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纵横·鬼谷子的局 卷九 >

第16部分

天下纵横·鬼谷子的局 卷九-第16部分

小说: 天下纵横·鬼谷子的局 卷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苏秦敬师礼毕,童子退后一步,拱手:“道阻且长,请师弟一路保重!”

    苏秦亦退一步,拱手:“师兄亦请保重!”

    玉蝉儿站在草堂门外,望着苏秦一行的背影渐去渐远,隐于一块巨岩后面,方才轻叹一声,回身进舍,反手掩门,靠在门上,放任泪水流淌。

    伤感一时,玉蝉儿拭去泪水,拿冷水洗把脸,缓缓进洞。

    山外严寒,洞中却是温和。行至一挂布帘前面,玉蝉儿顿住脚步,稳会儿心神,方才掀开帘子,趋步而入。

    “听苏兄讲故事,真是享受。”玉蝉儿拱手谢过,缓缓说道,“山中一日,山外数年。蝉儿在这山中,日复一日,平淡如水,世间万物渐渐模糊,连思念也成一缕飘飘『荡』『荡』、时断时续的弦音,即使偶尔响出一声,也迅即消失于谷中了。同样是这几年,苏兄却有这多奇遇、这多奇趣、这多感悟,真正是羡杀蝉儿呢。”

    一块花纹斑驳的豹皮上,鬼谷子赫然端坐。

    玉蝉儿在他斜对面的一块兽皮上坐下,轻声道:“先生,苏秦走了。”

    鬼谷子没有回应。

    “先生,”玉蝉儿咬会儿嘴唇,“您是说,苏秦此来……”她猛地顿住话头。

    洞『穴』内死一般寂静,连这一老一少的呼吸也似乎凝滞了。

    终于,一声叹息从鬼谷子的喉管发出,尽管声音轻且悠扬,但在这死一般寂静的山洞里,却如风过幽谷,虎啸远林,清晰贯耳,意味深长。

    见她这般问话,苏秦不好再说什么,只得把眼前困局略略述过,长叹道:“唉,秦与仪弟下山之时,先生为我们摆出一局,以棋道喻治世,叮嘱说,天下太平之道,唯经两途,一是天下一统,二是诸侯相安。仪弟求问二途孰胜一筹,先生应道,人心不古,诸侯各怀私心,让其彼此相安,实为与虎谋皮。天下已如罹患囊肿之人,唯有快刀利刃,行非常手段,方可成功。是以一统之途,方为上策。秦舍一统上策,选定下策苦心经营。今日看来,一切果如先生所言,秦费尽心机撮合纵亲,六国却是各生其心,各谋其利,难以撮合。”

    “敢问先生,此叹可为苏秦?”玉蝉儿不失时机,再次出声。

    “是。”鬼谷子微微点头。

    “先生,”玉蝉儿声音急切,“蝉儿有一事不解。”

    “说吧。”

    “苏秦踏雪而来,先生为何避而不见?”

    “蝉儿,你见过雄狮吗?”

    玉蝉儿摇头。

    “雄狮幼小时,只在父母膝下转悠,然而,总归有一天,它会离开父母,去征服外面的世界。它离家时,一步三回头。”

    “因为它知道,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是吗?”

    “是的。”

    “要是……它遭遇挫折、遍体鳞伤呢?”

    “它会自己寻个处所,慢慢『舔』伤。”

    “先生,”玉蝉儿咬会儿嘴唇,“您是说,苏秦此来……”她猛地顿住话头。

    “蝉儿,苏秦是头雄狮,此来不为『舔』伤,是为眼前困局寻求一个破解。”

    “先生,”玉蝉儿眼睛睁大,“您全都晓得了?”

    “非但晓得,且已将破解之法,让童子予他了。”

    玉蝉儿长嘘一口气,挪到他身边,伏下头,孩子似的将脸蛋贴在他的大腿上,良久,侧脸望着他,轻声问道:“先生,蝉儿不懂天下,不懂治世,原也不想去懂,可……不知怎的,自苏秦下山,蝉儿竟是不知不觉地牵挂起来。”

    “先生不在,敢问苏兄作何打算?”

    “蝉儿,”鬼谷子不无慈爱地轻拂她的柔发,“牵挂是情,不懂是懂。你渐与道通,天下万物,可运于掌中矣。”

    “先生过望了,蝉儿是真的不懂呢。譬如说下面几处,蝉儿就没忖透。”

    “你讲。”

    “苏秦以合纵应对方今『乱』世,是正解吗?”

    “先生,”玉蝉儿声音急切,“蝉儿有一事不解。”

    “家国治理,没有正解,也没有邪解。天下有病,诸子各把其脉,各施其方,皆有短长。然归根结底,殊途同归于道,百川汇流入海,道乃天地之根,海乃大平之渊。”

    玉蝉儿沉思良久,“嗯”了一声,抬头再问:“听苏秦说,张仪在秦,必出连横之策应对合纵。蝉儿已经明白纵横之理,未能透彻的是,苏秦合纵,旨在列国共和,张仪连横,旨在天下一统。共和与一统,针锋相对,水火不容,而天下大势,却只容一个结局,他们二人各执一端,以先生之见,孰胜一筹呢?”

    “就长远看,苏秦胜出一筹。就眼前看,张仪将占上风。”

    “先生,”玉蝉儿吸口长气,半是汇报,半是为苏秦解释,“听苏秦讲,他先到秦国,欲借秦国一统天下,但看到秦律严苛,秦法独大,秦国正在变作战争野兽。律法为刑,刑为术,术行天下,而无道统御,后果不堪设想。苏秦深感后怕,这才离开秦国,苦读先生所注《阴符》,悟出天下纵亲制衡之策。张仪所行,不过是苏秦的赴秦初衷。”

    “昨晚听师姐讲,师兄远游仙境,需要几日方回,师弟俗务缠身,候等不及,只好抱憾而去,不想……竟在此地见到师兄。”

    “你讲得是,”鬼谷子微微点头,旋即摇头,“也不完全是。”

    “雄狮幼小时,只在父母膝下转悠,然而,总归有一天,它会离开父母,去征服外面的世界。它离家时,一步三回头。”

    “蝉儿稚嫩,请先生譬解。”

    “苏秦放弃助秦一统,是看到秦国法统、专制前景不善,这比张仪看得远。但他尝试的这条列国共治之途,却是逆水行舟,事倍功半。”

    “为什么?”

    “列国要做到真正共治,并非易事。共治的根基是限制私欲,天下为公。方今天下私欲充斥,苏秦以利害制私欲,以恐吓制贪婪,取的是以毒攻毒之法,虽能收到一时奇效,但要保持此效,却如逆水行舟,难矣哉。去六国之私尚且不易,何况让他们尽皆为公呢?”

    “蝉儿,”鬼谷子不无慈爱地轻拂她的柔发,“牵挂是情,不懂是懂。你渐与道通,天下万物,可运于掌中矣。”

    “照先生此说,未来成功的必是张仪了?”

    “未来何人成功,自有天意决定。就眼前而论,张仪致力于一统,乃与天下大势同流,顺水泛舟,事半功倍矣。”

    “可……”玉蝉儿并不甘心,“先生,听苏秦所言,将来如果真由秦人一统,必将是强权肆虐,道路以目,官吏专横,民不聊生。这样的天下,不会是先生想要的吧?”

第083章  公子卬河西血战 纵约长鬼谷求解(5)() 
“是以我说,苏秦看得长远。至于眼下,”鬼谷子从案下拿出棋局,指着棋盘上的纵横棋路,微微一笑,“只有纵,没有横,难以成局哟。”又顺手『摸』出两盒棋子,“来来来,蝉儿,陪老朽纵横一局,如何?”

    玉蝉儿起身,燃起两支松明,使洞中亮堂,而后,正对鬼谷子坐下,『摸』过一盒黑子,笑道:“先生,蝉儿执先,走纵局。”

    上大夫府中后院,寂静无人。

    前往邯郸的驿道上,一辆驷马大车在积雪里艰难滚动,车轮在雪、水、泥凝结而成的冰凌子上发出“咔嚓、咔嚓”的碾轧声。

    车篷子里,苏秦两眼闭合,浓眉锁起。

    有顷,苏秦睁开眼睛,从袖里取出童子交给他的锦囊,抖出一小片羊皮。

    “爱卿请起,”秦公朝陈轸微微一笑,轻轻抬手,“与爱卿卓着功绩相比,这点赏赐不足挂齿。再说,寡人这里还有一求呢!”

    苏秦展开羊皮,现出四行墨字,是一首十六字偈语:

    纵横成局

    允厥执中

    大我天下

    “上将军,是下官陈轸,陈轸看你来了。”陈轸的声音极轻。

    公私私公

    苏秦长吸一口气,闭上眼睛。

    “纵横成局,”苏秦自忖,“当是先生对我与仪弟治世要略的认可。允厥执中,本为舜帝诫禹之言,先生引用于此,或是诫我谨守中正和合之道;中正和合即无所偏倚,是纵亲必守准则,当无疑义。大我天下?与大我对应的是小我。小我为私,大我为公,大我天下当是天下大我,天下大我当是天下为公,天下为公当是先生为纵横大局所设想的终极目标。但这公私私公该作何解呢?是先生为天下大我制订的实施良方吗?大我天下,公私私公,从前后释义上可作此解。若作此解,何以是公私私公?万一不作此解呢……”

    苏秦再次睁眼,目光落在偈语的最后一行上。

    “公私私公”四个墨字,赫然醒目。

    苏秦的两弯浓眉越凝越重。

    上大夫府中后院,寂静无人。

    公子疾轻松一声“紫云公主”,就将公子卬由烈士变成了战俘。

    然而,公子卬早已抱定死国之志,即使秦公亲释其缚,待以上宾之礼,公子卬仍旧不肯降顺。秦公无奈,只得将他“请”回咸阳,寄居于公子疾宅中。

    半月之后,陈轸由楚地凯旋,向秦公奏报使命,将昭阳如何备战,如何建功心切,自己如何说服昭阳,昭阳如何改变心态,楚王如何密旨观望等过往情节一一禀明。秦公听毕,执其手不无感慨道:“此番六国伐我,势如泰山压顶,关键辰光能够奋不顾身,力挽我大秦基业于将倾者,首推爱卿了。”

    “君上……”陈轸感激涕零,跪地泣道,“臣不过是尽点儿小小的职分而已,君上却这般褒扬,臣实……愧不敢当!”

    “你……”公子卬气急,“真还没见过你这般无耻之人!”

    “呵呵呵,”秦公朗声笑道,“爱卿不必过谦。此番御敌,函谷道之所以未失,河西、商於之所以无虞,皆因楚人未动。而楚人未动,功在爱卿一人!”

    “君上,”陈轸略略一忖,似笑非笑道,“安国君是否将才,列国皆知。就轸所见,其将兵之才,智不及公孙衍,勇不及司马错。大秦三军中智如公孙衍、勇如司马错者,不在少数,君上却对此人这般器重,敢问……”顿住话头。

    “谢君上知遇!”

    “拟旨,”秦公转对内臣,“陈上卿使楚退纵,功勋卓着,赏黄金一百两,歌伎十名,绫缎十匹,夜明珠一颗,轺车一辆,宝马两匹。”

    内臣一一记下秦公赏赐。

    “上将军,是下官陈轸,陈轸看你来了。”陈轸的声音极轻。

    “君上,”陈轸谢道,“臣略效此劳,君上却如此厚赐,叫臣……”重重叩头。

    “爱卿请起,”秦公朝陈轸微微一笑,轻轻抬手,“与爱卿卓着功绩相比,这点赏赐不足挂齿。再说,寡人这里还有一求呢!”

    “爱卿请起,”秦公朝陈轸微微一笑,轻轻抬手,“与爱卿卓着功绩相比,这点赏赐不足挂齿。再说,寡人这里还有一求呢!”

    陈轸起身复坐,拱手:“臣贱躯皆属君上,君上但有驱策,臣必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不不不,”秦公连连摇头,“爱卿是寡人大宝,死不得哟!”身子趋前,“寡人听说爱卿与魏王膝下的安国君甚有私交,可有此事?”

    “是有私交。敢问君上有何吩咐?”

    “秦不缺兵,缺的是率兵之才。纵观此战,安国君伐我河西,真正了得,堪称不可多得的将才。”秦公拱手,“如此大才,寡人欲得之,特请爱卿成全。”

    “君上,”陈轸略略一忖,似笑非笑道,“安国君是否将才,列国皆知。就轸所见,其将兵之才,智不及公孙衍,勇不及司马错。大秦三军中智如公孙衍、勇如司马错者,不在少数,君上却对此人这般器重,敢问……”顿住话头。

    “唉,”秦公长叹一声,“爱卿既然问起,寡人也就实打实讲。当年先君在时,将阿妹许嫁安国君,虽是情势所迫,但阿妹与安国君毕竟有过夫妻之实。阿妹为秦立下大功,今却苦守宫中,再嫁他人不妥,若不嫁人,寡人总不能眼看阿妹守一生活寡吧?”

    “君上,”见秦公将话说到此处,陈轸由衷信服,拱手,“君上仁心,臣知矣。只是,安国君他……”话头顿住,面现忧『色』。

    “上将军,是下官陈轸,陈轸看你来了。”陈轸的声音极轻。

    “此人毫发无损,眼下就在咸阳,寄身上大夫府中。昨日听疾弟讲,安国君抱定死国之志,已经绝食三日了。寡人不想让他死,而能使其生者,只有爱卿了!”

    “谢君上器重,”陈轸微微拱手,“臣这就奉旨探望老友去!”

    上大夫府中后院,寂静无人。

    一处偏房的房门虚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