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晚唐 >

第140部分

颠覆晚唐-第140部分

小说: 颠覆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此同时河中的王重荣和同州的朱温之间的战争也拉开了序幕,这场战争的开战地点一不在同州,二不在河中,却在距离同州向北两百里左右的夏阳县境内。这一场战争看似在这乱世中毫不起眼,比起长安城的大战来仿佛微不足道,却让唐末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216章 风趣的将军() 
由于朱温一直关注着河中王重荣的动静,派了不少探子扮作各色人等在河中境内活动,收集着河中的一切军事行动,几乎每日都有探马从河中方向到同州汇报军情。

    这一日朱温接到一封密报,是一个专门负责情报工作的将领送来的,朱温看完密报,心中有些不解。原来密函上说河中有一大批粮草北上,暂时不知道有什么目的。

    朱温沉吟良久,分析着王重荣可能的目的,一边分析一边吩咐探子道:“再多派些人手去严密关注这批运粮队伍的动向,再看看押运粮草的有多少人马,前后有没有其他军队暗中跟随,有什么动静立刻向我汇报!”

    那探子躬身称是,退了出去。

    朱温召集众将商议,让朱珍、张存敬、徐怀玉等人时刻准备着出城作战,朱温虽然暂时不知道王重荣的具体目的,但他显然知道王重荣的这一举动是针对同州而来的。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他运这么大一批粮草到底是想干什么?

    北方?同州的北方是合阳,合阳再往北是夏阳,这两座县城本来都是同州,后来又归属河中,再后来又归属同州。不过朱温打下同州以后并没有占据着两座县城,因为这两座县城地理位置不佳,易攻难守,属于鸡肋的性质,朱温的人马又不多,他根本不想分兵驻守那两座毫无意义的县城。

    不过现在看来要改变计划了,朱温想了很久,想到有可能王重荣是想把这大批的粮草秘密运往夏阳或者是合阳,为了怕被朱温的人马发现,是以向北绕到黄河的上游渡江。

    朱温把自己的想法跟朱珍他们说了,朱珍兴奋的道:“那我们现在就北上,先把合阳和夏阳两座县城给攻下来,再把王重荣这老小子的粮草夺了,看那老小子能把我们怎么样?”

    朱温摇头道:“如果我们拿下了合阳和夏阳两座县城的话,王重荣的粮草绝对不会渡河,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先抢粮草,之后才能偷袭夏阳和合阳。不过王重荣既然敢如此做,定然有所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朱珍等人纷纷躬身答应,朱温点头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集结兵马动身,张存敬做先锋,我带庞师古和徐怀玉率领中军,朱珍守城!”

    朱珍急忙道:“什么?怎么又是我守城?三哥,你就让我去吧,你们都出去打仗,把我一个人留在同州,你让军中的兄弟们怎么看我?”

    朱温肃然道:“你不要以为守城轻松,守城的职责更加重要,现在我不让怀玉他们守城是因为我知道他们只是将才而不是帅才,不足以担当守卫同州的大任。而只有你守城我才能放心,除非我自己留下,你去劫粮,但此次我怕王重荣有什么阴谋,是以一定要亲自去,你一定要记住,一旦有大军来犯的话,就派人向长安和潼关求救。现在胡真在潼关,如果同州遇险,胡真定然会全力来救,记住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朱珍听朱温说了守城的重要性之后,这才悻悻然的点头答应,可心里还是有些羡慕其他人可以上阵杀敌,而自己却只能在这里等待敌人送上门来,不由的有些不乐意,可也没有办法,只能领命。

    朱温道:“你们这就下去准备,今晚吃过晚饭就出发!”

    朱温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去,心里也有些七上八下的,知道这一战关系着整个同州的存亡,如果一旦失败,王重荣定然会大军从夏阳、合阳南下直取同州。虽然现在同州防范严密,又有华州和潼关相呼应,可王重荣毕竟兵强马壮,杨复光也是老谋深算之辈,义武军王处存、河东郑从谠都与之结盟,如果这数路人马都来攻打同州的话,即便是朱温与胡真联手也定然有败无胜。是以朱温想把王重荣阻挡在黄河以东,王重荣一旦度过黄河天险,同州必将不保。

    朱温虽然来至二十一世纪,但他根本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他只知道大概的历史趋势,而自己正想做的事就是让这段历史发生本质的改变。所以他即便是知道原本的历史上朱温要投靠李唐才能进一步发展起来,而事实上也是如此,谢瞳就不止一次的提醒过他。

    朱温缓步来到内宅,陪两个侄子玩儿了一会儿,韦凤和张小惠见朱温虽然陪着两个侄子玩闹,眉宇间却隐有忧色,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知道朱温定然有什么心事。

    张小惠让吴妈和王氏两人把两位公子先带下去,张小惠出身官宦之家,举手抬足之间自有一股高贵的气息。她在朱温府上虽然是客人的身份,说话做事却自有一股威严,是以他来这里时间虽然不长,府里的下人却都很敬重她。

    张小惠等吴妈他们几个都出去后,道:“朱大人可是有什么心事?”

    朱温不想让他们知道现在同州的处境而让他们担心,淡然道:“没什么,这些天可能要发生一些战事,我这就要出征了,是以来看看两万侄儿。”

    他虽然说的平淡,可小惠明显的从他话中听出了几分担心,她毕竟也是出身官宦之家,父亲虽然是文官,可唐末时期刺史都是军政一把抓的,他整日耳熏目染,对战事也有一些了解。

    小惠道:“是不是敌人实力强大?还是对这一仗没有太大的信心?”

    朱温内心十分惊讶,深深的看了她一眼,道:“这你都看得出来?”

    张小惠笑道:“都写在你脸上了,哪个看不出来?”

    朱温下意识的摸了一把脸,脸上当然没有什么东西,不由的失笑道:“我还以为我脸上真写着字呢,原来没有么!”很明显朱温这一句话是玩笑话,这也是他不想让张小惠过于知道太多军情的原因。

    张小惠见朱温如此风趣,也不禁莞尔一笑道:“朱大人还真是幽默,真没想到你不但饭菜做的好,还如此风趣,如果不知道你的身份的话哪里会想得到你是一位征战沙场的大将?”

第217章 多谢王将军借粮() 
朱温看着这个跟自己当年的妻子一模一样的女子,她的一颦一笑,都在他心中泛起无数的涟漪,让他不得不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有时候他真的有一种把她紧紧搂在怀里的冲动,就像当年一样。

    可他清楚的知道眼前的女子根本不是自己曾经的那个她,只不过是长相相同而已。这个女子才不过十七八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是奔三十的人了,比人家大了十来岁,何况自己已经有了黄颖了,他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很难接受这种事情。

    朱温本来还想着跟这个和自己妻子相貌相同的女子多聊几句,可想到这里,却是没有了兴致,他微笑道:“我今天就出城,你们在城里好好待着,切莫轻易出城,现在兵荒马乱的,万一出了什么状况可不得了。有什么需要尽管跟吴伯提就是,还有就是请你们两位女先生多多照顾我两个侄儿,拜托两位了。”

    张小惠见本来还说话风趣的朱温忽然间变得有些古板,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知道现在同州肯定面临着什么危机,这才让他不得不亲自带兵去应对。朱温越是不肯说,张小惠就越是担心。

    张小惠道:“朱大人,是不是朝廷要对付同州?”她口中说的朝廷当然是指的李唐王朝。

    朱温叹了口气道:“这些事情你们女孩子家还是不要过问的好,我还要道军营去看一下,这就失陪了。”

    张小惠心中莫名的感到有些失落,看了朱温的神情,心中更是担心,鬼使神差的说了一句:“凡事莫要逞强,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就算是同州实在无法再守,只要能够全身而退,也未免不会有卷土重来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胜败看的太重。”她的话就仿佛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对临别的丈夫的轻声叮嘱,说出口之后,自己才反应过来有些不对,不由的有些羞涩。

    朱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仿佛又看到了当年自己每次前往部队的时候妻子那关切的眼神,朱温脑海中仿佛又出现了一种错觉,仿佛又回到了二十一世纪。******,留着齐耳短发的妻子关切的叮嘱着自己的情形仿佛又一次重现。朱温眼神变得很是温柔,轻声道:“我知道,小惠,你在家里也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太操劳了,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回来看你,你不要为我担心”

    张小惠心中砰砰乱跳的听着朱温的话,心中不住的想:他心中竟然这么在乎我的么?平日里他不声不响,我还以为他根本对我没有感觉呢,现在他竟然这么说

    这时在一旁的韦凤有些不解的看着两人,他们两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亲密了?我怎么不知道?不禁心里有些酸溜溜的。强笑道:“刺史大人你就放心吧,家里有那么多丫鬟和老妈子,小惠姐姐根本不用操劳的。”

    朱温猛然惊醒,眼前那个齐耳短发的“妻子”忽然之间又变成了一个一身宫装的女子,虽然脸还是那张脸,可神态却多了一分雍容、一分羞涩、还有几分淡淡的青涩的稚气。

    朱温不由的晃了晃脑袋,尴尬的道:“刚才我忽然把你当成了从前的一个故人,是以有些失态,还望张姑娘海涵一二,有什么冒犯之处,还望姑娘莫要放在心上。”说罢不等张小惠回答就匆匆的离开了。

    只留下张小惠和韦凤两人怔怔的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张小惠的心一下子变得有些冰冷。原来在他心中根本没有我,他之所以常跟我说说话,不过是因为我的长相很像他以前的妻子而已,倒是我自作多情了。

    韦凤却是有另外一种想法:原来他们两人并没有想象的那种关系,刚才是我多虑了

    虽然已经是夏末,可天气依然显得有些炎热,朱珍他们在军营忙了一天,炎炎的烈日终于落山了,山风渐起,天气也凉爽了许多。

    当天夜里,张存敬带着三千人的先锋队先行出城,朱温率领着一万五千人的中军在后边缓缓推进。

    就在张存敬的先锋队到达夏阳境内时,率先派出的斥候汇报说敌军的粮草队伍已经开始在龙门境内渡黄河,夏阳的守军五千人马前去接应,已经在路上了。

    张存敬不敢轻举妄动,急忙派人禀报中军的朱温,朱温带领的大队人马落后了三十余里,他接到禀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的事情。朱温急忙命人加速前进,一边吩咐传令兵,让他转告张存敬,尽量不要打草惊蛇,等敌军的粮草全部过河之后再行动也不迟。

    敌军只出动了五千人马,很是出乎朱温的意料之外。在他心目中,王重荣既然一下子弄这么多粮草过河,就一定会有大军接应,区区五千人马根本不够朱温看的。因为朱温手中有秘密武器“震天雷”,他完全可以对付比自己多一倍的人马。

    一万五千人马在火速前进,骑兵已经远远的把步兵抛到了后边,这似乎根本不符合行军的常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可朱温已经顾不得了。因为现在无论是同州还是长安,最缺少的就是粮食,如果能截获这一批粮食的话,对大齐来说无疑于雪中送炭。

    朱温也明白这样无疑于虎口拔牙,危险之极,可粮食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半个时辰后,朱温在马上拿出望远镜,他已经能够看到龙门渡口敌军堆积如山的粮草,而这时从夏阳方向来的军队也已经摇摇在望,朱温用望远镜能看到敌军,可敌军发现不了自己,这就是望远镜在战场上的作用。朱温的斥候部队可以准确的把握情报,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朱温给斥候部队分配了不少的望远镜。

    朱温果断的分出七千人马让徐怀玉带领,让他趁敌人的五千人马还没有来到之前先选择有利地形做埋伏,自己带着八千人马去会合张存敬一起到渡口抢粮草。

    王重荣的运粮官还正督促着民夫和官兵们把穿上的粮食往岸上搬,却好像根本没有预料到危险的接近。

    事实上朱温还是过于小心了,王重荣这批粮食是秘密运出的,根本不知道会被朱温的斥候发现,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朱温有望远镜这种高科技的东西可以在很远的距离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而王重荣这时正带着三万人马在后边赶来,不过距离渡口还有五六十里路程,他确实是想以夏阳和合阳为据点攻打同州。他的粮草运出河中的时候十分隐蔽,自己的军队也是分批出城的,这也是为什么军队比粮草还慢的主要原因。

    朱温听到身后远处高昂的喊杀声、惨叫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