百姓也都见怪不怪了,可中国人喜欢热闹,虽然他们对这种砍头的事情见了不止一次,但还是每次都要去看热闹。

    这些看热闹的人见被斩首的人里边还有六七十岁的老头儿老太太,心里就有些纳闷儿,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要造反呢?他们心里暗想。

    有好事的就上去问那老头儿,道:“这不是杀造反的盗匪吗?您这么大年纪了也是盗匪吗?”

    那老头儿哭诉道:“强盗个锤子!昨个老子正在田里收拾庄稼,又没有犯啥子过错,就被这帮当兵的龟儿子给绑了,今天就听说要砍老子的脑壳,这叫啥子世道哦”

    这老头一说话,其他人当然也不会不抱怨,一时间数百人喊冤的、骂娘的、嚎哭的干什么的都有,更离谱的是一个妇女哭喊道:“我去田里给我家汉子口吃的,路上被那些龟儿子地王八羔子给绑了来,可怜我家里还有两个娃呢”

    监斩官一看下边整个乱了套了,周围的百姓也都跟着起哄,成都府本来就没剩多少官兵,大多数人都被抽调到前线去了,监斩官只带了两百人镇压场面。围观的百姓有数千人,哪里镇压的住?一时间法场上一片混乱,监斩官其实心里也清楚杨行迁的猫腻,可清楚归清楚,他可没有心思去为这些个百姓伸冤的打算。

    可如今眼看着镇压不住场面了,之得对周围的百姓承诺先禀报节度使陈敬瑄再做打算,如果这些“盗匪”说的事情属实的话,一定会还大家一个公道云云。这才把骚乱的百姓暂时平复了下来,直把这监斩官急的满头大汗。

    大半个时辰后,陈敬瑄在五百名护卫的簇拥之下亲自来到法场,派他的心腹西川节度使衙门的押衙高仁厚问明情况。高仁厚为人倒还正直,文明情况后十分气愤,就如实禀报了陈敬瑄。

    陈敬瑄还没有来得急发火,数骑快马飞奔而来,竟然是前线的紧急军情,高仁厚结果快马送来的战报亲自送给陈敬瑄。陈敬瑄打开一看,真是气的七窍生烟,原来杨行迁在乾溪县(今四川大邑县东)被阡能杀的大败,损失三千余人。其余三千多人马四散奔逃,七千人马几乎没剩下多少。

    这一下就算是陈敬瑄再能忍,也定然要勃然大怒,更何况他根本就不是城府深沉的人,他生气的接着往下看,信上竟然说韩求也帅数千人相应阡能,其他个地方率领数百人相应的更是多如牛毛。

    他一气之下下令让心腹押衙高仁厚亲自率领两千人马前去替代杨行迁,并要高仁厚把杨行迁就地正法,还要他四处收罗杨行迁麾下的那些逃走的官军。高仁厚回去准备集结兵力去了,说是让高仁厚出征,但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准备好的,起码要一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如果准备不足的话,很可能惨败而归。

    高仁厚能不能打赢阡能,陈敬瑄不知道,可他知道高仁厚定然不会像杨行迁那样欺上瞒下。

    虽然陈敬瑄本人也不是什么好人,可他对欺瞒自己的人更加的痛恨。他可以允许自己欺上瞒下,可他不允许自己手下的人欺瞒自己。其实这就是人的本性,自己犯错可以原谅,别人犯错就不可原谅,特别是别人的这个错还侵犯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就更加的不可原谅。

    西川阡能等人的暴动让身在成都的李儇恐慌万分,可他又不敢让现在仅有的万余禁军出城剿匪,只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陈敬瑄这个他的“干大爷”身上。陈敬瑄是田令孜的大哥,田令孜是皇上李儇的“阿父”,也就是干爹,陈敬瑄当然就是他“干大爷”了。

    虽然陈敬瑄一再向李儇保证自己可以拿下阡能等人,李儇还是不放心,派人向东川节度使杨师立借兵剿匪。可东川也没剩多少兵力,虽然还有那么两三万人马,可也都分散在其他各城之中防守,节度使驻地遂州仅余不足不足万人,哪里敢抽调人手出去剿匪?万一被人乘虚而入的话,岂不是连自己老命都得丢掉?

    蜀中的兵力大多都去了关中,三川兵力不足以对付阡能的叛乱,高仁厚虽然有些本事,可毕竟兵力不足,能不能打败阡能却殊无把握。

    于此同时河中的王重荣和同州的朱温之间的战争也拉开了序幕,这场战争的开战地点一不在同州,二不在河中,却在距离同州向北两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