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78部分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78部分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脚下越来越近的蒙军,我下意识地紧了紧手中的腰刀。正前方,一位鞑子手握着弯刀,仰首紧盯着我的双眼,嘴角露出的一丝嘲弄的笑意,但这丝笑意很快就僵硬在他的脸上。

    我不会等蒙军准备好了再战,所以我突然发起了攻击的命令,带头朝废墟下冲了下去。首当其冲的便是那位敢于轻视、嘲笑我的蒙军,他仓促中举起弯刀挡格。但是我借着往下冲的惯性,将大部分的体重都压在手中的腰刀上,所以他只能带着对我的嘲笑走进地狱。同时我还顺势飞起一脚,他的尸体一个翻滚压倒了身后的三名鞑子。

    在我身旁的骁骑军军士也个个有如猛虎下山一般对着鞑子左砍右杀,蒙军一时被他们杀得毫无还手之力。我知道这并不是骁骑军的素质高于蒙军,会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蒙军根本就想不到我会带着骁骑军对他们反攻。而且骁骑军的装备较重又是居高临下,凡是被骁骑军砍倒的蒙军军士又总会翻滚而下绊倒另几名蒙军军士,这才会让骁骑军大占便宜,出现了百余人打得蒙军千余人狼狈不堪的情景。

    城墙上传来了震天的欢呼声,我知道他们为什么而欢呼,因为见到了这种情景,民兵们一定会以为蒙古人也不过如此而已。这显然是一种误解,不过这个误解也许还是一件好事。我不想解释,也不能解释,因为在我面前的蒙古人,就算在如此不利的条件下,也没有半点后退的意思。

    天空中不时有箭矢飞来飞去,废墟上刀光剑影,流出的鲜血染红了断墙,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两方的士兵卖命的搏杀。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om,支持正版阅读!

第154章 成都之战(14)() 
“郑统制的胆色让属下好生佩服。”李庭芝一脸后怕地望着我说道,他知道适才若不是我与骁骑军拼命堵住缺口,此时的局势必然已发展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过奖了,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想不想,一句近代将领的名句便脱口而出,同时“呸”的一声,吐掉了残留在口中的碎布。刚才那一战,虽然李庭芝及时派上了几百名重步兵将我与骁骑军替换了下来,但骁骑军还是在蒙古人的反扑下折损过半,我也不例外受了两道刀伤和一处箭伤。

    这也是冷兵器与热兵器战场的区别吧,我一边用布条包扎着伤口,一边自嘲地想道。若是在枪炮横行的时代,挂上三处彩还有命在就算不错了,可是现在我却还能若无其事地自行包扎伤口。

    由于我练有硬气功的原因,所以我身上三处伤都是皮外伤。本来我也并不在意,但是左臂传来的一阵阵麻木,提醒了我蒙古鞑子的箭是有淬毒的。虽然这点毒还不致于会让人没命,但我也不想在这紧要关头昏迷在城墙上,所以我便在众人惊恐的眼神中,取出了潜水刀咬着牙将箭创旁的腐肉剜去。幸存的骁骑军军士见此也纷纷效仿,一时城墙之上又是一片腥风血雨,只看得身旁的民兵个个脸色苍白。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李庭芝将我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默默地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

    此时战场上双方的死亡人数节节高升,废墟处的宋、蒙军士个个杀得满身鲜血。虽然民兵们居高临下占据了有利地形,而且还有城墙上的弓箭手和擂木手掩护,但他们终究缺少训练,相互之间不知道配合不知道保持战线。可以想像,一个人便是再如何勇猛,他若是突出已方的战线,便至少要面对三方的敌人,那么他离死也不远了。因此民兵的死亡人数却是远大于蒙军。所幸李庭芝指挥着重步兵不断地爬上了废墟,以人数弥补了素质的不足,这才堪堪抵挡住蒙军的进攻。

    蒙军在失去了奴隶兵后,攻城的兵力显然不足,他们已没有办法对城墙壁组织起连续不断的进攻。这就给了民兵们一次喘息的机会,因为鞑子就算再强悍也还是人,人力终究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在与民兵们大战了两个多时辰后,终于体力不支丢下了千余具尸体回营休息。

    我望着城脚成片惨叫、哀号着的伤兵,心里隐隐闪过一丝不安。虽然我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蒙军的强悍还是大大地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经粗略统计,战至此时死伤在奴隶兵与蒙军手中已无作战能力的就有近两万人,也就是说现在还能站在这面城墙上与蒙军抗衡的只有一万余人了。虽然人数还是我方占了优势,但是能抵挡在废墟上的重步兵却已不足千人。

    对付不了蒙军的下一次进攻了,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不知王坚与丁黼两人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刚才还依稀地听到了几声霹雳火球的声音,想必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今该如何是好?”李庭芝压低声音向我问道。他也知道此时的情形不容乐观,不过却没敢说出口,这种事只能放在肚子里心照不宣。因为为将者说出的任何一句丧气话,都会对全军的士气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等”一个字从的牙缝里挤了出来。

    “等?”李庭芝闻言疑惑地望着我说道:“统制大人的意思是等援军吗?但是此时西川的军队都在南逃啊,没有人会来增援成都的。”

    “不”我摇了摇头,深吸了一口气道:“我是在等这些蒙古鞑子撤军。”

    “等鞑子撤军?”我的回答让李庭芝更加不解,他满面疑团地望着我,但见我显然没有要回答他的意思,便知趣地不再多问了。

    不是我不愿意回答李庭芝,而是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我等的是蒙军中路元帅阔出病死的消息。我清楚的记得这就是历史上蒙军首次南征撤军的原因,阔出病死的时侯离蒙古开始南征不过一个月,现在应该也差不多了吧。我将目光远远地投向东方的平原,希望能看到蒙军信使的一丝身影,但那里却是朦朦胧胧的一片,除了随风飘荡的雾气外什么也没有。

    ——————————

    “都答喇”

    阔端骑在马上满意地看着草原的勇士再一次嚎叫着冲上战场,他的手心里握着一个传言中的震天雷。这个震天雷本来是要取走十余名勇士的性命的,但是长生天保佑,它竟然没有爆炸,后来阔端才发现原来是引线受潮的原因。握着它,阔端就会想像着父汗见到这个东西时震惊的样子。

    没有人能救得了你了,阔端在心里默默念着一个名字,郑言。那个将拖雷阿巴嘎埋葬在雪山之下的南蛮子;那个在阔出胡度的包围之下,还能从容逃脱的南蛮子;此时又在这里将我近半的军队埋葬在这里的南蛮子。阔端想到这里不由得双目赤红,一个冷冷的、狰狞的微笑慢慢地爬上了他坚毅的脸庞。

    阿刺海知道每当阔端代青露出这个表情的这时侯就是他想杀人的时侯,阿刺海上次见到代青露出这个笑容的时侯,是代青的爱驹被一名金人射杀之时,结果代青亲自参与了屠城狂杀了一天一夜。这一次,阿刺海当然知道代青为什么生气,代青拥有的全部勇士才只有四万人,却在这里一下就损失了一万四千余人,而这个数目竟然是他们之前死亡人数总和的五倍。

    “虎刺孩(蒙古语:强盗)。”阿刺海望着远处的城墙,低声咒骂了一声,那些劣等民族永远也无法理解这一万四千勇士对草原来说意味着什么。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55章 成都之战(15)() 
“报”一名阿刺勒斤飞骑至阿刺海面前,跃下马来跪地报道:“我军已经攻破北墙,现在正和宋军展开巷战。”

    “报我军已攻上南墙城头,正与宋军肉搏。”

    听着前线传来的一个又一个捷报,阿刺海满意地点了点头,扭头望向身旁高高地骑在马上的阔端。

    现在就剩下东墙了,也许东墙正是那个郑言在守着的吧,阔端脸上再次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意。他并不当心勇士们攻不下东墙,因为只要其它城墙被攻破了,那么东墙很快就会处在内外包围的境地,那正是阔端想要的,那样郑言便会轻易地落在自己的手上。阔端当心的倒是那个郑言会逃回内城,不过若是那样的话,草原的勇士很快就可以在外城狂欢几日了。一想起勇士们屠城的情景,阔端便情不自禁地摸了摸鼻子。阔端喜欢闻着鲜血的味道,特别是敌人的鲜血,这能让他产生一种自己也不明白的亢奋。

    此时另一名阿刺勒斤的到来很快就引起了阔端的注意,从这名阿刺勒斤来的方向看,他显然不是来报告作战情况的。而且从那名阿刺勒斤一脸疲惫的样子,阔端也很容易看出必然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因为他知道骑在马上的蒙古勇士很少有累成这个样子的。

    “报阔端代青。”那名阿刺勒斤从马上跃下,踉踉跄跄地跪倒在阔端面前说道。

    “快讲。”一见这名阿刺勒斤不是向阿刺海报告而是向自己报告,阔端就知道自己想的不错,眼前这名阿刺勒斤并不是阿刺海的属下。阔端皱了皱眉头,一种不祥的预感爬上了他的心头。

    “阔阔端代青。”那名阿刺勒斤气喘吁吁地说道:“阔出代青,已已经病死了。”

    “什么?”闻言阔端与阿刺海两人闻言不由得大惊道。

    “阔出代青于七日前,在南下的途中病死。”那名阿刺勒斤接着说道:“察罕万夫长暂为代青,此时已领中路大军北还。”

    “阔出胡度竟已病死了?”阔端缓缓地低下了头,他不是伤心,蒙古人向来将生死看得很轻,对自己人是这样,对敌人更是这样。在听到胡度的死讯和中路大军已经北还之后,阔端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要立即北撤了,但是面前这个自己耗费了如此大的心血,眼看就能放到火上烘烤的猎物

    “阔端代青。”看着阔端犹豫不决的表情,阿刺海自小与阔端一起长大,自然知道这位高高在上的代青心里在想着什么。阿刺海轻叹了一口气道:“此时代青如果不回去,身后的蜀道雄关便会被宋军包抄占据,那时我们就会像一只关在笼子里雄鹰,空有一对翅膀却无法高飞,虽有一双利爪却也无法伤敌。”

    “可是千夫长有见过,将到嘴的肉吐出来的狼么?”阔端恨恨地说着,其实他真正丢不下的,还是这次可以打败郑言的机会。

    “高明的猎人是不会当心没有猎物的。”阿刺海继续劝说道:“高明的猎人也不会一次便将猎物全部打光,何况就算我们打败了郑言,杀光了守城的宋军,成都城内还有一百多万南蛮子。虽然那些只是一群没有爪子的绵羊,但他们也不会任由我们去砍下他们的脑袋,对付他们至少也要五、六天的时间。”

    阔端无言地盯着不远处还在进行着拉锯战的成都城,紧握着拳头青筋暴露,牙齿咬得咯咯作响。过了良久,他才无奈地叹息了一声,沉重地说道:“传下命令,全军撤退。”

    ————————————

    呼终于熬到这一刻了,看着有如潮水般往后退的蒙军,我一屁股坐倒在城墙上。身旁的民兵与骁骑军军士,也个个有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软在城头。城墙内外到处都是宋、蒙两军军士的尸体,没有倒下的民兵和骁骑军军士个个都有如从血水中泡出来一般,干结的鲜血将眼前的世界染成了一片红黑之色。

    李庭芝蹒跚地走到我的面前,一把丢下手中的布满缺口的大刀,扑嗵一声坐下,有气无力地说道:“蒙军只需再坚持半个时辰,也许就能攻破了,他们为什么要撤退呢?”

    “谁知道呢!”我强忍着新增的两道伤口的剧痛,苦笑一声道。

    “统制大人知道。”李庭芝抬头向我望来,说道:“统制大人等的不就是这一刻吗?”

    “有些事情是没办法解释的。”我摇了摇头说道:“就算我解释了你也不会相信。”

    “报”正当李庭芝还要追问之时,一位浑身是血的军士匆匆忙忙地跑到我的面前跪地道:“报统制大人,丁知府身负重伤,命在旦夕。”

    “什么?”

    闻言我与李庭芝立时从地上一跃而起,周围听到这名军士的话的民兵也纷纷侧目往这边望来,眼中充满了关切。

    两刻钟后,在那名军士的指引下,我与李庭芝走进了一间民房。丁黼在两名军士的照应下,半坐着靠在床上,房内到处都是让人触目惊心的乌黑的血迹,再加上并不充足的光线,使房内充满了一种压抑的气氛。

    “统统制大人。”见我二人进来,丁黼艰难地喘着粗气对我说道:“恕下官不能起身相迎。”

    “丁知府勿需多礼。”见此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