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20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0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名狱卒被阿四牢头抓住,这才缓过神来当即回答道:“是大殿下,是大殿下。”

    听到是朱器墭死了,阿四的心中稍微轻松了一些,至少与他关系最紧密的朱聿键还活着。不过他很快就感觉到不妙了,这件事情必须查清楚,否则他会受到很大连累的。

    将牙一咬,他对着狱卒道:“我在这里看着,你立刻去衙门报案,记住要尽快找到张书堂大人过来。”为了查清此案,阿四决定先不上报唐王,将张书堂引入此案。因为张书堂与朱聿键的关系匪浅,他自然会尽心尽力的侦办此事,他才有洗脱罪名的可能。

    张书堂今天本来是休息的,没想到他尚未起床,就接到了紧急消息。听说唐王私牢死了一位殿下,张书堂好险没有被吓死,他担心朱聿键的安危,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好,立刻出门上了马车。

    马车启动之前,张书堂还不忘让仆人立刻去衙门找仵作,到唐王私牢去验尸。唐王尚未知道消息,张书堂已经带人来到了私牢。一到这里,他立刻以侦办案件为由,将现场全部封锁。

    仵作很快就来了,张书堂就站在朱器墭的牢房里,命令仵作立刻开始验尸。仵作熟练的查看了一下朱器墭的面色与口腔,又掏出银针来,在其喉咙、肺部和腹部各下了一针,随后起身对张书堂说道:“回禀大人,殿下脸色灰暗,唇齿发青,舌头青紫,显然是中毒的症状。我又用银针刺穴,发现毒素已经入了五脏六腑,应该是毒发身亡。”

    “什么?”张书堂的脸色立刻凝重了起来,他询问道:“究竟是如何中毒的,又是什么样的毒?”

    仵作思量片刻说道:“根据我的观察,应该是砒霜。只不过殿下中的毒不深,所以挣扎良久才去世。至于这毒的来源嘛。”仵作说话间看到了桌子上的残羹冷炙,他连忙拿出银针,在每一盘菜里都探了探,却发现银针都没有发黑的迹象。他摇了摇头,还以为自己看错了,转过头去,他发现了掉在地上的酒壶,赶快将其扶起,用银针在酒壶内壁一划,果然银针的针尖迅速变黑。

    仵作拿着酒壶回到张书堂身边躬身施礼道:“回禀大人,这酒里有毒。”

    “什么?”张书堂惊得目眦尽裂,当即询问道:“昨天是谁来送的饭菜?”

    阿四道:“是小张,他昨天正好当值,按理说所有饭菜都应该是他送来的。”

    “所有饭菜?”张书堂暗叫好险,如果真的是狱卒有问题,说明自家主公昨天也差点被毒死。想到这里他赶快向着朱聿键的牢房冲去,生怕出现什么危险。

    朱聿键住在最里面的一间牢房,这里距离其他牢房较远,也还算幽静。外面吵得昏天黑地,他却丝毫无所觉,此时他正伏在桌子上,对着蒸汽机的图纸运气。

    本来他想得非常简单,以他机械工程系高材生的能力,想要制造出数百年前发明的蒸汽机,那还不是手拿把卡的事情嘛。可是现实的残酷却真真实实的让他郁闷一把,按说他的设计图纸,工人拿到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应该很快就能生产才对,但现实是一台也做不出来。

    想不到如今纯手工的打造能力,根本不可能制作出完全合格的气缸与活塞,就更不要提标准化的齿轮啮合结构了。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些,如果只是加工精度问题,让老工匠们多捉摸一下,总会找到生产的方式,但气缸密封材料的缺乏,却根本难以解决。

第四十二章毒杀流言() 
如果按照他穿越前看的那些,从南美洲弄来橡胶做密封材料,来解决蒸汽机的密封问题。当初他看到这段就想笑,不知道那些作者怎么想的,橡胶根本无法承受高温,又如何进行密封。如果气缸活塞真的用橡胶做密封材料,恐怕一开机就会破碎的。

    按照机械工程学的设计,气缸密封材料应该使用软金属,尤其是几种耐磨性耐温性好的铝合金材料才是首选。可是要想制取铝,需要利用高压电进行电解,如今连电的影子都没有,整个人类世界也找不出能提炼铝的方法。

    没有铝就没有铝合金,朱聿键就做不出密封材料,而这又偏偏是蒸汽机最重要的部件。现在朱聿键才发现,如果材料学跟不上,机械学再精通,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那些在现代社会随手可得的材料,到了明末却一个个成了天方夜谭,让他所有的设想都会落空,看来他最需要的是先发展冶金。

    此时的朱聿键手里正拿着笔苦思冥想,打算绘制一些相当下能用设备,至少先把炼钢的转炉设计出来。张书堂突然推门而入,风风火火的冲到朱聿键身前,面容严肃的说道:“主公,大事不好了,大殿下被人毒杀了。”

    “什么?”朱聿键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但随即他就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你说父亲被杀了?什么时候到事情。”

    “昨天晚上,有人给殿下送了丰盛的酒菜,那个人在酒里投了毒,我现在正追查此人。”张书堂回答道。

    “大人。”张书堂的一名亲信走了进来,对着两人拱手施礼道:“启禀大人,启禀殿下,昨天给大殿下送饭的小张,在家中上吊自杀了。”

    “什么?”张书堂心头一惊,连忙退了出去,他需要尽快处理此事,不放过任何疑点。

    张书堂离开了牢房,这里转眼之间又只剩下了朱聿键一个,他坐在那里动也不动,大脑却在飞速运转着,考虑着问题的严重性。因为继承了上一个朱聿键的部分思想,他对朱器墭这个今世的父亲,还是有些感情的。但因为自己来自于后世的记忆,让他本能的有些抵触。

    这些日子以来,他虽然有机会去看望,却始终没有成行,只是派人送过去一些应用之物,改善一下伙食,让他能够在牢里过得舒服一些。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时犹豫,竟然变成了永绝。想到这可能是明末唯一与他还有亲近血缘关系的人(朱聿键并不知道自己还有两个亲弟弟),就这样去世了,他感觉自己的内心空落落的。这与血浓于水的亲情没有太过关系,毕竟如今他的思想已经大部分被后世的记忆所占据,但那种来自于历史的联系,却似乎已经断了。

    这件事情绝不简单,朱聿键很清楚自己可能已经处于极度危险之中,他必须尽快做出反应,否则自己中兴大明的计划就可能因此而断绝了。收拾起复杂的心情,他快步来到地道口出,在墙壁上敲了三下,低声说道:“立刻去传令,全体进入备战状态,晚上所有高层开会。”

    “得令。”一个声音从墙后传来,那是一直守在地道里的护卫之一。为了保护朱聿键的安全,田见秀派出了十个护卫,由李侔和李俊率领,分为两班在地道里值守,预防出现突发情况,给予朱聿键保护同时也能通风报信。

    交代完了这件事,朱聿键又坐回书桌旁,在图纸上奋笔疾书起来。他知道要想自保,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势力,否则中兴大明驱逐鞑虏就是镜中月水中花,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他不善于谋划,那些对付阴谋诡计的工作,就让张书堂、李信和宋献策这些人去做好了,他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识,以科技为生产力,尽快的壮大自身。

    就在朱聿键努力工作的时候,福山王府内的朱器塽和朱器埈正在庆祝自己的胜利。可是他们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动作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在历史上两人于崇祯二年才秘密毒杀了朱器墭,随后经过陈奇瑜的警告,老唐王朱硕熿被迫立朱聿键为世孙。仅仅过了几个月朱硕熿就病逝了,朱聿键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新一任唐王。

    历史犹如滚滚向前的车轮,将途中的一切障碍碾碎,努力让自己不脱离正轨。而朱器塽和朱器埈的自作聪明,却让本该崇祯二年发生的事情,提前到了天启六年,这不能不说是对他们两人的绝大讽刺。

    唐王朱硕熿得知消息比较晚,等到他想要请地方官员封锁消息的时候,为时已晚。被废的唐王世子死于私牢,这个爆炸性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般当天就传遍南阳府各地,并很快扩展到河南全境。更爆炸性的新闻接踵而至,根据一些办案的衙役和仵作风传,唐王长子朱器墭正直壮年,却死因蹊跷,很可能是被人毒杀的。

    唐王长子朱器墭身为皇族,竟然遭人毒杀,这样的震撼效果直追万历年的廷击、红丸、移宫三大案,成为了茶楼酒肆的热门话题,舆论已经不可能受到压制了。

    当天晚上,朱聿键沿着地道来到了宅邸,张书堂、田见秀和李信都已经等在这里了,而宋献策因为早一天离开了南阳,并未得知此事。见到朱聿键进入大厅,三人连忙起身,李信首先上前道:“大哥,节哀顺变,人死不能复生。”他害怕朱聿键会因为父亲死去而伤心,所以才第一个上前劝慰。

    朱聿键摆摆手道:“三弟不用担心,我想因为父亲的死,情况已经变得很严峻了吧,我没有时间悲伤。”他的话虽然是在掩饰自己穿越的身份,却得到了另外三人的一直认同,拿得起放得下这才是做大事的人。如果遇事悲悲切切做小儿女状,他们反到要掂量一下,这样的主公是否应该跟从了。

第四十三章应对之法() 
朱聿键做到主位上说道:“对于父亲被毒杀的这件事情,我估计到了情况可能对我们不利,但我毕竟不了解内情,具体形势又多严峻,还请诸位为我解惑。”

    “我来说吧。”李信起身道:“这件事可大可小,关键在于唐王的态度。我认为这件事的幕后主使很容易找到,要看谁能从中得益。唐王一向不喜欢大殿下,将他囚禁了十多年,但是按照祖制立长不立幼,就算是唐王也不敢违反。所以如今唐王迟迟不敢决定世子人选,情况就在于此。”

    李信开始分析大势讲得丝丝入扣,众人都听得连连点头。说道这里,李信话锋一转说道:“如果唐王晏驾,就算没有指定世子,按照大明祖训也是由大殿下接任,这是毫无异议的。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某些人恐怕会遭到报复。”

    “你是说福山王和安阳王?”张书堂紧皱起来眉头,当初朱器墭之所以被抓入大牢,就是因为唐王朱硕熿宠溺爱妾。这位爱妾希望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唐王之位,进谗言所造成的,而这位爱妾的两个亲生儿子,就是福山王朱器塽和安阳王朱器埈。可以说朱器墭的入狱,与这个女子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旦朱器墭成为了唐王,他们自然会担心报复。

    “可是就算大殿下过世了,还有大哥在,他一样无法成为唐王。”田见秀反问道。

    “这一点二哥就不清楚了,虽然本朝组训立长不立嫡,但在下面这一层却有些模糊。概因当年靖难之役,成祖以太祖四子的身份帅军南攻,最终让建文帝不得不落荒而逃,所以他的皇位来得不那么正统,因此在立长不立嫡之下,对立兄弟还是立长孙就没有么严格了。”李信这番话可谓大胆之极,因为在明成祖之后的整个明朝之中,建文帝都是个禁忌,更何况他还敢说明成祖的皇位来得不正统。只是如今他还年轻,却有些书生意气,在场的也没有外人,他才敢如此说。

    他的一番话,让田见秀陷入了沉思,张书堂却在旁边叹了口气:“情况的确很不妙,如今谣言四起唐王还不敢有什么异动,一旦这件事情平息下去,福山王很可能会被立为世子,那样我们就满盘皆输了。”

    经过两人的讲解,朱聿键才知道眼下的情况实在比他所欲想的还要严重。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发生,他非但无法摆脱牢狱之灾,很有可能在新唐王登位的时候被顺手干掉。

    看了看眼前三位他身边最重要的人物,朱聿键询问道:“难道我们就没有什么办法?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

    “当然不是,为今之计我们只好来个敲山震虎。”李信回答道。

    “三弟说说看,怎么才算敲山震虎?”朱聿键听到有解决的办法,顿时精神了起来。

    李信神秘的一笑,指了指张书堂说道:“这件事情恐怕要张叔才能说得明白。”朱聿键闻言,看向了坐在一旁的张书堂。

    张书堂看了看在场的几人,点头说道:“的确有解决的办法,只是单凭我们无法成事,必须要得到其他官员的帮助。”

    “其他官员?谁会帮我们?”朱聿键有些迷惑的问道。

    “如今河南省右参政陈奇瑜大人嫉恶如仇,此次向皇上奏报,说明主公情况的带头者就是他了。”张书堂说道:“我们如果对他详细说明此事,他应该会帮忙的。”

    “可是我们该如何说明此事?不是说那个给父亲送饭的人,已经自杀身亡了吗?我们手里没有证据。”朱聿键询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