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祭明 >

第53部分

祭明-第53部分

小说: 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朝中做官,和在地方做官,这两者的差别可大了去!

    唐浩今日并不在府上,而是唐修接待的徐庆。唐浩现在是内阁首辅,而唐修却远离了朝堂。这并不是唐修的本意,而是朱勉暗示唐浩的结果。作为当今圣上皇后的亲生父亲,唐修自然明白为何朱勉会这么做。

    这是要彻底杜绝外戚结连党羽,干扰政事的措施。毕竟,徐家乱国三十年,其中的真实原因,谁都能看得明白。

    “唉,这须得问我父亲。朝堂上的事情,均有皇上裁决。”唐修一样品着香茗,面对着徐庆的问话,他不断的摇头,“地方上终究是不同于朝堂上的。但若是论到革新,也许会也许不会!”

    听着唐修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徐庆神色一愣,但旋即明白了过来,道:“既然是革新,不管是朝堂,还是地方,都得经历一番才是。”

    “徐大人远道而来,我还没有做过什么招待。今日正午,便是在我这唐府用餐吧!”唐修邀请道,“我即刻让人略备水酒,为徐大人接风洗尘!”

    “多谢了!”

    与此同时,曹攸府上,一辆马车缓缓停了下来,不多时从马车上走下一名中年男子,瘦削的面孔,布满了沧桑。

    “这不是河东省的贾大人吗?”曹府的总管赶紧迎了上去,“我家老爷已经吩咐过了,您来了直接去书房找他就是了!”

    贾大人不是别人,正是河东省的主政官左承宣布政使贾子方。贾子方听着曹府总管所说,便是点了点头,对着随从吩咐道:“你们将礼物搬进去,然后去驿馆歇息,晚上再来曹府接我!”

    说完之后,随从便是手脚麻利的从马车上搬下一箱箱的礼物,那是送给曹攸的。曹府总管见此,脸上带着笑意,便是将贾子方迎入了府中。

    “曹大人真是好兴致啊!”贾子方到了书房后,曹府总管便是推了下去,此刻书房之中,曹攸正在挥墨作画。

    “贾大人此来,所为之事,本官已然知晓!”曹攸收完最后一笔,便是缓步走到了门前,“贾大人请进,朝堂上的事情,你也都清楚了吧?”

    “革新之举,关乎全国,贾某岂能不知?”侍女奉茶,贾子方接过茶盅,坐了下来方才缓缓而道,“河东省已经是边关省份,若是涉及到革新的话,不知道将会怎么办?”

    曹攸闻言,也同样坐了下来,道:“本官实话告诉你吧。自晋王和汉王之事以后,皇上已经不太喜欢河东省了!”

    此言一出,贾子方的手便是不由得颤抖了一下,他自然明白曹攸所说的是什么事情。河东省之地,先是晋王挪用赈银,接着是太平道刺杀天子,继而是汉王暗中养兵。要说他这个河东省的主政官,什么也不知情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但时至今日,自战乱平定之后,朝堂却并没有对河东省做出任何改变。这一点,一直让贾子方提心吊胆。直至如今的革新,让他看到了某些不好的苗头,为此才前来京城蓟州活动的,看看能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或者说在三院四厅中谋一个低等的职位,以消除皇帝对自己的不满。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若是能够亲自向皇上请罪的话,也说不定能够得到好处!”

    skbshge

第115章 罪不在你() 
听着曹攸的话,贾子方神色一愣,旋即心中就有了计较。当今皇帝朱勉,虽然以雷霆手段灭了徐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徐家乱国,但是对于一般大臣,却是有着另外的宽容。

    皇帝厌恶的不是犯了错的人,而是那些犯了错死不悔改的人。只要自己诚心诚意的在皇帝面前认个错,那便是一切都能够解决了。

    “所以说,一切事情都没必要找我。你直接去找皇上,其结果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要好!”看着贾子方似乎想明白了,曹攸点了点头,便是将手中香茗一饮而尽,“贾大人远道而来,我为你接风洗尘。今晚,我带你到瑞华宫去!”

    “那便是多谢了!”

    自从革新方案发布以来,朱勉的工作量,比之往常多了不少。三院四厅,本质上是对六部权力的分解与组合,表面上看只是制度上的建立与安排,但从实际上来说,要做的事情极多,包括其中的规章的阐述以及细节的敲定等。

    这毕竟是一个波及到大明国全天下的革新,涉及到的方面有千千万万。

    此时,瑞华宫已经掌灯,宫内灯火通明,朱勉用完膳之后,便是再次坐在了桌案前,书写着一些诏书。自从徐家被铲除以后,大明国所颁布的诏书,虽然都是由内阁大臣们代劳而成的,但眼前的革新之事,朱勉始终都无法放心,一切都是亲力亲为。

    “皇上,曹攸带着河东省左承宣布政使贾子方在宫门外等候召见!”朱勉刚写完手中的诏书,张生全便是缓步走上前,小声说道,“已经等了有半个时辰了!”

    此刻,瑞华宫中,别的大臣已经回去了,独留下朱勉。朱勉听着张生全所说,神色一愣,旋即就有些明白过来道:“传!”

    话音落下片刻之后,瑞华宫的大堂上,曹攸便是带着贾子方三拜九叩之后,跪了下来。贾子方见着朱勉,头也不敢抬起来,只是伏在地上:“罪臣贾子方,拜见吾皇!”

    “曹攸,你先退下吧!”朱勉挥了挥手,示意曹攸不必留在瑞华宫中。他看的明白,曹攸今日带着贾子方前来,是有用意的。

    毕竟,曹攸出自于河东省,与贾子方之间可不乏同乡之情。

    当然,朱勉也明白贾子方来此的用意,要不然他也不会开口自称“罪臣”了。这其中的缘由,自然指的是汉王起兵造反等一系列事情了。

    “朕有些疑惑,你贾子方手握整个河东省的大权,汉王暗中养兵的事情,你为何不曾报告?”朱勉皱着眉头,实际上不用问,他也能猜得出,但他仍然需要贾子方给自己一个解释。尽管,这已经是四年前的事情了。

    “回禀皇上,当时汉王与徐家势力太大,臣虽然有忠君之心,奈何臣下之子侄,尽皆是与徐家有所瓜葛。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对这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贾子方身体有些颤抖,“战乱平定后,臣惧怕被判罪,因此也没来认错。”

    “哦?看来你当初是想在朕和徐家两者之中做了个墙头草啊!”朱勉似笑非笑,他表面上四年时间没有管过河东省,但实际上河东省从朝堂上得到的一些支持,与其他行省相比,是最少的。

    或者说,这实际上就是朱勉对于河东省的一种处罚措施。

    “微臣知罪!微臣愿意戴罪立功!”贾子方连续叩头数次,近乎声泪俱下的请求着朱勉,“微臣愿意以全家五十三颗脑袋保证,从今往后只认皇命!”

    听着贾子方近乎恳求的言语,朱勉不禁摇了摇头,这个贾子方可真是滑不溜丢的。不过,朱勉却是显得十分大度,对于地方官吏,他并不会一棍子打死:“既然知错,那朕姑且让你戴罪立功吧!更何况,那汉王朱珞起兵造反,其罪也不在于你!不过,话又说回来,听说你贾子方出身于法家可对?”

    “下官先学的法家流派,后学的儒家思想!”贾子方不敢有任何的隐瞒,此刻他已然是如蒙大赦一般,“天下正统,当以儒家为重,故而当初下官弃学法家流派了!”

    “朕眼下有个麻烦,倒是能够用的到你!”

    朱勉的话音一落,贾子方的双眼就亮了起来,马上叩头如同捣蒜一般:“只要皇上用得到微臣,微臣就算是万死也要做到!”

    “万死就不必了!”朱勉摆了摆手,“三院四厅的革新已经正式开始了,但这律法院中的立法司,需要三百六十司员,朕希望你能替朕寻来!”

    “这……”贾子方神色一愣,他不明白朱勉说的是什么意思,“还请皇上示下,这三百六十司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其一,熟读《大明律》;其二,不得与地方或者是朝堂中的官吏,有着任何的瓜葛;其三,才学过人,品德优异!”朱勉渗出了三根手指点头,说上了三点要求,“马上就要春闱了,你就在春闱之时挑选吧,回头朕要测试它们的法家理论水平!”

    朱勉说的这一件事,与之左承宣布政使所做的工作相比,简直是不值得一提。然而,身为河东省的主政官贾子方,又是不得不答应下来,毕竟此前积压四年的罪责,就不会那么的被洗清了。

    当然,贾子方也明白,这一件事还有着死罪可饶,活罪难逃的惩戒意味。从根本上来讲,要在三月十二日春闱之时,寻找到这么多懂得法家的学子可不容易。要知道,当今天下文化的正统流派是儒家,时至今日儒家的发展已经远超别的流派了。

    “朕不要你做的过程,朕要的是结果。如果这么一件事你做不好,那么朕就把你的脑袋给砍下来!”朱勉做了一个斩首的姿势,贾子方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听明白了吗?”

    此时,贾子方一个机灵,身体一颤,便是赶紧叩头:“微臣领旨!”

    “去办差吧!”朱勉一挥手,贾子方便是后退着出了瑞华宫。望着贾子方离去的身影,朱勉不禁笑了笑,自己这恩威并施的能力,看来施展的还不错。

    至于立法司的三百六十司员的这件事,朱勉原本打算交给包义去做的,但转念一想,包义去做也许会成功,但终究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士,可能会对外地之人有所看轻。因此,朱勉才决定让贾子方去做的。

    skbshge

第116章 再临青云阁() 
将事情的一些细节吩咐给贾子方后,朱勉便是将他打发出了瑞华宫,自己则是继续的批阅着奏章。

    一夜无话,其后日子也自是不必多说。

    直至三月十二日,金銮殿早朝结束后,朱勉下了朝之后,让太监知会唐凝一声,便是换上便服出了宫。

    “今年的春闱,与往常大不相同,参与的人数,是往常的两三倍!”朱勉坐在马车上,仔细阅读着吏部呈上来的科举考试名单,“春闱分三场进行,第一场国试,选拔出八百人;第二场大朝试,在这八百人中选拔出三百人;第三场则是殿试,由朕亲自出题,众臣阅卷,推举出前三甲!”

    朱勉已经熟悉了春闱的整个流程,今日是春闱的第一场国试,地点依旧在青云阁附近。与秋试不同的是,这一次参与的人,来自于全国各地,不仅仅有蓟州本地的,还有别的行省之中的。

    这本就是一场选拔人才的考试,第一场就能够决定参与春闱考试的众人,是否能进入官场。大明国国土庞大,每年告老还乡的官吏不在少数,而今又是朝堂制度改革,对于新选官吏的需求,也比以往大得多。因此,今年第一场国试选拔出的人,也比以往多得多。

    担任什么样的官职,拿多少的俸禄,这都是根据成绩决定的。比如说,这前三甲是一定可以留在朝堂上任官的,至于别的,基本上都是下放到各地的。

    朝马车窗外望了望,朱勉算了算时间,此时此刻,春闱第一场的国试,已然结束。

    “到了青云阁以后,咱们就下车。记住,不要张口泄露了身份,叫朕龙公子!”朱勉拍了拍正在驾车的张生全,小声吩咐道,“四年多没来这个地方了,还真是有些想念!”

    张生全闻言,赶紧点头答应着。皇上微服私访,其身份自然要保密,否则的话遇到麻烦事,就难以挣脱了。

    今日的蓟州,与之以往有些不同,败落了许多,街道上的人也少了许多。毕竟,曾经的蓟州,经历过一场大战。

    马车很快就到了青云阁,朱勉下了车,放眼望去,春闱之试,比之秋试更加热闹。昔日的青云阁,如今也变得更加阔气了。

    “哎呦,公子爷,您里面请!”朱勉站在青云阁门口,听着里面传来的悠扬琴声,很快便是有伙计迎了上来,“公子爷,您要听曲儿,还是要会友?”

    “都有!”朱勉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前来的目的,“敢问小哥,几年前这条街上侮辱圣贤的杜元甲,可曾前来应举?”

    朱勉提到杜元甲,这一件事他也是最近才想起来的。此人当时口吐狂言,小瞧了圣贤孔子,因而差点就惹了祸事,好在朱勉出面,将其收入了麾下。再之后,他本想将其任命为刑部官员,谁曾料想,却是被他拒绝了。

    岁月流转,大明国的局势瞬息万变,战乱接踵而起,朱勉也没有精力去管杜元甲了。时至最近,他方才想起还有这么个人,甚至是扬言要在春闱中夺得头名。

    “小的是新来的!”迎接朱勉的伙计,神色一愣,赔了个笑脸,表示自己不清楚朱勉所问的人,“但,小的确实曾听见有人谈起过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