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87部分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87部分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下等参见统制大人。”不过片刻工夫,张钰、吴欲刚与李琦三位骁骑军统领便跪倒在我的面前,张珏与吴欲刚两人脸上的激动之色表露无遗,李琦虽然加入骁骑军没多久,但此时也是满面欢喜。

    “各位统领请起。”见到了这三人,我不由大喜上前道:“果然是你们,郑言还以为再也不能与各位相见了。”

    “呵呵,统制大人真是威风啊。”

    最先开口的自然还是那口若悬河的吴欲刚,我不用转头也知道此时在他脸上,又挂着那一副让人一见就忘不了的笑容,只听他夸张地赞叹了一声道:“我们只不过在黄河边打个转,统制大人却又在西川做了一番大事,属下真是不服也”

    “据说大人在成都击退了三万蒙军精骑,不知是否是真的?”张珏在一旁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吴欲刚的话,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若不打断吴欲刚,恐怕今天都不会有说话的机会了。

    “当然是真的。”不等我回答,吴欲刚已抢先替我回答道:“张统领难道忘了,我等在洛阳是如何在郑统制的妙计之下逃出生天的?哈哈我等一路轻舟狂冲,蒙古鞑子则个个半个身子浸在水中跟在身后,只气得那些鞑子眼睛都绿了,我还从未经历过如此畅快之事。试想此等妙计都想得出来,还有何事能难倒”

    “可以说是真的,也可以说不是真的。”见此我苦笑了一声道:“当时成都已是告破在即,鞑子其实是因为阔出的死而撤军的。”

    “统制大人谦虚了。”吴欲刚又在一旁叫道:“据说当时攻成都的是蒙古的皇子阔端,照属下猜想,鞑子撤退那是他们的运气。若阔端胆敢攻进城去,必然又是阔出第二,正好让他们见识”

    “对了,李伯渊李统领呢?”我转身问李琦道,可怜的吴欲刚再一次被人打断了他的话。

    “回统制大人。”李琦对我拱手回答道:“两淮制置使赵范赵置使看中李统领的才干,将其留在襄阳重组克敌军了。”

    “哦?”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说道:“克敌军就是那原金国的被打乱的降兵吗?”

    “正是。”李琦点了点头,眼中不由闪过了一丝异色,他在奇怪着为什么我也会知道一直名不见经传的原金国的克敌军。

    “哼。”见到我不悦的表情,吴欲刚一声冷哼道:“赵范这厮也忒无礼,占着官居制置使,抢走骁骑军的统领也不和统制大人说上一声”

    “各位大人旅途劳顿,这便下去歇息吧。”我举手制止吴欲刚的话,呵呵一笑道:“反正来日方长,我等有的是说话的时间。”

    望着行礼退下的各位统领,我心中不由闪过一丝无奈。刚才我并不是因为赵范抢走了李伯渊而不高兴。其实我会知道克敌军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我依稀记得正是这支军队,不久之后便会因为与襄阳的守军不和,而将襄阳存了十余年的大粮仓付之一炬后投奔蒙古。这也正是随后襄阳会被蒙军围困之后,粮尽城破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想不到这支军队的统领竟是李伯渊,我苦笑着摇了摇头,赵范还不知道他留了一个火种在襄阳城里呢。

    不过即使我知道这些又能怎么样呢?派人通知赵范?这样做的结果,赵范要么会以为我恨他抢走了李伯渊而使离间计,要么就会认为我疯了。唉!管他呢,我自嘲地笑了笑,轻拍了几下前额想道,目前我的西川还是一团糟呢,哪还顾得上襄阳。再说了,以赵范这种小人的性格,我便是想管也管不上啊。

    “原来是杨公公。”当又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时,我忙迎了上去笑道:“郑言与杨公公还真是缘,短短的月余时光,便与杨公公两次相会了。”

    “恭喜郑统制,贺喜郑统制。”杨公公对我拱了拱手,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对我陪笑道:“咱家此次来,是给郑统制报喜来的。”

    “何喜之有?”我故做不知地回道,其实我心里早已清楚,这喜事无非就是赵彦呐之事罢了。

    杨公公却也不答话,笑着从袖中抽出一卷黄色的卷轴,高叫道:“圣旨下,骁骑军统制郑言接旨”

    “臣,郑言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骁骑军统制郑言,力抗蒙军于成都,此镇守边关、保疆卫国之举,实乃万民之福祉,宋臣之榜样。现封其为西川制置使,处理西川一切事宜。钦此。”

    西川制置使?听到了这个名词,我的脑轰的一下就乱了。这是怎么一回事?赵昀难道还不知道我要自立?如果他知道我要自立的话,又如何又会傻到用西川制置使为我正名?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74章 西川经略 红颜祸水() 
“郑统制?郑统制”

    “啊!”杨公公的叫声将我从惊愕中拉了回来,我强压着心中的喜悦,疑惑地问道:“杨公公,这个,这个西川制置使?”

    “呵呵。”杨公公得意地轻笑一声道:“咱家总算不负郑统制所托,赵彦呐这奸贼已然伏法。皇上在听闻赵彦呐之事后,立时龙颜大怒,此时已将赵彦呐打入天牢听侯大理寺审讯了。”

    “可是这西川制置使,郑言又如何敢当?”我望了望已交到我手中的帅印和授职文书,假意说道。其实我此时的心里甭提有多想当这个官了,我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这会给我省下不少的麻烦。

    “郑统制过谦了。”杨公公眼里闪过一丝狡黠的目光,笑道:“郑统制在洛阳水淹蒙军,又在成都力抗三万蒙军,这些都足以证明统制大人有这个能力。更何况在咱家告知皇上,西川的富人尽皆南迁、农田大多荒废,而且还时刻要提防着蒙古人的进攻之后,朝廷上下已是无人敢出任西川制置使这一职务了。如今看来只有郑统制您,才能够胜任此职了。”

    “哦!”闻言我越发感到奇怪,听杨公公的口气,朝廷好像确实不知我要自立的事,难道杨公公上一次来西川之时,还真看不出我要自立不成?不可能,像杨公公这种精于宫廷内斗之人是不可能看不出来的。那就是杨公公报我上次的不杀之恩?笑话,我很快就否定了这一想法,太监在世,所求的无非便是功名利禄,哪还会有什么感恩的想法。那这是

    “杨公公还是直说了吧。”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干脆就挑明了问杨公公道:“郑言如今会坐上西川制置使这个位置,还不光是这些原因吧。”

    “统制大人果然是聪明人。”杨公公嘿嘿一笑,将我拉至一边低声说道:“咱家是阎妃的人,所以咱家回宫之后,最先见的不是皇上,而是阎妃。而对于主子,咱家还不敢有所隐瞒,所以还请统制大人见谅,咱家已将在西川所见、所知的一切都告知阎妃了。至于皇上那里,阎妃的意思是,皇上日理万机,有些小事就不必再让皇上心烦了。而且阎妃还在皇上那儿力举郑统制担任西川制置使一职,贾妃一党由于新近出了赵彦呐之事,自然不敢多话。所以,呵呵”

    “原来如此。”闻言我心中不由一阵狂喜,原来是阎妃在这其中搞鬼,看来赵昀他们果然还不知道我要自立的事,那么西川以后重建的资金和军器,朝廷至少会为我分担一部分了,更重要的是,此时我占据西川已成了一件名正言顺的事。

    “郑统制,哦不,该称郑置使了。”杨公公对我拱了拱手以示庆贺道:“郑置使当还记得阎妃吧,阎妃便是郑置使在临安时,设计让皇上与之会面的那位宫女阎氏。自那日的第二天,皇上便封阎氏为妃了。阎妃至今还对此事念念不忘呢,说是有机会当好好答谢郑置使一番,如今终于让她得偿心愿了。”

    “记得,当然记得。”我呵呵一笑道:“难得阎妃还记得我郑言,杨公公还是直说了吧,阎妃有什么条件?”

    我当然不会傻到相信杨公公所说的,阎妃只是为了报答我才这么做的。我很清楚对于那些在宫廷中争权夺利的人来说,利益才是她们最终的目的。

    “实不相瞒。”见我说得如此直接,杨公公不由干笑一声,略显尴尬地说道:“宫廷之中阎妃与贾妃之间的斗争如今已是如火如荼,而贾妃由于有贾似道、赵范一党的支持,所以阎妃已然处于绝对的下风。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时下郑统制也不容于贾似道一党,所以阎妃想”

    “没问题。”不等杨公公说完,我便满面含笑地一口答应了与阎妃合作,阎妃利用我来提高她说话的重量,我又何尝不能利用她来对付贾似道。虽然我知道在史上的阎妃一党最终还是没能斗赢贾似道,但是能最大程度遏制贾似道的猖狂行径,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这其中明摆着还有要胁的成分。若我不答应,那么我这个西川制置使,只怕上任还没有几天,又会变成一个叛贼了。

    “郑置使果然是爽快人。”闻言杨公公大笑着,将手搭在我的肩上,做出一个亲昵的动作道:“那么以后我等便是自己人了,咱家明日便回宫告知阎妃这个好消息。还望郑置使在西川多立战功,咱家与阎妃便在临安静侯郑置使的佳音。”

    说到这里,杨公公压低了声音说道:“最好能再拖拖赵范的后腿,如此此消彼长之下,贾氏一党便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好说,好说。”我强忍着把杨公公的手从我肩上撇开的冲动,赞成地点了点头。

    杨公公走后,我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平复了心中的阵阵恶心。刚才杨公公那个亲昵的举动,还有从杨公公身上散发出来的阵阵脂胭味,让我望一下杨公公是否走远的勇气都没有。好在他明天就要走了,他若是在这里多呆几天,也许我还真会一刀便砍了他。

    唉随后我又叹了一口气,枉我在长江一线做了这许多动作,神经兮兮地等着朝廷来攻,却没想到是这么个结局。这事对我来说虽然是个好事,但是若我当真是想造反自己做皇帝呢?阎妃这无知妇人竟然明知我要自立,却还要利用我来打压贾氏一党,为了她所谓宫中的地位却全然不顾国家的安危,当真是红颜祸水啊!

    “属下参见郑统制。”

    一个老迈而又熟悉的声音在我耳旁响起,不用回头我也知道是装扮成小兵的徐格,于是我不动生色地点了点头说道:“你等随我来。”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75章 西川经略 无奈() 
“皇上呢?”军营内,见到只有徐格与燕儿两人,我不由疑惑地问徐格道。

    “回附马。”徐格对我一拱手说道:“我等在途中得遇一队昔日大金旧部,皇上由于当心在骁骑军中被人认出,是以便与我等分开了。临行时皇上着徐格转告附马,让附马无需当心皇上,皇上自会与附马联系。”

    “哦。”我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了装扮作小兵模样,一直低头不语的燕儿。

    “燕公主由于挂念附马,是以才随徐格一同到此。”一旁的徐格见此忙说道:“自从与附马分开之后,燕公主一直十分担心附马的安危,一路上急催赶路”

    “皇上还说什么了吗?”我瞄了一眼身旁略显羞意的燕儿,很快便转换了徐格的话题。

    徐格见到我对燕儿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不由暗叹了一口气,无奈地回答道:“皇上还说,郑统制在西川做的很好,一切都顺利得出乎皇上的意料之外。皇上要徐格转告附马,快则十余日,迟则月余,皇上便会收聚黄河一带的金兵前来投奔附马,让附马尽早做好接收准备。”

    “嗯。”我点了点头说道:“有一事郑言要与徐军师知会一声,大宋已封郑言为西川制置使了,过上几日,郑言便会给徐军师安排上一个职务,到时徐军师便无需如此躲藏了。”

    “宋廷竟然封了附马为西川制置使!”闻言徐格不由喜道:“附马果然能人所不能,怪不得汪将军也是对附马赞不绝口。”

    “汪将军?”我不由皱了皱眉,因为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有哪个姓汪的熟人。

    “哦,附马也许与汪将军未曾谋面。”见此徐格忙解释道:“上次附马出使大金之时,汪将军正在前线与蒙军作战,汪将军便是汪世显将军,他长年”

    “汪世显!”闻言我一声惊叫,一把抓住徐格的双肩道:“皇上难道便是与汪世显在一起?”

    “正是,有何不对吗?”徐格疑惑地望着我说道。与徐格同样是一头雾水的,还有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出声的燕儿。

    “且慢,且听我说。”我举手制止了正要出声发问的燕儿说道:“皇上尚在人间的消息只有我们几人知晓,汪世显又是如何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