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残寇 >

第85部分

残寇-第85部分

小说: 残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个比方吧,百样人吃一个菜,能不能人人满意?”

    “众口难调,不能。”

    “这不就对啦!天下之大,何止百万人。而读书人有读书人的想法,农夫有农夫的想法,商人有商人的想法。男女老幼想法各自不同,东西南北各地百姓又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想法。”

    “这天下间有没有一种主张,可以让所有百姓得利,一点伤害都不受?若要在中华实行洪杨主张的那一套,废除儒教,推行天主教,拜上帝,而国人多信神佛,不可能认同,天下人都反对你们,你们能屠灭天下人吗?”

    “这……”

    韦昌辉不能回答。

    “人人都以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要是太平天国得了天下,让天下人都要信上帝,那天下将会如何?”

    “这……”

    “那将会天下大乱,不同的主张水火不容,朝堂之上,人尽敌国,国家将会在不休不止的斗争中耗尽最后一丝元气,内斗,将令官员无耻,民众无德,人心涣散,国家虚弱,哪怕是撮尔小国,也敢来跳上跳下欺负泱泱中华。

    周晓峰是有感而发,毫不滞碍,让韦昌辉哑口无言,难以辩驳。

    几百年的教训,还不够嘛?这个国家不能再一错再错一遍遍踏差行错了,这个转变,就自今日始,从我开始吧!

    。。。。。

    “天国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嘛?”

    “都死了吧!”

    韦昌辉兄弟心中涌起一种绝望感,相互间交换了一下眼神,那是一种,疯狂。

    周晓峰心中突然涌起强烈的危险预感,身子一侧,异变陡生,一道刀光如同闪电般劈来,他连忙后退一步,反手举起刀鞘格挡。

    “当”的一下,虎口隐隐生痛。

    “好大的力气,好快的刀法!”

    。。。。。

    力沉!刀快!势猛!

    绝望,有时候能转化为巨大的能量,那是一种生命力的爆发,潜能很可怕,足可令一个弱女子扛起千斤巨石,只为了保护身下的孩子。

    此刻,韦昌辉兄弟就因为绝望而疯狂,因为疯狂而无畏无惧,全力出击。

    “好功夫!再来!”

    一刀未收,一刀又来,周晓峰也被激起了斗志,弯腰躲过袭向脖子的快刀攻击。

    “当当当当!…”

    硬碰硬,兄弟二人毕竟不是对手,数次交手之后,再也握不住武器,只感觉双手麻木,甚至因为身体脱力而两眼模糊,全身发冷。韦昌辉和韦俊都感到了那种痛入骨髓的绝望,希望,理想,功勋,大业,因为这一败,即将烟消云散了。

    “我们败了!给个痛快吧,想要我兄弟投降绝不可能。”

    “兄弟?这是你弟弟,韦俊?”

    “哈哈哈哈,还夸口大言是什么神龙使者,不是说南海蛟龙王有九子嘛,当面都认不出来,你的神体呢?你的法眼呢?”

    神鬼终究是虚妄,这一刻,韦昌辉对那些传说中的神魔鬼怪之说已然看破,假的,全都是假的。

    天父天兄是假的,面前这个托言天庭神人的小子照样还是假的。天国是一场空,还有何事可为?

    “让我死吧,莫要污了我的名声。”

    周晓峰冷冷地盯着表情漠然的韦昌辉,这位经历了生死荣辱与辉煌成败的六千岁已经失去了信念和对生存的渴求,看来他这番挫折,受到的打击不小。

    而韦俊的眼睛却紧盯着周晓峰,充满了不甘。完美的陷阱,小心设置的圈套,兄弟两人的功夫和手下的强悍,他们几乎就成功了。

    他不甘心啊,这个恶魔一般强大的敌人,让他功败垂成,如今一切已是绝望,即便留得性命,又能如何?

    空虚,失落,他以后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

    “想死?失败就求死,懦夫才有的行为,让人瞧不起。”

    “陈词滥调!”

    韦昌辉面无表情。

    “大丈夫生死不惧,抛头颅洒热血,唯死而已,何必罗里吧嗦婆婆妈妈,来吧,我韦某人砸一下眼睛就不算好汉。”

    “好气魄!”

    太平军将士的骨头还是很硬的,与某军早期酷似,不过自从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很快上层就堕落了,纯洁的理想最终昙花一现。

    “我给你提几个建议吧。”

    看到一旁犹自不甘心的韦俊,周晓峰一闪念想出来几个方案。大的看来是用不上了,这小的还是有机会拿下的。韦俊,也是一员良将啊!

    “你派个人回去传信,命令全军投降,我让你俩继续统军,建制不变,也不让你们回头打自己人。”

    “办不到!”

    斩钉截铁!早料到了,果然如此,就是韦昌辉愿意干,大部分将士也不会听命于他,反只会落个众叛亲离。

    “第二条,你们兄弟效忠与我,投到我麾下效力,同样不必打自己人。”

    “还是不行!”

    他韦昌辉已经是反王了,北王六千岁,投敌能有什么好下场?还不如死了痛快,免得家族蒙羞。

    “那好吧,我让你一步,我放你回去,韦俊留下,改名换姓做我的部将,如何?”

    “这?。。。。”

    韦昌辉犹豫了,鼠首两端,可不是大丈夫所为,可是留下有用之身,将来还能有所作为,洗刷这番耻辱。。。。。只是太对不起十二弟啊。

    “周兄万万不可!韦昌辉乃是长毛有数的首领,妄自称王,已是国法不容,罪不可赦,岂可轻纵?万户之功,请三思而后行啊!”

    听到要放人,郭嵩焘急了。

    生擒敌酋,那是何等的大功?自己参与此事,必然也能借此机会获得一份功劳,将来加官进爵有望。放一王而收一将,这买卖无论如何都亏了。而且,纵敌,又和通敌又有什么不同?

    擒敌有功,纵敌有罪,如何能这么轻率呢,这周家子还是不懂为将之道啊,连轻重都分不清楚。

    可无论湘军还是粤军,现在看起来都是周某人的私军,他只能苦苦相劝。掉到锅里的鸭子,可别飞了呀!

    “我答应你,从此后太平军中再没有韦俊这个人,我留下,你放我哥回去吧!”

    今天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了,兄弟两人全放了,当对方是傻子吗?为了家族的名誉,还是牺牲我吧,说不准,以后跟着这个人也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韦俊自忖还有几分才华,可能对方早先已经调查过自己吧,要不何必如此特意招揽自己,投过去想必也不会伤了自家性命。一命换一命,值了!

    “十二!”

    韦昌辉哽咽不能言。

    “你不必如此!”

    “哥,你别担心我,以后我不在,你自己要小心。。。。。还有。。。。他们?”

    他扫视了一下地上的六名亲兵,用眼相询。

    “你还是都带走吧,以后身边也好有个照应,我回去后自有办法交代清楚。”

    。。。。。 

第一百三十一章 无题() 
更新时间:2013…02…05

    。。。。。

    “兹有太平天国将领韦俊,丁亥道光七年生人,广西桂平韦氏子孙,族中排行十二,客家人,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之弟。今日因不慎被擒,愿意投降湘中团练首领周某某,从此背反天国,效忠周氏,永不反悔。。。。。特立此据为证。某年月日,签字画押,韦。”

    韦俊写下效忠书,而几名亲兵也心不甘情不愿地摁下了指印。为了北王,为了天国不失去一员首领,也为了,自己不会就此丧命,他们只能无奈服从。

    他们算是幸运了,险险躲过一场生死大劫,为了自身前程,韦家兄弟是不会犹豫牺牲掉几条性命的。炮灰,那就是在关键时候给领导垫脚的,与时代无关。

    “韦千岁,兄弟我就不送了,来日战场相见,你还是当心点好,刀枪无眼,客气不得,再落到某手里,可就不会留手了。”

    “何用你留手?今日之耻,韦某后日必加倍奉还。”

    他心里其实已经没了把握,话语底气不足,透着徐。但两军决战已是不可避免,但愿部将得力,能将战局扭转,那今天折的面子就算是翻过来了。

    “我很期待你的表现啊,慢走不送!”

    韦昌辉缓步下山,脚步是如此的沉重,神形是如此的落寞,一位英雄人物,偶像一般的领袖,落到个要靠别人怜悯保留性命的地步,此情此景,令韦俊和一众亲卫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诸位,该走了!”

    不管悲伤的俘虏们,也不管失魂落魄的郭嵩焘和表情怪异的左宗棠,周晓峰接过许大力递过来的缰绳,跃上骏马,在黄昏的微光中,奔驰而下,放声长啸。

    “老子生来不一般,一把钢刀闯九边。天生一副好身板,能抗能打我当先!”

    “老子生来不一般,四海兄弟在身边。忽然一怒发冲冠,冲锋陷阵我当先!”

    “老子生来不一般,铁血大旗立中间。脚踏九州八千里,横行天下我当先!”

    “驾!哟嗬!。。。。”

    这才是真正的周晓峰,那个狂放不羁的周晓峰,霸气凌人的周晓峰!郭嵩焘与左宗棠二人从相互的眼神中看到了震惊,还有夹杂着一种抗拒与期待纠结的挣扎。

    “此子他日必是一代枭雄!”

    。。。。。

    “告发,还是投靠?!”

    两种念头在郭嵩焘的内心争斗着,走起路来也是心不在焉,在马上牵线木偶一般随着众人返回。

    他不比左宗棠,没当过大清的官也就罢了,自己可是道光年间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正经的科班出身官员,入阁拜相都得经过这个台阶。

    明太祖洪武初年,选进士于六部诸司及翰林院之下观政。翰林院之下者称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称观政进士。

    永乐二年(1404年)始,专隶于翰林院,选进士之长于文学及书法者充任。由科举进士中排名前列,有潜质者授予庶吉士的身份,让他们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

    明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明代的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英宗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例如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即是庶吉士出身。清朝时汉人大臣中,亦多出于翰林庶吉士。

    清雍正以后,选馆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决定。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是以郭嵩焘官位虽然不高,位份却是相当的清贵,前途大好,君恩深重。君臣父子的那一套忠孝观念早已深入骨髓。虽然他乡居有年,官身还在,周晓峰显露出来的苗头,隐隐已经对他所属的官僚体系构成了威胁。

    此刻跟着这么一位连反贼逆王都敢私纵的主,算起来自己未能阻止,也是有罪了,要是不告发,更是隐瞒包庇的重罪。可这牵涉到乡党,还有自己的好友,一旦告发,得罪的人成百上千,难办呐。

    “成王败寇!”

    左宗棠对老友的心思洞若观火,奈何自己已经算是上了周某人这条贼船,不好说的太直白,只能稍稍点拨一下。大道理不用说了,等着看吧,先观望风色,要是情况不妙,脚生在自己身上,不会来个潜逃嘛?如果这位大少真是个不能成事的绣花枕头,日后告发也就告发了,他家自抄家灭族,本官自升官发财。

    若要真是遇上了明主,跟着他干一番事业又如何?凭着自己等人的才华,人脉,跟随又早,怎么滴不得入阁拜相嘛?

    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梦想无非就是金榜题名,位极人臣。没有什么比从龙救驾之功更快升迁的捷径了,虽然说这个为时尚早,观望一下,随便看看又不会怀孕。

    “多谢季高兄!伯琛明白了,咱们现在不过是看客。”

    。。。。。

    “韦俊,从此后你只需要效忠我一人,你,明白吗?”

    还有什么比这更明显的暗示?我不需要你忠君,也不需要你爱国,满清和鞑子皇帝都不在效忠名单上,这样的人,你说能是干哈滴。

    “莫非,你,你?”

    看着周晓峰颇有深意的表情,韦俊双膝跪地。

    “拜见大帅!”

    孺子可教也,果然聪明机灵,比他那个顽固不化的哥哥脑子好使。

    “有一条你自己记住便可,我原本姓朱,朱明的朱,朱洪武的朱,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