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大国崛起 >

第562部分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562部分

小说: 明末之大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却非常有主见,她选择了坚持自己的想法。

    克里斯蒂娜女王的坚持让奥克森谢纳伯爵沉默了,作为古斯塔夫二世最亲密的战友,这位伯爵多年来可谓是鞠躬尽瘁,他没有多少政治野心,所想的只是尽力辅佐古斯塔夫二世的女儿管理好这个国家。如果克里斯蒂娜女王要求退位,他的坚持也就没有意义了。

    看到奥克森谢纳伯爵落寞的眼神,克里斯蒂娜女王反而安慰他道:“奥克森谢纳叔叔,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是如果继续抗争下去,受到伤害的只会是我们的国民。作为一个女王,我要做的是让国民生活的更好,而不是利用他们去送死。如果上帝真的要我做出选择,我宁愿用自己换回国民的生命。”

    “陛下,你要做什么?”奥克森谢纳伯爵听出克里斯蒂娜女王的语气有些不对,当即询问道。

    克里斯蒂娜女王对着奥克森谢纳伯爵微微一笑道:“据我所知大明帝国如今的实权人物是监国摄政王,也就是曾经到过法国的八贤王殿下是不是?”

    “是的。”奥克森谢纳伯爵点头道。

    “非常好。”克里斯蒂娜女王点了点头:“我听说在大明帝国一位王爷可以娶许多位王妃的,为了保存瑞典国民的生命,我要求你向华军提出停战申请,同时我要求嫁给这位王爷,以整个瑞典为嫁妆。”

    “什么?”众多大臣皆失声惊呼,奥克森谢纳伯爵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什么?那个女王要嫁给八贤王?”刘芳亮接到瑞典方面的国书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对方居然会提出如此的要求。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瑞典退兵() 
“司令,我看这是缓兵之计,是为了等待他们的援军。”已经升任第二军军长的孙可望提醒道。

    “也不能这么说,欧洲王室的地位在国内是非常尊崇的,身为一个女王就算再为了国家,也不可能拿自己做局的,否则她很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王位。”刘芳亮摇头道:“更何况这个女王只有十三岁,她还有大把统治国家的时间,如何会做这种毁掉名誉的事情。”

    “既然如此咱们就用电报问问老师的想法吧,反正她那支所谓的援军已经损伤大半了,就算回来了也没用。”孙可望显得无所谓,如今大局已定,他对此事并不着急。

    这个重大消息随着电波飞向宁波府城,联军却在莫斯科城内吵翻了天。“不行,这是绝对不行的,瑞典不能单方面撤军,你们这是撕毁盟约。”多尔哥卢基大公咆哮着,坚决反对霍恩元帅的撤军要求。

    “违反盟约?当初我们的盟约是联手对抗明帝国,如今我的祖国正遭到明帝国军队的进攻,我率军回去抵抗也不算违反盟约吧。如果一定要履行盟约,我认为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战斗同样适用,三国应该共同出兵在那里对抗明帝国。”

    霍恩元帅的这句话将多尔哥卢基大公彻底堵在那里不说话了,当初结成三国联盟,俄国的意思主要是借助他国的兵力保卫自己的国土,如今华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的时候,如果抽调兵力去支援瑞典,这就有违初衷了。

    见到多尔哥卢基大公不在说话,旁边的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安慰道:“没有关系,即使瑞典军队返回祖国,我们也能发动反攻。”作为波兰军队的最高统帅,他有着这样的底气,因为波兰还有一支纵横无敌的骑兵尚未动用,那就是威震东欧的翼骑兵。

    三十多年前波兰的立陶宛大公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九世率领着两千五百名翼骑兵和一千三百名步兵在吉尔霍尔姆战役中击败拥有三千骑兵的一万两千名瑞典士兵,造成瑞典军队高达八千人的阵亡,自身仅伤亡三百,那也是波兰翼骑兵的成名之战。

    自那次之后,波兰军队就很看不起瑞典人,即使古斯塔夫二世带来了瑞典军队的兴盛,他们依然浑不在意,认为与波兰翼骑兵相差甚远。这次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将国内几乎所有的一万名波兰翼骑兵都带了来,所以他才对胜利充满信心。

    此时规劝也是无用,尽管对一万翼骑兵是否能击败消灭二十万哥萨克骑兵的华军持怀疑态度,多尔哥卢基大公也只能选择默不作声了。霍恩元帅显然知道科尼茨波尔斯基元帅的依仗,他满含深意的看了对方一眼提醒道:“以如今华军的强大,已经不是骑兵所能抗衡的了。上次大战我们投入了二十万哥萨克骑兵,结果在半个多小时内就倒下了十三万,这一点请你注意。”说完他带上自己的军帽扬长而去。

    作为历史上的仇敌,霍恩元帅能够如此提醒波兰人,已经算是看在盟友的面子上了。只可惜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却将其视为危言耸听,他认为正是因为霍恩元帅的无能,才葬送了十多万哥萨克骑兵,而自己手中的翼骑兵也非哥萨克骑兵能比的。

    瑞典军队撤走,让联军数量一下子降低到了一百四十万左右,面对着压上来的华军,多尔哥卢基大公希望再拼一次,以争取战略主动权,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也全力支持,为此两人决定动用六十万大军,向萨拉托夫发起进攻。

    已经推进到伏尔加河一线的华军兵力强大,更兼有伏尔加河天险防守,很难让大部队展开进攻。他们唯一能够摆开阵势大打出手的地方,就只能被华军攻过河来的萨拉托夫和察里津两个城市。

    察里津位于顿河与伏尔加河相距最近的河曲地带,那里的平原区域狭小不利于大兵团展开,而萨拉托夫位于察里津的北方,从地理上更靠近联军驻扎地,同时平原面积大,足以让六十万大军施展开。

    两人很快率领着全军向萨拉托夫进发,这次胜利他们势在必得,为了保证取胜他们不但动用了联军的全部精锐,其中还包括沙俄仅剩下的十万哥萨克骑兵和十万波兰骑兵,其中就有一万名最精锐的翼骑兵。

    大军浩浩荡荡的向着萨拉托夫前进,沿途根本没有做任何掩饰,这让华军很早就得到了消息。华军占领萨拉托夫不足一个月,驻守兵力仅有袁宗第的第五军,物资弹药也并不充足。在得知对方大军压境以后,袁宗第立刻向总后勤部发出紧急请求,要求尽快调运大量物资到萨拉托夫城,准备据城死守拖住对方大军。

    接到消息的刘体纯同样没有闲着,他立刻命令第七军配合两个守备军向西出击,目标直指莫斯科。除了这两部分兵马之外,北方另有一支军队发起了进攻。

    在对满清作战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候,国内保持大量骑兵已经没有必要了,为此总参谋部从远东军区调剂了所有骑兵部队,充实到乌拉尔军区作战。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输,三个骑兵军已经悄然抵达东欧前线,与满桂的第三骑兵军集合在一起。

    联军主动进攻露出了很大的防守破绽,尽管多尔哥卢基大公已经事先做了防备,在雅罗斯拉夫尔、梁赞、图拉等地都布置了重兵,以防止刘体纯步兵的进攻,但他却忽略了这支不在情报范围之内的庞大骑兵队伍。当联军主力转向南方,其他在伏尔加河上打开一个口子,迫使对方后撤的时候,华军也开始全力进攻准备消灭整个俄罗斯了,这将是东欧战场上决定性的一战,足以决定俄罗斯的生死和东欧未来百年的局势。

    因为联军动身比较早,他们很快抵达了萨拉托夫城外,准备对防守的野战军第五军发起进攻。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机枪防线() 
为了抵抗联军进攻,袁宗第已经在城外挖掘了超过五公里纵深的堑壕防线,部署了军中所有的火炮,机枪则被分配到各连作为防御的中间支撑。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之前未考虑过守城,军备物资并未运送滚筒式铁丝网,这让堑壕的防御逊色不少,不过袁宗第还是命令在第一道堑壕之前一百五十米远的距离上,挖掘了一条宽五米深五米的反步兵战壕,并在更远的地方布设了宽达三百米的地雷阵,以阻挡对方的进攻。

    当大军抵达萨哈托夫,从三面包围了袁宗第的军队时,多尔哥卢基大公和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是怀着必胜信心的。尤其是从未与华军打过仗的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当即就要命令骑兵发起冲锋,以教训那些目中无人,竟然敢在平原上野战的华军步兵们,不过他的命令尚未发出就被多尔哥卢基大公制止了。

    虽然从未领兵与华军打过仗,但是经历多次惨败之后,俄军上层对华军有着深刻的研究,尤其是在华军的步兵防守方面,信息是非常详细的。当发现对方阵地前没有滚筒式铁丝网的时候,多尔哥卢基大公长长松口气,这可是在俄军中流传最广,也被他们描述的最为邪恶的一种武器,简直就是冲锋队伍的天敌。

    现在华军居然没有使用这种邪恶武器,会让冲锋变得轻松许多,但多尔哥卢基大公的警惕性却一点也不会少,他知道除了铁丝网之外,对方还有地雷阵和反步兵堑壕更加让人胆寒,他阻止了骑兵冲锋之后,命令全体炮兵推前,对着华军阵地前数百米的范围进行火力覆盖。

    轰轰的炮声接连响起,地面上很快引起了剧烈的爆炸声,看得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眼睛都瞪圆了:“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炮弹会爆炸?”

    “我们的炮弹只是铁球,当然不会爆炸了,不过华军非常狡猾,他们惯于在阵地前埋设地雷对付我们。这些武器防不胜防,往往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只有士兵踩上去才会突然爆炸。如果让这种武器发威,我们的士气会遭到很大损伤,士兵也会损失惨重。”多尔哥卢基大公耐心解释道。

    “所以你用大炮引爆这些地雷?果然是个聪明的主意。”科内茨波尔斯基元帅听得连连点头,显然很佩服对方的机智。

    然而这样的情况并未维持多久,当联军数百门各型火炮同时发声,清理着华军阵地前的地雷阵,华军很快展开了反击。尽管数量不如对方,但如果说到质量和射程华军火炮却是冠绝世界的。

    当120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山炮同时响起协奏曲,联军火炮部队的使命也就基本宣告结束了。随着大批探空气球升空,作为炮兵观察哨将联军炮兵位置一丝不差的报告给炮兵部队,联军那些老式滑膛炮就遭到了大规模火力压制。

    虽然华军火炮数量少,但威力大射程远,同时因为采用金属定装炮弹和后装螺旋炮闩,射速上比前装火炮高了几倍,炮击的威势一点也不逊于数百门老式火炮。

    密集的榴弹很快落在联军炮兵阵地上,炸起大片大片的火花和烟尘,偶尔命中弹药堆的,还引起了殉爆和更大规模的伤亡。联军炮兵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炮火反击,他们立刻命令士兵转移火炮。然而情况对他们越来越不利,不管如何转移阵地,探空气球总能第一时间发现他们的踪迹,并进行新一轮的炮击,除非他们逃到120毫米榴弹炮高达六公里的有效射程之外去。不过以前装炮那笨重的身躯,要想逃出那么远基本没戏,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用火炮继续与对方展开炮战,尽可能取得一些战果。

    “步兵全线出击。”多尔哥卢基大公发觉情况不对,为了分散炮兵的压力,他只能命令步兵全线进攻。同时将剩下的哥萨克骑兵和波兰翼骑兵摆在一起准备发动决定性进攻。

    俄国和波兰步兵们也顾不上什么队形了,他们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唐军防线冲去,其中还有不少俄军士兵携带者宽大的木板,准备用于翻越宽大的反步兵堑壕。

    炮火密集的落在联军炮兵中间,没有丝毫的偏移。华军炮兵宛如没有看到两国步兵冲锋一样,仍旧将注意力放在联军炮兵身上,誓要将他们全部摧毁。

    见到这种情况,科涅茨波尔斯基元帅不忧反喜,他认为己方炮兵无法与对方炮兵硬憾,但能够吸引对方炮兵火力,给己方步兵冲锋创造条件也是不错的,毕竟华军的守卫部队远少于己方实力,如果拼近战联军必胜。

    踩着虽然经过清理,却还在不断爆炸的地雷,联军步兵发起了最快速度的冲锋。很快无数木板被搭在了反步兵战壕上,士兵们继续向前冲锋,就在这时华军阵地前突然尘土飞扬,无数的转轮机枪和三七式步枪一起开火,形成了绵密的火力,将冲锋中的联军士兵纷纷击毙。

    后装枪尤其是机枪的出现,让步兵防线的坚固程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已经不是依靠人数的集团冲锋所能够打破,随着战术的不断发展,势必让步兵的冲锋队形拉得越来越松散。只不过这样的战术转变,需要一批批士兵以血的教训,慢慢积累起足够的经验,才能逐渐进行演化,而刚刚开始接触这种火力密布的联军士兵,只能成为第一批祭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