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563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63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训,慢慢积累起足够的经验,才能逐渐进行演化,而刚刚开始接触这种火力密布的联军士兵,只能成为第一批祭品。

    联军主力在进攻萨拉托夫,刘体纯率领的四十万陆军也越过了伏尔加河,在连克雅罗斯拉夫尔、特维尔和梁赞之后,华军完成了对莫斯科的包围。密集的炮火加上机枪掩护下的步兵冲锋,华军第一次展示出真正的实力,要以最快的速度消灭莫斯科守军。

    俄罗斯贵族们也知道是危急时刻,所有人都自发的组织起来,集中一切力量死守莫斯科。图拉等地的守军也纷纷向莫斯科集中,死保自己的首都。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再次相见() 
在莫斯科遭到大队唐军围攻的时候,以袁崇焕亲自指挥的四个骑兵军已经从普斯科夫南下,越过道加瓦河扑向维尔诺和明斯克,进入了波兰-立陶宛大公国境内,触及到联军最后一片没有遭遇战火的土地,整个东欧大平原上已经到处烽火了。

    身为华夏有数的名将,袁崇焕将骑兵的作战理念发挥到极限,凭借着精良的武器,尤其是75毫米山炮和三七式转轮机枪的威力,四个骑兵军从维尔诺城开始一路向南扫荡,各大城市轻松而下,骑兵大军一路高歌猛进,迅速的吞并着两国边境线上的诸多城市。

    袁崇焕之所以如此轻松的吞并大量城市,是因为他抓住了两国结合部的最弱一点。原来作为交战多年的仇敌,波兰和俄罗斯虽然是真心合作,彼此之间也是不想提防的。为了防止出现误会,双方约定在国境线上减少驻军以示诚意,这才换得联军的组成,这样的约定也让两国的边境兵力极为薄弱。

    本来这是展示诚意的姿态,他们也认为华军不可能打到这个地方来,作为后方此地是非常安全的。因此波兰和瑞典支援俄罗斯的军事物资,都被堆放在了附近包括明斯克、基辅、日托米尔和文尼察等城市中,最终成了袁崇焕的战利品。

    边境地区一鼓而下,袁崇焕迅速兵分两路,一路仅以第四骑兵军这支最弱的部队回师向东,他们的作战目标就是已经抽空兵力的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等地。这里的守军都向着莫斯科集中了,当地基本上都是民兵在维持,依靠先进的武器,第四骑兵军可以轻松攻克这些地方。

    另外一路就是吴之番的第一骑兵军、赵率教的第二骑兵军和满桂的第三骑兵军兵分三路平行推进,直接攻向维斯瓦河畔的华沙。波兰精锐军队尽出,此时国内同样十分空虚,遭遇十五万华军精锐骑兵的全面突击,竟然没有还手之力,大片波兰领土被迅速吞并,由后续跟进的守备军逐渐接手,袁崇焕很快就攻到了华沙城下,而此时波兰主力还在与俄军精锐一起,徘徊在萨拉托夫附近,与袁宗第死磕而且毫无进展。

    华军与联军在三个战场上展开激战,瑞典领土上确是一片平静。霍恩元帅刚刚率领数万残兵返回国内,就接到了克里斯蒂娜女王投降的消息。瑞典将整个并入华夏,成为其中的一个省,瑞典国内居民将作为一个民族并入华夏民族行列之中,成为少数民族之一,克里斯蒂娜女王则宣布放弃新教的信仰,嫁给大明帝国八贤王为侧王妃,瑞典成了嫁妆。

    华军和平的接收瑞典全境,掌握了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岛上驻军也得以从北方向沙俄发起了进攻。整个东欧的局势都倾向于大明帝国,让欧洲各国无不紧张,但是比邻最近的两个国家中,神圣罗马帝国正遭受内乱。

    由克莱沃领主汤若望率领的军队攻城略地,丝毫不给皇帝面子,已经侵吞了国家中部的大片领土,十三个公国被灭亡,其中甚至包括两个选帝侯勃兰登堡藩侯和萨克森-维滕堡公爵领地,让罗马教廷也不得不关注起此事。剩下那个奥地利虽然也很有野心,却自认不可能比沙俄、波兰、瑞典三国更强,既然这个联盟都遭遇了惨败,他们自认也没有获胜的希望,为了不被对方找到进攻的借口,就只能当缩头乌龟了。

    欧洲的局势越来越明朗,亚洲的局势更加顺利,布木布泰终于回到了久违的宁波八仙王府,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朱聿键。屏退了左右之后,朱聿键快步上前一把将布木布泰搂在怀中,久久不愿意松开。

    “快放开我,让别人看见不好。”布木布泰被朱聿键搂得时间长了,忍不住担心那些下人会撞破,连忙劝阻道。

    “绝不,我放手你又会离开了,答应我这次不走了好不好?”朱聿键搂着布木布泰柔声道。

    “这怎么行?我是大清国的皇太后,是不能与敌国有私情的,更不可能留下来不走。”布木布泰叹息道。

    “为什么不能?本来我是想要彻底灭亡满族的,不过现在我想通了,让满族成为华夏的新少数民族也没关系,只要你留下来。只要你们答应取消帝号解除武装,我将对满族一视同仁,这样科尔沁部也不用左右为难了。”朱聿键解释道。

    布木布泰勉力推开朱聿键的怀抱,神色黯然的摇了摇头:“你不明白的,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善了。大明帝国宣传了那么久满清的残暴,如何能够轻易接受他们。满清这么多年来对大明都处于优势,如今骤然投降他们又如何会接受?我很清楚那些八旗将领,他们宁可战死也绝不会投降的。”

    布木布泰的话令朱聿键一阵苦笑,他始终以消灭满族为己任,不许清帝国的历史再现,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今在宁波日报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报纸鼓动下,百姓们已经将满清视作十恶不赦的大魔头,根本不可能平静的接受他们。可是如果不能接受满清,布木布泰又该如何自处?朱聿键彻底迷茫了。

    “妹妹。”随着娇呼声传来,一个靓丽的身影跑入大殿,将布木布泰抱在了怀中,听声音就知道她是朱聿键的妾室,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两女自从被俘之后相依为命十余年,感情好得一塌糊涂,结果布木布泰却不声不响的走了,让海兰珠始终非常担心。今天听到木兰卫提起,布木布泰竟然以清国皇太后的身份来拜见朱聿键,她自然第一时间冲了过来。

    见到她们姐妹相拥,朱聿键也只好退在一旁等候。海兰珠抱了布木布泰之后直起身来,对着她说道:“你怎么能不声不响的就离开了,万一出事了怎么办?说说你最近两年去哪里了,为什么成了清国的皇太后?”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布木布泰的请求() 
布木布泰看了看姐姐,又看了看旁边的朱聿键说道:“如今我当初回去本来是为了规劝父亲回心转意,到北方去定居的,结果他却不听我的,还将我又送入宫去。结果我成了皇太极的妃子,给生了一个皇子叫福临。在皇太极驾崩之后,我的儿子成为新皇帝,我也就成了皇太后。”

    “什么?你又嫁给了皇太极?你这样做对得起王爷吗?”海兰珠看着自己的妹妹一个劲的摇头。

    “姐姐,皇太极早就病入膏肓了,根本没有男人的能力,我就算嫁给他也是清白的。”布木布泰这句话与其说是告诉姐姐,不如说是向朱聿键解释的。

    “什么?如果皇太极没有男人的能力,那个新皇帝是怎么回事?”海兰珠问道。

    “那是”布木布泰吞吞吐吐得半天,最后她才看着朱聿键咬牙说道:“那是王爷的孩子。”

    “什么?”海兰珠失声惊叫:“是王爷的孩子?那就应该带回来,怎么能让他屈就于满清。”自从嫁给朱聿键之后,海兰珠的一切都围绕丈夫为中心,心中也为丈夫着想,她自然不愿意让丈夫和妹妹的亲生骨肉流落在外。

    “姐姐,现在那个孩子不属于王爷,他是皇太极的儿子,也是如今满清的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布木布泰摇头道:“这次我来是希望王爷能够放过我的儿子,也放过满清和科尔沁部落,布木布泰将感激不尽。”她说话间直接跪倒在朱聿键面前,直接在地面上磕起头来。

    “你干什么?”朱聿键连忙将布木布泰拉了起来:“你这是要怎样?难道非要如此才行吗?”

    “王爷,布木布泰的这颗心是你的,但我要为自己的部族,也为我们的儿子着想,我是不能放弃清国的。”布木布泰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但明眸中那一抹隐藏的柔情,朱聿键却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他感觉心中一疼,本来的那份坚持却就此崩塌了。

    “好吧,我同意保留清国,但不能让你们留在大明帝国的土地上。”朱聿键长叹一声道:“如今华军正在东欧开战,很快就会有一片叫做波兰的土地并入我国。大明帝国只占据涅曼河与德涅斯特河以东地区。在这两条河东边,会有一片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气候比辽东要稍微暖和一些,你们去那里吧。”

    “多谢王爷。”布木布泰眼神之中满是激动之色,她知道朱聿键已经为了她而改变初衷,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原则,这份情谊她完全感受得到。

    “我也不是白白答应你的,清军必须全部放下武器,由我用火车运送到欧洲去。我会提供你们燧发枪等先进火器,让你们能够在那里立足,但是满清必须作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存在,世代忠于大明。我不需要你们的进贡,也不需要你们跟随华军作战,我只要你们作为大明屏障保证不侵略我国。”朱聿键的条件可谓十分优渥,这个条件对其他藩属国是绝无仅有的。

    “多谢,我会尽快答复你的。”布木布泰点了点头,她知道这次朱聿键人事已尽,未来两人恐怕再难相见了。想到再也见不到自己心爱的人,布木布泰禁不住悲从心头起,眼中泪光打转。她真想转头扑向朱聿键的怀抱,享受那片刻的温存,但她心中清楚自己的软弱会让儿子和科尔沁部遭受灭顶之灾,最终她还是咬牙忍住,对着朱聿键深深一礼转身离开了。

    “相公,你真的让布木布泰离开?”海兰珠已经哭出声来了。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布木布泰选择为了部族放弃自己的感情,我也无法干预,更何况现在还有我们的儿子。”朱聿键也仿佛全身都没了力气,直接跌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成为上位者可以拥有巨大的权利,但也会有种种无奈,有时候为了大局,他必须牺牲更多的个人利益。

    布木布泰第二天就离开了,她将回到北京城,设法说服那些已经山穷水尽的满清贵胄们,让他们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到欧洲去开始新的生活,这个时候在欧洲的战场上胜负已分。

    华军依靠强悍的战斗力,在半个月内攻克了莫斯科和华沙,两国政府宣告投降,而处于萨拉托夫前线,已经死伤惨重的联军数十万大军却还没有接到消息。

    “我们必须要再加一把劲,才能消灭对面的华军,他们已经很疲惫了。”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等着血红色的双眼,看着对面硝烟升起的地方,那里是华军的阵地,不过现在已经不复开始时的整备了。

    经过半个月的作战,华军伤亡超过五千人,却利用各种武器消灭了超过十万联军士兵,但是代价也是惨重的。第一道防线被放弃了,反步兵战壕也被彻底填平,甚至连地雷场也被完全引爆了。

    尽管联军早已失去了炮兵部队,失去了远程压制华军的可能,但他们依靠着人数优势蜂拥而上,才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不得不说转轮机枪的效果要比后世的马克辛机枪差了许多,尤其是在转轮速度过快的时候,非常容易卡弹。

    如果是在平时,机枪手都能很好的保持转轮转动速度,然而在生死攸关的战场上,却往往没有这份冷静,结果造成全军上百挺转轮机枪已经有半数无法使用了。

    两天前手榴弹也宣告全部耗尽,如今他们只能凭借手中的步枪,对抗仍旧在拼命进攻的联军了。然而联军同样已经快要耗尽力气了,多尔哥卢基大公听到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的咆哮低声道:“再用一点力?我们拿什么用力?几乎所有的部队都被打残了,他们的战斗力不及平时的一半,再冲锋也至是送死而已。”

    “不,我们还有,还有骑兵没有动用。只要将骑兵全部投入战场,必然能够攻克萨拉托夫,只要我们度过伏尔加河就能彻底搅乱华军后方补给线,让他们不占自溃。”这是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无数次描述的情景,也是支撑他们继续进攻的希望,不过现在听起来是那么苍白而无力。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翼骑兵的悲歌() 
“我们还有可能成功吗?”多尔哥卢基大公叹气道,他已经对胜利失去了信心。

    “还有可能,华军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只要我们全线压上,以骑兵为先导步兵扩大战果,很快就能突破对方的所有防线。”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信心十足,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