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祭明 >

第45部分

祭明-第45部分

小说: 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徐志良这么说,高远志一个机灵,汉王之心,他岂能不知?此时,徐志良提到这么一件事,高远志怎能随便答应,他赶紧道:“将军且慢,汉王有言,只要您按兵不动,事成之后,一切都好说!”

    “是挺好说的!”徐志良点了点头,但旋即神色一变,将手中正在擦拭着的佩剑,往高远志前面地上一掷,厉声而喝,“曹攸,即刻宣旨!本将奉旨而行!”

    “徐志良,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家汉王昔日待你不薄,京城徐家待你也不差,你竟敢为了那个一事无成的小皇帝,坏了和我家汉王之间的关系,你等着瞧!”

第84章 将在外,君命当受!() 
听着徐志良的那些话,高远志就是再傻也明白过来,自己这一趟是白跑了。他心中生气,便是不由得破口大骂起来,这个徐志良,既然心中有了主意,也用不着那么的羞辱自己!哼,这个徐家军,不来也罢!

    只是,正当他要转身离去之时,却是从中军帐外走进了两名面露凶相的士兵:“往哪里去?”

    士兵话音落下,高远志的脸色就变得惨白起来,他已经明白,自己恐怕就是那个下油鼎的人。

    “徐志良,你要是敢这么做,汉王绝对不会饶过你的!”高远志挣扎着,“你这个眼睛瞎了的小人,放着夺取天下的大好机会,去卖身投靠毫无优势的废物皇帝,枉为名将……”

    高远志还想继续高喊,谁料到身旁的士兵,直接一拳上去,把他的两颗门牙硬生生的砸了下来。刹那间,中军帐内,便是安静了下来。

    “曹攸,宣旨吧!”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站在中军帐内的曹攸,自然看得真切,此时听着徐志良的话,他赶紧上前一步,将圣旨展开。与此同时,徐志良、徐君明则是走下座位,来到曹攸面前,单膝跪地,异口同声道:“臣恭迎圣旨,因甲胄在身,无法全礼,万望圣上恕罪!”

    曹攸见此,点了点头,心中却是不由得感慨起来,没想到自己与众多朝臣此前的担忧,在此刻已然是不成立的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赐封徐志良为镇国将军,授宁锦兵马大将军之职,节制宁锦防线各路兵马,并即日起统徐家军入关,拱卫蓟州!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着赐徐志良天子佩剑,授调运各地兵马之权,钦此!”

    曹攸话音落下,原本还在挣扎着的高远志,转瞬间瘫软在地,他已经明白过来,自己不管怎么努力劝说,恐怕都难以改变徐志良的做法了。

    “臣,徐志良,接旨!”

    徐志良听着这一番圣旨内容,脸色如常,但他所说的每个字,都是那么的铿锵有力。徐志良起身,双手捧过圣旨,走到高远志面前,拔出佩剑指着他喝道:“汉王奸佞,当入油鼎!”

    “徐志良,你莫要被朱勉忽悠了!俗话说得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你按兵不动,汉王将来一定会对你回报厚礼的!”

    高远志仍然有些不死心,但因为口中缺了两颗门牙,听在别人耳中,他说的话倒是有些含糊不清了。

    “拖下去,给本将炸咯!”

    “是!”

    士兵回答的很干脆,也不管高远志如何挣扎,直接一前一后,将高远志抬着出了中军帐。数次呼吸之后,中军帐内的众人,便是听见了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声,旋即就是一阵焦香之气弥漫开来,伴随着阵阵油炸东西的声音传来。

    很明显,此刻的高远志,已经化作了一具油炸人尸了!

    “将在外,君命当受!”

    过了片刻,徐志良收起自己的佩剑,斩钉截铁的说了这么一句话。曹攸听着,点了点头,便是走到他跟前,拿出身边的佩剑递到他面前道:“这是皇上的佩剑,皇上说了,交给你之后,你就会明白他的意思!”

    徐志良闻言,便是从曹攸手中接过那把天子佩剑,拔开来一看,上面还有凝固着的血渍。徐志良端详了许久,猛地收起佩剑,便是快速走出中军帐,曹攸见此,赶紧跟上。

    “徐君明,传令下去,徐家军左右前后中五大营,立刻清点人马,一个时辰内,演武场集合!”

    徐君明跟在徐志良身后,听着他这么说,脸色一变,便是赶紧唤来几名士兵,显然是吩咐集结人马去了。

    “所有大营兵马,必须做到满员;所有粮草器械,必须做到满额!一个时辰后,本将阅兵,直至晚间,所有人必须打点好行装,明日拂晓寅时三刻出发,快马加鞭前往蓟州城!”

    徐志良再次吩咐道,很明显他看到了那柄带血的天子佩剑后,就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蓟州城危在旦夕,急需外援,此刻徐志良容不得半分耽搁!

    朱勉持剑灭了京城徐家一门,没有任何的犹豫,显然将自己和徐家的亲情,摆在了天下之外。带血的佩剑,就是在告诉徐志良,不管他支不支持朱勉做皇帝,都应该将天下万民摆在第一步。

    军人要的是杀伐果决,而不是犹豫不决。否则,当断不断,必定会反受其乱!

    听着徐志良的言语吩咐,见着徐君明的动作,曹攸不禁点了点头,看来少年天子的眼光,还真是具有独到之处。

    曹攸再是回头望了望那方油鼎,他出中军帐时,看得真切,高远志在里面被炸得皮开肉烂,早已不成人样了。作为朝中的组阁大臣,曹攸自然明白,这是徐志良在向自己表明决心,一定会听从朝廷调遣的,现在所看,果不其然!

    大明国的蓟州城,有救了!

    “曹大人,你即日起,在我徐家军担任行军监督!”

    徐志良手持天子佩剑,言语之声,打断了曹攸的思绪。

    “明白了!”曹攸点了点头,他本就是主张来劝告徐志良的,此时也不用劝了。

    一个时辰后,徐家军驻地演武场上,曹攸跟随着徐志良登上将台。伴随着擂鼓声音,一众总兵旋即上来报告各营兵马状况,曹攸听得真切,徐家军总共有十一万大军,另有一个成建制的火器营。其兵力配置,早已超出了曹攸的想象。

    “停!”

    徐志良站在将台正中央,向下俯瞰着一排一排士兵,脸上显得极为严肃。几次呼吸之后,徐志良铿锵有力的声音,便是传遍了整个演武场。

    “将士们,汉王假借勤王的名义,兴兵十五万,即将攻伐蓟州,意图颠覆大明国!此等不义之举,天诛地灭!”

    “今日,我奉天子明诏,总领宁锦兵马大权,现兴兵十万,入山海关,救援蓟州,尔等可随本将建功立业,共同护卫大明!”

    “万死不辞!”

    山呼海啸的声音,传遍了天际,那是发自于每个士兵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一幕,让同样站在将台上的曹攸感慨不已。

    “现在封将!令左营总兵徐宏图为上将军,统左营兵马……本地官军,留驻宁远,据关守险,以防大金国来袭!”

    一连串的任命之后,战时的指挥体系,便是建立了起来。随之而后的,便是一场检阅士兵的活动,自不必多说。

    一夜无话,直至次日拂晓寅时三刻,徐家军十一万,带着辎重粮草和武器装备,浩浩荡荡的往蓟州方向开拔。

第85章 鏖战蓟州(一)() 
河东省到蓟州之间的距离,直线距离上一千多里。然而,对于行军打仗来说,走的却并不一定是直线。

    汉王朱珞,此刻正带着大军,沿着山川大路,往蓟州方向行进着。

    “报,国公府上,徐天然来了!”

    行军休息的间隙,裨将军快速跑来,向朱珞报告着事情。

    “传!”朱珞二话不说,便是一挥手,示意传召徐天然。

    自河东省起兵以来,一路上行军,都快和蓟州断了联系,此时徐天然前来,朱珞自然是无比的重视,当即放下手中的事情,到队列前方,去迎接徐天然。

    只是,朱珞望着徐天然越来越近的身影,却总感觉心里怪怪的。一路上行军,穿过各个州府,身为汉王,自然是听到过诸多关于蓟州皇城中的消息,说是什么徐家被灭门之类的。

    这一些传言,朱珞压根就不相信,小皇帝朱勉已经被软禁了,太皇太后准备立梁王为帝,而他汉王则是要趁此机会,率军前往蓟州,给梁王一个出其不意,以夺取皇帝大位。这是朱珞梦寐以求的东西,只要皇帝大位得到,管他什么千古骂名呢!

    “徐老弟,好久不见,怎滴突然前来……”

    徐天然近前,朱珞赶紧伸出双手,打着招呼,只是话音还未落下,便是见到徐天然脸色苍白,突然跪倒在自己面前。

    “徐老弟,你这是怎么……”

    “汉王殿下,出大事情了!朱勉小儿,暗中养兵,屠了我徐家满门,就连我那身怀六甲的儿媳妇都没有放过!”

    “什么?这城镇之中的传闻竟然是真的?”

    汉王朱珞,听着徐天然的言语,脸色也瞬间变得苍白起来。他没有想到,辉煌了数十年的徐家,竟然真的如同传闻中的那样,被朱勉奇迹翻盘给灭门了!

    徐家灭门,这也就意味着梁王必然身死,曾经掌握大明国最高权力的太皇太后徐氏,也必然谢幕,退居于朝政权力之外。这也就表明,整个大明国朝廷,在过去的短短几天之内,变了天,此时此刻其中的官吏,也恐怕遭受了极大的清洗。

    “万望汉王殿下,为我徐家做主!”

    徐天然叩首而拜,他早已是涕流满面,很明显是极度伤心的样子。事实上,徐天然二月二日拂晓之时出了蓟州城后,便是在不久听到了徐家被灭门的事情。他原本也有些不信,但在随后潜入蓟州打听消息,这一件事得到了验证。

    一路晃晃悠悠,徐天然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寻到汉王朱珞的队伍,即便是现在汉王朱珞站在他的面前,他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

    可恨朱勉,屠了徐家满门,此仇不报,我徐天然誓不为人!

    朱珞听着徐天然的描述,仿佛能够感受到他心中的怒吼一般,手中的拳头也紧握了起来,恨恨道:“徐家对我有大恩,如今我统兵十数万,不日就会抵达蓟州!那一时刻,杀了朱勉小儿,便能为你报仇雪恨了!”

    “在下愿意为前部先锋,争取第一个杀入蓟州城,亲手宰了朱勉那厮!”徐天然猛地站了起来,此刻他的脸上不再是悲伤,而是一种令人害怕的恨意,“在下这就写上几封书信,发往原本兵部直辖的各处行省,让他们的都督率兵,前来支援汉王殿下!”

    “如此,甚好!”

    朱珞闻言,神色之间闪现着丝丝的欣喜,他已经得知消息,东北边关的徐家军开拔,往蓟州方向而去。但,他派去的信使,到现在还未回归,所以他还无法判断出,徐家军究竟是和自己联手共同进攻蓟州,还是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而现在徐天然说要发书游说曾经兵部各个直辖的行省都督,于朱珞看来,若能成功,简直是天助自己攻下蓟州。

    此时此刻的蓟州皇城内,瑞华宫中,朱勉脸色很不好的望着面前的帛书,这是来自于大金国的国书。

    “皇上,二月二日宫变之前,当时传出来的话说是要把大金国的公主,嫁给梁王!”

    唐浩说的这一件事,朱勉也是知晓的。二月二日的前一天,他正好被梁王以及徐长恭逼宫,甚至是被禁足于重阳宫。后来,朱勉在实行自己的计划之时,因为梁王作乱,顺手将其诛杀,这就导致与大金国之间的联姻,被无限期的延长了。

    大明国可以等个十年八年的,可大金国等不了。从边关重地传来的消息,朱勉已然得知,大金国为了拓展自己的地盘与势力,已经同时向周边的几个小国如高丽王国、高句丽、百会王朝等开战了。

    “现在看来,大金国公主已经来到了蓟州,我们总不能送回去吧?皇上,您看要不履行之前的协议,就让那大金国公主做个皇妃,也好稳定一下东北边关的形势?”

    唐浩说这句话的时候极为小心,他心里清楚,对于和大金国公主联姻这一件事,主位上的少年天子朱勉,是极为不愿意的。甚至是,当初为了这一等事情,连退位的要挟,都发了出来。

    天子如此,做臣子的唐浩自然明白,此刻再说这番话,他怎能不小心翼翼?

    朱勉闻言,什么话也没说,却是站起了身子,走向瑞华宫的窗户边,望着窗外的景色陷入了沉思。如今的大明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辉煌王朝了。一个徐家,掌管朝政几十年,把大明国折腾的民生凋敝,不堪重负了。

    更何况,汉王大军,即将来袭蓟州,他得亲自迎战,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闲工夫,去顾得上这些?但他又不得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